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姐妹上個月KPI不錯,拿到了獎金,但與以往不同,這次她好像並不開心。
我只能安慰她:投資市場的悲歡和日常生活並不相通。
小姐妹的辛酸,無非在於金額的大小,前幾天她就總和我說,誰誰誰炒幣一天賺了一年工資,誰誰誰股票一天漲了一萬塊。
看看自己7000塊的工資,瞬間化身檸檬精。
我的小姐妹往常可是個開朗知足的人,這次我得開導開導她。
國家統計局編制的《中國統計年鑑2020》中,我們可以看到,全國收入前20%的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付配收入是91682.6元。
初步計算一下,這意味著收入前20%的城鎮居民家庭,每個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7640元。
更何況這前20%還有大量富豪存在,一個月收入100w的普通富豪,一個人就能把376個月收入5000的人,給平均到7640元。
小姐妹雖然沒到平均線,但無疑已經是這前20%的一員了。
絕大多數人都在做著平常的事,拿著平常的回報,沒必要為虛無縹緲的數字而焦慮。
我們要做的、能做到的,是在平常的工作外,獲得超出平常的預期和回報。
我和小姐妹討論了4個理財階段,分享給大家一起看看。
攢下第一桶金
對於我和小姐妹來說,畢業時才開始真正思考,經濟獨立(不啃老)的問題。
我們都覺得可以把前3年,作為一個初級賽道,如今我們跑了2年。
在這個初級賽道上,我們學習自己賺錢,學習合理消費,學習算清楚自己的錢,攢下第一桶金。
很多成功存下第一桶金的朋友,回憶起來都說:大多數的錢都是靠「笨辦法」存起來的。
小姐妹每個月對工資的規劃,是分成3份,:
第1份:工資一發下來,就先拿出10%,直接用來儲蓄,防止自己花掉。
第2份:用來應付日常的生活消費,比如房租、餐飲和水電費,她的數值是4000塊。
第3份:剩下的錢用來彈性消費,比如買書、社交等,小姐妹是個電影迷,每個月的票錢也從這部分出。
規劃的意義,就是在用今天一分一毫的積攢,為明天的確定性加成。
在簡七的1元實操營中,對收入的規劃是基礎技能。
第一課中有一套比小姐妹的規劃,更加細緻的方法,助你分配好自己的每一分錢。
建立「觀察倉」
在開始攢第一桶金以後,還要想辦法讓已經扔進去的金幣,自己變多。
不過對於多數理財新手,「不懂不投」是最高原則。
我和小姐妹的第一筆投資,都是小金額的嘗試,我們把它稱之為「觀察倉」。
這麼做,有2個好處:
1. 真實地體會盈虧
不管漲跌多少,對旁觀者只是個數字,只有真金白銀地投入後,自己才會有真實感受。有投資經驗的小夥伴,一定懂我的意思。
2. 從低風險產品入手
一開始接觸投資,選贏面較大的產品比較好,體驗一把投資的紅利。萬一有虧損,還金額較大的話,容易對投資產生牴觸心理。
簡七的1元實操營中,專屬班主任會在第二課,手把手和你一起搭建,屬於你的「觀察倉」。
護好「基本盤」
俗話說得好,生活就是起起落落落。人的成長,難逃「螺旋式增長,曲折式前進」的規律。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因病裁員、過勞猝死、投資暴雷......諸如此類的壞消息。
所以,我們即要對未來保持樂觀,也要做好防禦準備,降低風險造成的「返貧」概率,護住自己的「基本盤」。
在簡七1元實操營的第三天課程中,會一起聊聊怎麼花更少的錢,護好自己的「基本盤」。
聚沙成塔,奔向自由
這是在平常的工作外,獲得超出平常的預期和回報的,最重要的環節。
我和小姐妹剛畢業的時候都想過:「我每天工作10小時,是否可以超出平常的預期呢?」又或者「如果我能進入有紅利的行業,是不是可以獲得超出平常的回報呢?」
後來我們發現,這些付出和回報,和自己的才能是劃等號的,是我們應得的。
真正超越平常的預期,是要去和「市場」較勁,需要等待機會。
在留足明確要用的錢後,可以另外拿出一筆錢,來做長期投資(至少3年內用不上)。
這些錢可會生錢,財務自由全靠它們了。
這些錢需要結合自己的投資能力,去嘗試不同波動性的產品,追求更高的期望收益率。走入真實的投資市場。
在簡七1元實操營第四天課程的中,會仔細地認真探討,如何在市場上持續賺到錢。
限時1元掃碼報名,只有通過細緻的計劃和果斷的行動,才能一步步地擺脫工資的束縛,從平常變為卓越,將自己的財富雪球越滾越大。
↙?多一分果斷,滾起財富雪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