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英文版節譯成一卷,花了十年時間翻譯,翻譯為何如此艱難

2021-01-11 歷史每日信息

出版社主編保羅.彭格斯向記者說,他非常享受閱讀英譯《射鵰英雄傳》第一卷書稿的過程,「這是一個絕佳的故事,有可愛的人物,充滿智慧和魅力,故事背景也極其引人入勝,我希望自己也能親眼看看宋朝的大運河。」

金庸的外文譯本,西方全譯本已有法譯本的《射鵰英雄傳》。至於他的十五卷小說,已有日文、韓文及東南亞文字的全譯本。

英文版最早出版的是一九九三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雪山飛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及一九九四年為配合金庸先生赴澳洲參加作家節的《鹿鼎記》( 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由Prof. John Minford翻譯)兩個章節。

閔福德除了與霍克思一九九四年合譯《鹿鼎記》部分章節,還在他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期間,組織翻譯《鹿鼎記》,由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於一九九七年陸續出版。

英譯本的《鹿鼎記》,只有三卷本,原著共五卷,也只是原著的五分之三,已於二零零零年全部出齊。換言之,在《射鵰英雄傳》英譯本之前,還沒有金庸作品的英文全譯本。

二零零四年,《書劍恩仇錄》英文版縮譯本在香港面世,《書劍恩仇錄》英文版的書名是《The Book & The Sword》(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中文版為兩卷本,英文版節譯成一卷,譯者Graham Earnshaw為英文雜誌的主編。他花了十年時間翻譯此書,最後由知名漢學家閔福德夫婦加以修訂。

英譯者之中,就我所知,金庸似乎對閔福德的譯本最感滿意。

金庸在《鹿鼎記》英譯本寫道:

「此書譯本之能成為事矣,由於柳存仁教授熱心提議並給予極大鼓勵,作者以感激之心,謹與閔福德教授共同將此譯本獻給我們敬愛的柳教授,慶祝他的八十華誕。」

可見,促成《鹿鼎記》英譯本出世,柳存仁教授功不可沒。

柳存仁是著名漢學家,集中研究道教史、明清小說及中國古籍,著有《和風堂文集》等,二零零九年於澳洲逝世,享年九十二歲。

如上述所說,閔福德教授原還計劃陸續翻譯《連城訣》、《俠客行》及《射鵰英雄傳》,後來卻急流勇退,戛然而止。

年前,閔福德教授訪港,曾私下問他的原委,他只是簡單地表示,因為與原作者的翻譯意向不一致云云。

閔福德為什麼沒有全譯金庸作品?他曾表示,金庸小說裡的招式很難以英語來表達。硬譯出來,讀者也不懂。法文版之可以全譯,因金庸與法國作家大仲馬的《俠客傳》相近,對法國讀者較易理解。

至於對東方如日本、韓國等讀者就更能領略箇中三味了!江山代有人才出,金庸作品英譯本終於有人接力,而且還是全譯本,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射鵰》將出英文版 ,降龍十八掌怎麼翻譯?
    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記者 宋宇晟)「中國版《權力的遊戲》」、「中國的《指環王》」這是一些外國媒體對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的形容。日前,《射鵰英雄傳》2018年將推出英文版的消息引發關注。如何將中國的武俠小說翻譯成英文?這讓一些網友大開腦洞,各種稀奇古怪的答案出現在網上。1983年版《射鵰英雄傳》電視劇海報。《射鵰》如何譯成英文?
  • 《射鵰》將出英文版 江南七怪、降龍十八掌怎麼翻譯?
    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記者 宋宇晟)「中國版《權力的遊戲》」、「中國的《指環王》」這是一些外國媒體對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的形容。日前,《射鵰英雄傳》2018年將推出英文版的消息引發關注。如何將中國的武俠小說翻譯成英文?這讓一些網友大開腦洞,各種稀奇古怪的答案出現在網上。1983年版《射鵰英雄傳》電視劇海報。
  • 《射鵰》英文版明年歐美上市 九陰白骨爪這樣翻譯
    ▲將於2018年2月出版的英文版《射鵰英雄傳》第一卷《英雄誕生》(圖片來自亞馬遜網站)近日,美國媒體報導,金庸小說《射鵰》三部曲的英譯版將分12卷陸續出版,擬以「中國版指環王」的名號把「射鵰」三部曲介紹給歐美讀者
  • BBC談外國人翻譯金庸小說艱難路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 英媒稱,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數,用英文怎麼說?或許可以去問瑞典的翻譯姑娘郝玉青(音)——她給《射鵰英雄傳》貼上中國版《指環王》的標籤,花5年時間為它的英譯本在英國找到一家出版商,花一年半時間完成了第一卷《英雄誕生》的翻譯,又找到一位香港姑娘接著翻第二卷。
  • 「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亥時三刻」咋翻譯?金庸的小說被譯成...
    2007年6月28日,金庸先生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 攝去年11月,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了瑞典姑娘安娜霍姆伍德(Anna Holmwood,中文名郝玉青)。她給《射鵰英雄傳》貼上「中國版《指環王》」的標籤,花5年時間為它的英譯本在英國找到一家出版商,花一年半時間完成了第一卷《英雄誕生》的翻譯。
  • 80後女孩與人聯手譯《射鵰》 學太極以更好翻譯招式
    說起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英文版,很多中國讀者可能已經知道了譯者安娜,正是這位瑞典姑娘的執著,推動了「射鵰」英譯本的誕生。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談起整整兩年的翻譯之旅,她認為辛苦和滿足各佔一半,「譯者就像紅娘,把作者和讀者這兩個有緣人牽在一起。我的工作,是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小說的魅力。」  學太極以更好翻譯金庸招式  在讀者看來,如何將金庸小說中的武功招式,諸如「九陰白骨爪」、「蛤蟆功」翻譯成英文,是對譯者的一大挑戰。
  • 金庸小說的英文翻譯這麼搞笑,來看看你猜得出是哪部小說嗎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作者行文正經中透露出一絲詭異,他用寫論文的形式將金庸的十四部小說囊括在一起,把無數的歷史人物都寫進了這部既正經又不正經的書裡。假如你對金庸小說有個系統的閱讀,肯定會會心一笑。
  • 專訪英文版政府工作報告翻譯團隊,「接訴即辦」怎麼翻譯?
    在日前開幕的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受邀旁聽大會開幕式的外國駐華使館外交官和採訪報導的境外駐京媒體記者手中,人手一本政府工作報告英文版,這些外國朋友也能從一串串英文字母當中,了解接訴即辦、「七有」「五性」、開牆打洞、留白增綠等具有北京特色的工作。本報記者專訪英文版報告的翻譯團隊,看他們如何用英文傳遞「北京聲音」。
  • 火影:Naruto為何被翻譯成「鳴人」?
    「鳴人」最開始是自來也小說中的人物,由於自來也的弟子波風水門很喜歡自來也的小說,所以他直接將主人公的名字給自己的兒子命名,也就是鳴人。 我們平時看到的鳴人,英文是Naruto,為何這個名字被翻譯成鳴人呢?
  • 老外翻譯金庸武俠,郭靖成為北方騎士,掃地僧變成匿名的年老僧人
    金鷹武俠不僅在國內享有盛名,在國外依舊如此,可以這麼說,只要有華人的地方,那麼必有金庸武俠。這些年來,金庸武俠被翻譯了多個版本,版本的質量自然是參差不齊,今天咱就說些比較有意思的翻譯版本。作為緊密關聯的三部小說,《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可謂是眾人皆知,光是翻拍就不知道拍了多少遍,可見,金庸武俠的魅力。金庸先生不僅將筆下人物形象刻畫的極其到位,就連作品、人物及功法名稱都是有獨到之處。可到了國外,這些人物及作品卻被翻譯壞了,用一個詞來形容,簡直是「慘不忍睹」。
  • 王者榮耀英文版翻譯笑到頭掉,獨角獸成沙灘寶貝,玩家:谷歌機翻?
    相信小夥伴們都知道,在王者榮耀S18賽季上線之後,除了各種新英雄和新皮膚之外,還有一個新功能,那就是英文版王者榮耀。但在英文版當中,有許多的翻譯讓人忍不住爆笑,現在趕緊來看看吧!首先就是貂蟬的仲夏夜之夢,大家一直認為這是出自莎士比亞的經典作品,應該會有自己的專屬翻譯,但最後成了「Fairy Queen」精靈女王或者仙后的意思,算是意譯,並不直接。另一個令人爆笑的則是小喬的繽紛獨角獸,被翻譯為了「Beach Babe」也就是沙灘寶貝的意思,總能令人聯想到另外一個差不多發音的單詞,令人尷尬。
  • 小說翻譯有多難?功法境界已很難翻譯,可翻譯難度僅排第四
    由於文化上的不同,所以不同語言翻譯過來免不了會出現偏差,這還僅僅是正常情況下。如若將中國小說翻譯成外文,那其中的難度可不是一般的高。僅僅小說中的專有名詞就能讓翻譯人員頭疼不已,像什麼三花聚頂、天煞鎮獄功啥的,更別說在小說翻譯中,專有名詞還不是最難,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說在翻譯小說過程中,哪幾個點翻譯會比較困難。
  • 《紅樓夢》被翻譯成了多少種語言? 外文譯者原來這麼拼
    其中英文的全譯本三種,成書出版的是兩種,也就是大家知道比較多的霍克思、閔福德合譯的「霍譯本」和我國翻譯家楊憲益和英國夫人戴乃迭兩人合譯的「楊譯本」。《紅樓夢》的寫作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每一種語言的翻譯也都需要十年、二十年的光陰才能完成。總體而言,到現在為止《紅樓夢》的外語翻譯一共有20多種,加上我們國家的少數民族語言,一共翻譯成30多種語言。
  • 《紅樓夢》被翻譯成了多少種語言 外國人如何閱讀和評價
    其中英文的全譯本三種,成書出版的是兩種,也就是大家知道比較多的霍克思、閔福德合譯的「霍譯本」和我國翻譯家楊憲益和英國夫人戴乃迭兩人合譯的「楊譯本」。  《紅樓夢》的寫作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每一種語言的翻譯也都需要十年、二十年的光陰才能完成。總體而言,到現在為止《紅樓夢》的外語翻譯一共有20多種,加上我們國家的少數民族語言,一共翻譯成30多種語言。
  • 金庸武俠翻譯後,神鵰俠侶稱為神聖的雕之羅曼史,郭靖成北方騎士
    金庸先生一共留給世間的是十四部長篇武俠小說,被網友們列成一副對聯,上聯下聯都是七個字,沒有橫批。如果偏要問橫批是什麼?那很可能就是金庸的封筆之作,短篇武俠小說《越女劍》了。金庸武俠小說,曾經火遍大江南北,創造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俠小說」的奇蹟,金庸也因此成為了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
  • 金庸小說為何在武俠電影史上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在華語電影的演變進程中,金庸式的武俠已然給一個時代的人留下了一段特別的專屬記憶,金庸小說作為武俠電影最為流行的素材源,越來越多的俠客形象被搬上大銀幕,金庸老先生的小說在武俠領域的創作堪稱典範,金庸也是武俠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頂峰創造者。
  • 當英語碰上武俠,翻譯味道全變了,《天龍八部》你是來搞笑的嗎?
    當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後,其中的韻味往往會相差很多,至於是翻譯的一方,還是被翻譯的一方,則是有著多方位的考究。比如翻譯的質量、本土語言的多樣化等等。而經歷數千年文化沉澱的中文恰恰就是這種非常多樣的語言,正是因為如此,經歷過大風大浪的翻譯們對於中譯英依舊不敢小覷,這種表現尤其體現在非"傳統"文學之上。那麼,當英文碰上非"傳統"文學之時又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這裡,咱就以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為例。
  • 金庸的英文讀者怎樣看射鵰:與《魔戒》相提並論
    ◎大鳥KIKI  今年2月,由英國出版社出版的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第一卷)英文版正式上市,不到一個月時間,在英國亞馬遜上已經榮登暢銷書榜單,進入第七次印刷。這是此書第一次被翻譯成英文,雖然此前金庸已有三本小說被翻譯成英文,但似乎都反響平平。  英國媒體把金庸稱為「中國的託爾金」,並將《射鵰英雄傳》與《魔戒》相提並論。也許這是一個讓西方世界和讀者進入這位中國最暢銷作家構建的世界最便捷的方式。也因此,大部分對此書感興趣的讀者都是奇幻小說愛好者。
  • 海賊王的英文版人名翻譯是否有參考意義-附解析
    其中弗蘭奇有個原名,我只找到英文版的翻譯是Cutty Flam《第357話 卡迪·弗拉姆》然後就到了我很煩惱的地方:錦衛門的英文版翻譯是KIN'EMON。所以就來到了我發帖的真正意圖:OP的英文版人名翻譯有參考意義麼
  • 那些我們熟悉的小說,翻譯成英文竟如此鬼畜!
    筆者近來關注美國「起點」——WuxiaWorld,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美國讀者的喜好我們暫且不做評述,今天只來聊一聊那些我們熟悉的網文神作在美帝手中被翻譯成了什麼樣子。,該網站將其翻譯為Battle Through the Heavens,翻譯回中文就是「通過天空戰鬥」(;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