武則天上位史:四大原因,成就武則天傳奇一生

2020-12-11 中式大美生活
圖自網絡,侵刪

那一年,武則天13歲,被徵召入宮,母親哭泣,她回答說:「侍奉聖明天子,豈知非福?」

這時,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去世已兩年。兩年來,父親前妻的兩個兒子,對武則天姐妹三人和母親冷嘲熱諷,沒少欺負她們。

父親在世時,武則天想必是快樂的。

武士彠最初從事木材買賣,家境殷實。李淵在河東時,多次在武家留住。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後,武家資助過錢糧衣物。

所以,唐朝建立後,「元從功臣」武士彠官至工部尚書、荊州都督,封應國公。

父親去世,失了依靠,對武則天來說,進入後宮,總比呆在水深火熱的家裡有盼頭。

宮中12年,武則天未得天子寵愛,地位止步於「才人」。

公元637年,13歲的武則天入宮,被李世民封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後世訛稱武媚娘。

史書對於武則天和李世民的情史,幾乎沒有記載,僅見武則天在晚年時回憶自己為李世民馴馬一事。

李世民有馬名叫獅子驄,肥壯任性,沒有人能馴服它。武則天當時侍奉在側,對李世民說:

「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東西:一是鐵鞭,二是鐵棍,三是匕首。用鐵鞭抽打它,不服,則用鐵棍敲擊它的腦袋,又不服,則用匕首割斷它的喉管。」

後人猜想李世民認為武則天性格殘忍,所以不喜歡她。

這倒不一定,李世民徵戰八方,什麼殘忍景象沒見過,更大的可能是:越是在外面殺伐決斷,內心越渴望回到家時,有一個溫柔賢淑的女子服侍。

李世民一輩子都對長孫皇后念念不忘,晚年喜歡的也是徐慧等才女,或許就是這個原因。

寂寞深宮12年,武則天在幹什麼?她應該沒有長籲短嘆虛度光陰。

唐朝后妃除了侍寢,還需要值班,聯繫到後面武則天的政治才幹,或許值班時,武則天在不自覺中,學習了李世民的政務能力。

武則天良好的詩文和書法,也很有可能是在這一時期自學成才。

當然,對她的人生影響更大的,是李世民病重期間,輪值的武則天和太子李治在一起侍奉時,建立了感情。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

感業寺呆了兩年,27歲,懷著龍種的武則天被接回後宮。

公元649年,李世民駕崩。

依照慣例,沒有子女的嬪妃要一起入長安感業寺為尼。年方25歲的武則天,餘生註定要與青燈古佛為伴?

武則天應該是不甘心的,她與新即位的高宗李治一直藕斷絲連。

次年五月,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李治入感業寺進香,不知是故意還是巧合,他與武則天相遇了。

久別再會,思念之情愈盛。

王皇后看在眼裡,動了腦筋——她沒有兒子、失寵,正愁不知怎麼對付得勢的蕭淑妃,這不,上天送了我一個姐妹(棋子)!

王皇后主動向李治請求將武則天納入宮中, 李治早有此意,一聽正中下懷,當即應允。

公元651年五月,李治的孝服期滿,是時候接武則天入宮了。

武則天挺著大肚子回到宮中,沒多久便生下兒子李弘。

4年之中,和李治成為「親密戰友」,武則天做成皇后,李治實現集權,各得其所。

武則天並非甘心認命的角色,何況她還一度面對「無望」的尼姑生涯。

皇后將她當棋子,她不能不給自己另作打算。

她一面緊緊抓住李治的心,一面收買皇后身邊人以掌握動向,另一面配合皇后對付蕭淑妃。

很快,蕭淑妃被打敗,武則天獲得李治的寵愛。不過一年,公元652年五月,武則天便被拜為二品昭儀。

在鬥敗王皇后的事情上,一直流傳著她掐死親生女兒嫁禍皇后的故事,此說如今備受質疑。

但無論如何,武則天是越來越得寵,李治一度想將武則天晉封為一品宸妃 ,由於受到宰相韓瑗和來濟的反對,最後不能成事。

這一句「反對」和「不能成事」,驗證了李治權力的受限,而這,正是武則天繼續上位的契機。

當時李治繼位不久,朝中勢力大多掌握在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世家大族手中。

皇后出身於太原王氏,蕭淑妃出身於蘭陵蕭氏,長孫無忌是北魏王孫,其他大臣也基本是士族子弟。

只有來自新興家族的武則天,對自己不會產生威脅,而能成為左右手。

於是,李治以「廢王立武」向大臣攤牌,也籍此機會重振皇權。

長孫無忌當然不同意。李治和武則天好話說盡,禮物送盡,也沒用。輔政大臣褚遂良也不同意,還上表勸諫,說「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

李治和武則天,成了患難中的戰友。

轉機終於來了。因為長孫無忌不喜歡,中書舍人李義府被貶謫到四川,為了留京,李義府舉起」廢王立武「的旗幟,得到李治和武則天的重賞。

重賞之下,必有跟風者。尤其是元老李勣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徹底扭轉不利局勢。

公元655年,李治以「陰謀下毒」的罪名,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囚於別院;她們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嶺南。

同年11月初一,舉行了冊立武則天為皇后的儀式。

幾年間,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紛紛被貶謫,黨羽也煙消雲散。李治基本實現君主集權,結束了魏晉南北朝以來皇權不振的局面。

李治和武則天「二聖臨朝」,共同治理國家23年,相互之間也有矛盾。

公元660年十月,李治風疾發作,頭暈目眩,不能處理國家大事,於是讓武則天處理朝政。

這一年,武則天36歲。

武則天最初能「屈身忍辱,奉順上意」,得志後,「專作威福,上欲有所為,動為後所制」。

好不容易擺脫大臣的限制,如今皇后又來分權,這讓李治如何能忍?

664年,李治起了廢后之心,他命上官儀起草廢后詔書,這個當口,他的左右侍從竟然第一時間「奔告」武則天。

在詔書完成、生效之前,武則天趕到李治面前自訴,使其「羞縮不忍,復待之如初」。

從此以後,每當李治理政,武則天便「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李治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后。

這期間,太子李弘病逝,二子李賢被立為太子,之後因謀逆罪被廢為庶人,三子李顯被立為太子。

公元683年,李治駕崩,臨終遺詔:太子李顯於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天后(武則天)決定。

要求兒子聽媽媽的話。

這樣一來,就形成宰相、皇帝、太后的三角權力結構,可以相互制衡。李治還是很高明的。

四天以後,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尊武則天為皇太后,武則天時59歲(虛歲60)。

66歲稱帝,81歲退位,而前後算下來,武則天治國長達45年。

公元690年,66歲的武則天正式稱帝。在稱帝之前,武則天以太后身份臨朝稱制,自專朝政。

說起來,這也不能怪她。

就說這李顯繼位,才幾個月,就要任命韋皇后的父親韋玄貞為侍中,大臣勸諫,李顯生氣地來了一句:

」朕即使把天下都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還在乎一個侍中嗎?」

這哪像皇帝說出的話?

武則天以此為藉口,將李顯廢黜為廬陵王,轉而立第四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

此期間,武則天一面廣開言路,一面大開告密之門,朝廷內外形成了十分恐怖的政治氣氛。尤其隨著唐朝宗室被大肆殺戮,武則天謀奪李唐社稷的企圖引起諸王不安。

起兵對抗者有之,被鎮壓下去。

身處權力中心,離最高位總差那麼一步,終於,武則天想到了「天意」。

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命人鑿白石為文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號稱在洛水中發現,獻給武則天。

這不就意味著她是天選之人嗎?

公元690年九月,武則天改唐為周,上尊號曰聖神皇帝,還將皇帝兒子李旦改為皇嗣,改姓武。

晚年,武則天開始耽於享樂,大修宮殿、佛寺。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發動政變,武則天被逼退位。二月,唐朝復闢,復稱神都為東都。

也就在這一年十一月,武則天病逝,享年81歲。次年五月,與高宗合葬乾陵。 (兩人的故事似乎都發生在五月)

圖自網絡,侵刪

武則天能稱帝,有四大原因。

一是努力和能力,武則天的治國總體被後世認可。

二是文化環境,當時儒釋道三教並立,不像後世儒家獨大。道教被李唐拿來做文章,武則天以佛教為尊,佛教經典裡面便有女君主的故事。

三則民族思想,唐朝的源頭是鮮卑人,草原人以打獵和畜牧為生,男女一樣能幹,沒有鄙視女子的傳統,反而對女子獨立自主發出熱烈的讚美。

四則靠時勢推動,如果不是李治需要打擊舊臣,武則天可能只是一屆寵妃。

相關焦點

  • 李世民13年都沒讓武則天懷孕,李治一夜令她懷上龍種?原因很簡單
    說到武則天,許多人對她的政績還是贊同的。從身份不高的才人晉級為萬人之上的九五之尊,可以說她這傳奇的一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往往讓人非常關注的大人物,關於她的野史和傳聞就會越多。就如今天要說的,14歲入宮,侍奉李世民12年的武則天,卻未懷孕過,後面和李治在一起,卻生了6個孩子,這是什麼原因呢?
  • 武則天一生有過幾段感情?
    武則天67歲登基為帝,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徹底激活了她久蟄的欲望,於是她開始納男寵,她的一生究竟有多少男寵呢?① 薛懷義,本是一名和尚,後被賦予貴族身份,甚至被稱為將軍,為的就是有一個配的上武則天的漂亮身份。②沈南璆,御醫一枚,性格溫柔,深得武則天喜愛,薛懷義也因沈南璆得寵而醋意大發。
  •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一生到底經歷了多少個男人?
    說到武則天這個歷史人物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上位成功的女皇帝,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武則天的一生是非常傳奇的,而且她不僅是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還成為了上位時是年齡最大的皇帝。但是自從武則天進宮後,可能因為長得好看,李世民開始瘋狂迷戀她。但這也就只是持續了十天而已,之後武則天就受到了李世民的冷漠。
  • 武則天出家後仍與李治藕斷絲連,憑這首詩再次入宮,打敗情敵上位
    武則天,一個當我們回首歲月時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名字。作為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的一生有太多傳奇故事,在她數次「上位」的過程中有一首詩詞起了大作用。 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巡幸洛陽宮。這個時候的武則天還只有14歲,但是因為傾國傾城的容貌已經名聲在外。
  • 武則天坐擁4大男寵,為何他們沒能讓武則天誕下皇子呢?
    武則天當政後,也效仿歷代皇帝,積極的擴充自己的後宮。據說武則天曾坐擁4名在歷史上的男寵,而在歷史上沒有留名的則不知道有多少。那麼問題來了,這些男寵為什麼沒能讓武則天誕下皇子或皇女呢?薛懷義武則天一生有過多個男人,最有名的就是兩個皇帝李世民和李治了。
  • 國漫《大理寺日誌》:歷史記憶中的武則天,到底是怎樣的?
    《大理寺日誌》中的女皇武則天形象01、那些年,歷史記憶中的&34;形象在唐貞觀十—年,武則天以太宗才人的身份入宮。在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權力鬥爭之後,武則天實現了由皇后上位至女皇的巨大跨越,在天授至神龍年間改唐為周,自此進入了武周朝統治時期。
  • 武則天自稱是彌勒佛轉世,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說到歷史上最傳奇的女子,大家應該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武則天吧,大家都知道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關於武則天還有許多故事,有人還說武則天是彌勒佛轉世,這是真的嗎?首先武則天是與佛結緣的,為什麼這樣說?
  • 《武則天帝王筆記》:帝國崛起中的血腥權謀
    武則天的權勢鬥爭,女皇的壯麗傳奇人生,是野心和進取心的合力創建;是她和包括後宮妃嬪、朝野大臣、歷任皇帝等,林林總總的利益訴求共同組成的各有所圖的權利博弈。《武則天帝王筆記》以時間順序為框架,以武則天個人的跌宕命運為主線記述對一個帝國崛起的深刻影響,探究帝國的構建和崛起的根源!不僅是一部好看的人物專著,更是一本生動的帝國傳奇!
  • 武則天一生造了18個字,17個已被廢除,留下一字卻無人敢用?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只有武則天這麼1個女子坐過龍椅。武則天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本來她只是唐太宗的1個才人,後來又被李治相中,成了武后。到了684年,武則天直接自己開創了大周王朝,自稱天子。就武則天前期的統治來說,她很重視人才的任用,同時也勵精圖治,國家也治理得不錯。不過武媚娘在位時也喜歡"搞點小發明":創造文字。689—704年期間,武則天在這15年的時間了"發明"了18個"新字"。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說,她的創新也就是在原有的文字基礎上進行了改寫而已,算不上"發明"。像"月"、"君"、"天"等字都被改變過。
  • 武則天「無字碑」不著一字,卻道盡一生榮辱,後人說「真牛」!
    唐高宗李治為祭奠唐太宗周年忌日,到感業寺進香,與武則天相遇,愛情的火苗再一次點燃,武則天的命運從此逆轉。 無子而失寵的王皇后,為了打擊情敵蕭淑妃,主動請求李治將武則天納入宮中。 就這樣,她以婢女的身份再次入宮。深諳政事的武則天,又有了用武之地。
  • 一代女皇武則天真的有「面首三千」這麼誇張嗎?
    公元651年,武則天再次入宮,並為李治生下麟兒李弘,深得李治寵愛;公元652年,武則天被封為二品「昭儀」;自公元655年~公元683年間,武則天打敗和消滅了後宮所有與其爭寵的情敵,被唐高宗李治冊封為皇后;又因李治風疾經常發作,武則天越俎代庖處理朝政,與李治並稱「二聖」;武則天對政治的經驗,以及對朝廷的影響力和野心,處於日益增長中。
  • 武則天對太平公主疼愛萬分 為何會反目成仇
    眾所周知,武則天對權力非常痴迷,她為了權力不惜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女兒。她一生共生育了六個孩子,只有一個女兒存活下來了,她就是太平公主。武則天對天平公主十分寵愛,但最後太平公主卻與其反目成仇了,這是為何呢?
  • 武則天能成為一代女帝冠絕天下,她十四歲前的際遇,成就了這一切
    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登基稱帝的女皇,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她從籍籍無名的武媚娘,晉升為天子寵妃,再到當朝國母,最後躍升為一代女帝,這其中的血雨腥風和波瀾壯闊,為後世之人津津樂道。那麼,是什麼造就了武則天如此輝煌的一生?這一切都要從她十四歲之前的際遇說起。如果我們要談起武則天,就不得不說一下他的父親武士彠,如果放在現代來看的話,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勵志的人物。
  • 硬漢宰相魏元忠:一生被貶五次,得罪武則天,死後卻被封為齊國公
    公元707年,他與武三思一起編撰《武則天皇后實錄》後,又編撰了《文集》一百二十卷。中宗覺得編寫得很好,便給了他很多賞賜,並且還封了他兒子魏衛做任城縣男,可謂子憑父貴!公元700年,魏元忠得罪了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和張昌宗,結果被貶為了高要尉。同時,鳳閣舍人張說也被牽連其中,流放到了嶺南地區。
  • 武則天一生造了18個字,17個被廢除,只留了1個字卻無人敢用
    而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則暗自命人在一塊白石上鐫刻:「聖母臨人,永昌帝業」,並將其獻給武則天,號稱在洛水中發現的。武則天見之大喜,將這塊白石取名「寶圖」,之後武則天加尊號為「聖母神皇」。
  • 千年之謎:武則天給自己立無字碑 到底有何居心?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在位雖說只有十六年,堪稱是不消停啊。憑藉著自己的權謀之術,將高祖、太宗、高宗三代帝王的苦心經營的大唐,武則天是東一錘子,西一榔頭地將唐朝整得面目全非。就這事,有人說(如范文瀾等)武則天胸懷寬廣。她自己的一生想做的做了,想說的說了,也沒什麼遺憾了,兩眼一閉,任由世人們慢慢聊吧。這個說法相當不靠譜!第一,沒有人不想彪炳千秋,萬世留名的,更何況這麼能折騰的人了。
  • 李治若真的喜歡武則天,為什麼還讓武則天在感業寺苦等三年?
    而他的才人武則天,卻正值大好年華,芳齡二十五。自從李世民去世之後,武則天就過上了「灰色」的生活。 李世民的一生,建立了諸多豐功偉績,如果,他能多活二十年,那麼,貞觀之治的盛世繁榮就能多持續二十年。不過,要是這樣的話,那李治與武則天的愛情故事,便不會被後人所知了。自從徵討高麗回國,李世民就因風寒引發了嚴重的血管疾病,很快便撒手人寰了。
  • 一代女皇養成史:武則天為啥這麼強勢?看看她的童年,你就知道了
    縱觀她的一生,為追求權力,她無所不用其極。這種強烈的權力欲望,可以追溯到她幼年時的家庭影響。她明詩習禮,閱史批圖,兼通文史。楊氏祖先基本都是隋朝要官,楊雄、楊達兩兄弟後來更擔任隋朝宰相;楊雄的兒子楊恭仁、楊師道,也分別擔任唐高祖、唐太宗的宰相。總之,楊氏家族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士族。
  • 駱賓王罵武則天「穢亂春宮」,武則天:我是女人,我的需求你不懂
    駱賓王在《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大罵武則天「穢亂春宮」,他的依據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武則天先做了唐太宗的才人,後來又嫁給唐高宗做了唐高宗的皇后這件事。但是武則天被立為皇后,距離駱賓王寫這篇文章差不多有三十年的時間,也就是說駱賓王純粹是在翻歷史舊帳,甚至是雞蛋裡挑骨頭,純屬找茬。
  • 武則天死後,李顯為什麼會力排眾議達成武則天歸陵的願望?
    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立下了臨終遺囑: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葬乾陵與高宗合葬。只立碑不立傳。李顯繼皇帝位後,老老實實地按他母親武則天的遺囑落實。沒有打半點折扣。為什麼?因為武則天是在照顧兒子李顯,李顯怎麼肯不安心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