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遠比莫言出名,為何卻得不了諾貝爾獎?原因只有1個字

2020-12-12 豫薦你

豫薦你|文【全文2348字,圖片9張】

村上春樹遠比莫言出名,為何卻得不了諾貝爾獎?原因只有1個字!

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村上春樹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獲獎者為中國作家莫言。至此,村上春樹已經不知道第幾次提名了,有人說是6次,也有人說更多。當然,這些都是不公開的數據,沒人知道他被提名了幾次。村上春樹也被人調侃成「諾貝爾萬年陪跑」。

1979年,30歲的村上春樹,憑藉處女作《且聽風吟》走紅,而莫言依靠《透明的胡蘿蔔》一炮而紅則是比他晚了六年。隨後的幾年,村上春樹也是佳作頻出:《1973年的彈子球》、《尋羊冒險記》、《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都獲得了一些獎項。

1987年,村上春樹出版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這本書一經發行,就取得不俗的成績,截至到2012年,至少賣出了1500萬冊,還不算盜版。《挪威的森林》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在上個世紀90年代,相信多少懂點文化的人,都會聽過村上春樹,也一定知道他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

這一年,莫言將《紅高粱》、《高粱酒》、《高粱殯》、《狗道》、《奇死》五部小說合到一起,出了個合集《紅高粱家族》,但是顯然銷量和《挪威的森林》沒法比,莫言的作品銷量好起來,還是在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後。

總體來說,村上春樹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是遠勝莫言的。

《挪威的森林》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挪威的森林劇照

《挪威的森林》講述的是青春。不僅是男主角渡邊徹的青春,還是綠子的青春,也是直子的青春,更是書中每一個人物的青春。每一個年輕人,在青春時期都面臨著迷茫和焦慮,但又各不相同。

說到底,青春期年輕人最焦慮的是什麼?是愛情的不確定性,是對未來生活的擔憂:渡邊和直子的愛情,永澤和初美的愛情,都是被這種不確定性打敗。而拯救這種焦慮的也是愛情,綠子對渡邊的愛,單純而美好,從不考慮其他的因素,這也是綠子最可愛的一面。她的愛是一種救贖,不僅拯救了她自己,也拯救了渡邊。

挪威的森林劇照

當然這只是表面,如果只把《挪威的森林》歸於青春戀愛小說,顯然是低估了它。它其實在講述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孤獨,或者說人存在的意義。

孤獨是人類永恆的話題。馬爾克斯認為,孤獨就是「買下一張永久車票,登上一列永無終點的火車」。所有一切種種,最終都歸於孤獨。孤獨的不只是個體,而是整個人類,所以人都試圖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來排遣這種孤獨,交朋友,談戀愛等等,但到最後發現一切又回到孤獨。

《挪威的森林》中,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他們處在時代的風潮浪尖上,卻又無法逃避和對抗這種孤獨和無力。他們走在熟悉的環境中,望著來來往往的陌生人,就如同這部小說的書名一樣,感覺就像迷失在了森林之中,孤獨,又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和意義。

挪威的森林劇照

難道只能這樣了嗎?不是,小說其實給出了治癒這種孤獨的答案,那就是老子的「無為而治」,一切順其自然,順從自己的內心,人生的意義在於體驗過程,而不在於尋找答案。

村上春樹在《1Q48》中說:不必糾結於當下,也不必憂慮未來,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的時候,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

村上春樹為何得不了諾貝爾文學獎?

《挪威的森林》雖然知名度最高,也最受歡迎,但顯然不是村上春樹最好的作品。當然文學這種東西本身就見仁見智,不得不說的是,《挪威的森林》的格局是小了一些。

諾貝爾文學獎的評獎標準是什麼?

諾貝爾的遺囑中說,文學獎要頒給最近一年「在文學領域裡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傑出作品之人士」,「不論國籍」。當然,諾貝爾的遺囑本身就充滿理想化。事實上,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和評委的喜好有很大關係。

隨便看幾個早期的頒獎詞吧:

1901年,蘇利 · 普呂多姆,法國詩人,獲獎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藝術和罕有的心靈與智慧的實證」。

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挪威戲劇家、詩人、小說家,獲獎理由:「他以詩人鮮活的靈感和難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寫得雍容、華麗而又繽紛」。

諾貝爾獎早期獲獎者中,詩人佔的比例很大,大部分都符合諾貝爾的初衷,即理想主義。但是後面的獲獎者中,顯然是批判現實主義更多一些。

莫言的頒獎詞中,說他 「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有技巧地揭露了人類的陰暗面」,整個頒獎詞中都沒提到「理想主義」。2017年的日本作家石黑一雄的頒獎詞,說「他的小說富有激情的力量,在偉大情感的小說世界中找到了現實世界與虛幻深淵的連結」。

這說明,諾貝爾獎的評委,越來越傾向對現實批判的作品。

石黑一雄

村上春樹的作品對現實批判了嗎?早期的作品,他更多的是展示現實,但不敢批判現實,或者說只敢隔靴搔癢,這些都是由作家的性格決定的。村上春樹的作品似乎就是他人生的真實寫照,孤獨而迷茫。

村上春樹有著自己的倔強和堅強,他曾經不顧別人的勸說,強行到以色列領一個文學獎,並在演講中說:「假如這裡有堅固的高牆和撞牆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沒錯,他的作品讓人看得出來,他的確是站在雞蛋這一邊,但是他卻不敢大聲的批判和反抗高牆。他的倔強正是他作品中的矛盾的體現,因為文章中有些不敢寫,但是現實中就不得不偽裝堅強。

村上春樹得不了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就是一個字:慫!

雖然他很慫,但是也很溫柔。

總結

村上春樹最新的作品《刺殺騎士團長》,似乎開始放開自己,敢於批判現實了。以他的文學成就和水平來看,世界的確欠他一個諾貝爾文學獎。不知道71歲高齡的村上春樹,還有沒有機會得一次諾貝爾文學獎。

村上春樹,和莫言比起來,並不差,但也不能說高到哪裡去,只能說各有千秋。但是顯然,年輕人還是更喜歡村上春樹的作品。

三連問:村上春樹的文學作品,你看過哪一部呢?你最喜歡他哪一部?最喜歡的句子是什麼?

本文系「豫薦你」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傳播正能量,為你解讀古今中外、熱點事件背後的故事,帶你看透人間冷暖!點擊關注我!喜歡的可以點讚、轉發、收藏和評論!

相關焦點

  • 村上春樹:「永遠是鴨子,不可能變成天鵝」
    「在這世界上,怪事總會發生,你不知道為何會這樣?」村上春樹說。這句話也許就是理解他所有小說的題眼,但他說這句話時明確指向的是《多崎作》。小說裡有一位爵士鋼琴家,他似乎籤下了死亡契約,能夠看透人的心靈。「鋼琴家為何能看到人身上的顏色,我不知道。」村上說,「它就那樣發生了。」村上春樹認為,小說一般都需要一定的神秘性,「如果非常重要的秘密無法解釋,那麼讀者就會感到失落。那不是我所希望的。
  • 莫言拿了諾貝爾獎,還被貶低謾罵,是高雅的藝術還是低俗的文學?
    從文學的標準來看,莫言起碼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學獎了。因為90%茅盾文學獎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餘華拿了諾貝爾獎,卻被貶低謾罵,究竟是高雅的藝術還是低俗的文學?對於莫言,有很大一部人真正熟悉他是因為他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畢竟他是在歷史上第一個收穫了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無疑開啟了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的先河。莫言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能力是當代文學史上獨一無二的,畢竟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不簡單的,沒有非凡的寫作能力,是不可能的。
  • 村上春樹:自曝家族黑歷史,我父親可能殺害過中國戰俘
    我們都知道,備受世界矚目的諾貝爾獎自設立的那天起,就一共分為五個獎項。這個由瑞典的化學家諾貝爾遺囑設計的獎項,就是為了表彰在各個方面對全世界人類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士。但是提到諾貝爾文學獎,就不得不令我們想起一個人,那就是日本的著名作家村上春樹,說起來有點心辛酸又有點搞笑,村上春樹已經連續十五年都陪跑了諾貝爾文學獎。直到2020年文學獎公布,人們又一次感嘆村上春樹再次遺憾陪跑。有人說,村上春樹的作品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卻太過「流行」,不符合文學獎評判標準的世界化。
  • 村上春樹談寫作,成為小說家,最重要的不是「才能」
    村上春樹已多次被視為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其中一次,他輸給了莫言。這也是中國讀者熟知他的另一個原因。當然,雖然未能獲獎,但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村上的高產與作品持久的影響力。 對寫小說這個職業的看法
  • 村上春樹 一棵什麼樣的樹
    同時他總是接收到來自另一個神秘黑暗世界的消息,通過主人公的歷險,兩個世界之間的關係逐漸展現。村上春樹的神秘世界,在《尋羊冒險記》、《舞!舞!舞!》    1997年,村上春樹拿出了採訪東京地鐵沙林事件受害者的紀實作品《地下》,很讓村上迷們有些驚異。但是,變化早在醞釀,變化也在持續。《斯普特尼克戀人》也是變化的表現。比起村上從前的作品,這部小說篇幅短,節奏快,主要人物只有三個,線索非常清晰,故事也比較簡單,沒有從前混雜晦澀的感覺。
  • 村上春樹小說《挪威的森林》爆紅至今,讀者的評論,揭露真正原因
    (文章最後有部分名句摘錄)在分享讀者的評論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村上春樹的生平。只有真正了解了作者,才會更加深入的體會到他的作品深意。如果是已經熟悉他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第二部分。而渡邊君卻在這兩個女子之間不斷掙扎,雖然不知為何會喜歡靦腆的直子,但總是逃不開她的影響。面對大膽的綠子,渡邊君卻常常表現出一副高冷的模樣,仿佛對任何事都沒多大興趣,任憑綠子的撩撥,都安然不動。可渡邊君沒發現的是,其實自己早已離不開這樣的生活。到明白時,綠子也已離他而去,剩下的依舊是渡邊君一人。
  • 諾貝爾文學獎,不該錯過哪些作家?學者:賈平凹比村上春樹更有望
    特別是莫言的獲獎,使得中國當代文學的進步體現為愈加自信,一批頗具實力的中國作家的主體意識和自信心都已大大增強,我們現在談論的,早已不是魯迅當年說的「中國人得諾貝爾文學獎還不配」的憂慮感,話題的中心早已轉向猜測誰會是下一次幸運兒、以及諾貝爾文學獎是否公正,又曾經無情的忘記了誰?
  • 村上春樹因何受歡迎,御用翻譯林少華:這4個特點,常人模仿不了
    無論是在日本、亞洲還是歐美,村上春樹都吸引著無數年輕人,村上春樹的作品為什麼能火這麼多年?御用翻譯林少華說:村上春樹的小說有四個特點,是普通日本作家難以模仿的,也寫不出來,正是這4點成就了他。它片甲不留地摧毀路上一切障礙,又將其接二連三卷上高空,不由分說地撕得粉碎,打得體無完膚。繼而勢頭絲毫不減地吹過汪洋大海,毫不留情地颳倒吳哥窟,燒毀有一群可憐老虎的印度森林,隨即化為波斯沙漠的沙塵暴,將富有異國情調的城堡都市整個埋進沙地。那完全是一種紀念碑式的愛。」
  • 「少年」村上春樹,生日快樂!
    1月12日,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72歲生日。村上春樹說,少年與年齡無關,只關乎三件事:穿運動鞋、每月去一次理髮店而不是美容室、從不一一自我辯解。在29歲之前,他從未寫過小說,也從沒產生過要寫小說、要當作家的念頭。
  • 村上春樹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 因為作品太火?
    9日一大早,#村上春樹繼續陪跑文學獎#衝上了熱搜。一些網友感嘆村上春樹再一次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還有人曬出其作品中比較經典的句子。也有不少人在討論,村上春樹啥時候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獲獎的可能性有多大?「陪跑」文學獎的村上春樹最近幾年,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都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但基本次次落空。所以,也有人戲稱他為「萬年陪跑」。
  • 村上春樹:廚房中誕生的作家
    如今已名滿天下的村上春樹,不僅是日本當代文壇的領軍人物,也是一位「世界上名聲最大的日本作家」。他的小說創作及其所引發的久盛不衰的「村上現象」,標示著戰後日本、乃至整個文明人類的某種革命性的文學變革與走向。 1949 年 1 月 12 日村上春樹出生在京都市的伏見區。
  • 問吧精選|殘雪熱搜,村上陪跑,我們關注諾獎是在關注什麼
    村上春樹為何會繼續陪跑?關於諾貝爾文學獎,歡迎大家一起來聊聊!▍關於殘雪@只愛這片土地:殘雪是誰?為什麼諾貝爾獎中國得主總是在得獎後才進入公眾視野?吳昕孺:殘雪是一名籍貫湖南衡陽的女作家,今年滿了66歲。湖南衡陽是一個很有文脈的地方,可能因為是南嶽衡山所在地吧。
  • 得諾貝爾獎卻被罵了整整8年,莫言的作品為啥不被認可?
    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對於莫言是這麼評判的:「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然而對於莫言的獲獎,國內褒貶不一,有鮮花掌聲,但接應而來的是爭議,哪怕是過了8年罵聲依舊不停止。一些人就說莫言作品裡面有醜化中國人的形象,不夠真實,是為了拿獎而寫作。或許莫言自己也沒有想到,一個諾貝爾獎,本該是讓人自豪而振奮的消息最後變成了眾矢之的對象,莫言自己也說在八年裡面看到了太多的醜相,爭風吃醋,倒打一耙,嫉妒誣陷各種各樣的人都有,甚至比作品裡面描寫的還要真實。
  • 村上春樹的小說被無數人追捧,專家認為其實寫得一般,太過於華麗
    雖然很多人喜歡村上春樹,但是有一作家認為,他的作品並沒有那麼好,其實寫得很一般,還過於華麗。那麼筆者在這裡與大家來聊一聊這位作家,看一看村上春樹的作品,寫得到底怎麼樣。在這一點上無論是米蘭.昆德拉,還是村上春樹都無法與之相比。村上春樹更你是一件精神的禮物,看上去很漂亮,可能第一見之後,會非常的喜歡,但是不夠實用,久了之後,自然就不太會喜歡。這也是由於他的作品,只是單純講述了一個故事,不像馬爾克斯有著對於人性最真誠的描寫,以及揭發;也沒有米蘭.昆德拉,對於人生的思考,在這一點村上春樹的作品很顯然是比較欠缺。
  • 村上春樹驚豔時光的句子:「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村上...
    村上春樹驚豔時光的句子:「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村上春樹1.「曾經以為走不出去的日子,現在都回不去了」——村上春樹2.「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村上春樹3.
  • 村上春樹: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記得第一次認真嘗試理解「孤獨」是因為村上春樹的作品《挪威的森林》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挪威的森林》因害怕失望,所以只能選擇孤獨。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於京都伏見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
  • 中國作家殘雪再登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 村上春樹,也還在……
    據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爾斯·海肯斯滕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12月將不再舉行傳統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頒獎儀式將改為線上舉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獎金將增至1000萬瑞典克朗(約110萬美元)。
  • 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譯者回憶,村上如何成為世界級作家?
    《村上春樹和我》內容簡介本書寫了傑伊·魯賓和村上春樹因書結緣的種種趣事,一切從村上春樹打給魯賓的一通電話開始,延及兩位的文學交往,比如兩位的初次見面竟是在一次馬拉松比賽上,第一次拍到的照片竟然只拍到了魯賓的兩隻腳等等,這本書中不僅有魯賓在翻譯村上小說過程中發生的種種事件,也有文學觀的交流
  • 這一次,村上春樹終於寫了他的父親
    封面來源:電影《小偷家族》 村上春樹的創傷與戰鬥 文|鄧安慶 村上春樹終於寫他的父親了,既意外,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