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視訊周日晚8點頻道上線以來,已經推出了十三期精彩節目,在直播間內「雲」聊天的大咖們,7月13日走入線下,齊聚管理者的共創沙龍活動。他們從「屏對屏」暢談改為「面對面」熱議,對往期節目展開復盤,並開啟頭腦風暴,規劃未來發展方向。
出席沙龍的嘉賓有《中國企業報》中企視訊中心主任烏蘭琪琪格,華東理工大學教授、中國行動學習研究中心主任、商業評論專欄作家高松,前微軟(中國)副總裁、東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王欣,這三位是周日晚8點節目的聯合發起人,此次是他們的線下首聚。
另外還有一些周日晚8點的新老朋友出席,他們是曾任耐克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總監、在外企、民企、網際網路企業任高管職務近30年的崔雯,北京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外部董事、翰瀾諮詢合伙人、正和島-翰瀾大匠塾教練、前哈佛《商業評論》出版人曹陽,原通用電氣GE(中國)副總裁、北京世紀鵬信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合伙人馬加寧,以及節目的粉絲與志願者們。
用周日晚8點的「坡」 滾最大的「雪球」
通過對節目的復盤,幾位老師發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見。高松談到最初的源起,他調侃節目設定沒有按《星球大戰》這種大片模式操作,而是走《山楂樹之戀》路線,用小成本製作實現高品質追求。他總結周日晚8點的交流要有三度:「深度、溫度、鮮度」,討論的問題一定要透徹有深度,還要有對企業家關懷的人文溫度、以及切合當下最前沿話題的鮮度。同時,節目致力於弘揚先進價值觀,並且連結起各界企業家與管理者。
王欣引用巴菲特的滾雪球理論,"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他說發起人是最初的三片雪花,與嘉賓們相聚後,借勢周日晚8點這道「斜坡」,將滾出越來越大的雪球。
有靈魂的平臺 表達最「真」的情緒
崔雯認為節目做得非常有價值,因為節目的調性在於組織起一群「肚子裡有貨」的人,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從而幫到另外一群人。至於節目的受眾是誰?幾位嘉賓表示不能以職位論高下,受眾未必是企業家、創業人或者職業經理人,王欣認為在經營中的「動腦者」都歡迎來收看節目。
馬加寧曾是節目的嘉賓,同時也成為鐵桿粉絲,他點讚了節目的時間設定,指出周日晚8點是多數人的空閒時間,即便不在家,也在「回程路上」。而節目之所以吸引他,是因為直播形式讓他看到了喜怒哀樂,這些是最真實的「情緒表達」。
曹陽觀察到,節目吸引人的魅力所在,是有「靈魂」。十幾期的節目做下來,周日晚8點已經成為一個媒體平臺,而媒體的靈魂在於表達者的精神內涵。
大咖們的頭腦風暴 孵化未來話題
在周日晚8點的往期節目中,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並存,主題涉及企業的組織架構,管理層的專業性,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以及現今時代背景下企業的發展等等。劉霄作為粉絲代表,指出節目吸引力在於話題新穎,總能夠突破自己的認知圈。
幾位嘉賓通過復盤不僅總結了節目亮點,也摸索出未來發展方向。大咖們的智慧碰撞,火花頻頻閃現,最後普遍達成共識,同意讓直播形式更靈活,話題更開放。孵化出的新主題有:數位化管理&轉型,社交電商新模式,「組織與人」的反脆弱、領導者的個人修煉,基於德魯克管理理論分拆為暗線的主題觀點,三創「創業、創意、創新」的三個階段:種子、天使、成長的差異化管理。
本次沙龍活動的討論繼往開來,思路無限拓展,今後周日晚8點將以何種形態全新呈現,值得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