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最大在龍朔:唐朝疆域版圖在唐高宗李治龍朔年間達到了最盛

2020-12-14 杯中窺史

提起唐高宗李治,我們首先想到的人物標籤差不多都是「唐太宗繼位者」或「武則天丈夫」,這只能說明我們還不是特別了解唐高宗李治。虎父無犬子,唐高宗李治雖然不如父親李世民能戰善戰,但卻也稱得上一代明君,在位期間平定漠北,控制西域,徵服朝鮮半島,使得唐朝疆域版圖達到了最盛。

唐高宗李治影視劇形象

當時唐朝疆域東起朝鮮半島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朝鮮半島的百濟國發兵侵犯新羅國,並佔領了新羅不少城池,新羅當時無力抵擋百濟的入侵,於是派遣使者向大唐皇帝李治求助並懇求李治下詔讓百濟歸還所佔城池。當時大唐經過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已變得非常強大,是國際上名副其實的大國,也是周邊各國共推的「萬國之主」,同時新羅當時與大唐關係較好,所以唐高宗答應了新羅使者的懇求,向百濟國王下詔令其歸還所佔新羅城池,但是收效甚微。

百濟士兵影視劇形象

唐高宗李治在新羅國王金春秋的一再懇求下,決定通過武力來平定百濟。唐高宗顯慶五年(公元660年)五月,李治任命唐朝名將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統帥唐軍十三萬徵伐百濟,同時還下令新羅全力配合蘇定方徵伐百濟。蘇定方兵貴神速,僅用了兩個多月便攻至百濟國都下,百濟國王率領文武大臣出城投降,百濟國滅亡。同年九月,蘇定方率領唐軍主力部隊押解百濟國王班師回朝,將軍劉仁願留守百濟。之後,唐朝在百濟設立熊津等五都督府,專門管理唐朝控制下的百濟舊地。

唐滅百濟示意圖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句麗實際掌權者淵蓋蘇文去世,其長子泉男生繼承其職位和權利,成為高句麗的實際掌權者。不久,泉男生與其兄弟泉男建和泉男產發生間隙並被驅逐出境,於是泉男生逃到唐朝請求唐高宗李治發兵援助。同年六月,李治任命契苾何力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帶兵以泉獻誠(泉男生之子)為嚮導徵討高句麗。同年十二月,李治又任命大將軍李績為徵討高句麗的前線最高指揮官,帶著薛仁貴等將領率軍增援契苾何力。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九月,李勣率領的各路唐軍順利會師高句麗都城平壤城下,並很快佔領平壤,至此高句麗滅亡。唐高宗下令在高句麗舊地設立九個都督府,並在平壤設立安東都護府,用於統管所有高句麗舊地和百濟舊地。

唐軍兵臨平壤城下

當時唐朝疆域西臨鹹海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正月,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叛唐,自立為沙缽略可汗,之後公然侵犯庭州(唐朝在新疆境內設立的三州之一,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薩爾縣),攻下庭州數座縣城,並殺害和掠奪幾千人才離開。唐高宗李治得此消息後大怒,命令梁建方、契苾何力率軍迎戰阿史那賀魯叛軍。在這次軍事行動中,唐軍僅是打敗了依附阿史那賀魯的朱邪孤注部並斬殺朱邪孤注,並沒有與阿史那賀魯交戰。

西突厥軍隊影視劇形象

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高宗李治任命程知節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率領大軍討伐阿史那賀魯,並於次年重創阿史那賀魯軍隊。唐高宗顯慶二年(公元657年)正月,唐高宗任命蘇定方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率大軍再次討伐阿史那賀魯,於次年二月徹底打敗阿史那賀魯,並將阿史那賀魯押解前往長安,至此西域又歸於平靜。

唐軍將阿史那賀魯押解到長安

蘇定方平定阿史那賀魯叛亂後,唐朝西邊疆域擴大至鹹海。唐高宗顯慶三年(公元658年)五月,唐高宗李治下令將安西都護府治所再次遷回龜茲(今新疆庫車市)。此時,安西都護府的管轄地按照今天的國界相當於今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中亞五國、阿富汗的總和。

鹹海景觀

當時唐朝疆域北包貝加爾湖

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李靖和李績統帥的唐軍滅亡東突厥,並將頡利可汗帶回長安,東突厥殘餘勢力擁立貴族阿史那斛勃為可汗,即東突厥乙注車鼻可汗。之後東突厥其他殘餘部眾陸續歸附,阿史那斛勃數年間便擁兵三萬,勢力逐漸強大起來。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阿史那斛勃派遣其子到長安朝貢並表示自己也要親自入朝拜見太宗皇帝,唐太宗聽聞後大喜,馬上派人前去迎接,但阿史那斛勃實際並無入朝之意,最後還將唐太宗派去迎接他的人殺害。

東突厥騎兵影視劇形象

唐太宗得知安調遮與韓華遇害的消息後大怒,於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正月任命高侃為大將軍,率唐軍討伐阿史那斛勃,之前歸附阿史那斛勃的突厥各部聽聞唐軍到來,紛紛離開阿史那斛勃而歸降唐軍,阿史那斛勃實力大減。

阿史那斛勃治下的突厥各部前來歸附唐軍

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六月,唐高宗李治再次派遣高侃率領大軍討伐阿史那斛勃。高侃僅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徹底打敗了阿史那斛勃並招降了他的全部部眾,阿史那斛勃帶數百騎兵逃走。然而高侃並沒有放過阿史那斛勃,他派精銳騎兵咬住阿史那斛勃不放,最終在金山將阿史那斛勃抓獲。唐軍此次的勝利使漠北盡歸大唐疆域版圖,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唐軍追趕阿史那斛勃

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九月初四,唐軍押解阿史那斛勃回到長安,唐高宗赦免了他,並封他為武衛將軍。之後唐高宗下詔,將阿史那斛勃部眾安置在鬱督軍山,並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西北設置狼山都督府來管理他們。狼山都督府歸屬燕然都護府管轄。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燕然都護府更名為瀚海都護府,其管轄地按照今天的國界相當於今蒙古國及俄羅斯葉尼塞河上遊和貝加爾湖周圍地區。

貝加爾湖美麗景觀

當時唐朝疆域南至越南橫山

越南橫山是分隔越南北部和中部的山脈。越南北部在隋朝時期被稱為交州,隋朝在交州設立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三郡。隋朝末年時期,交趾郡太守為邱和,九真郡太守為黎玉,日南郡太守為李皎(另一說為李晙)。

隋朝末年,交趾郡被南方割據梟雄蕭銑吞併。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靖率領唐軍消滅蕭銑勢力,交趾郡歸唐朝統轄,同年九真郡太守黎玉帶兵抵抗唐軍,被唐軍打敗,九真郡歸唐朝統轄,次年日南郡太守李皎率眾歸降唐朝。至此,唐朝控制交州全境,並設立交州總管府。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唐朝廷改交州總管府為交州都督府,其管轄地包括今日越南北圻和中圻北部,最南達到橫山。

越南橫山

唐朝疆域版圖在唐高宗李治龍朔年間達到了最盛

唐高宗龍朔年間,唐朝疆域版圖達到最盛,東到朝鮮半島,西至鹹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臨越南橫山,國土面積達到一千二百三十七萬平方公裡。

相關焦點

  • 通過地圖了解唐朝疆域變遷:一個龐大的帝國,最後竟然被肢解
    唐朝,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之一。目前網上主要流傳的唐朝地圖主要有三幅,分別是唐高宗時期地圖、唐玄宗時期地圖和唐朝地圖。這三幅地圖都是譚其驤版本的地圖,出現了不少的錯誤。於是,我就在網上尋找到了唐朝各個時期相對客觀的地圖,如此就能夠讓我們更加客觀了解唐朝的疆域發展歷程了。
  • 唐高宗:武則天丈夫,在位時唐朝版圖最大,卻被認為是廢物
    他在一生一直被身邊最親近的人的光遮蓋著,所以人們一直不知道他的事跡,一度被定義成是無能軟弱。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那時候他被嘲諷是因為無能讓女人當家,開天下之大不諱。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說說唐高宗吧!
  • 威武大唐!大唐六大都護府
    我看到歷史好多歷史書對古代王朝的版圖有所誤解,在地圖上標註的疆域比各個王朝真正版圖要小的多。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好多人不理解古代王朝對周邊民族實行的的政策。『羈縻制度』就是對中原王朝對少數民族採用的政策,承認當地土著貴族,封以王侯,納入朝廷管理制度。(ps:宋代西南土司,明代奴兒幹都司,都屬於羈縻制度,有點類似一國兩制。
  • 熊津都督府,唐朝實力達到鼎盛的標誌之一
    導語:唐朝,是中國最強大,國土面積最大的王朝之一。在這段時間內,唐朝在國土鼎盛時期,將西域,漠北,東北以及朝鮮半島都納入到了自己的版圖當中。也因為唐朝自太宗開始就實行相對平等的民族政策,唐朝皇帝也被少數民族尊稱為"天可汗"即天下最賢明的統治者。
  • 通過地圖看唐朝版圖變遷:一個龐大帝國,最後走向瓦解!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繁榮強盛的大一統王朝,巔峰時期面積達1237萬平方公裡,而到了唐朝末期卻僅剩下300多萬平方公裡。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本人今天將通過地圖的形式讓你感受大唐從建國到巔峰再到滅亡的289年曆程。 在講唐朝之前,還是要先提一下隋朝。
  • 唐朝疆域最西到達了鹹海、波斯?譚其驤將地圖開疆玩到了極致
    現在網上流傳的唐朝的版圖,基本都是根據譚其驤版的繪製的,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權威。譚版的669年唐朝版圖是唐朝疆域的頂峰,在這張地圖上,唐朝的疆域西到鹹海、波斯一角,東到朝鮮,北越貝加爾湖,南到交趾,面積在1000萬平方公裡左右。不過,譚其驤的每個時代的版圖都有「地圖開疆」的成分。在669年的唐朝地圖中,其中最大的問題出現在西域中亞一帶。
  • 世紀對決28 8世紀:大唐由盛即衰,阿拉伯擴張中止,查理曼閃耀一時
    712年至755年,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期,大唐王朝達到了其盛世的頂峰,李隆基所開闢的開元盛世幾乎是史無前例、無法超越的一段盛世佳話,所謂的大唐盛世氣象也即是緣由於此。但盛世過後,亂世戰禍卻也隨即接踵而來了,755年至763年,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隨即就把大唐王朝帶入了墜落的深淵,盛世氣象一去不復返。
  • 看完我國10個朝代的版圖,原來,大清帝國貢獻最大
    我國曆朝歷代誰對現在中國的版圖貢獻最大?當然,大家都有貢獻,貢獻最大的當然是源遠流長,並奔流不息的中華文化。從這個層面看,漢、唐的貢獻最大,甚至宋都功不可沒。但從版圖上看,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比如:宋雖文明,但版圖卻最小;元、清文化雖不怎麼繁榮(相對來說),但版圖卻最大。雖然元朝比清朝版圖還大,但它對我國現在版圖的影響卻不如清,因為它們中間還隔了個明,明的版圖明顯不如清,清雖在近現代屢次喪失國土,但它卻在明的基礎上一舉奠定了現在中國的版圖。這一點,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
  • 從秦朝三十六郡,到清朝十八省,哪個王朝對中國版圖貢獻最大?
    漢承秦制,漢武帝時期,奪取了河西走廊,設置河西四郡,並且首次將朝鮮和雲貴高原納入版圖。最鼎盛時期的疆域,達到了600萬平方公裡,東漢和西漢的版圖差不多,漢朝對疆域最大的貢獻,就是打通了西域。漢的科技實力碾壓周邊民族,漢人的不屈戰意勝於後世。
  • 不滅個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名將,大唐為何名將輩出?
    大唐的對外國策,開邊 中國曆朝歷代之中武功之盛莫過於漢和唐,漢武帝開疆拓土將西域納入版圖,唐太宗至唐玄宗時期大唐疆域更是達到1300多萬平方公裡,當時大唐的版圖是北到貝加爾湖,東到大海,西到中亞,南到如今的越南北部都是大唐領土,可以說大唐已經將冷兵器時代的極限開發到了極致了,而大唐疆域能夠這麼遼闊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的對外國策和歷朝歷代都有所不同
  • 橫掃西域,唐朝疆域極盛的背後
    對大唐而言,位於西域往來交通線咽喉之地的焉耆是唐朝在徵服高昌之後,繼續向西進入塔裡木盆地的必經之路,焉耆的反覆無常更激起了唐太宗的怒火,因此天可汗已決心對焉耆用兵。雖然焉耆國小兵弱,並無與大唐正面交鋒的實力,但其背後有西突厥和龜茲等強國撐腰,此戰成敗關係到大唐經營西域的整體戰略,以及西域諸國的人心向背。
  • 唐朝和宋朝相距只有短短的53年,但為何感覺像是隔了好幾百年?
    唐、宋兩朝的氣質大不相同 如果把唐朝比作一個勵精圖治的創業者,前期一直在開疆拓土,到唐高宗時期,大唐的疆域更是達到了巔峰。面積達到1350萬平方公裡。
  • 明朝的版圖到底有多大?國土最大值在明初,明末疆域發生很大變化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給後代做了太多太多務實的實事,除了制定了一整套制度保證子孫後代得以將皇位繼承下去,還給後代開拓了大量的疆土,將明朝疆域推向了極盛。 因為是古典王朝,所以說明朝疆域最大值往往是明朝國力最強盛的時候。而明朝相比於其他朝代,最大的特點是明朝在王朝建立初期,即朱元璋在位時期就達到了國力的巔峰。所以明朝疆域的巔峰也出現在朱元璋在位時期。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隨即發起了對元朝的討伐,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將領前赴後繼收復了中原地區,將元朝勢力趕回蒙古高原。
  • 中國地理版圖怎麼形成的?這三個朝代的貢獻最大,有個朝代最難
    當時,我國的核心區域是河北河南等地,也是最繁榮的區域。到了秦朝之後,秦始皇開鑿靈渠,擴大疆域一直擴到了嶺南以南的地區。之後,就是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很看重國家疆域,將整個東北,甚至是朝鮮半島的部分地區都收入了漢朝的疆域內。事實上,幾乎所有的朝代都對我國的疆域做出過貢獻,除了宋朝,宋朝雖然非常繁華,但是宋朝卻把部分地區弄丟了。
  • 一人滅三國,唐朝版圖最大的實際擴充者,卻一直名不見經傳
    這個人那真的是超級猛了,別人都是一人滅一國,他可好,一人滅三個,堪稱最牛大唐人。而且死後享太廟,位列凌煙閣。而且我們說的也不是某農藥裡拿著大石頭柱子東懟西懟的蘇烈,而是唐朝傑出的軍事家。他叫蘇烈,又名蘇定方,15歲時就開始為保衛鄉裡而戰了,隋朝末年,投奔竇建德、劉黑闥的農民起義軍,在亂世中屢建戰功。
  • 條條大路通大唐!恩威並施控制8國,唐朝的外交有多厲害?
    唐朝的地域極盛時期達到1600萬平方公裡,當時大唐的外交有多厲害?看看整個唐朝時期對周邊8國的控制力! 武力徵服西突厥 東突厥滅了以後,還有西突厥,公元657年,唐高宗直接派蘇定方等徵討西域,導致東突厥舉家搬遷前往歐洲,也就是土耳其(土耳其和突厥發音很相似,其實是一回事) 結果土耳其建國,地跨歐亞非,縱橫三大洲,盛極一時!
  • 撥開迷霧見月明,大唐的蓋世英雄,滅國戰神,成就了大唐巔峰
    但《說唐》最大的歪曲就是把蘇定方這麼好的大將寫成壞人,完全不對。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對金庸的採訪)中國的歷史上不乏有很多英雄,正所謂成王敗寇,有些英雄能被世人傳頌,而有些英雄卻被一些野史顛覆了原有的形象。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位大唐戰神-蘇定方。
  • 世界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國家有哪些
    1867年沙皇俄國把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然而在此之後沙皇俄國又侵佔了中亞和中國黑龍江流域,所以沙皇俄國疆域面積最大之時阿拉斯加已不在沙俄版圖內,那麼在統計沙俄帝國的疆域面積時是不是在其最大疆域的基礎上再疊加阿拉斯加呢?領土變動是造成爭議的原因之一,不過某塊土地在歷史上是否曾屬於某個國家本身可能也是存在爭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