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銀行重生記:B端C端齊發力 破局用戶黏性不足困境

2020-12-10 金融界

來源:北京商報網

作者:孟凡霞 宋亦桐

經歷了一年多大刀闊斧的改革,錦州銀行(港股00416)業務已步入正軌,開始通過深化搭建B端C端場景金融,謀求一條新的差異化發展之路。12月8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B端錦州銀行面向商戶力推該行打造的聚合二維碼產品,在C端則針對個人專門推出了具有本土化氣息的燒烤主題信用卡及「錦州銀行實現增資擴股」答謝版理財產品以拓寬客戶渠道,加大客戶黏性。從深陷財務漩渦、股權治理混亂至「白衣騎士」順利入駐,這家城商行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也為我國中小銀行風險治理管理樣本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深化場景發力B端謀變

「錦商添花、碼上有禮,、還能領取50元話費」,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錦州銀行近日正在大力推廣該行面向B端商戶推出的聚合二維碼產品,瞄準精細化場景精準獲客。據了解,聚合二維碼產品是錦州銀行主要面向收款商戶推出的產品,意在解決商戶偶爾不清楚客戶是否付款成功、經常擔心帳目清算複雜繁瑣、多種二維碼掃碼管理不方便的問題。

針對目標群體主要是有收款需求的企事業單位及免於辦理工商註冊登記的小微商戶,支持T+1、D+1和實時清算,支持單店鋪、多店鋪管理,單收銀員和多收銀員管理。在12月1日-—12月15日活動期間,首次開通錦州銀行收款碼的商戶在審批通過的下一個工作日10時後,可通過活動二維碼入口進入活動頁面領取50元話費獎勵。

針對聚合二維碼產品,錦州銀行官網著墨的內容並不多,北京商報記者另從錦州銀行客服人員處了解到,上述福利活動是該行近期針對B端商戶推出的活動,也是首次舉行。

談及錦州銀行拓展B端商戶展業的考量,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錦州銀行在B端支付業務的拓展方向的是合理的,具有長期可持續性,只有在服務好客戶、同時通過支付業務掌握客戶更多信息的情況下,核心的信貸業務風險才能夠得到更加高效的控制。

除了深化B端場景的搭建外,錦州銀行還利用自身客源和渠道進一步提高C端業務滲透率。在C端客戶上,該行針對個人專門推出了具有本土化氣息的燒烤主題信用卡以及「錦州銀行實現增資擴股」答謝版理財產品,該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利率可達4.7%。

從多番動作可看出,錦州銀行諸多場景的搭建均以「客群」為中心展開,意在增加自身獲客的能力。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分析認為,隨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國內C端客戶市場競爭已較為充分,銀行除了鞏固和挖掘C端客戶外,並加速擴大B端客戶份額;同時,銀行在服務B端客戶中具有優勢,能為客戶「量身定製」服務方案等。

重組後基本指標得到改善

錦州銀行成立於1997年1月,總部位於遼寧省錦州市,於2015年12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在經歷兩次年報延期刊發、核數師出走等一系列風波後,錦州銀行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增信、改革重組等方式積極自救。

回顧錦州銀行的風險處置歷程,2019年7月28日,錦州銀行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已向工銀投資、信達投資、長城資產轉讓其持有的部分銀行內資股。後又審議通過了定向增發的認購協議和清洗豁免、剝離1500億元資產以及認購750億元定向債務工具等資產重組事項。

2020年8月,隨著成方匯達和遼寧金控兩大國有股東的正式入股,錦州銀行完成增資擴股工作,成方匯達佔增發完成後股本總額的37.69%,位列第一大股東,遼寧金控佔股本總額的6.65%,位列第二大股東,與之前入股的工銀投資、信達投資、長城資產一起,五家國字號股東合計持股比例超過56%,至此錦州銀行重組工作基本完成。

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後的錦州銀行實現扭虧為盈,根據該行2020年半年度業績報告數據,該行上半年實現淨利潤4.13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8.68億元。資產質量明顯得到改善,截至今年6月末,錦州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94%,比2019年年末下降5.76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則由去年末的115.01%大幅增長至243.73%,增長128.72個百分點。普益標準研究員梁傳義預計,錦州銀行改革重組後,流動性、資產質量向好,並重塑經營發展定位。此外,在戰略投資者的支援下,逐步有序搭建合規有效的公司治理體系、完善風險治理架構、建立了高效的管理體系。後續,在大股東信用加持以及戰略投資者輔助下,業務將取得長足發展,預計錦州銀行利潤率將實現穩步持續增長。

不難發現,增資擴股的完成,標誌著錦州銀行改革重組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從其他指標來看,該行的盈利能力方面仍亟待提高。今年上半年,錦州銀行營業收入下降52.4%至64.44億元,利息淨收入降幅達48.9%。利息淨收入是錦州銀行經營收入的主要來源,在總收入中佔比約94%。

除此之外,今年上半年,錦州銀行總資產、總負債均出現縮表。截至6月末,該行資產總額為8212.66億元,較去年年末下降1.8%;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淨額為4073.3億元,較去年年末下降10%。截至6月末,該行負債總額為7613.39億元,較去年年末下降2.0%。

在陶金看來,目前錦州銀行更重要的問題是在拓展業務的同時,控制信貸風險,至少是控制增量業務的風險。短期看,錦州銀行業務推廣力度可進一步加大,努力爭取更多類型和規模的客戶,在B端支付業務等拓展方面,利用前期的技術基礎,衍生性地擴展相關信貸業務。長期看,還是要形成本行特色產品和服務,或基於地方資源優勢,或依靠其他業務和技術基礎擴展相關業務。

多渠道、全方位風險處置成樣本

錦州銀行的核心問題是戰略激進帶來的風險隱患,監管意在修復該行資產負債表,增強資本實力,從而採用引進「白衣騎士」增資擴股的方式進行風險化解。從潛在危機爆發至增資擴股完成,從深陷財務漩渦、股權治理混亂至「白衣騎士」順利入駐,這家城商行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錦州銀行改革重組的成功,是我國對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處置順利實施的範本,也對推動省級人民政府「一省一策」制定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規划具有重要意義。

銀行業資深分析人士王劍輝指出,此次錦州銀行風險化解案例為金融業整個機構的重組積累了相當重要的經驗,在風險處置上發揮監管機制的優勢,進行強有力的幹預,控制了風險外溢。長遠來看,靈活的風控管理和經營機制也對銀行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將目光著眼於「精準拆彈」、「刮骨療傷」固本強根,同時運用市場化、增資擴股「一攬子」扶持計劃,增強資本實力。梳理改革重組後的發展路徑,錦州銀行一方面,結合地方經濟和企業發展實際打造專屬信貸產品,並與當地政府的產業布局和重大項目工程高效對接,持續加大金融服務保障力度。另一方面,聚焦主業,加快自身發展,提升服務能力,積極調整業務結構、創新金融產品、做大特色品牌優勢。

在風險中謀變的錦州銀行也對中小銀行風險處置帶來了啟迪,未來此類城商行如何在嚴控風險中謀求發展?正如周茂華所言,中小銀行還是要主責主業,下沉業務重心,發揮自身區位優勢,深耕當地市場,走差異化競爭之路;未來銀行關注規模擴張的同時,更需要關注經營質量,不能一味擴張資產規模;多渠道補充資本金,提升抗風險能力;同時,根據區位經濟轉型需求,發掘市場市場,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陶金進一步指出,多渠道、全方位的風險處置和補充資本手段或將成為未來銀行業風險集中處置的普遍模式,不僅要通過各種轉讓、剝離不良資產方法來壓降和處置存量風險,更重要的是引進新的投資者,引進更先進的業務和風控理念,如此才能在長期中獲得重組帶來的正向效應。針對增強用戶黏性、如何改善盈利水平以及未來戰略發展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錦州銀行相關人士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並未得到回覆。

相關焦點

  • B端C端齊發力 錦州銀行重生記
    經歷了一年多大刀闊斧的改革,錦州銀行業務已步入正軌,開始通過深化搭建B端C端場景金融,謀求一條新的差異化發展之路。12月8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B端錦州銀行面向商戶力推該行打造的聚合二維碼產品,在C端則針對個人專門推出了具有本土化氣息的燒烤主題信用卡及「錦州銀行實現增資擴股」答謝版理財產品以拓寬客戶渠道,加大客戶黏性。
  • B端C端齊發力 錦州銀行重生記 _新聞推薦_北京商報_財經傳媒集團
    B端C端齊發力 錦州銀行重生記 出處:北京商報
  • B端C端齊發力 錦州銀行業務已步入正軌
    經歷了一年多大刀闊斧的改革,錦州銀行業務已步入正軌,開始通過深化搭建B端C端場景金融,謀求一條新的差異化發展之路。12月8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B端錦州銀行面向商戶力推該行打造的聚合二維碼產品,在C端則針對個人專門推出了具有本土化氣息的燒烤主題信用卡及「錦州銀行實現增資擴股」答謝版理財產品以拓寬客戶渠道,加大客戶黏性。
  • B端C端齊發力 銀行求解信用卡存量困境
    「轉戰」線上搶佔C端用戶  一季度原本是各行各業喜迎開門紅的好時機,但在疫情的影響下,這樣的期待淪為泡影。遠在湖北荊州隔離的柳林(化名)已經在家宅了兩個月,「小區都封了,快遞也進不來,強忍住一切不必要的網購,兩個月信用卡好像才花了200元,主要還是交電費」。
  • 聊聊C端轉型B端產品那些事
    01 當初為什麼想要從C端轉型到B端首先想跟大家談一談我為什麼想要從C端轉型B端,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就是自己面臨的行業困境,畢業後第一家公司我選了當時還很火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因為愛情我放棄了北京一些大廠的機會,選擇來了深圳,但是到了18年中,P2P相繼暴雷,監管的壓力越來越大,我也在思考自己接下來的職業規劃,在這家公司其實我
  • 什麼是B端用戶畫像?
    其實,用戶畫像的概念來源於C端產品,所以B端用戶畫像與C端用戶畫像也有共通之處。那麼,我們首先來了解什麼是C端用戶畫像,B端產品的用戶畫像與C端產品用戶畫像又有哪些同與不同?顯然,用戶畫像是基於產品而言的,C端產品面向的是個體用戶,B端產品面向企業用戶。C端產品滿足個體用戶的馬斯洛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那麼C端用戶畫像就應該與產品所需滿足的用戶需求相對應。
  • 從「運營唯C論」誤區說起:談談B端、C端、G端的運營要點
    在這個大背景下,糾正「運營唯c論」就顯得很有必要了。要想糾糾正「運營唯c論」,需要首先明確劃分標準及各自特徵。二、產品領域有哪些劃分,劃分標準是什麼?產品劃分標準是怎樣的?通常所說C端B端是什麼意思?各自之間有哪些特徵?典型的產品有哪些?先讓我們解答這些最基礎的問題。
  • 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編輯導語:對於設計師來說,在工作中所做的產品類型主要是B端項目和C端項目。近些年來,由於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C端用戶增長觸及天花板,流量的紅利逐漸消退,很多企業的業務由C端轉向了B端。從C端設計切換到B端設計,或從B端設計切換到C端設計,都並非易事。今天這篇文章,本文作者就和我們一起聊一聊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 首席新媒體商學院黎想:首談B端、C端、G端的運營要點
    作為新媒體運營人,《新媒體推廣運營實戰大全》 作者、知名品牌營銷顧問黎想就拿其中實踐經歷為出發並結合行業觀點,從領域劃分、用戶特徵、常見誤區等方面淺談B端,C端,G端的不同特徵及各自運營要點。  本篇主要對產品面向用戶群的劃分及用戶特徵做簡要描述。
  • 以C端產品思維和方法做B端產品?
    首先,C端產品和B端產品有很多共通之處。都是給人使用的軟體。因此,在某些方面,它們會擁有相同的需求。所以他們就能夠採用相同的方法和思維,只是在行業上有所區別而已。B端產品的用戶群體也是個體用戶,並不是都是商業客戶。甚至某些產品,就在做C端的用戶和B端的用戶,覆蓋兩種用戶群體。
  • B端產品與C端產品建設流程的區別
    來源/ goYangKun 楊堃編輯/ jennyB端產品和C端產品建設流程對比從圖中可以看出,B端和C端產品的建設流程很大不同,具體體現在如下方面。但是在選取最小功能集合(或最小可行產品)時,B端和C端產品的區別很大:B端產品要支持業務整體運作,所以在選取最小功能集合時,即便再簡化,也要保證一個核心業務流程的運轉,因此B端MVP往往是一個具備一定複雜度的系統,不可能是一個或幾個功能點。
  • To B運營:3個表格構建B端用戶畫像
    來源/ 鳥哥筆記(ID:niaoge8)徐瑩瑩編輯/ jenny但是很多人對B端用戶畫像是模糊的、零散的認知,甚至是不知道怎麼構建B端用戶畫像。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B端用戶畫像的見解。01定義我認為,B端用戶畫像,是企業和多個核心角色共同構成的畫像。建立B端用戶畫像,需要三部分的信息,分別是企業信息、角色信息和用戶路徑。
  • 銀行B端 : 關於整改的提示性公告
    銀行B端 : 關於整改的提示性公告 時間:2020年11月23日 00:11:53&nbsp中財網 原標題:銀行B端 : 關於整改的提示性公告招商中證銀行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本基金」),的基金合同進行了修改,基金合同修改涉及根據監管規定取消分級機制,並據此就招商中證銀行A份額(場內簡稱:銀行A端,基金代碼:150249)與招商中證銀行B份額(場內簡稱:銀行B端,基金代碼:150250)的終止運作,包括終止上市與份額折算等後續具體操作做了安排
  • B端產品和C端產品有什麼不同?
    B端產品,就是To Business,面對企業用戶。C端產品,就是To Customer,面向個人用戶。B端產品進入大眾視野,B端產品經理也隨之爆火。Section 3B端產品和C端產品的區別?總體可以從用戶、需求、場景三方面來區分。
  • 如何定義B端產品的MVP(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ToB行業頭條,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在上一篇文章《如何定義B端產品MVP(上)》點擊文章標題即可閱讀 裡面,我們談到了定義MVP產品的前面三個步驟,確定產品定位,找到種子用戶,確定產品路線
  • B端的雲辦公,該如何採用C端打法?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雲辦公企業依賴增長驅動,增長驅動主要包括:1.產品為核心,企業初期,是銷售未動,產品先行;2.產品迭代更新主要面向核心用戶,提升用戶體驗,有明確的市場定位和產品邊界;3.運用增長黑客模型,提升客戶裂變、續費和增購,減少客戶流失
  • 李鵬程:C端用戶是小鵬汽車向上的源泉
    「從大家眼中的ppt造車,到如今的量產交付;從外界認為的產品單一不可持續發展,到第二款量產車地發布,小鵬汽車經歷了一個汽車企業在成長過程中所有的煩惱」在近期舉行的小鵬汽車媒體團拜會上,小鵬汽車品牌公關總經理李鵬程感慨地說道,到目前為止,小鵬汽車月銷量已經突破千輛,累計交付超12000輛,其中c端用戶超過
  • 對比C端產品,B端產品如何做需求分析?
    消費級產品普遍是先有產品,才會吸引用戶,帶來收入。因此C端產品經理在開發一款產品前,要考慮清楚產品的商業模式,包括產品的目標用戶的需求及使用場景,推廣模式及產品的盈利模式,調研市場空間及競品情況,避免開發出沒有市場的產品。而B端產品與消費級產品不同,B端產品會基於一些通用的組件,根據客戶特有的需求再定製化開發一部分功能,此類產品一般是先籤署了訂單合同,再進行產品設計。
  • 如何合理的設計B端產品經理的考核目標?
    如何給B端產品經理設置合理的考核目標,從而激發大家的工作鬥志,為企業或團隊創造價值和收益,並可以科學評估大家的工作產出? 估計這個問題,對很多B端產品管理人員來講,都是一件比較頭疼的事情。
  • B端產品與C端產品數據埋點的兩大區別
    作為產品經理,有必要理解數據埋點的技術原理、埋點手段、各類埋點工具的使用方式和特點,以及B端產品與C端產品數據埋點的區別1、訴求不同B端產品,尤其是業務系統,往往藉助埋點觀察並研究用戶對各項產品功能的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