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熟悉的企業發展史上,很少有像拼多多這樣的企業。口碑和公眾認知上有這麼多爭議,但企業卻發展很好。各項數據增長迅猛,市值和營銷都呈現蒸蒸日上的態勢。讓很多人直呼看不懂。低調的八零後創始人黃崢,很少站出來解釋,偶爾對媒體表達,也只說:拼多多是「好士多加迪斯尼」。這讓人們聽了更加糊塗,「好士多加迪斯尼「是什麼意思,有誰知道嗎?
好士多和迪斯尼是兩家著名的美國企業。黃崢曾留學美國,畢業後就職於谷歌公司,然後國內創業。這大概是他吸收美國的營養與中國創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不過讓人納悶的是,好士多和迪斯尼是兩家風馬牛不相及的公司,一個是超市,一個是娛樂公司,它們怎麼就在中國變成拼多多了呢?
先來說說好士多吧,好士多costco是一家美國的著名連鎖超市,它的知名度在美國不輸沃爾瑪。它和其它超市最本質的區別是,它是一家會員制超市,非會員不賣。它的模式就是以會員費為企業收入,把商品交易的利潤努力控制在零。通俗點解釋就是,你們給我會費,我幫你們統一採購商品,不賺價差。假設一億會員,一人一百會費,一年就先收它100億,然後組織好貨源供給,讓用戶滿意到明年願意續費,商業閉環就完成了。
比如一個市場價200元的商品,進價只要120,你就可能在好士多,花130買到這個商品。這個模式有兩個特點:一是會費固定,所以顧客買得越多,得到的實惠就越大,二是超市在採購前,對會員消費數據有了一定掌控,所以在整合供應鏈上有巨大優勢。
再來說說迪斯尼,和好士多不一樣,迪斯尼在國內幾乎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企業。創始人畫了一隻四不像的老鼠,就創立了一家偉大的公司。今天的米老鼠,不管是電影、動畫、圖書、商品、遊樂園都暢行全球,給全世界人民帶來快樂和文化享受的同時,給企業帶來豐厚了利潤。迪斯尼是商業史上的一個奇蹟,就是只要有足夠創意,畫一些米老鼠唐老鴨,給人們帶去娛樂和精神滿足,同樣可以創造豐厚的商業價值。
那麼問題來了,好士多加迪斯尼,怎麼結合在一起成為中國的拼多多呢?我是這麼認為的,黃崢把好士多的會員制理解成一群可以計算和控制的網絡人群。這個人群通過網際網路,或者更具體到騰訊社交上的資料庫上框定,拼多多對人群數據進行智能的歸納總結。再利用總結的結果,對供應鏈進行匹配和整合。本質上說,傳統超市是我採購商品去找買主,賺價差。而拼多多變成了我為特定人群去採購商品,賺佣金。這個本質變化非常重要,它為整合供應鏈和智能匹配,提供了數據基礎,為網絡提高商業效率這個電商的根本追求,創造了條件。
迪斯尼的本質是文化和娛樂消費,就是說拼多多要在整合人群和商品匹配的過程中,加入了文化娛樂等精神元素,這個元素是社交傳播的最主要元素。通過網際網路社交,整合用戶人群和供應鏈的之間的數據關係,利用網際網路的智能技術,實現人和貨之間最高效率的傳遞,這就是拼多多模式的本質。
在阿里和京東苦心經營了十幾年的國內電商市場,阿里有8萬員工、京東有16萬員工。黃崢敢帶領3千多員工一頭扎進去,他一定是看到了什麼別人沒看見的東西。要相信黃崢厲害的一面,否則,他不會成為八零後首富。好士多加迪斯尼,可能是其中精髓,也許還有更多我們沒看懂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