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蘇軾,蘇子瞻,幾乎無人不知。不論是文人雅士、還是販夫走卒、又或是鄉野村夫,無不能吟幾句他的詩詞。雖歷千載時光,他的軼事,依然為今天的人人們,所津津樂道。人們了解他,更多的是他文學上的造詣,當然我也不例外。然而今天,我不想聊,他那些廣為人知的成就。哪自有學者們,去研究,我不湊這個熱鬧。
今天我想聊的是,蘇軾與鬼神之間,有趣幾件軼事。奇人蘇東坡,有一「奇」,就是他面對鬼神時的與眾不同。 飽讀詩書的蘇東坡,信不信有鬼神?我想,他還是信的。這從他,在任地方官的時候,數次參與求雨,並撰寫與鬼神溝通禱文的過往,就能清楚地看出來。不過,讓人費解的是,蘇東坡好像對鬼神,並不那麼畏懼,時不常的喜歡和鬼神講道理,談條件。
太白山祈雨,與龍王講理
蘇東坡,在擔任陝西鳳翔府判官時,鳳翔地區經久無雨,求雨的重任,就落到了地方官員身上。於是,蘇東陪同鳳翔太守,一起前往太白山(秦嶺主峰),向山頂水池中的龍王求雨。並專門為此次求雨,撰寫了禱文。在文中,先是替老百姓哀求,求龍王網開一面,並大拍龍王的馬屁。然而話鋒一轉,蘇東坡就像一個律師一樣,訴說不下雨對神明的種種不利。從這不難看出,我們的蘇大居士,是一個特別喜歡講道理的人。哪怕是,有神秘莫測之能的鬼神,也應該講道理,也應當儘量解除人間的苦難。
禱文賞析:」乃者至冬徂春,雨雪不至。細民之所恃以為生者麥禾而已。今旬不雨,即為兇歲;民食不繼,盜賊且起。豈惟守土之臣所任以為憂,亦非神之所當安坐也熟視也。聖天子在上,凡所以懷柔之禮莫不備至。下至愚夫小民,奔走畏事者,亦豈有他哉,凡皆以為今日也。神其盍亦鑑之?上以無負聖天子之意,下以無失愚夫小民之望。"
途經白華山,一兵突中邪
蘇東坡,有一次從鳳翔回京城,途徑白華山的時候,隨行的衛兵,突然就好像被魔鬼附體了一樣。開始一路脫衣服,直至一件不剩。蘇東坡只能讓人,強行給他穿上衣服,並把他綁起來。然而,過不一會,這個衛士的衣服,還是脫了個精光。同行的人,都說這是白華山的山神發怒了。於是蘇東坡,就去廟裡獻了一篇祝文。
祝文賞析:」某昔之去無祈,今之回也無禱。特以道出祠而不敢不謁而已。隨行一兵狂發遇祟。而居人日:「神之怒也」,未知其果然否。此一小人如蟻蝨耳,何足以煩神之威靈哉。縱此人有隱惡,則不可知。不然人其懈怠失禮或盜服御飲等小罪爾,何足責也,當置之度外。竊謂兵鎮之重,所力甚廣,其間強有力富貴者蓋有公為奸意,神不敢於彼示其威靈,而乃加怒於一卒,無乃不可乎?某小官一人病則一事缺,願恕之可乎?非某愚,其諒神不聞此言。「
蘇大學士,這篇祝文,山神看了以後,心裡肯定一萬頭」「在狂奔,你這是來數落我來了是吧,一點好臉也沒給蘇軾,一出山神廟,就劈頭蓋臉一陣狂風,飛沙走石,眼都睜不開。蘇大學士,還賤兮兮地對隨從說,難道山神的怒火還沒有消(消個錘子,你那是祝文,還是戰書)?我不怕他,繼續走。越走風越大,一行人中,就只有一個侍從敢和他一起走了,其他人都要找地方避風。有人說,回去和山神求個饒。蘇大學士,二桿子勁上來了說到:」我的命由天帝掌握,山神一定要發怒,只好由他,我要照舊往前走。山神他能奈我何?「不久以後,風逐漸小了,也沒有什麼損失,那個士兵也清醒了。
京師為官時,家人遇鬼魅
蘇東坡在京城為官,他的二兒媳婦(也是個大家閨秀,歐陽修的孫女),剛生完孩子不久,一天晚上,突然就中邪了。年輕的兒媳婦,面帶死相,以另一人的口吻道:「我叫王靜,因為陰魂不散,在這一帶盤桓多時了。」蘇東坡對她說:「我不怕鬼。再說,京都有好多驅魔道士,能趕跑你,別傻了。因愚昧你才送命,現在既已死,還想鬧事!」並對女鬼講了些佛教對陰魂的道理,又告訴她說:「靜靜地走開,明天傍晚,我向菩薩替你禱告。」女鬼合掌道:「謝大人。」兒媳婦於是霍然而愈。第二天日落後,他給菩薩寫了一篇祈禱文,焚香,供上酒肉,把鬼魅請走。
還有一次,他的小孫子,說看見小偷在屋裡跑。又黑又瘦,還穿著黑衣裳。蘇東坡趕忙吩咐僕人到處找,什麼也沒有找到。忽然奶媽,倒在地上,大家喊叫。蘇東坡過去看她,她向東坡喊道:「我就是那個黑衣服的瘦子!我不是賊,我是冤鬼。你若讓我離她的身體,你得請個神婆來。」 蘇東坡說:「不,我不請。」 鬼的聲音緩和了點兒說:「大人一定不請,我也不堅持。那給我寫一篇禱文?」 東坡說:「不行。」於是鬼開始降低條件,討要酒肉吃,蘇東坡還是不為所動。鬼實在沒有辦法,要麼燒點紙錢給我也行。蘇東坡仍然不答應。最後,鬼實在沒有招了,那給杯水吧。蘇東坡說,給她吧。奶媽喝完水,就又倒在地上,不久後就清醒了,但是從此,這個奶媽的奶水也就斷了。
來到蘇東坡家的這兩個鬼魅,第一個還好,不僅享受到了祈禱文,還有吃有喝的,雖說也被蘇東坡,給教育了一頓,連嚇,帶哄的給請走了。第二個附身奶媽的,就沒有那麼好運了,蘇東坡,從頭到尾,就沒拿她當回事,折騰半天,就得到了一杯清水,估計蘇東坡看她說了半天,口真的渴了,實在不忍心吧。
蘇東坡並不是無神論者,還是信奉鬼神的。這從他,經常寫禱文就能看出來。但蘇東一身正氣,相信鬼神,卻並不害怕鬼神。就和老人們常說,火性高的人,鬼神不侵是一個道理。蘇東坡與正常的人,對待鬼神,最大的不同在於,他會和鬼神講道理。以蘇東坡的學問,普通的小鬼們,講道理怎麼會是他的對手。
最後,這幾則蘇東坡,與鬼神爭辯的小故事,記載於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中,偶然間看到,覺得挺有意思的,趕忙記錄下來。其實蘇東坡鬼神觀,也代表了大部分國人。你比如,人們去拜佛,不管是求財、求功名,求姻緣、求健康等,最後都會加上一句,要說所求之事應驗,一定重修廟宇,再塑金身云云。這其實也是在和神明講條件,而且是後付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