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種種原因,人類追求洗剪吹自動化的步伐從未停止過。總有一些發明家試圖用自己的知識、動手能力還有僅存的秀髮,挑戰這一課題。
早在8年前就有人嘗試過用機械臂理髮,結果過程如同除草:
4年前有人祭出過無人機剪頭大法,剪頭差點變成剪「頭」:
還有人用VR練習理髮技巧,他老婆看完可能會連夜去樓下理髮店辦理一張VIP年卡:
而最近,工程師兼視頻主播Shane Wighton則向該領域再次發起挑戰,動手研發了一款
自動剪頭機器人:
這臺剪頭機器人堪稱機器界的Tony老師,理髮過程不用推子,只用剪刀:
夾頭髮,下剪子:
動作行雲流水:
如果能再搭配上自動洗頭機器人,那真是絕了。
所以,這個精彩至極的創意是怎麼來的?
靈感的起因自然是受疫情影響,導致大家在隔離太久,髮型需要修剪。同時Shane Wighton顯然也有點抗拒頻繁接觸人群的理髮師觸碰自己的腦袋,所以,幹嘛不做一個專屬自己的Tony老師?
當然,讓機器人學會理髮很有難度,畢竟一般人類學個幾年都學不好。
首先,要教會機器人如何抓取頭髮。這對人類來說很簡單,但機器沒有天生的視覺,手指,以及協調能力。
起初他設計了一個雙木梳的結構,想利用木梳之間的咬合來處理頭髮:
但這需要機器人擁有精度更高的操作,設計起來太難了:
於是小哥靈機一動,用上了吸塵器。它可以用強大的吸力,幫忙把頭髮吸直:
然後兩根機器手指出動,夾住頭髮,此時剪刀幹活,一氣呵成:
對於這種改造,吸塵器表示自己也很意外。
另一個挑戰,是如何讓機器人靈活移動。
不同於Tony老師可以踏出夢幻舞步,機器人能動的只有機械臂。對此,Shane Wighton並沒有設計的很複雜,僅讓機械臂可以完成上下、前後移動:
但腦袋是一個球體,想要剪其他面怎麼辦?
於是,他又設計了一個環繞系統,也就是讓機器人繞著腦袋轉圈,這樣就可以面面俱到:
另外還要解決,橫著剪還是豎著剪的問題,因為剪刀的方向會決定頭髮的樣式。
於是機器人的剪刀擁有了一個可以旋轉的功能,可以根據位置,變換垂直剪髮還是水平剪髮:
解決完這些,還要考慮理髮時的終極難題:人的腦袋總是亂動該怎麼辦?
在理髮時,我們通常會被要求保持一個姿勢,因為稍有差池,髮型就會報廢,而這一點在機器身上更為凸顯:
於是,他決定用攝像頭來捕捉頭部動作,通過數據、面部識別等訓練,可以讓機器人理解人類的位置,並做出判斷。
當然,攝像頭有可能會被機器擋住,形成觀測死角:
如果用代碼解決這一問題會很麻煩,所以他乾脆在「手指」前面加了一個開關:
這樣,在「手指」碰到頭之後,剪刀工作組會重新測量頭部位置,如果偏離了預定位置,會通過語音提示,呼叫你把腦袋擺正:
最後一個難點,就是選髮型了。
自己選髮型當然不是什麼問題,問題是如何讓機器人理解你選的到底是什麼髮型。
他用了一個很簡單的邏輯來告訴機器人該怎麼做,那就是製作一個模型,然後把想要的髮型畫在上面,供機器人學習:
等等,這不就是光頭麼?似乎學起來很容易。
但其實並非如此,光頭上灰突突的顏色深淺恰好就代表了髮型。顏色越淺,就是少剪一點,顏色越深,就是希望短一些,多剪一點,所以機器人只要知道區域的目標長短就夠了。
設計好後,就開始進行製作。
製作機器的步驟相當繁瑣,要切割金屬,焊接,摺疊拼裝,一些特殊複雜的零件還需要用到3D列印:
比較頭疼的是搞定電路,在連接好多個驅動器馬達後,走線很難做到足夠美觀:
解決方案也很有趣,他選擇眼不見為淨。
最後所有零件拼裝就位,再給桌子開個洞,方便自己的腦袋鑽進來:
一臺機器人Tony老師就完成了:
這時候問題又來了,誰來當第一隻小白鼠?
起初Shane Wighton把目標看向了假人,但假人的頭髮太硬,機器人根本剪不動。
然後他開始向他老婆安利,但妹子根本不信他的「鬼話」。
最後,小哥只能帶著一絲驚恐,一絲自我懷疑,一片為科學奉獻自我的拳拳之心,親自上場,幹就完了。
點擊屏幕,選擇想要的髮型:
得到指令後,Tony老師開始工作。
機器人會根據三維圖形畫出的區域,確定修剪範圍,然後開始著手操作。手指負責梳理頭髮,吸塵器拉直,然後剪刀開剪,最後吸塵器會順便把碎發吸走。
根據計劃好的圖形,每到一個區域機器人就會計算用何種角度進行修剪,剪完就去下一個區域,然後周而復始,直到全部完成。
不得不說,全套設計非常精妙,各零件關節配合的天衣無縫:
那麼,剪的效果如何?
在理髮途中,他突然悲傷的發現,代碼裡竟然有bug,導致同一個地方剪了6次。而原計劃的15分鐘修剪任務,也硬生生的剪了1個小時。
不過好在,成品還行,正面看起來不錯:
但後面就有點拉胯了,側面也很長....
這主要是因為,機器人的保護措施,讓剪刀無法貼著耳朵修剪,同時也沒法降到足夠低的位置修剪後面的頭髮,不過總體來說,還算可以。
儘管機器人沒學到Tony老師的幾分技術,但話術卻學得很到位,沒錯,這臺機器人可以陪顧客聊天:
嗯,畢竟也算是接受過專業訓練的機器人。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自Stuff Made Here
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來源:狂丸科學
編輯: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