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薦你|文【全文2348字,圖片9張】
村上春樹遠比莫言出名,為何卻得不了諾貝爾獎?原因只有1個字!
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村上春樹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獲獎者為中國作家莫言。至此,村上春樹已經不知道第幾次提名了,有人說是6次,也有人說更多。當然,這些都是不公開的數據,沒人知道他被提名了幾次。村上春樹也被人調侃成「諾貝爾萬年陪跑」。
1979年,30歲的村上春樹,憑藉處女作《且聽風吟》走紅,而莫言依靠《透明的胡蘿蔔》一炮而紅則是比他晚了六年。隨後的幾年,村上春樹也是佳作頻出:《1973年的彈子球》、《尋羊冒險記》、《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都獲得了一些獎項。
1987年,村上春樹出版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這本書一經發行,就取得不俗的成績,截至到2012年,至少賣出了1500萬冊,還不算盜版。《挪威的森林》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在上個世紀90年代,相信多少懂點文化的人,都會聽過村上春樹,也一定知道他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
這一年,莫言將《紅高粱》、《高粱酒》、《高粱殯》、《狗道》、《奇死》五部小說合到一起,出了個合集《紅高粱家族》,但是顯然銷量和《挪威的森林》沒法比,莫言的作品銷量好起來,還是在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後。
總體來說,村上春樹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是遠勝莫言的。
《挪威的森林》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挪威的森林》講述的是青春。不僅是男主角渡邊徹的青春,還是綠子的青春,也是直子的青春,更是書中每一個人物的青春。每一個年輕人,在青春時期都面臨著迷茫和焦慮,但又各不相同。
說到底,青春期年輕人最焦慮的是什麼?是愛情的不確定性,是對未來生活的擔憂:渡邊和直子的愛情,永澤和初美的愛情,都是被這種不確定性打敗。而拯救這種焦慮的也是愛情,綠子對渡邊的愛,單純而美好,從不考慮其他的因素,這也是綠子最可愛的一面。她的愛是一種救贖,不僅拯救了她自己,也拯救了渡邊。
當然這只是表面,如果只把《挪威的森林》歸於青春戀愛小說,顯然是低估了它。它其實在講述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孤獨,或者說人存在的意義。
孤獨是人類永恆的話題。馬爾克斯認為,孤獨就是「買下一張永久車票,登上一列永無終點的火車」。所有一切種種,最終都歸於孤獨。孤獨的不只是個體,而是整個人類,所以人都試圖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來排遣這種孤獨,交朋友,談戀愛等等,但到最後發現一切又回到孤獨。
《挪威的森林》中,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他們處在時代的風潮浪尖上,卻又無法逃避和對抗這種孤獨和無力。他們走在熟悉的環境中,望著來來往往的陌生人,就如同這部小說的書名一樣,感覺就像迷失在了森林之中,孤獨,又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和意義。
難道只能這樣了嗎?不是,小說其實給出了治癒這種孤獨的答案,那就是老子的「無為而治」,一切順其自然,順從自己的內心,人生的意義在於體驗過程,而不在於尋找答案。
村上春樹在《1Q48》中說:不必糾結於當下,也不必憂慮未來,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的時候,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
村上春樹為何得不了諾貝爾文學獎?
《挪威的森林》雖然知名度最高,也最受歡迎,但顯然不是村上春樹最好的作品。當然文學這種東西本身就見仁見智,不得不說的是,《挪威的森林》的格局是小了一些。
諾貝爾文學獎的評獎標準是什麼?
諾貝爾的遺囑中說,文學獎要頒給最近一年「在文學領域裡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傑出作品之人士」,「不論國籍」。當然,諾貝爾的遺囑本身就充滿理想化。事實上,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和評委的喜好有很大關係。
隨便看幾個早期的頒獎詞吧:
1901年,蘇利 · 普呂多姆,法國詩人,獲獎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藝術和罕有的心靈與智慧的實證」。
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挪威戲劇家、詩人、小說家,獲獎理由:「他以詩人鮮活的靈感和難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寫得雍容、華麗而又繽紛」。
諾貝爾獎早期獲獎者中,詩人佔的比例很大,大部分都符合諾貝爾的初衷,即理想主義。但是後面的獲獎者中,顯然是批判現實主義更多一些。
莫言的頒獎詞中,說他 「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有技巧地揭露了人類的陰暗面」,整個頒獎詞中都沒提到「理想主義」。2017年的日本作家石黑一雄的頒獎詞,說「他的小說富有激情的力量,在偉大情感的小說世界中找到了現實世界與虛幻深淵的連結」。
這說明,諾貝爾獎的評委,越來越傾向對現實批判的作品。
村上春樹的作品對現實批判了嗎?早期的作品,他更多的是展示現實,但不敢批判現實,或者說只敢隔靴搔癢,這些都是由作家的性格決定的。村上春樹的作品似乎就是他人生的真實寫照,孤獨而迷茫。
村上春樹有著自己的倔強和堅強,他曾經不顧別人的勸說,強行到以色列領一個文學獎,並在演講中說:「假如這裡有堅固的高牆和撞牆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沒錯,他的作品讓人看得出來,他的確是站在雞蛋這一邊,但是他卻不敢大聲的批判和反抗高牆。他的倔強正是他作品中的矛盾的體現,因為文章中有些不敢寫,但是現實中就不得不偽裝堅強。
村上春樹得不了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就是一個字:慫!
雖然他很慫,但是也很溫柔。
總結
村上春樹最新的作品《刺殺騎士團長》,似乎開始放開自己,敢於批判現實了。以他的文學成就和水平來看,世界的確欠他一個諾貝爾文學獎。不知道71歲高齡的村上春樹,還有沒有機會得一次諾貝爾文學獎。
村上春樹,和莫言比起來,並不差,但也不能說高到哪裡去,只能說各有千秋。但是顯然,年輕人還是更喜歡村上春樹的作品。
三連問:村上春樹的文學作品,你看過哪一部呢?你最喜歡他哪一部?最喜歡的句子是什麼?
本文系「豫薦你」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傳播正能量,為你解讀古今中外、熱點事件背後的故事,帶你看透人間冷暖!點擊關注我!喜歡的可以點讚、轉發、收藏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