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柱老師是認識多年的朋友,樂觀向上,喜歡拉上大家一起玩。他的作品主要專注研究維多利亞風格,是我非常喜歡的珠寶藝術流派,其豐富紋樣與內涵,陳設計師會在此流派的基礎上發揮出更新穎的造型,用現在的語言述說那個時期的故事。那時維多利亞女王想念阿爾法特親王,為紀念他,讓其珠寶都以黑色或暗色為主。那個時期在阿爾法特親王的推動下工業得以有發展空間,也是現在主義即將出現的時期。看到陳偉柱的珠寶,可以升起百感交集的歷史感觸。
——東長
一個人的修養與內涵好不好,從日常相處就能看出來,陳偉柱先生有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勤奮好學,知書達理,任何話題都能侃侃而談,別人懂的他都懂,他懂的別人不一定懂,常常笑稱他為:「行業百事通」,這也是為什麼總是有不同行業好友成群在旁的原因,懂得分享交流,用真誠的笑容面對一切,所以既是良師也是益友。
——設計師馮思超
陳偉柱,
當代珠寶設計師藝廊主理人,
一位才氣洋溢的維多利亞風格珠寶設計師,
繁複精巧的工藝揉入文化與藝術,
剛柔並濟。
在設計作品背後,
真實不帶遮掩的人生態度,
也吸引著更多人。
結合現代的視角與審美做出時代的維多利亞,
堅持了十幾年,
「這種堅持像是有意為之,
又像是自然而然,
多年以後回過頭來看,
就像一開始已經註定了要走這條路一樣。」
①最喜歡的作品—盒子系列
我把對你的幻想,憧憬和莫名的憂愁
都裝在盒子裡
不曾被人所發覺
——他說,愛不是說說而已
雖然所有的珠寶都是私人的,
但盒子吊墜也許是最私人的,
它傳承著時光和記憶。
盒子吊墜比起其他珠寶首飾更具有紀念意義,
因為它們講述的是一個個奇妙的故事。
小盒項鍊從古代護身符演變而來,
在16世紀的歐洲,
當時佩戴小盒子吊墜用來隱藏好運,
以抵禦厄運,
一些小盒子會放入一些香料或浸有香水的小方形織物,
散發出令人愉悅的氣味。
有些小盒子吊墜裡面會放入一張很小的彩繪肖像,
甚至有些小盒子還含有毒藥,
暗示著一種陰謀詭計。
在歐洲王室的歷史中,
小盒子吊墜和飾物還可以表達個人或集體的身份、家族徽記。
②維多利亞風格,不僅僅是優雅
「藝術,就是人類懷著一種鄉愁般的情緒不斷的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
德國的諾瓦尼斯的一句話,道出人生真實的狀態。
你尋找到你的精神家園了嗎?
陳偉柱師從MARCASITE(HK)創始人MR.KO,
MR.KO是一位從事維多利亞風格復古首飾製作與經營三四十載的前輩,
是帶著陳偉柱進入珠寶行業的引路人。
這一代維多利亞首飾製作的香港匠人,以精湛的技藝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使命,隨著時代變遷,他們把使命交由下一輩的年輕人接棒。也許,對於前輩們來說,時代變遷也許他們未必跟得上,但執著於工藝、執著於表現美感的技藝,是他們永追求的永恆。
就像Marcasite的slogan,「為優雅設計優雅」。
選擇優雅的面對,選擇優雅的傳承和發揚。
一方面一如既往的用老師傅們的手藝來製作那一件件優雅的首飾,
一方面用更多的耐心去等待,讓更多的用戶去感受維多利亞風格的魅力。
把經典撞入現實,
工藝上用心推敲,
把情感融入個性的表達。
深思熟慮後,結合維多利亞早期的風格,
以蛇、葡萄、花草為靈感來源,做更貼合這個時代的維多利亞風格。
只有復古裝扮才能搭配維多利亞風格的珠寶?
重新定義,努力「造境」。
設計出符合現代女性的維多利亞風格作品,讓作品說話,
現代女性也可以用復古展現優雅。
創新後的盒子系列,收到用戶群的一片叫好聲。
讓維多利亞風格邁入更多人的視野,很多人都說「你做維多利亞風格做得真好。」
陳偉柱總會謙虛的回答:
「是前輩們前赴後繼付的鋪墊和網絡飛速發展的功勞。」
他腳踏實地深耕多年,讓維多利亞風格結合現代的設計漸入正軌。
③獨立設計師,更多可能性的探索
在電視劇《三十不惑》裡富豪太太們收藏的名牌包價格不菲,使人瞠目。
除此之外,擁有獨特設計的珠寶作品更是富人豪擲千金的對象,
優秀珠寶藝術家的作品更是一件難求。
隨著時代發展,人們的審美需求不斷提高,
從裝修風格、服裝、到日用品等,
越來越注重其設計感。
大眾對設計的重視愈甚。
簡單的大眾審美已經不能滿足,
有設計感的產品更受市場認可。
這對於珠寶設計師來說,
是機遇,也是一個挑戰。
幽默不逗比,有趣不低俗的偉柱,
周圍總是圍繞著設計師朋友。
感受到他們的各種躊躇、疑慮,
有的想要從公司獨立,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是否被接受;
有的獨立後面對市場時不知如何邁進;
有的成熟的設計師也對前行時的方向猶豫;
更多的是在商業表現和自我表達上的糾結,
是保持自己設計的特質?還是迎合市場需求去做設計。
偉柱作為一個「過來人」的獨立設計師,有著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創立當代珠寶設計師藝廊,以抱團發展的方式,讓更多設計師匯集,讓更多優質作品匯集,去吸引更多喜歡設計師的用戶群體。
籌辦設計師年會、設計師聯展。
讓更多優秀的珠寶設計師一起交流、學習。
若不是此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
設計師的全國巡展已經展開,
設計師們有趣的靈魂會被更多人發現。
設計之路,本就是一個千錘百鍊的過程。
如何才能讓更多人看到、為你的設計買單?
他的思考不僅於此,也不止於此。
對話設計師
1、你如何看待這個電商+直播的年代,會去嘗試嗎?
無論哪個時代,哪種方式,只要你的設計夠優秀,就一定能被看見。
也感謝這個網絡時代,給了更多有才藝的人被發現的機會。但是我對網絡沒有太高的期待,或許以後會更加期待或者靈活吧。
2、作為一個設計師品牌,你是如何與你的用戶保持品牌溝通的?
我們在輸出品牌理念的時候,更多以產品的形式來輸出。很多零售品牌,他們是先跟零售消費者或者跟他們潛在客戶消費者去講這個品牌理念,再帶出產品。
我們更加專注於自身產品系列和辨識度方面的打造,除了本身產品開發之外,在產品的圖片拍攝、視頻拍攝、文字撰寫以及產品包裝方面,我都是自己親自上陣,親自把關。通過自身塑造的獨特,去講述我們的產品,最後再慢慢去帶出自己的品牌。
比如在這個行業裡,說維多利亞風格,大家都知道是誰。
3、你最喜歡自己哪件作品,原因?
最喜歡那個盒子,因為利潤高(幽默露齒笑...)。
嗯,因為這個盒子承載的是情感,而且做起來工藝上有挑戰性。用戶貼身佩戴,承載了自己的一分情感和寄托在裡面,可以放照片或者香囊和固體香水在裡面,讓這件首飾不僅僅有文化寓意,更有實用性。
4、作為一名設計師,你自我表達的欲望,除了Marcasite的維多利亞風格外,還會哪些地方表現?
比如攝影,或是衝動的製作一件自己想去完成的作品,不管成本,也不管商業。
我們過完年之後就開發了一款耳機的配飾,也打了好幾個板,但還是感覺無論是從結構上還是從結構重量、美觀都不是很滿意。
直到後來我們又設計一些款式重量和結構都相對比較好的,我們現在也還是有庫存。
但是我為什麼去做這個東西?我有一個想法,我不管他賣的好不好,我先把它做出來。後來發現LV也做了耳機配飾。對,所以其實大牌他們也有這種時尚理念。(笑...)我們會有一個心理安慰,就是說我們可能跟大牌還是想到一起了。
5、自我創作的靈感一般來自於什麼時刻?
靈感這東西,不能強求。
對,不能強求,有的就是說,有時候可能你在外面,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都是你身心最放鬆的時候,比如說今天我去哪裡度假。前兩天去浙江,我那天早晨6點多鐘我就醒來了,醒來之後就因為在山裡面滿地的露水,小草上會有很多露珠,還有小松果,小松鼠,那種場景會讓你感覺很放鬆。
那個時候,我就找了一個小松果,就這麼大,我可能就會做一個首飾,可能就是突然覺得這東西可以去做首飾,我就把它做出來了。
6、你覺得一個獨立設計師,什麼狀態是比較滋潤和舒適的?
有一些人可能覺得我一天到晚,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夠了,就算是有一點點滋潤了。或者有一些人覺得有房有車,有百萬、千萬存款,才會覺得滋潤和舒適。我是後面一種(哈哈哈...)。
7、你為什麼會嘗試打爆款的路徑,以及怎麼看待這種方式?
因為來錢快(哈哈哈...)
其實做爆款就是想快速變現,確實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還有一個呢,是挑戰自己,就是更能夠快速的去拓寬你的渠道。 對於獨立設計師來說,渠道非常重要,是穩定銷售的基礎。爆款帶來的附加值是會快速的帶來大量的客戶,這些客戶會轉化到你自己的品牌客戶上來。
8、怎麼看待珠寶原創和抄襲這種現象?
現在這個時代你要去談原創,其實我覺得還是有點太過矯情了。
原創看你是從廣義上來講,還是從狹義上來講。比如前段時間業界的一個大牌抄襲新聞,莫比烏斯環的戒指,你可以說是原創,但是你不能說是絕對原創。因為這個元素太多人做了,很多設計師潛意識中有這個元素印象,會不自覺的設計出來。
另外一種,比如對於熱門產品的抄襲,這個就屬於惡意抄襲了,是純粹的基於商業的考慮。而且目前國內的版權保護方面,也是無能為力的。
9、你怎麼看待珠寶設計師和其他行業設計師的區別和優劣?
從幾個方面來講,珠寶設計行業其實是所有的行業設計裡面是最簡單的,門檻是最低的。
因為它的表現也就只有這麼一小塊東西,你在這麼一小塊東西裡面你怎麼去表現?
從技術角度來說,它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所以會容易被抄襲。
比如說有一些設計師他是跟企業客戶做服務的,他們畫了很多設計圖,但是他們不敢把這些圖在對方沒有跟你確定之前就發給對方,他們是拿著這個圖稿直接跟你談,跟你當面去交流,這樣才能夠做成交易。
如果你把這個圖直接發給他,哪怕說他拿給企業看的時候,他拍個照,這個圖我就沒有意義了,可能會被別人重新再去二次再把它表現出來,他沒有太多的這種技術含量,它不像工業設計、室內設計,比如說平面設計,我去做一張海報,你甲方你再去花同樣的錢去給另外一個設計師,他也未必能夠做出一模一樣的出來。
獨特的地方是,珠寶設計師能和用戶產生更加直接情感溝通和連結。
比如說做定製,用戶跟你交流這個過程之中,你會汲取用戶想要表達的元素和情感。然後你把這種情感融入到設計當中,呈現在作品上。
而且首飾是貼身佩戴的,會和人更親密接觸,所以會有更多獨特的情感表達和價值表達。
設計師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