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催婚的年輕人很多,但被國家催的也只有日本人了,沒法子,太多青年人都不打算成家,少子化少的人都沒了,那可大事不妙。日媒報導,將從明年起通過大數據對有意願結婚的男女,未婚青年可根據興趣、價值觀等信息,篩選出與自己三觀一致、性格相合的有緣人。琦玉縣試運行了兩年,有四千多人登記,六十六人成功組建家庭,人均費用還不到一千元,而且男女資料都是審核過的,比婚戀平臺靠譜多了。仔細想想,這系統不就是國內APP的興趣推薦算法嗎?
這個AI婚配適合啥?靠譜嗎,咱們國內能引進嗎?事情的起因是在過去三十年裡,日本國民平均結婚年齡不斷提高,今年已經到了29.4歲,並且30%的二十到三十歲的夫妻沒有孩子。雖然我國的平均結婚年齡也到了二十六歲,但中國式家長知道急呀,不是催婚就是催生。
可日本父母卻截然不同,他們根本不care孩子,結婚生子的事不可把國家急壞了。自從1996年日本的總和生育率跌破1.5以後,到現在25年了,始終回不到1.5以上。什麼概念呢?一般來說,每個家庭平均需要生育至少2.1個孩子,才能保持孩子的數量與父母輩相比不衰減。
而如果每一個家庭的生育率都低於1.5,那就會出現老齡化加劇、年輕人不足的現象。進而產生勞動力不足、經濟發展放緩、退休年齡延長等一系列問題。
為了應對少子化,日本政府那是卯足了勁,想要鼓勵大家結婚生子,比如發錢補貼符合條件的新婚家庭免費讓孕婦做產前孕檢,各種生育補助金、育兒休假補助金,基本上是囊括了從懷孕到小孩中學畢業的一系列政策,那就沒什麼用啊。所以明年日本準備從根源出發,斥資二十億日元為單身狗們建立一個AI配對系統,就是我們開頭說的那個利用大數據來匹配對象。那這個AI婚配成功率高嗎?
這人工智慧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這些領域的飛速發展,其實很多的婚介公司已經開始嘗試類似人工智慧品牌的服務了,但不管是在日本還是在中國,加入婚介公司都是要付費的吧。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了,當你對他們介紹的人不滿意,婚介公司就會說,再充五萬你會遇到更優質的對象。於是一種充值成為更高級會員,才能接觸到更高級資源的套路泛濫成災,加上交友APP裡也缺少統一的管理,你以為遇上真愛,殊不知遇上的是殺豬盤。
但如果是以政府做背書來建立婚戀資料庫,那優勢就不是婚戀網能比得上的了。很多人在相親網站上不願意暴露自己,所以數據沒什麼準確度。你以為對面貌美如花,結果沒有貌美,倒是真的如花。但想要在日本AI婚配裡註冊是要經過相關部門檢查的,首先就幫你篩選了一遍,信息真實性很高。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個人信息被轉手賣掉了。
現在日本琦玉縣已經引入了這個AI婚配,有4500人登記信息,其中66人已經成功組隊了,費用是兩年1600日元,折合人民幣1000塊,幫你匹配靈魂伴侶。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說到這,如果是你,你會選擇這樣的方式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