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至2019年11月全國網際網路醫院牌照數量
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2019年前11個月全國在建和建成的網際網路醫院數量十分接近此前5年全國建成的網際網路醫院總和。當新冠疫情發生,人們的物理活動被限定在有限的空間,網際網路醫療便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廣泛的人群和更豐富的場景滲透,網際網路無限的想像空間和無邊界的可能性終於照進醫療的現實,裂變開始。
參與主體逐漸規模化、醫療資源鏈條漸次被打通,網際網路醫療初步形成了以移動問診、移動掛號、網際網路醫院、醫生服務、醫藥電商為特色的五大功能模塊。參與主體之間的比拼,已經從單點切入、逐步深化,演變為不同功能模塊的交叉和協同突破。
自從以醫藥電商切入網際網路醫療後,健客集團的應用場景半年都會伴隨市場和技術的躍遷而逐步深化,已經悄然完成發展模式從「輕「到」重「的轉變。在2020年的合作夥伴大會上,健客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謝方敏帶來的新戰略是新年的2億健康創新基金計劃,分別用來打造醫生品牌,和數位化升級慢病管理。
以醫帶患:1億元打造100個品牌醫生
與老人上網掛號、續方一樣有力佐證的,是越來越多的醫生選擇在網絡直播平臺上與患者交流。以抖音為例,醫生開頭抖音帳號,分享急救科知識、糾正養生誤區、解讀前沿醫學技術,短短數月就孵化出多個粉絲,上千萬的網紅醫生。醫生直播顯然已經成為偏好各異的受眾喜聞樂見的傳播形式。
根據健康創新基金的計劃,健客集團旗下的健客方舟網際網路醫院未來將總計投資1億基金用於打造大健康領域醫生MCN機構。MCN,全稱Multi-Channel Network,即多頻道網絡分發,是一個誕生於國外視頻網站Youtube平臺的產品形態,將平臺下不同類型和內容的優質PGC(專業生產內容)或UGC(用戶生產內容)聯合起來,以平臺化的運作模式為內容創作者提供運營、商務、營銷等服務,幫助PGC或UGC實現轉化。
MCN是內容產業鏈的專業平臺,國內MCN行業自2017年以來爆發式增長。一般而言,專業MCN所提供的服務包括內容生產者篩選、孵化、內容開發、技術支持、持續性創意、用戶管理,平臺資源對接、活動運營、商業合作、子IP開發等涉及內容生產和傳播各個環節的全鏈式繁雜工作。
以醫生為對象的垂直MCN相比常規MCN有其特殊性。儘管健客方舟網際網路醫院並非最早布局這一領域的網際網路醫療平臺,醫生MCN尚沒有形成成熟的體系。健客方舟網際網路醫院選擇將醫生直播作為切入點。今年8月,健客方舟網際網路醫院聯合白雲山上線「健康名醫說」七夕男性健康大咖直播周。直播期間,健客方舟網際網路醫院邀請到兩位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男科專家,圍繞「男性健康管理」話題展開主題討論和分享,吸引累計超過400萬網友參與公屏評論互動。
此後的10月,2020男性健康周期間,健客方舟網際網路醫院又聯合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等12家權威組織推出「護佑男性健康」系列男性科普短視頻,並在健客醫院和健客醫生APP同步開通「健康直播間」,打通平臺患者與醫生的線上直連。
據了解,此次健客方舟網際網路醫院孵化的百名品牌醫生,會通過視頻、文字多載體的專業醫生科普分享,以患者教育為導向,增強醫生和患者間的互動價值,撬動健客醫生APP端問診資源和防治一體化就醫體驗,進一步培養患者對網際網路醫療平臺的粘性。
謝方敏解釋說,打造品牌醫生,除了讓患者了解醫生,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科普教育本身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慢病管理,「與此同時,一個品牌醫生將產生榜樣效應,帶動更多醫生的加入到健客。」通過打造品牌醫生平臺,能夠達到以醫帶患的效果。畢竟相較於健客慢病管理中心的普通客服,專家意見對患者的影響力、吸引力也更強。「醫患教育中,醫生是關鍵的一環,也是慢病管理流程中的核心,健客方舟網際網路醫院所做的戰略升級,實際上是加強網際網路醫院業務的投入建設,進一步給醫生賦能。」謝方敏指出。
場景遷移:數位化賦能下的H2H慢病管理閉環
作為健康創新基金計劃的另一個組成部分,健客集團還將在慢病管理數位化、智能化的科技應用方向投入1億元。健客集團是國內較早嘗試把零售藥店生意搬到線上的平臺,謝方敏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態度十分開放,先後將智能慢病管理、AI語音客服搭載到健客的網際網路醫藥服務鏈條上。
近年來,網際網路醫療的商業模式趨於穩定,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人等前沿技術成為其發展新的動力。例如,基於醫療大數據的慢病管理,能夠彌補用戶自身健康管理缺失的不足,實現長期醫療服務管理,形成「數據+應用場景」的商業閉環。從已經運行的糖尿病雲端管理平臺效果來看,雲端實時互動的醫患溝通、病患溝通和患者宣教平臺上線後,中、高頻患者比例大幅度提升。
謝方敏表示,健客已經通過藉助數據引擎、AI應用、雲端混合等核心技術應用,積累3000萬名患者的精準畫像。在健客提供的慢病管理服務中,平臺可以通過5G、可穿戴設備、IoT(物聯網)等相關科技設備的投入,監測用戶非醫院場景的用戶數據,作為輸出更好健康管理建議的依據。到目前為止,健客平臺的醫生已經可以藉助智能工具,實現對涵蓋24大類、989種疾病更精準的診療。
除了優化線上用戶體驗外,健客也整合平臺的數位化服務能力,在線下做了打通慢病管理閉環的試點。2019年,健客在旗下新疆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方舟網際網路醫院的智慧醫療中心投入使用。這個中心包含4個功能區:實施大數據區、自助問診區、自助售藥取藥區和遠程會診中心,通過線上問診、遠程會診、電子開藥、健康衛教等業務,下沉優質醫療資源。
謝方敏指出,身處數位化時代,高透明度的就醫流程提升診療效率、就醫體驗的同時,沉澱下海量數據,將成為藥企藥品渠道投放、研發創新等方面的有效決策依據,這也正是藥企缺乏患者端的寶貴數據資源。
隨著院內用藥改革的深化,製藥企業正在從以醫院、醫生為終端,向直接觸達患者轉變。後者對於藥企而言是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他們紛紛嘗試通過線下藥店、醫藥電商等渠道去挖掘患者的消費傾向和潛在需求。在這個過程中,先一步布局數位化技術的平臺可以利用積累的患者數據,幫助藥企降低渠道成本,並作出更精準的研發、銷售決策。
目前,健客與跨國藥企拜耳、阿斯利康、輝瑞、禮來、賽諾菲等達成打造慢病患者關愛計劃的戰略合作意向,雙方將從藥品追溯、智慧醫療、慢病管理、患者教育、醫生教育、基層惠民項目、醫療大數據等方面展開合作,探索用藥安全、醫患教育等一體化醫藥健康服務。
謝方敏希望,未來健客可以基於平臺沉澱的用戶就醫數據進一步激發從醫院到家庭全鏈式生態的發展潛力,串聯相對割立的醫療服務場景,有效實現從傳統的線下就醫場景點對點建設轉變為線上點對面建設,而全面的產品體系和較強的產品實施交付能力,將成為其提升患者體驗的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