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國10個朝代的版圖,原來,大清帝國貢獻最大

2020-12-15 蜀山筆俠

【本文由蜀山筆俠獨家原創,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我國曆朝歷代誰對現在中國的版圖貢獻最大?

當然,大家都有貢獻,貢獻最大的當然是源遠流長,並奔流不息的中華文化。從這個層面看,漢、唐的貢獻最大,甚至都功不可沒。

但從版圖上看,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比如:宋雖文明,但版圖卻最小;元、清文化雖不怎麼繁榮(相對來說),但版圖卻最大。雖然元朝比清朝版圖還大,但它對我國現在版圖的影響卻不如清,因為它們中間還隔了個,明的版圖明顯不如清,清雖在近現代屢次喪失國土,但它卻在明的基礎上一舉奠定了現在中國的版圖。這一點,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

好了,接下來我們就結合秦朝清朝之間的10個朝代版圖來看看誰對現代中國版圖的影響最大。

1、秦朝

秦朝統一中華,中國第一次進入封建統一王朝,此時的版圖僅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原諸侯國。

2、漢朝

大漢朝是一個開闢的時代,和匈奴的爭奪,朝鮮的較量,使我們擁有了西域的控制權,以及遼東、朝鮮半島北部控制權,當然,還有西南地區的開發。漢朝的疆域是一次突破性的爆發。

3、三國

三國基本繼承了大漢的領土,蜀漢和孫吳還分別對西南和南方進行了更深層次的開發,只是曹魏對西域的控制減弱,河套地區逐漸為羌胡所佔據。隨著西晉「八王之亂」的到來,中原陷入一盤散沙。

4、隋朝

經過南北朝的動亂,隋朝統一中國的時候,版圖甚至連三國都趕不上了。西域徹底流入突厥之手,雲南也被地方豪族佔據,遼東更是亂成一鍋粥,奚、契丹、靺鞨(女真)、高句麗,政權林立,大隋最後也是栽在高句麗手頭。

5、唐朝

唐朝在趕走突厥以後,疆域達到了極盛時期,控制區域一度達到了中亞和西伯利亞,就是吐蕃未曾拿下,室韋(蒙古)和靺鞨雖一度控制,但又老是反覆,這種現象在邊遠地區似乎司空見慣。

6、遼、宋

遼其實是和宋並存的朝代,包括後來的金也是,像西夏、大理這種小政權就不能算了。如果把遼和宋加起來,其實,那個時候的版圖還不小。

7、宋、金

由於蒙古的崛起,宋、金的朝代組合就明顯小多了,從東北到西南,一半不在控制範圍內。不知大家注意沒有,至少從遼朝起,我們就開始對庫頁島行使管轄權了,只是,管轄的力度不是那麼強。

8、元朝

毫無疑問,元朝的版圖是歷朝歷代中最大的,這還僅僅只包括忽必烈的子孫管轄的地方(即「元」)。

成吉思汗的其他子孫還控制著中亞、西亞和東歐的很多土地(即「四大汗國」)。不過,這些已經不能算是元朝的版圖了,算作「蒙古帝國」似乎更為合適。

元朝雖大,但它和我們現在的版圖並沒有直接關係,因為接下來的明朝,又小了。

9、明朝

明朝基本接手了元朝在中原的土地,還拿下了東北和外東北,但蒙古的老巢和西域還控制在北元手裡,甚至連西藏也只是冊封,所以,明朝的版圖趕不上之前的大唐。

10、清朝

東北是滿清的老家,他們又搞定了蒙古,入主中原後,又拿下了新疆和西藏,大清的確實際控制了很大的地盤。只是,當時俄羅斯已經佔據了西伯利亞,所以,清朝的版圖比元朝少了這一塊兒。實際上,元朝除了對貝加爾湖附近有控制以外,其它極寒之地也沒法管理。

清朝的這一版圖雖在後來西方列強的掠奪下有所減少,但它還是保留下了我們今天的版圖。拋開民族因素,它的貢獻確實挺大。

我們可以這樣想像:西方列強若在清朝之前來,我們或許就只有明朝的疆域;若在清朝滅亡後來,等我們新民族主義革命成功後,我們的疆域就可以有清朝最強時期那麼大。

所以,筆俠以為:清朝對於我國的版圖貢獻是毋庸置疑的。

估計這樣說會被有些人罵,罵吧,總有一天,他們會慢慢明白。

如果您喜歡作者的風格,請順手給贊!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賨人客》,號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相關焦點

  • 中國地理版圖怎麼形成的?這三個朝代的貢獻最大,有個朝代最難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朝代都對我國的疆域做出過貢獻,除了宋朝,宋朝雖然非常繁華,但是宋朝卻把部分地區弄丟了。那麼,到底是哪些朝代為我國如今的疆域做出過很大的貢獻呢?元朝時期對我國的疆域有過比較大的貢獻,因為元朝將西藏收進了中國的版圖。當時,西藏叫吐蕃。
  • 換個角度看清朝,大清是對中國歷史貢獻「最大」的朝代?你覺得呢?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朝代,這個朝代也是存在太多太多的問題,而且歷史上對於這個朝代的評價並不高,首先他閉關鎖國,讓中國落後於整個西方文明,其次單從國家方面來看,清朝甚至比之前的很多朝代都要弱
  • 從秦朝三十六郡,到清朝十八省,哪個王朝對中國版圖貢獻最大?
    秦朝是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秦朝的疆域,東到大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南到南海,這個區域便是「秦朝三十六郡」,是漢族的中央生活區域。秦朝只存在了十五年就滅亡,它對中國的疆域貢獻主要是統一六國。漢承秦制,漢武帝時期,奪取了河西走廊,設置河西四郡,並且首次將朝鮮和雲貴高原納入版圖。最鼎盛時期的疆域,達到了600萬平方公裡,東漢和西漢的版圖差不多,漢朝對疆域最大的貢獻,就是打通了西域。漢的科技實力碾壓周邊民族,漢人的不屈戰意勝於後世。
  • 中華上下五千年,哪個朝代對中國影響最大?真的是秦朝無懸念嗎?
    中華上下五千年,經歷大大小小多少個王朝,出現多少豐功偉績的偉大人物。那麼從禹傳位於子啟開始了4千多年的封建時代,直至到溥儀退位,大清滅亡。哪個朝代對中國的貢獻最大呢?大一統王朝,秦朝有人說是秦朝!除了秦朝,有的人認為是漢朝貢獻最大!漢朝秦始皇只是完成了地理上、文字上、制度上的統一,從漢武帝開始,進行了更深入的大一統改造,他在文化上進行了大一統,就是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樣有什麼意義呢?簡單說,秦始皇那會兒就是制訂了一套全國統一的標準,文字標準、度量衡標準等,但是人們在思想上還是沒有標準的。
  • 18世紀開始的亞洲,大清帝國曾與俄羅斯帝國、大英帝國三分天下
    康熙之時,清朝通過多倫會盟將漠北蒙古納入帝國版圖,至此,蒙古只剩下漠西衛拉特蒙古(即準噶爾汗國)尚未臣服。 至此,蒙古三部全部被清朝徵服,清朝版圖臻於極盛,同時也將我國農牧兩區完全統一在了一個政權之下,徹底解決了數千年來的農牧間的戰爭。 2、俄羅斯帝國在亞洲的擴張 俄羅斯,本是一個歐洲的斯拉夫國家,若非蒙古人的入侵,斯拉夫人幾乎不可能走上對東方亞洲的擴張之路。
  • 大清帝國、莫臥兒帝國、奧斯曼帝國、羅曼諾夫王朝與蒙古的淵源
    1857年,印度的莫臥兒帝國滅亡。1912年,中國的大清帝國畫上句號。1917年,俄羅斯的羅曼諾夫王朝終結。1922年,盤踞歐亞非的奧斯曼帝國解體。追根溯源,這幾個先後消失的帝國,都與蒙古帝國有著深刻的淵源。我們中國人一提到蒙古帝國,就習慣於將等同於元朝,其實,這是非常片面的。14世紀的蒙古帝國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帝國。
  • 大清20個藩屬國的結局:10個沒落,有1個王國堅持朝貢到1935年
    特別是在清王朝時期,我國版圖固定,而且幅員遼闊,更是擁有二十個藩屬國。 這無一不彰顯著大清帝國的強大,以及我中央政權的威力。那麼,曾經二十個藩屬國,他們又經歷了什麼樣的歷史?是否還存在呢?
  • 世界主要文明地區進入帝國時代的時間及帝國版圖的面積
    比如兩河文明進入文明階段的時間在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文明開始於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那爾邁)一統上下埃及,從數字上來看也能看出這個時間是個概數。不過,各文明進入帝國時代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可以確定的。所謂帝國,顧名思義就是「皇帝」統治的國家,具有鮮明的對外擴張性。不過帝國本是泊來詞,我國本沒有這一稱謂,只有王朝,而現在則接受了這一名稱。
  • 什麼叫帝國?為什麼很多人把中國朝代稱呼為帝國?
    因為這些傳統朝代完全符合帝國的屬性要求,所以用帝國概括最合適。概念必須做出區分,區分不出來、找不出前後關係,或者陷入概念窠臼,或者被這些大詞給忽悠了。帝國,是個舶來詞。但語言本來就是一個交融發展的過程,所以也不要心懷芥蒂。
  • 都是「病夫」,為何感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比大清強很多
    尤其是到了清朝的康乾時期,中國的版圖達到了最理想的狀態,有130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達3億。可是到了19世紀,故步自封的老大帝國已經遠遠地落後於西方列強,一場鴉片戰爭就把中國打回了原形,從此積貧積弱的中國開始被人們稱為「東亞病夫」。
  • 英、俄、土耳其,從三個方向將昔日的波斯帝國變成了今日的伊朗
    於是,馬其頓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的入侵不斷改寫著波斯帝國的版圖。這一局面其實跟我國古代很像,在世界史上再也找不到另外一個國家的歷史與我國如此相似了,同樣的外敵入侵、同樣的改朝換代,只不過結局不同。
  • 大清帝國的這18個附屬國,看完,不禁讓你明白了一個規律
    前段時間無意間看到一些關於清朝的歷史資料,令人大感意外的的是,在清朝乾隆皇帝執政前後,圍繞大清周邊竟然有18個附屬國。當時的大清帝國,國強民富,經濟總量世界第一,還真是風光了一陣子。那麼大清帝國的這18個附屬國都有哪些呢?
  • 大清帝國引以為傲的幾大兵器,一度是世界頂級戰力,真強悍
    一、強大清朝 清朝在眾人眼中便是落後,腐敗,弱小由野蠻之人統治的朝代。我國眾多文學作品流入國外,被他們稱讚。強盛時期的清朝,不論是版圖、人口、軍事實力,還是政治制度體系的完善程度都遠超歷朝歷代。清朝更大力發展軍事,研製火器,優化冷兵器,大幅度提高清軍實力,為拓展版圖打下堅實基礎。
  • 大清入關後,祭祀用了原太廟,那原來太廟裡明代的老祖宗們去哪了
    祭祀就是大清政府對歷史各個朝代的文明禮儀延續。在所有的宗廟中,最為特殊的肯定是太廟,因為這裡僅僅供奉皇帝家族,在祭祀大典的時候,皇帝家族所有人都在這裡進行儀式,以換取子孫們世世代代安康。
  • 印度數千年歷史三個大一統朝代: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臥兒王朝
    在中國歷史上,大一統朝代是主流思想,有大秦王朝、西漢王朝、東漢王朝、西晉王朝、大隋王朝、大唐王朝、大元王朝、大明王朝、大清王朝,一共九個大一統朝代,而中國歷史所說的九個大一統朝代的疆域,很多都比現代中國的版圖小,所以現代中國的版圖不是判定是否中國歷史大一統朝代的標準,而是統一黃河和長江流域的疆域,且基本覆蓋現代中國的版圖為標準。
  • 電視劇大清風雲觀後感
    電視劇《大清風雲》觀後感前幾日,看完了一部清劇《大清風雲》,很長,50集。明末清初,蒙古大帝努爾哈赤的兒子、清朝的開國功臣多爾袞,經過多年的南徵北伐,成功擴充滿蒙的版圖,最終目的,志在一舉攻破明朝的崇禎皇帝,建立大清帝國。多爾袞武功蓋世,但同時鐵漢柔情,鍾情於滿蒙第一美人大玉兒,可惜在他徵戰期間,其兄皇太極不但佔據了本來屬於他的皇位,更娶了他青梅竹馬的戀人大玉兒為妃,朝廷關係由是極度緊張。
  • 明朝的勁敵後金為什麼改國號為「大清」?原因令人尷尬
    在相信「天命」和"國祚" 的封建時代,國號往往是建國者潛意識增加能量氣場、寄託國運氣數延續的一種載體,因而也就是一個朝代的名稱。國號並不因其統治的地理區域的改變而更改。例如一個朝代被推翻後,其皇室後裔可以換個地方定都,沿用之前的國號。
  • 大秦是帝國?你們的大秦可能根本不夠格!
    最近,由孫皓暉長篇小說《大秦帝國》改編的《大秦賦》正在熱播。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給自己定了個頗為霸氣的國名:「大日本帝國」。我們在和日本交往的過程中覺得「帝國」這個叫法不錯,所以沿用過來了,於是有了「大清帝國」的叫法。 因此,清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廣泛稱為「帝國」的朝代,當然也是最後一個。
  • 世界史上10大帝國,中國2個上榜,第1名毫無爭議
    在其全盛時期,領土面積橫跨三大洲,有十九個省,諸侯國眾多。奧斯曼帝國作為東西方交流的中樞神經,長達6個世紀之久。TOP9 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帝國是穆罕默德去世之後建立的,是哈裡發王朝中的第二個。由倭馬亞王朝統治,因此通常稱為倭馬亞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帝國佔地500萬平方英裡(相當於1250多萬平方公裡),是穆斯林世界出現的最大帝國。
  • 俄羅斯出土漢字石碑,請我國專家幫忙翻譯,石碑內容令雙方尷尬
    眾所周知,在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歷朝歷代的版圖一直在不斷發生變化,這不僅是先人探索世界的證明,還體現了他們徵服世界的偉大願望,「大一統」三個字一直隱藏在炎黃子孫的血液中。然而,晚清統治者的表現卻令人大跌眼鏡,隨著一個個不平等條約的籤署,土地就這麼被割讓了出去,要知道,那可是祖先用鮮血和生命打回來的,而這些人的行為,無疑是在挑戰中國人的底線。不過,相對於割地求和,滿清的貢獻也不容忽視,作為一個大一統王朝,勢必要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