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唐高宗李治,我們首先想到的人物標籤差不多都是「唐太宗繼位者」或「武則天丈夫」,這只能說明我們還不是特別了解唐高宗李治。虎父無犬子,唐高宗李治雖然不如父親李世民能戰善戰,但卻也稱得上一代明君,在位期間平定漠北,控制西域,徵服朝鮮半島,使得唐朝疆域版圖達到了最盛。
當時唐朝疆域東起朝鮮半島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朝鮮半島的百濟國發兵侵犯新羅國,並佔領了新羅不少城池,新羅當時無力抵擋百濟的入侵,於是派遣使者向大唐皇帝李治求助並懇求李治下詔讓百濟歸還所佔城池。當時大唐經過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已變得非常強大,是國際上名副其實的大國,也是周邊各國共推的「萬國之主」,同時新羅當時與大唐關係較好,所以唐高宗答應了新羅使者的懇求,向百濟國王下詔令其歸還所佔新羅城池,但是收效甚微。
唐高宗李治在新羅國王金春秋的一再懇求下,決定通過武力來平定百濟。唐高宗顯慶五年(公元660年)五月,李治任命唐朝名將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統帥唐軍十三萬徵伐百濟,同時還下令新羅全力配合蘇定方徵伐百濟。蘇定方兵貴神速,僅用了兩個多月便攻至百濟國都下,百濟國王率領文武大臣出城投降,百濟國滅亡。同年九月,蘇定方率領唐軍主力部隊押解百濟國王班師回朝,將軍劉仁願留守百濟。之後,唐朝在百濟設立熊津等五都督府,專門管理唐朝控制下的百濟舊地。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句麗實際掌權者淵蓋蘇文去世,其長子泉男生繼承其職位和權利,成為高句麗的實際掌權者。不久,泉男生與其兄弟泉男建和泉男產發生間隙並被驅逐出境,於是泉男生逃到唐朝請求唐高宗李治發兵援助。同年六月,李治任命契苾何力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帶兵以泉獻誠(泉男生之子)為嚮導徵討高句麗。同年十二月,李治又任命大將軍李績為徵討高句麗的前線最高指揮官,帶著薛仁貴等將領率軍增援契苾何力。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九月,李勣率領的各路唐軍順利會師高句麗都城平壤城下,並很快佔領平壤,至此高句麗滅亡。唐高宗下令在高句麗舊地設立九個都督府,並在平壤設立安東都護府,用於統管所有高句麗舊地和百濟舊地。
當時唐朝疆域西臨鹹海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正月,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叛唐,自立為沙缽略可汗,之後公然侵犯庭州(唐朝在新疆境內設立的三州之一,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薩爾縣),攻下庭州數座縣城,並殺害和掠奪幾千人才離開。唐高宗李治得此消息後大怒,命令梁建方、契苾何力率軍迎戰阿史那賀魯叛軍。在這次軍事行動中,唐軍僅是打敗了依附阿史那賀魯的朱邪孤注部並斬殺朱邪孤注,並沒有與阿史那賀魯交戰。
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高宗李治任命程知節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率領大軍討伐阿史那賀魯,並於次年重創阿史那賀魯軍隊。唐高宗顯慶二年(公元657年)正月,唐高宗任命蘇定方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率大軍再次討伐阿史那賀魯,於次年二月徹底打敗阿史那賀魯,並將阿史那賀魯押解前往長安,至此西域又歸於平靜。
蘇定方平定阿史那賀魯叛亂後,唐朝西邊疆域擴大至鹹海。唐高宗顯慶三年(公元658年)五月,唐高宗李治下令將安西都護府治所再次遷回龜茲(今新疆庫車市)。此時,安西都護府的管轄地按照今天的國界相當於今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中亞五國、阿富汗的總和。
當時唐朝疆域北包貝加爾湖
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李靖和李績統帥的唐軍滅亡東突厥,並將頡利可汗帶回長安,東突厥殘餘勢力擁立貴族阿史那斛勃為可汗,即東突厥乙注車鼻可汗。之後東突厥其他殘餘部眾陸續歸附,阿史那斛勃數年間便擁兵三萬,勢力逐漸強大起來。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阿史那斛勃派遣其子到長安朝貢並表示自己也要親自入朝拜見太宗皇帝,唐太宗聽聞後大喜,馬上派人前去迎接,但阿史那斛勃實際並無入朝之意,最後還將唐太宗派去迎接他的人殺害。
唐太宗得知安調遮與韓華遇害的消息後大怒,於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正月任命高侃為大將軍,率唐軍討伐阿史那斛勃,之前歸附阿史那斛勃的突厥各部聽聞唐軍到來,紛紛離開阿史那斛勃而歸降唐軍,阿史那斛勃實力大減。
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六月,唐高宗李治再次派遣高侃率領大軍討伐阿史那斛勃。高侃僅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徹底打敗了阿史那斛勃並招降了他的全部部眾,阿史那斛勃帶數百騎兵逃走。然而高侃並沒有放過阿史那斛勃,他派精銳騎兵咬住阿史那斛勃不放,最終在金山將阿史那斛勃抓獲。唐軍此次的勝利使漠北盡歸大唐疆域版圖,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九月初四,唐軍押解阿史那斛勃回到長安,唐高宗赦免了他,並封他為武衛將軍。之後唐高宗下詔,將阿史那斛勃部眾安置在鬱督軍山,並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西北設置狼山都督府來管理他們。狼山都督府歸屬燕然都護府管轄。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燕然都護府更名為瀚海都護府,其管轄地按照今天的國界相當於今蒙古國及俄羅斯葉尼塞河上遊和貝加爾湖周圍地區。
當時唐朝疆域南至越南橫山
越南橫山是分隔越南北部和中部的山脈。越南北部在隋朝時期被稱為交州,隋朝在交州設立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三郡。隋朝末年時期,交趾郡太守為邱和,九真郡太守為黎玉,日南郡太守為李皎(另一說為李晙)。
隋朝末年,交趾郡被南方割據梟雄蕭銑吞併。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靖率領唐軍消滅蕭銑勢力,交趾郡歸唐朝統轄,同年九真郡太守黎玉帶兵抵抗唐軍,被唐軍打敗,九真郡歸唐朝統轄,次年日南郡太守李皎率眾歸降唐朝。至此,唐朝控制交州全境,並設立交州總管府。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唐朝廷改交州總管府為交州都督府,其管轄地包括今日越南北圻和中圻北部,最南達到橫山。
唐朝疆域版圖在唐高宗李治龍朔年間達到了最盛
唐高宗龍朔年間,唐朝疆域版圖達到最盛,東到朝鮮半島,西至鹹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臨越南橫山,國土面積達到一千二百三十七萬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