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兩噸,可駕駛, NASA 的這款火星探測器神似「蝙蝠車」 | 潮科技

2021-01-10 36kr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推出了一款火星探測概念車,從外表上看很像一輛蝙蝠車(作為一個蝙蝠俠粉絲,如果是的話我也非常願意),這款概念車重達兩噸多,使用太陽能電力,可駕駛,車上還有一個可分離的實驗室。

這輛火星車的外形實在太過搶眼,在甘迺迪航空中心揭幕後,大家不約而同的第一反應都是:「哇,這也太酷炫了吧!」

根據NASA的計劃,2030年左右被送上火星的太空人將駕駛類似的「酷炫」裝置遨遊火星,在各個地理條件下進行實驗。

火星車不少有,為什麼這一輛的顏值尤其高?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輛車長28英尺(約8.5米),寬13英尺(約4米),能夠搭載4名太空人。車兩側的6個輪胎為火星的沙質地表特別設計,每個高50英寸(約1.3米),寬30英寸(約0.75米)。由於火星上多沙、多石的地表條件,這些輪胎不僅能夠幫助探測車越過巖石、沙丘和隕石坑,還在設計時留出了防止沙土堵塞的通路。

該探測車的表面裝滿了太陽能電池板,以便充滿700伏的太陽能電池為引擎供能。探測車的設計時速為每小時68英裡(約110公裡/小時);不過鑑於火星地表的複雜狀況,在真正使用過程中,它的速度預計不會超過每小時15英裡(約24公裡/小時)。

與美國前幾代「好奇號」、「機會號」、「勇氣號」火星探測器相比,這輛新一代探測車的設計理念完全不一樣。新一代的火星探測車可以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為駕駛艙,其中包括GPS導航及通訊系統;後半部分則為一個可分離的實驗室。難怪這輛車的「顏值」搶了其它方面的風頭。

還在役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2015年用機械手臂末端Mars Hand Lens Imager (MAHLI)攝像機拍出的「自拍「

甘迺迪航空中心表示,今後的太空人們將藉助類似設備在火星上開展實驗。這標誌著NASA對於火星的研究計劃從純粹的「探索」變為「探索」+「科研」的模式。

2033年將太空人送入太空?這輛火星車並沒有準備好

今年的3月21日對於NASA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美國國會下發的NASA Transition Authorization Act 明確要求NASA在2030年左右進行將人類送上火星的任務。在NASA緊隨其後公布的計劃中,該任務被分為五個階段(0-4),並將人類太空人踏入火星表面的時間設定為2033年。

目前,NASA還在實踐計劃的第0階段,其中包括在國際空間站內進行的多項實驗,以及借力SpaceX、Blue Origin等商業航天公司進行技術開發。計劃的第1階段將於明年開啟,預計在2025年之前發射6艘SLS火箭(空間發射系統運載火箭)進行月球旁空間站的建設。月球旁的空間站將被命名為Deep Space Gateway (DSG,「深空之門」),其作用是作為火星計劃及未來更多深空探索計劃的太空中轉站。

此後的2027年,計劃的第2階段將會在「深空之門」旁發射Deep Space Transport(DST,「深空穿梭」)行星間飛船,飛船將搭載即將登上火星的太空人。這些太空人將在2028-2029年在飛船上生活超過400天。在2030年實施的第3階段將是使用SLS火箭對飛船進行補給。最後的第4階段將會在2033年,太空人正式登陸火星進行一系列的科學研究。

月球旁DSG和DST的概念設計圖。

儘管目前最先進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還在太空孜孜不倦地採集火星圖和巖石樣本,送人類上火星的技術難度要高出很多倍。(誰說的,太空人會種土豆就行了)在NASA的計劃中,我們大概還有16年才能看到太空人在火星上的英姿。

「土豆」梗來源於2015年上映的電影《火星救援》,其中Matt Damon飾演的太空人馬克·沃特尼在由於在火星上沒有補給,自力更生種起了土豆。

與此相對應的是,本次NASA公布的火星探測概念車並不是最終模型,只是NASA今年舉辦的教育活動「Summer of Mars」宣傳的一部分。真正的火星車還需要經過十多年對這個模型的開發與改進,才能隨太空人們登上月球。

所以,太空人們到底會不會駕駛「蝙蝠車」馳騁火星呢?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NASA發布火星探測器模型 外形酷似蝙蝠戰車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2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自2016年年底以來一直在開發一款火星探測器概念模型,現在這款奇異的火星探測器在佛羅裡達州美國航空航天局甘迺迪航天中心展出,外表酷似蝙蝠戰車,有6個由碳纖維和鋁製成的輪子,由太陽能驅動,可容納4位太空人,並帶有可拆卸實驗室。
  • NASA「毅力」號即將發射,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當需求暫時超過 MMRTG 的電力輸出水平時,兩種鋰離子可充電電池可以滿足火星車的峰值需求。這將是「阿特拉斯」號火箭第 11 次發射火星,也是繼 2005 年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器、2011 年「好奇」號火星探測器、2013 年「馬文」號軌道飛行器和 2018 年「洞察」號著陸器之後,阿特拉斯五號的第五次發射。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當需求暫時超過 MMRTG 的電力輸出水平時,兩種鋰離子可充電電池可以滿足火星車的峰值需求。直升機飛行試驗在這段時間內,毅力號需要找到一塊平坦的區域,來作為「智慧」號火星直升機的停機坪。火星車將在這一區域的中心部署獨創性,並駕駛一段安全距離。作為技術演示的一部分,直升機團隊將有多達 30 架sol 在火星上進行一系列飛行試驗。
  • NASA堅毅號啟程奔赴火星,本屆火星賽季圓滿落幕
    整個靈巧號僅重1.8公斤,而槳葉總長達1.2米,轉速高達2400轉/分鐘[3,4]。△嚴格來說,這是個共軸反槳直升機作為測試機,靈巧號沒有攜帶任何科學儀器(相機分科學相機和工程相機的),工作時間也不長:充電一天僅能滿血飛行約90秒,飛300米遠(也不少了,好奇號一年也就能走3公裡…)。
  • 火星探測器過去,現在和將來:兼論『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技術
    另一方面,對今天科技高度發達的地球人,能否可以改善火星狀態,把它變成第二個地球,例如火星地球化(火星加熱,提高大氣濃度,種樹,種地等)這需要幾個世紀不斷的努力。不像現在具有政治目的,廣告式渲染幾年後就可載人登陸火星。本世紀能否實現載人火星飛船發射?現在都很難預測。
  • NASA毅力號火星任務二度推遲發射
    這款阿特拉斯V型541火箭(Atlas V 541),541代表:5米直徑整流罩;4個固體燃料助推器;1臺半人馬座發動機(上面級)。 第一級火箭:通用核心推進器CCB(配備單臺俄羅斯制RD-180發動機),直徑3.8米,高度32.5米,推進劑使用高純度煤油+液氧。推進時間253秒,可產生約86萬磅推力(相當於390噸推力)。
  • 「MOC圖紙分享」科技蝙蝠車
    1955款林肯Futura概念車打造的蝙蝠車。第二代蝙蝠車導演蒂姆伯頓用哥德式的暗黑風格讓蝙蝠俠電影大放異彩。而Anton Furst負責設計的這款蝙蝠車,也是名垂影史。火力十足,它裝備有球形炸彈,白朗寧機槍,鋸齒飛盤,還有安裝在底盤的(脛骨粉碎者)。周董也是花了1300萬買下了模板。
  • 下個月將有兩枚火星探測器發射,有多少探測器火星上成功著陸過?
    2020年的7月份將有兩枚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分別是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和中國航天局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此之前火星上的探測器基本都是由NASA和歐洲航天局發射的,隨著今年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升空,將標誌著火星進入多國探測時代,如果這兩枚探測器都成功發射,那麼往火星上發射成功的探測器將達到10輛。
  • 火星男孩揭秘火星,可探測器登陸後,發現火星並不是他形容的樣子
    預言二:能源危機火星男孩認為,人類對於地球的依賴性太大,諸多能源也被無限制的開採,最終會導致嚴重的能源危機。不過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太陽能將成為日後人類獲取能源的主要途徑。不過如今已經是2020年了,火星男孩關於「核戰爭」的預言已經不攻自破,可是其他的預言卻距今非常遙遠,我們暫時依然無法繼續驗證其真偽。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火星男孩五大預言之外,還有一項預言卻可以令人類依靠科技一探究竟,它便是火星男孩對自己家鄉的描述。此前我們曾經介紹過,火星男孩堅稱自己來自火星,而非地球居民,故此才會知道所有關於地球的未來之事。
  • 「火星生意」三部曲:失落的夢想、狂野的淘金潮和荒誕的PPT項目
    7月27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升空4天後,在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發回了地月合影的畫面。圖源/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號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直到明年2月份,「天問一號」才會被火星引力捕獲,成為一顆火星衛星,隨後準備降落。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個首次探索火星就完成軟著陸任務的國家。
  • 6個問題,3個數字,解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關於這趟旅程,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特邀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焦維新先生,來為讀者作獨家深度解讀。大碼5噸Q:中國的探測器為什麼這麼重?一切都很大。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由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重量達到5噸左右。大塊頭。
  • 火星探測器什麼時候登陸火星_火星探測器飛行速度是多少
    火星探測器什麼時候登陸火星   火星探測器,是一種用來探測火星的人造太空飛行器,包括從火星附近掠過的太空船、環繞火星運行的人造衛星、登陸火星表面的著陸器、可在火星表面自由行動的火星漫遊車以及未來的載人火星飛船等。
  • 「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7個月長途跋涉奔向火星
    記者了解到,「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極其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如果這一目標能夠順利實現,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二個獨立掌握火星著陸巡視探測技術的國家。據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深空探測領域專家介紹,由該院抓總研製的「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其中著陸巡視器又由進入艙和火星車組成,進入艙完成火星進入、下降和著陸任務,火星車配置了多種科學載荷,在著陸區開展巡視探測。
  • 最前線|中國正式向火星「發問」,「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火箭發射視頻截圖)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長約 57 米,起飛重量約 870 噸,箭體直徑 5 米,而此前我國現役火箭箭體直徑最大的僅有 3.35 米。這次火箭使用的火箭燃料是一大亮點。火星溫度極低,表面溫度白天為零下 5 攝氏度,夜晚則可達到零下 87 攝氏度。
  • 火星探測器怎麼傳信號到地球_火星探測器有幾個國家
    火星探測器有幾個國家   探測火星的國家並不少,其中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火星探測器。那麼,目前為止,火星探測有哪些國家呢?其實各國都在為探測火星做努力,這不僅僅是對一個國家,還對整個人類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有幾個國家探測過火星吧。   目前有美國、俄羅斯、歐洲、中國、印度。   以上國家擁有火星探測器。
  • 火星探測六十年: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製圖:haibaraemily水手9號、火星2號和火星3號抵達火星時,好巧不巧正趕上火星全球性的沙塵暴。但水手9號迅速調整了狀態,堅持到了沙塵暴平息,最終獲得了遠優於火星2號和3號探測成果。僅就拍照這一項,水手9號就拍攝了並傳回了7329張火星表面照片(相比之下火星2號和3號共傳回了60張照片),覆蓋了火星表面85%的區域,一舉超過了之前所有火星探測器的拍攝總和。
  • 遭遇離奇故障一年後,NASA決心背水一戰,拯救洞察號火星探測器
    【ALENG 自媒體】2月25日晚間自媒體專稿,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InSight)火星探測器,在成功著陸火星一年來,其中一個用來探測火星內部溫度的傳感器一直無法部署到位,迄今為止,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多,這個原計劃應該被釘入火星土壤5米深度的溫度探針,仍然大半截露在外面,這讓見多識廣的
  • NASA「好奇號」探測器發現了有趣的火星有機物
    站長之家(ChinaZ.com) 3月12日 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Curiosity)探測器在火星著陸後,其主要任務是評估火星的可居住性。
  • 60張圖帶你領略乘風破浪的火星探測史
    僅就拍照這一項,水手9號就拍攝了並傳回了7329張火星表面照片(相比之下火星2號和3號共傳回了60張照片),覆蓋了火星表面85%的區域,一舉超過了之前所有火星探測器的拍攝總和。△使用水手9號數據繪製的火星地圖。圖片顯示火星運河並不存在。
  • 火星探測器發射後接下來做啥?2-3年內完成空間站核心艙和實驗艙的...
    隨著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已經先後完成了高軌大衛星、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深空探測器三類太空飛行器的發射,成為長徵火箭家族中唯一可以勝任三種任務類型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