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畫白描勾線用筆技巧懸肘與懸腕

2020-12-19 圓鏡123

在工筆畫中線條是骨架也是靈魂。勾線主要有懸肘、懸腕和腕部虛貼桌面這幾種方式,不要固定的去使用其中一種方式。要根據不同的線,不同的要求來選擇勾線方法。

我們在畫工筆畫勾線時行筆不要太快,下筆要每一根線條都要節奏有動感。當我們畫一些簡短的線時,我們執筆要手腕著桌面用以手指活動為主;勾稍長一些線時應該懸腕而肘部著桌面以腕部活動為主,手執筆要實,使腕部活動靈活;勾更長一些的線應該腕部著桌面,而肘懸起,線隨腕動。譬如:長的線條要求靈動,你如果不懸腕肯定沒法勾的那麼靈活。而勾勒鳥嘴或者鳥的爪子等部分你懸腕的話可能很不容易控制好。勾勒長線條有時懸腕有時候甚至懸肘,短線條腕部虛貼桌面即可,遇到特別細小、精確的地方,可用左手墊在執筆的右手腕部下面,以增強拿筆的那支手的穩定程度。

在工筆畫線條的表現力中,無論勾哪一種線,都要秉住呼吸,不要太快,一氣呵成,允許接筆,無論哪一種執筆方法,都應保持線條粗細一致順暢注意變化。練習線條沒有捷徑,無論哪一種技法都需要自己勤學苦練。

相關焦點

  • 工筆畫用筆分為勾線筆和染色筆兩種不同的類型
    1.1 勾線筆勾線筆用於中鋒勾勒細而勻的線條,一般選用狼毫類細而尖的筆。常見的筆有衣紋筆、葉筋筆(常用來勾花鳥畫葉筋所用)、紅毛筆等,讀者可依畫面的需要來選擇。勾線筆的特性1.勾線筆屬硬毫筆,含水分較少,筆鋒彈性較強。2.不同運筆變化,呈現出的線條也有不同的動態美感。
  • 工筆畫用筆與勾線
    工筆畫又稱為「細筆畫」,是中國畫技法類別之一,已精緻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的中國畫的表現方式,與寫意畫相對。勾線時大多用中鋒勾勒細而勻的線條。一般選用狼毫類細而尖的筆。常有用的筆,有衣紋、葉筋筆、大紅毛、小紅毛等。
  • 工筆畫練習勾線技巧
    在練習工筆畫時,無論線條的長短都會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步驟來完成。以及疾徐、輕重、提按、頓挫等各種動作配合,會使線條富有節奏變化。主要就是中鋒用筆,側鋒用筆用的比較少。1.起筆:起筆要穩而有力,不能隨便。
  • 【藝展中國】林東和他的白描工筆畫
    「白描」,也叫線描,是用線條的變化來描繪對象及其形體結構的繪畫方式。唐宋時期的白描完全用墨線,而且墨色的濃淡基本一致,不施任何色彩,比如吳道子、李公麟等人所繪的人物等。元代的趙孟頫參以書法起筆收筆的技巧,用輕淡的墨色遒勁的線條畫人物,成為白描繪畫的頂尖高手。唐宋時期的白描繪畫十分盛行,也產生了不少有影響的傳世經典,如宋代著名的《朝元仙仗圖》(或稱《八十七神仙卷》),便堪為白描中國工筆人物畫的不朽傑作。
  • 繪畫線描應該用什麼筆?哪個好用?
    繪畫線描應該用什麼筆?哪個好用?線描也叫白描,即單純的用線畫畫,在線描中線條可以有許多變化,如長短、粗細,曲直、疏密、輕重、剛柔和有韻律等。「輕微課」的網站上非常多的繪畫教程、繪畫素材,也有專業的繪畫課程,學繪畫的小夥伴可以去上面找到很多有用的繪畫學習資源哦!繪畫線描時應該用勾線筆。勾線筆用於繪畫創作,尤其是工筆繪畫、漫畫創作、水粉創作時對作品的勾勒,線條較細,多為狼毫勾線筆。勾線筆是一種用塑料、纖維等高分子材料製成筆頭,可在紙張、木材、金屬、塑料、搪陶瓷等一種或多種材料上作記號或標誌的筆。
  • 書畫聯盟丨工筆畫玫瑰花的畫法技法教程
    線描即白描,是一種以單線勾勒獨立存在的繪畫表現形式,也是工筆畫的重要組成部分。 線描不是簡單的勾勒物象的輪廓,而是通過線條的長短粗細、乾濕濃淡、焦潤剛柔和用筆的輕重快慢、準確沉穩、均勻力度,精煉概括、嚴謹清晰地表現物象的結構透視 ,以及前後穿插、疏密對比,體現物象的體感、質感、量感和空間感。
  • 紫藤花的寫意、沒骨、工筆、白描畫法,這下全了!
    1.藤的白描 先打輪廓,定好藤的主幹、分枝的位置。勾線時要中鋒用筆,先從主幹開始,線略粗,墨稍濃,使有老辣的感覺。留出分枝穿插的空隙。畫分枝時線條要流暢,然後皴皮紋,暗部皴得深而密,明部淡而疏,使有立體感。在分叉時要避免主幹與分枝成平行、十字形、放射形。分枝穿插要左顧右盼與老乾呼應。
  • 工筆畫教程圖解 觀音大士靜坐蓮花臺 用墨用色很有講究
    白描圖勾線在用墨上很有講究,尤其是工筆勾線,必須選用油煙墨。工筆畫要用不吸墨的熟宣紙,勾畫墨線以後還要上顏色,所以這裡對墨的要求比較特殊,固色性一定要好,否則在上色時墨色會暈開或掉色。而油煙墨會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這種墨中含有膠的成分,它會把墨線穩固在紙上,無論後期怎樣染色都不會受到影響。
  • 國畫入門:勾線筆的種類及用途解說
    不要將用舊的禿筆或質量稍差容易開叉的筆丟掉,要知道此類筆依然有其用途,達到一定熟練程度後可以使用這些筆。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筆及使用方法: 此筆筆鋒長短適中,有「尖」有「肚」,畫細勁的線條多用尖部,要保持均勻的力度, 不可忽輕忽重;重則用到筆肚, 線條就會變粗, 而畫粗重些的線條就要以筆肚為主。 釘頭鼠尾描用此筆效果較好, 可粗可細、 提按變化明顯、 可塑性強是葉筋筆的優點 。
  • 勾線筆的種類及用途大總結,真詳細
    不要將用舊的禿筆或質量稍差容易開叉的筆丟掉,要知道此類筆依然有其用途,達到一定熟練程度後可以使用這些筆。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筆及使用方法: 此筆筆鋒長短適中,有「尖」有「肚」,畫細勁的線條多用尖部,要保持均勻的力度, 不可忽輕忽重;重則用到筆肚, 線條就會變粗, 而畫粗重些的線條就要以筆肚為主。釘頭鼠尾描用此筆效果較好, 可粗可細、 提按變化明顯、 可塑性強是葉筋筆的優點 。
  • 工筆畫的工具介紹,看完這篇,就夠用了,乾貨特多!
    工筆畫繪製細膩,工具同寫意畫的不同,常用到的就是筆、墨、紙、顏料等。好的工筆畫,勾線要挺拔有力,設色要勻潤豔雅,顏色歷經千年不變色,這都歸因於畫家對繪畫工具和顏色的嚴格要求。筆工筆畫的用筆分為勾線筆和染色筆兩種不同的類型。勾線筆勾線筆用中鋒勾勒細而勻的線條。一般選用狼毫類細而尖的筆。
  • 2020年針管筆畫和白描匯總
    本篇文章主要匯總了2020年我繪製的針管筆和白描類作品。第一組是針管筆花卉,我很愛這種花卉形式,不過畫這種畫對我來說有點費頸椎,所以畫的不是很多,但匯總下來發現竟然也有二十多幅呢。在分享這些花卉作品的同時,我也順便了解到了這些花卉的相關知識,真是一舉兩得。這部分花卉的造型多數參考了《黑白畫意》這套書,但線條表現方式與此書並不相同,用了我習慣的排線方法。
  • 國畫入門教程:工筆荷花的勾線、分染、上色、罩染 實用教程
    仁美大學堂課程:劉春鴻《工筆荷花的畫法》工筆畫常用工具熟宣:>常用的熟宣紙有清水書畫、雲宣、蟬翼宣初學者建議用使用清水書畫比較厚、結實硯臺和油煙墨:半勺水研磨300-600下,好的油煙墨能使畫面層次清晰,不跑色勾線筆:勾線一般用狼毫筆、筆尖要尖
  • 板繪勾線技巧
    板繪勾線技巧!學畫畫,線稿大家應該都知道~特別是對日系插畫來說,線稿是極其重要的!好的線稿甚至不需要上色,就能帶給人強烈的視覺享受!竟然線稿如此重要,那麼今天就來一波板繪勾線技巧分享!這裡微課菌提煉幾點要點,幫助大家提高勾線水平: 1、首先在草稿階段要把形打好,因為如果形體畫走形了,那麼就算線稿畫得再怎麼好,最後結果也是不好看的。打形的時候線條要流暢,不要斷斷續續,像狗咬一樣。該閉合的地方要閉合(打開PS手抖修正功能,多練習弧線,畫多了就好了) 2、分部勾線有技巧!
  • 《松濤》工筆畫原創藝術作品一個用生命畫畫的人分享松樹的畫法
    《松濤》的畫法如下:一,執筆和書法大同小異,首先用勾線筆,尖峰,中峰勾出樹主幹,先上而下,空出四面出枝的位置「樹分四枝」、「陰陽向背」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出枝,同時注意「樹無寸直」、當然不是絕對的道理。
  • 漫畫人設動漫勾線的方法與技巧
    藝學繪小編收集整理了勾線的方法與技巧1、線稿:畫的精細點,因為「起稿一時爽,細化火葬場」都明白的,我不想火葬場,所以畫的細緻一點,另外我是分層畫的,頭髮一層,眼睛一層,皮膚一層。4、新建圖層用噴槍加一點嘴唇的紅色。稍微加一點眼睛的細節。再新建圖層,吸眼睛的顏色,用疊加方式「發光」疊上去,適當降一下透明度。5、重複上一個步驟,只是這次透明度沒有那麼低,畫的位置也有些不一樣。
  • 攝像技術發達的今天,工筆畫存在的意義何在?工筆畫和照片不一樣
    中國畫分寫意畫和工筆畫,寫意畫是用誇張的書法筆法描繪物象,表達情感,抒發情懷。工筆畫也叫「細筆畫」「工致畫」,使用精煉的書法筆法展現物象,表達情感,抒發情懷。人們喜歡寫意畫,主要是因為寫意畫營造的意蘊,能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
  • 工筆畫需要修多少時間呢?怎麼入手?
    這裡全面介紹了工筆畫的特點和技法,讓想學工筆畫的朋友對工筆畫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一。什麼是工筆畫?。 「工筆」是與「寫意」相對應的概念。簡而言之,它使用簡潔、細緻和細緻的技術來描述對象。大致可以分為四類:細緻的白描、細緻的淺色、細緻的重色和無骨的細緻。
  • 而表現形式主要就有兩種:工筆畫和寫意畫
    到五代水墨畫又有了飛躍,開始用皴法表現效果,使山石更加雄偉壯麗。到明代徐渭的潑墨大寫意在水墨畫上發展了水墨的技巧把墨灑在紙上,幾筆畫就做到了揮灑自如。他的畫法對清代的石濤、朱耷(八大山人)影響很大。清代的鄭板橋和近代的齊白石等都是受徐渭的影響。
  • 白描畫品質的追求——魯峻紙本白描長卷畫創作
    四十多年的學習探索,魯峻深諳繪畫美學理念,熟悉影視劇創作技巧,生活積累深厚,白描技法嫻熟,這為他白描長卷畫創作打下深厚的基礎。國家推進「一帶一路」 倡議,在這種背景下,挖掘絲綢南路唐蕃古道盛景,彰顯歷史,啟示今人,成為振興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