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聖歎所說的「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究竟是什麼意思?

2021-01-17 靈衝霄

「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這句文學史上流傳甚廣的話,相信大家都曾經聽過。這句話據傳是我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家金聖歎所說。話中的「三國」、「水滸」是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對於這兩部傳世的名著,歷代的文學評論家在做點評時也曾高度評價過這兩部作品的文學價值和藝術成就。

那麼所謂的「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究竟何義呢。其實概括來說就是「人老奸」,老了之後看三國學會其中的謀略後,會更加的老奸巨猾;青年人血氣方剛,易衝動,看了水滸中的打打殺殺和造反後,會更衝動。

老不看三國

「老不看三國」並非是人老之後看淡世事,對熱血的《三國演義》看不進去的意思。

老年人經歷的人情世故多,閱歷廣,見識多,所以會積累比較多的智慧謀略,「人老奸、馬老滑」和「老奸巨猾」都是說的這種情況。在看了全篇講權謀、戰爭的《三國演義》後,老年人會更加地老奸巨猾,不好應對。

除了是傳世名著之外,《三國演義》本身也存在著大量的權謀之術。據傳滿清在入關初期就對《三國演義》極度的推崇,甚至有不少滿清貴胄、將領將其當作兵書來應用。

少不看水滸

《水滸傳》中官逼民反的深刻並不容易為青少年人所體會到,但是其中快意恩仇,大砍大殺的江湖情節卻極易將血氣方剛的青少年吸引。多數青少年人的三觀尚未成熟穩定,所以在看了其中暴力宣洩與是非不分的殺戮場景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跟小說原著相比,經典的《水滸傳》電視劇的劇情和青少年版的《水滸傳》讀物,其實已經做了大幅的刪改。比如原著中武松血濺鴛鴦樓時,是雞犬不留式的趕盡殺絕;江州劫法場時,李逵的板斧對著官兵、百姓排頭砍過去,也不管那些人是不是無辜;梁山好漢殺黃文炳時,用的是將他凌遲並分食其肉的酷烈手段……

《水滸傳》雖然是文學名著,但其中不適青少年閱讀的部分實在有很多,所以所謂的「少不看水滸」還是很有道理的。

《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固然有不少不合時宜的內容,但它們終究是有很高的文學價值。些許糟粕也是瑕不掩瑜,並不影響它們的文學地位。

開最大的腦洞,品最有趣的故事。我是靈衝霄,歡迎關注評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往期精彩回顧:儒家被噴、中醫被罵、武術被黑,傳統文化為什麼被這麼多人厭惡?

相關焦點

  • 俗語「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這話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是什麼意思?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跟我們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這其實是一種非常無聊的說法,我們的教育總會有這樣一個誤區,或者說是推卸責任,喜歡把對孩子教育的缺失,推卸到外物身上。
  • 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各是啥意思?
    但是一直流傳著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後面那兩句鮮少人知,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老不看三國《三國演義》這本書講述的是東漢末年,諸侯四起,割據混戰,群雄爭霸的故事,但是除了打打殺殺,更多的權謀,是人心,比如人們所熟知的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冢虎司馬懿,幼麟姜維,鬼才郭嘉,還有周瑜,魯肅,程昱,田豐,張昭等等都是十分不錯的謀士
  • 「老不看三國」,《三國》為何要趁早看?看看偉人怎麼說
    有俗語道: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男不讀西遊,女不看紅樓。4句簡練的話,卻道出了《四大名著》的精髓,今天,我們來說道說道這個「老不看三國」。老不看三國,難道是老了不能看三國麼?為什麼不能看?那該哪個時候看?最初說這句話的人是怎樣想的我們不得而知,甚至連這句話的出處也已經很難找到了,所以,我們只能藉助這句話自己去理解。
  • 「水滸」之名,是為了紀念一位先賢,也揭示了宋江的雄心
    《水滸傳》一部大書,開篇三個大字,書名是什麼意思呢?作品名稱自要開宗明義,如《三國演義》講漢末魏蜀吳三國紛爭,《西遊記》講唐三藏師徒一行西行求法,《紅樓夢》講大家族榮華夢幻泡影,唯有《水滸傳》之名,初看令人費解,因為書名中有四大名著裡唯一的生僻字。
  • 王者榮耀:遊戲中為什麼沒有水滸英雄?問問你喜歡三國還是水滸?
    王者榮耀:遊戲中為什麼沒有水滸英雄?問問你喜歡三國還是水滸?《王者榮耀》裡的英雄包括天上地下古今中外許許多多的名人英雄,其中「三國」英雄以及楚漢英雄都有不少,尤其是三國,但同為四大名著的「水滸」英雄卻沒有一位,這是為何?
  • 不看演義看正史,三國時期第一猛將居然是他,更讓呂布關羽都不及
    不看演義看正史,三國時期第一猛將居然是他,更讓呂布關羽都不及相信大家從小對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很熟悉。小編的父親告訴小編,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因為水滸講的是英雄道義,年輕人可能腦子一熱,叛逆分子上了頭,鬧出些笑話。
  • 讀了這麼多年的《水滸傳》,你知道「水滸」這兩個字的含義嗎?
    既然施老先生對書名做了如此大的改動,其中必含有深意,「水滸」二字的意思肯定不是「水邊」這麼簡單。下面咱們就來看看「水滸」這兩個字到底有什麼深刻含義。「水滸」二字最早出現在《詩經》中,「古公亶父,來朝走馬 。率西水滸,至於岐下。」這句詩的意思是這樣的,周的第一代首領亶父面對強敵入侵,他不願看見自己的百姓遭受戰火,於是就不戰自降,獨自前往荒涼的岐山 。
  • 《水滸》中太多描寫,看了令人毛骨悚然
    《水滸》中英雄好漢聚義梁山,大碗喝酒、大秤分金、大塊吃肉的場景,讓人讚嘆英雄們的豪情萬丈。但是近日重新拾取《水滸》觀看,覺的這不是一本適合青少年看的書,文中多處描寫的吃人肉場景,實在令人毛骨悚然。宋江因潯陽樓酒後題反詩,被一位叫黃文炳的官員揪住不放,差點連累戴宗一塊被砍頭。危及時刻,梁山眾頭領帶領一百多兵將,江州劫法場救下二人,抓住黃文炳。在商討黃文炳的處理辦法時,晁蓋提議:「教取把來,就討盆炭火來,細細地割這廝燒來下酒。」
  • 為何這些年國人不拍四大名著了?日本玩火西遊三國,現水滸也要保不...
    大家好,天天一起看電影,我是喜歡看電影的笨熊。 中國有四大名著大家都知道,但是比較尷尬的是如今說起孫悟空,歐美的年輕人第一個想到的是日本漫畫《七龍珠》,三國則是日本光榮製作的遊戲《三國志》或《三國無雙》…… 現在更大的挑戰來了,翻拍(或說魔改)過幾次《西遊記》後的老外現在終於把魔抓伸向另一部名著了!
  • 老司機常說的「近看遠,遠看近」是什麼意思?新手司機:不早點說
    現在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車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了,所以,我們在日常出行中,對汽車安全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了,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安全問題,需要我們自己出發,老司機常說的「近看遠,遠看近」是什麼意思?新手司機:不早點說。
  • 「超車看車頭,會車看車尾」什麼意思?老司機:看不懂先別開車!
    其實每個行業都有專業術語,如果兩位老司機坐在一起的話,可以聊三天三夜,在汽車行業有這樣的話,說超車看車後看車,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還不知道這兩個詞,應該會在中途遇到大問題。實際上超車也是技術性的工作,他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超車時看著車頭,有些車主習慣了去看後面的鏡子,然後,確認後面沒有特殊情況,看到兩輛車相距很遠就可以超車,但是如果距離比較近小編就不建議大家在出現這種行為了。
  • 為什麼金聖歎點評《水滸傳》只到第七十回?
    崇禎十五年(1642),左懋第上《謹題為再陳息盜要著事》,直接說義軍的反叛「始於《水滸傳》」,他認為以宋江等為梁山嘯聚之徒,其中以破城劫獄為能事,以殺人放火為豪舉,日日破城劫獄,殺人放火,而日日講招安,以為玩弄將吏之口實。不但邪說亂世,以作賊為無傷,而如何聚眾豎旗,如何破城劫獄,如何殺人放火,如何講招安,明明開載,且預為逆賊策算矣。
  • 為什麼新三國不如老三國?
    三國演義,想必大家定不陌生,可能年紀大一點的人對三國更有感覺。不過如果你是b站的常駐用戶,那對唐國強老師的諸葛亮的鬼畜視頻一定很熟悉!目前三國有兩個版本,94版老三國豆瓣9.4分,10版新三國豆瓣只有7.9分,而點播量新版卻是後版的四倍,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距?
  • 思密達究竟是什麼意思? 韓劇裡為什麼會老說思密達?
    思密達究竟是什麼意思? 韓劇裡為什麼會老說思密達?時間:2016-05-25 15:54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思密達究竟是什麼意思? 韓劇裡為什麼會老說思密達? 隨著韓劇潮流在中國的大紅大紫,李敏鎬、都俊敏、千頌依婦孺皆曉。
  • 農村諺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長草」是什麼意思?
    民俗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句咱們農村的諺語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長草」。這句話是啥意思呢?說的是什麼道理呢?你聽小妮給你仔仔細細的精講一下這句諺語。這句話來自於農村,意思大致我們可以從字面解讀出來「不看家中寶」就是指的不要去關注一個人家裡面究竟有多少的好的寶貝,這裡的寶貝指的就是家裡的一些名貴的器具,例如很值錢的東西,連起來的意思就是」我們在看人的時候,判斷人的時候不要通過這個人家裡面有沒有很值錢的東西來判斷,根據意思我們可以理解為,不要去看一個人家裡面有沒有錢而去判斷一個人的好壞,那麼應該根據什麼去判斷呢?
  • 葉小鸞、金聖歎與《紅樓夢》
    在這30多年中,學術界推出了研究金聖歎的許多新的成果,特別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陸林的《金聖歎史實研究》一書,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過去不知道的(至少是我所不知道)的材料,打開了我們對金聖歎研究的視野。陸林這本書提供的材料證明,金聖歎和葉燮一家有緊密的聯繫,金聖歎對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有直接的影響,而這種聯繫和影響的關鍵人物,就是葉小鸞。
  • 農村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是什麼意思?門前草是什麼?
    農村的許多俗語都是經過一代一代相傳下來的,有些確實凝聚了幾代人的智慧和心血,對後輩諄諄教誨,以期少走彎路;而有些俗語卻隨著時代的進步,一步一步淪為了迷信、糟粕。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句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這句話到底是有科學依據還是迷信糟粕呢?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 看影視劇能否代替讀原著?讀書還須原汁原味
    《三國》很多人愛看,在亂世裡建功立業是每個具有英雄氣的人所熱愛的。但也有人不喜歡,因為書裡面處處是爾虞我詐與陰謀算計,充滿了戰火硝煙味,「老不看三國」,能當英雄的人永遠是少數,金戈鐵馬下缺少了平凡人的生活與世俗人情味。《水滸》倒是寫市井百姓、江湖好漢的故事,生動勾繪出一幅宋代社會風情長卷,但是喜歡好漢故事的畢竟男人多而女子少,更有所謂「少不看水滸」之說。
  • 金聖歎才華橫溢,怎麼不去點評影響巨大的《三國演義》呢?
    金聖歎死後,留給我們的就是幾本名著的評點本,其中尤以《水滸傳》的評論為最高,梁山好漢何幸,能有這樣一個知己,為自己畫像,替自己立德,雖逾千載,傳頌不止。金聖歎曾將《莊子》、《離騷》、《杜詩》、《水滸傳》、《西廂記》、《史記》列為六大才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