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不該錯過哪些作家?學者:賈平凹比村上春樹更有望

2020-12-19 老隱隱於宅

我們中國人,集體無意識中始終橫亙著一個「諾貝爾獎情節」。以至於有人議論說,全世界最念叨諾獎的是中國人,最瞧不起諾獎的也是中國人。

這種矛盾且分裂的文化景觀,不是今日才有的,說來還是我們的「傳統」,也是一本辛酸史。中國人自從民國以來,就對諾貝爾獎尤其是諾貝爾文學獎有心結。那時候,我們的民族積貧積弱、自卑過甚,自感事事不如人,也渴望得到承認。

作為世界上碩果僅存的、未曾中斷的文明古國,中國人總期待作為「文學大國」的中國,能在文學方面得到一點青睞和關注。所以,那時對諾貝爾文學獎的熱議或爭議,其實一點也不亞於當下。錢鍾書生前還開玩笑說,「諾貝爾文學獎的危害比諾貝爾發明的炸藥還大」。

著名學者張治先生,前年曾發布《民國時候大家都怎麼議論諾貝爾獎?》一文。據此,我們明顯可以得知,早在19世紀20年代末開始,當時的國人們,在沒有網際網路、資訊不欠發達的情況下,就已經隨時跟蹤、報導諾貝爾文學獎的時況及相關信息了。比如泰戈爾1913 年獲獎,中國報紙就各種報導與翻譯,訊息幾乎與世界同步。1922 年《小說月報》改版,茅盾出任主編還特設「海外文壇消息」,而此前的《東方雜誌》更是成為每年例行關注諾貝爾文學獎的著名雜誌。

有趣的是,「諾貝爾獎」在中國,起先是被譯成「羅貝爾獎金八萬圓」的,出自著名鴛鴦蝴蝶派作家周瘦鵑之手,只因那時獎金在8萬銀元左右。

可見,這種現象絕非只是一個相當即興的偶然,而是民族集體心理的外化表現。我們今天談論諾貝爾文學獎,依然還是一種接受既成事實的心理慣性的延續,並意圖將這延續事實加以理性檢驗的自我需要。

當然,現代的中國人對諾貝爾文學獎的關注也是很正常的。因為中國文學在過去幾十年中取得巨大進步,他們希望得到認可。 特別是莫言的獲獎,使得中國當代文學的進步體現為愈加自信,一批頗具實力的中國作家的主體意識和自信心都已大大增強,我們現在談論的,早已不是魯迅當年說的「中國人得諾貝爾文學獎還不配」的憂慮感,話題的中心早已轉向猜測誰會是下一次幸運兒、以及諾貝爾文學獎是否公正,又曾經無情的忘記了誰?

那麼,諾貝爾文學獎是個很主觀的獎項,也始終操縱在瑞典文學院幾個「老頭老太太」手中,當然不可能完全「公正」,或說符合所有人的期待。那麼,假設諾貝爾文學獎是一個帶有偏見的獎項,又到底曾經冷漠過哪些本實至名歸的好作家呢?

我鬥膽談點個人看法,推出一些名單,可嘆基本也可視為「錄鬼簿」——儘管他們在公眾眼耳中甚至都很陌生。

伊塔洛·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1923年10月15日—1985年9月19日),義大利作家。小說《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騎士》等。被同代人稱讚為「世界上最好的寓言作家之一」。生前他做過一次腦外科手術,術後他的醫生說,這是他一生中見過的最精妙複雜的大腦結構。所有作品都值得一看。

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1876-1941),美國作家。1919年《小城畸人》(Winesburg,Ohio)的發表使安德森獲得成功,奠定了他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這部集完全有實力競爭諾貝爾文學獎。中文本《小城畸人》值得推薦。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Yourcenar, Marguerite,1903-1987) 。父親為法國人,母親為比利時人。最著名的小說是《哈德裡安回憶錄》 小說是虛構的羅馬皇帝的自傳,以書信形式出現。另一本歷史題材的小說 L'Oeuvre au noir 則是關於鍊金術士 Zeno的生活,這本書得了1968年費米納文學獎。中國文集較好的有《尤瑟納爾文集-東方奇觀》。

伊恩·麥克尤恩。948年出生於英格蘭。擅以細膩、犀利又疏冷的文筆勾繪現代人內在的種種不安和恐懼,探討暴力、死亡、愛欲和善惡的問題,反映性對人的主宰力量以及人性在性慾作用下的扭曲。作品多為短篇小說,內容大都離奇古怪、荒誕不經,有「黑色喜劇」之稱。中文本有《最初的愛情,最後的儀式》。

理察·耶茨(Richard Yates,1926-1992),美國小說家。是「焦慮時代(the Age of Anxiety)的偉大作家」,也是美國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代言人。短篇小說集《十一種孤獨》出版,更被譽為「紐約的《都柏林人》。推薦中文本也是《十一種孤獨》。

胡安·魯爾福(Juan Rulfo,1917-1986),墨西哥作家。多寫革命題材,或大都寫墨西哥農村的貧窮、落後和富者的為富不仁、貧者的救死不贍,寫現實的殘酷和理想的破滅。中文本推薦《佩德羅·巴拉莫》。

胡裡奧·科塔薩爾(Julio Cortázar,1914-1984),阿根廷作家、學者。「拉美文學爆炸四大主將之一」。中譯本推薦《南方高速公路》。這位是「前文藝青年」李誕極為喜歡的作家,他經常引用偶像的話來表達自身感受。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美國二十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小說家」和小說界「簡約主義」的大師、「繼海明威之後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短篇小說作家」。中譯本推薦《大教堂》

弗蘭納裡·奧康納(Mary Flannery O'Connor ) (1925.3.25 – 1964.8.3),美國女作家。作品也反映了她的羅馬天主教信仰,並經常審視有關道德和倫理方面的問題。《短篇小說全集》(Complete Stories)在她去世後的1972年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被譽為「史上最好的美國國家圖書獎之一」。中譯本推薦《好人難尋》。

遠藤周作(1923—1996),日本。在日本現當代文學史上有著承前啟後的樞紐地位,代表了日本20世紀文學的最高水平。最具震撼力的小說之一是《沉默》把到日本旅行又殺死信徒的葡萄牙傳教士的記載編成小說。推薦中譯本《沉默》。

米蘭.昆德拉。1929年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玩笑》《生活在別處》、《笑忘錄》、《不朽》等行銷世界。他不得諾貝爾,是說不過去的。

帕烏斯託夫斯基,1892——1968,蘇聯作家。作品多以普通人、藝術家為主人公,突出地表現了對人類美好品質的讚頌,具有動人的抒情風格。中譯本推薦《煙雨霏霏的黎明》。

維吉尼亞·伍爾芙 1882年-1941,英國人。20世界最傑出的女作家。20世紀文學界的核心人物。真正的大師。一生傳奇。多次精神崩潰。1941年3月28日,她用石頭填滿口袋,投入了家附近的歐塞河自殺身亡。中譯本推薦《達洛維夫人》《 到燈塔去》。

弗裡德裡希·迪倫馬特(Friedrich Dürrenmatt,1921—1990年),瑞士德語作家、劇作家。在西方文壇有著崇高的地位。作品表現為荒誕、誇張,卻都反映嚴肅的社會問題。中譯本推薦《老婦還鄉》。

至於近年來,呼聲最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我個人以為應該是終生無緣了。歸根結底,村上的作品,文學性、厚重性等要素還是欠缺了,淪為某種通俗作家式。更為重要的是,他的小說寫法,不討瑞典文學院評委們的喜歡,諾獎本就不屑於評選暢銷作家。

至於有人譏諷說,「村上春樹這等二流作家不可能獲獎」云云,見仁見智之事心領神會即可,也就不好呶呶置辯了。

而在現代中國,我以為最該得到這個獎賞的,當屬沈從文、魯迅、蕭紅這三位實力派作家。至少我認為,他們才是中國現代小說的「三駕馬車」。

這三位中,沈從文若非病逝差點摘取,魯迅直接冷嘲熱諷諾獎,而蕭紅則根本沒有得到垂注——儘管她的西方翻譯者葛浩文認為,蕭紅完全有這個資格拿到這個獎項。他們可謂是現代中國作家與諾獎關係的三道縮影:或者「差點得到」、或者「不屑一顧」、或者「改得而未得」。

最後,請允許我說句題外話,我以為繼莫言之後,最有望再次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當代中國作家,當屬賈平凹、閻連科、虹影這三位。只是下一個註腳的是:這份名單不是選出「最有實力的」,而是「最適合西方人口味的」作家,僅僅只是事實講述,並非我個人偏愛。此前,在某次「不正式場合」,葛浩文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賈平凹比村上春樹更有希望」,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學者這話,我以為是說出了某些實話的。至少在我看來,中國當代小說家,論實力賈平凹首屈一指,無與倫比!而讀賈平凹,要從哪本入手為佳,我素以為他20多年來毀譽參半的《廢都》最為適合。驚世駭俗又經典妙絕兼具者,當代唯有《廢都》,魅力無與爭鋒!

這本被稱為「堪與《金瓶梅》並稱」的「顏色書」,實堪稱當代中國第一佳作,不僅筆法精妙絕倫、內容古香古色,而且充滿了隱喻與暗示,衛道士們一味地批駁,只是是沒看懂而已!這本書長期無法正式面世,而今終於再度「重出江湖」,而且是世所稀有的「原版完整版」,有識者是必定是需要購置一本,視為文學寶典、枕中秘笈的!現搶購價49元包郵,兩碗米粉錢一生精神食糧,何樂而不為!

當然,賈平凹是否有望拿下諾貝爾文學獎,不僅憑實力更得看運氣。比如莫言,有多少人會認為他是「中國當代最優秀作家」呢,但就只有他一舉拿下了。「有些人,與其說是得到了,不如說是被選中了」,蕭伯納的這句調侃值得深思。#諾貝爾文學獎#

相關焦點

  • 村上春樹,諾貝爾文學獎的陪跑者,從自由營業者到著名作家
    村上春樹,聽到這個名字你的第一印象一定是「日本人」。村上春樹何許人也?村上春樹作為一個後現代主義作家,他的作品基調比較輕快,不像很多日本作家沉浸在死亡悲傷等負面情緒裡。。他的代表作有很多《挪威的森林》《且聽風吟》等等。
  • 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諾貝爾文學獎,多年陪跑的村上春樹還有希望
    其中,預測榜單中呼聲最高的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出生於1939年11月18日,是加拿大著名小說家、詩人、文學評論家。她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是國際女權運動在文學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這位加拿大作家代表作《有使女的故事》等,曾獲布克獎、阿斯圖裡亞斯王子獎、卡夫卡文學獎和德國書業和平獎,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最熱門人選。
  • 中國作家殘雪再登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 村上春樹,也還在……
    其中,去年英國博彩公司Nicer Odds公開了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中國作家殘雪和餘華並列第十二,今年,殘雪再次入榜前十。據梨視頻報導,殘雪稱,去年進入英國博彩公司賠率榜還覺得有點奇怪,今年就覺得沒那麼奇怪了,「因為這一年裡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的作品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正在逐步逐步地鋪開。」
  • 諾貝爾文學獎陪跑者——村上春樹三十條經典語錄
    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 2009年榮獲耶路撒冷文學獎。2011年榮獲西班牙卡塔龍尼亞國際獎。2015獲得丹麥最高文學獎——安徒生文學獎。
  • 兩年諾貝爾文學獎都是黑馬,日本村上春樹再次無緣,中國殘雪落選
    今天,瑞典文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呼聲很高,連續陪跑多年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和熱門人物中國女作家殘雪未能如願。
  • 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格麗克被譽為「必讀的詩人」村上春樹陪跑14年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授予作家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uck),獲獎原因:因為她充滿詩意的聲音,樸素的美使個體的存在具有普遍性。米蘭·昆德拉、《使女的故事》作者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村上春樹紛紛陪跑。截止到目前,村上春樹已經陪跑了14年。
  • 村上春樹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 因為作品太火?
    北京時間10月8日,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結果揭曉: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此殊榮。9日一大早,#村上春樹繼續陪跑文學獎#衝上了熱搜。一些網友感嘆村上春樹再一次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還有人曬出其作品中比較經典的句子。也有不少人在討論,村上春樹啥時候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獲獎的可能性有多大?
  • 為什麼說諾貝爾文學獎需要鮑勃·迪倫
    2012年莫言獲獎,還有一個原因是在這些年諾貝爾文學獎評獎中總有一個「陪跑者」,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中國人對日本民族的情結很深,但這完全不影響中國文藝青年對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熱愛,也包括得過獎的莫言。今年諾貝爾文學獎計劃是昨天就公布。今年不僅有「萬年陪跑王」村上春樹依然堅持陪跑,同時也有北島、閻連科兩位中國作家榜上有名。據美聯社發自斯德哥爾摩的報導稱,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表示今年的評選結果將於10月13日揭曉。因為諾貝爾獎的評選是秘密的,所以每年的評獎都給博彩公司創造了賺錢的機會。今年,幾大博彩公司早已公布得主賠率榜。
  • 村上春樹遠比莫言出名,為何卻得不了諾貝爾獎?原因只有1個字
    ——村上春樹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獲獎者為中國作家莫言。至此,村上春樹已經不知道第幾次提名了,有人說是6次,也有人說更多。當然,這些都是不公開的數據,沒人知道他被提名了幾次。村上春樹也被人調侃成「諾貝爾萬年陪跑」。
  • 眾說紛紜,競爭激烈的諾貝爾文學獎,在2020年究竟會花落誰家?
    坊間傳聞,包括閻連科、殘雪、村上春樹和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在內的一批國內外知名作家可能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或者獲獎!那究竟誰才能在半個月左右後,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的最終得主呢?每年諾獎臨近開獎之際,西方一些博彩公司都會公布諾獎得主賠率榜單。
  • 村上春樹十部作品十句名言,是他人生寫照,句句深刻,默默收藏!
    提到諾貝爾文學獎「陪跑者」,相信看到前半句話,你一定會瞬間脫口而出他的名字:村上春樹。1949年1月22日,村上春樹出生在京都伏見區。今天,從他十部作品中摘錄出經典的十句語錄,我們一起來了解村上春樹的故事,感受他筆下文字的魅力。村上春樹一直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從2019年至今,10年被看作奪冠熱門,但結果事與願違。
  • 「少年」村上春樹,生日快樂!
    1月12日,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72歲生日。村上春樹說,少年與年齡無關,只關乎三件事:穿運動鞋、每月去一次理髮店而不是美容室、從不一一自我辯解。在29歲之前,他從未寫過小說,也從沒產生過要寫小說、要當作家的念頭。
  • 諾貝爾文學獎預測,最有希望得獎的韓國詩人,卻因性騷擾英名盡毀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即將公布,根據官方消息,10月5日起至12日,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和經濟學獎會陸續公布,文學獎將在8日揭曉。回想起2012年莫言得獎的時候,真是盛況歷歷在目,作為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莫言及其作品在此後得到了更多更熱烈的關注,能取得這一成就是不易的。
  • 村上春樹:廚房中誕生的作家
    日本當代作家村上春樹(1949---),1979 年以處女作《且聽風吟》登上文壇,在 30 年的創作歷程中,先後完成了《尋羊冒險記》、《挪威的森林》、《發條鳥年代記》和《海邊的卡夫卡》等主要作品。如今已聲名遠播,不但出落成為日本當代文壇的領軍人物,而且超越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成為代表日本走向世界的最具影響力的作家。
  • 除了諾貝爾文學獎 還有哪些不容錯過的世界級文學獎?
    提到文學大獎,很多人都知道諾貝爾文學獎。每年十月,一年一度的諾貝爾文學獎揭曉,都是一次文學高光時刻。但其實,在全世界範圍內,除了諾獎,還有不少重要的文學獎項,也非常值得關注。  被譽為「加拿大文學女王」的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勤奮多產的作家,也是二十世紀加拿大文壇享有國際聲譽的詩人。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起,阿特伍德便以持久旺盛的創作力不給評論界任何淡忘她的機會。她獲得過除諾貝爾文學獎之外的大多數重量級國際文學獎,並被多倫多大學等十多所院校授予榮譽博士學位。她的作品已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2017年,阿特伍德獲卡夫卡獎和德國書業和平獎。
  • 村上春樹:自曝家族黑歷史,我父親可能殺害過中國戰俘
    這個由瑞典的化學家諾貝爾遺囑設計的獎項,就是為了表彰在各個方面對全世界人類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士。就像是發現放射性元素的居裡夫人、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發現青蒿素的屠呦呦、翁山蘇姬等都曾獲過諾貝爾獎,他們無一不是在自己的領域裡發揮到極致。在眾多獎項裡備受矚目的應該就是文學獎了,因為文學受眾面更廣,傳播範圍更深,而我們也都或多或少讀過一些獲獎者的著作,就像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
  • 村上春樹談寫作,成為小說家,最重要的不是「才能」
    這一點,除了因為他作品獨特的風格而受到粉絲喜愛之外,也不得不提他與諾貝爾文學獎的「瓜葛」,有人戲稱「諾貝爾文學獎」之於村上,就好比「奧斯卡小金人」之於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一樣。當然,這個比喻只是「曾經適用」,畢竟人家已經不再陪跑奧斯卡了。
  • 專業陪跑諾貝爾文學獎14年,村上春樹為什麼還沒成功?
    村上長期受到自己喜愛的美國當代作家的影響,他的小說雖然確確實實是用日語寫的,卻又不像日語。這也是我特別感興趣的村上的一大特點:與其說是一個生長於斯的日本人,他更像一個刻意遠離日本,而來審視日本與日本人生活的旁觀者。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這些「陪跑」作家均由業內預測或者各博彩公司對於獲獎人員競猜的賠率榜而來。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代表作《有使女的故事》等,曾獲布克獎、阿斯圖裡亞斯王子獎、卡夫卡文學獎和德國書業和平獎,近年來她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1939年出生於渥太華,加拿大小說家、詩人。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將揭曉,這8位熱門人選,誰是你心中的得主?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將於10月8日晚間揭曉,作為最受大眾關注的一個獎項,每年諾貝爾獎將會頒發給誰都會引發大家的各種猜想,不知道在你的心目中,哪位作家才應該是當之無愧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呢?03村上春樹這幾年我們提到諾獎就會提到「陪跑王」村上春樹,他被認為是諾獎的熱門人選已經有差不多十年了。其實村上春樹自己對得不得獎根本不在乎,畢竟村上春樹的圖書銷售額幾乎等於最近十年諾獎得主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