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文學|美食系列④青蓴之思|程華專欄

2020-12-09 湘湘帶你看社會

中學時代,讀過現代著名作家葉聖陶先生的散文《藕與蓴菜》。文中娓娓敘道,身在異鄉,偶爾吃到蓴菜,於是懷念起故鄉。在故鄉的春天,幾乎天天可以吃到蓴菜。那嫩綠的顏色與豐富的詩意,那無味之味令人心醉。意味雋永的美文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葉老是江蘇蘇州人,那麼他所描述的蓴菜應產自那裡。到底何等美食令其念念不忘?文中所指「詩意」是何意?「無味之味」又作何理解?

我的大學時代,網絡遠未普及,到圖書館翻查資料略知一二:蓴菜又名蒪菜、馬蹄菜等,富含蛋白質、糖、鐵等多種營養成分,有消腫解毒、美容減肥之功。歷來文人墨客大快朵頤之際,難免詩意橫生,於是唐有白居易的「猶有鱸魚蓴菜興,來春或擬往江東」。宋有蘇軾的「若問三吳勝事,不唯千裡蓴羹」。明代文學家李流芳的《煮蓴歌》更描繪得令人垂涎:「一朝能作千裡蓴,頓使吾徒搖食指。琉璃碗盛碧玉光,五味紛錯生馨香,出盤四座已驚嘆,舉箸不敢爭先嘗……」

看來,到江南品嘗蓴菜,已成其時一種文化時尚。之前的好奇只是星星之火,如今已蔓延為灼灼執念,且大有燎原之勢。呀!能惹得眾多文人墨客心心念念的蓴菜,到底有多美味?

2000年夏秋之交,我隨同事大姐到位於渝東南的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出差。辦完公事後,大姐邀我去黃水看望她當年下鄉時的鄉親,說艱難時得其關照,一別多年,想去看看。

當時重慶直轄不久,交通條件不好,跑一趟石柱縣得花四五個小時,從縣城到黃水還得至少顛簸三個小時。

那是第一次去黃水。那片原生態景色如一幅清幽靜謐的世外桃源畫卷,深深吸引了我。藍天白雲,山丘浩蕩,林木蒼幽。陽光西斜,柔和得幾近透明的亮,映得山川平壩,連同掩映於竹林中的吊腳樓都閃爍著迷人的淺金。

「這是啥?」路邊一窪窪水田裡,浮生著如縮小版睡蓮的植物,葉面青綠,背面暗紅,頂尖開白色小花。大姐說這叫蓴菜。啊,我失聲歡呼,蓴菜!多年求之不得,如今在此邂逅!

一群老鄉高喊著跑來圍住我們,驚喜地拉著大姐的手喚她的小名,用我需注意聽才能聽懂的土話說大姐十幾年了也沒見老,邊念叨邊簇擁著我們進了一棟吊腳木樓。木樓裡一色木格門窗,門上貼著有點褪色的紅色對聯,懸簷下掛著一排排金燦燦的玉米棒。

當晚,鄉親們用臘肉、土雞、野菌、都巴,還有蓴菜款待我們。熱騰騰的蓴菜肉片湯躺在一隻碩大的粗湯碗裡,看去並無別致之處。汆湯的蓴菜色澤不似新鮮時那麼蔥綠,葉子的邊也捲曲起來,倒像衝泡開的茶葉,泛著淡淡的鹹菜黃。然而,只第一口就覺口感層次豐富無比:初入口滑滑的,嚼起來又脆嫩鮮甜,似乎味淡,卻又回味綿長。拿勺子攪動幾下,透明的黏液裹滿整個蓴菜,連湯都黏黏滑滑清香四溢。

我試圖從吃過的食物中找出與之相似的,新鮮小蘑菇?蘑菇沒有這般脆嫩。鮮黃花?鮮黃花滿是花的濃香,而蓴菜的香氣清新淡雅,隱隱帶點草的清氣。這清淡嫩滑與肉片的鮮香糅合,讓人頰齒流芳,欲罷不能。

大姐與老鄉絮叨家常,不住唏噓感嘆。我專注於滿桌佳餚,忙著拿竹管去吸土家用糯米、玉米、小麥釀成的咂酒。遠處,夕陽餘暉映得大地山丘一片橙紅,映得一張張黑裡透紅的笑臉格外舒展。

蓴菜美味且頗有個性,對水質、氣候、土壤等要求頗高,故其產地不多,主要分布在浙江杭州、江蘇太湖、湖北利川以及重慶石柱等地。據說有人不信「邪」,把蓴菜移植到重慶歌樂山上,結果蓴菜紛紛死去。無奈,只有乖乖回石柱。

在江南,蓴菜與菱白、鱸魚並為「三大名菜」。《晉書·張翰傳》載,西晉人張翰在洛陽為官,秋風乍起,乃思念起家鄉的蓴菜羹,嘆「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官數千裡以要名爵乎?」遂撂挑子辭官回鄉去了。

自明萬曆年間,蓴菜就是宮廷貢品。後相傳乾隆下江南,每到杭州必食蓴菜,還派人定期運進宮食用。能讓為官者舍官位取「蓴羹」,讓皇上長年牽掛惦記,這滑溜溜的水草,果非凡物啊。

由於環境變化等原因,目前國內產量銳減,而石柱憑藉絕佳的自然條件,幾乎雄霸國內蓴菜產量的半壁河山。

一山塘水,一池蓴菜,萬朵白花,欣欣向榮。每年春末夏初蓴菜豐收季,綿延的蓴菜田如綠毯鋪展,風過處「無垠蓴田泛綠波」。到石柱「吃山珍,喝連茶,品蓴羹」,已成獨具土家特色的飲食時尚。

不解的是,儘管蓴菜產量逐年增長,市面卻難覓影蹤。當地人說,蓴菜多出口遠銷美日韓等國,主要市場並不在國內。

惆悵頓生。想念那蓴菜與唇齒間捉迷藏的清幽滑爽,那「蓴脂清輕勝蟹脂」的凡間至味。又念起葉老的美文:因為在故鄉有所戀,而所戀又只在故鄉有,就縈繫著不能割捨了。所戀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故鄉了。年少時不懂,如今慢慢明白了。吃蓴菜,其實一半在吃蓴菜,一半在吃文化、吃情懷。我非石柱人土著,對她亦惦念如斯,若是土生土長的石柱人,又當如何深深地思念呢?

系列連結

七一文學| 美食系列①雞蛋的況味|程華專欄

七一文學| 美食系列②側耳根|程華專欄

七一文學| 美食系列③別具風味話秋葵|程華專欄

【來源:七一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七一文學|美食系列⑤清水粽|程華專欄
    端午將至,家家戶戶都自己包粽子並視之為隆重的儀式。父親來自北方,包餃子尚可,包粽子一竅不通,當然這並不妨礙他美美享用我母親包的粽子。與拙於烹飪的父親相比,母親簡直無所不能:醃鹹菜、做泡菜、推湯圓、燒青蛙、爆田螺……食材匱乏,愈顯她身手不凡。
  • 七一文學|下莊——獻給絕壁鑿天路的巫山下莊人|譚德成專欄
    一代新愚公一群領頭雁一夜春風夢天開十年鑿壁赤膊戰風餐又露宿流血又流汗下莊出山路盤旋群山之巔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攝大山長出的硬漢風雨如磐熱血築就的天路下莊精神的畫卷【來源:七一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七一文學|小雪霏霏 一幕冬天的童話|郝安專欄
    時言小者,未盛之辭。斯時,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其實更嚴格更準確地理解,小雪是一個氣候概念,代表著這一時節的物候特徵。節氣意義的小雪與天氣意義的小雪沒有必然聯繫。果然,初冬暖陽,在反彈著琵琶,逆勢張揚。雖說天上天下,風刀霜劍,一派蕭瑟;身前身後,落英飄搖,一地花瓣。但從南到北,從北到南,豔陽高照,萬物歸之。
  • 七一文學|亞歲冬至 大如年的大吉之日|郝安專欄
    斯時,太陽黃經270°,冬至至長,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其概念是陰陽流轉,由陰到陽,陽氣始生,叫作冬至一陽生。滾滾寒流急,陰氣已至盛造極,然極而衰,適陰陽交割,陰強盛而止;微微暖氣吹,月將寒,日將暖,陽氣初起。從明日始,晝開始長,夜開始短,長物將萌也。翻開農曆古老厚重的經卷,冬至幾乎是個么兒,排行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十二章。
  • 七一文學|驀然轉身,與你相握|梅萬林專欄
    縹緲的,氤氳的,磅礴的,洶湧的,從遠祖的指尖流淌,數千年之後方能抵達你和我的身邊,那是一枚枚晶瑩剔透的文字。我熱愛文字。文字是什麼?是靈動的風?是舞者的鞋?是雨後的筍?是大漠的泉?是千年一開的荷?是扶搖而上的煙?問天,無語;問地,無言。反躬自問,恰如我一無所有的愛你,熱烈而綿長。
  • 你品、細品,武漢好像有凡爾賽文學味兒了?
    本文轉自:武漢熱點一夜之間,凡學再度翻紅爆火凡學,全名凡爾賽文學一門比《明學》《晚學》《姐學》更為深奧的學科這次我們試著將凡爾賽故事的主角哎~育才、七一、二中真的很牛嗎?③十萬一平,看江看水的天地學區房其實也就那樣吧!怎麼總有人說「買到就是賺到」呢?為了這邊的學區房搶破頭不至於吧?
  • 「揮鞭啟新程 經管不言別」畢業季活動來啦!
    看起來漫長卻無時無刻不在逝去還記得你第一次來到我身邊那天一臉青澀 眼中卻有光芒從那天起 春秋又過幾輪……「揮鞭啟新程對相處四年同伴的不舍與回憶,對老師的尊敬與感恩……徵集內容:以文字形式表達對同伴、老師的不舍之情(可配圖、朗誦、微視頻)。
  • 陀思妥耶夫斯基書信的「文學考古學」
    蘇聯科學院版《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全集》第28—30卷發表了作家與原始手稿核對過的925封私人書信、43封官方書信、15封集體書信,並透露了尚未找到的379封信的信息。譯文較為完備的中文版《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1、22卷為作家書信(鄭文樾、朱逸森譯),共收入了356封。
  • 韓城市板橋鎮:載歌載舞慶七一 文藝匯演頌黨恩
    6月24日,韓城市板橋鎮明星村在前鋒小區舉行「奮進新時代 譜寫新篇章」暨「慶七一」助脫貧表彰晚會。韓城市農商銀行行長雷陽、韓城市農商銀行監事長劉耀輝、板橋鎮組織委員康向飛、板橋鎮副鎮長段娟、板橋鎮副鎮長薛濤、板橋鎮人大副主席徐敏、板橋鎮武裝部長強煒、板橋鎮紀委副書記牛嘉偉應邀參加。
  • 日本古裝美食劇,黑木華《澪之料理帖》推出2020特別篇
    去年的高分日劇《凪的新生活》後,黑木華又有新作了,2017年播出的《澪之料理帖》推出全新特別篇。主演:黑木華共演:森山未來 / 永山絢鬥 / 安田成美 / 國廣富之 / 柳下大 / 大倉孝二 / 小日向文世 / 麻生祐未 / 小林正寬 / 成海璃子 / 伊武雅刀劇情簡介:本劇根據高田鬱的同名系列小說改編,每集登場的創意江戶料理將是最吸引人的看點。
  • 蔡瀾專欄丨他提著「菜籃」,走出一個瀟灑恣意的美食江湖!
    ——蔡瀾蔡先生79歲生日那天,香港一代性感女神「紅姑」鍾楚紅在微博曬出合照,寫下「蔡先生,生日快樂」,而蔡瀾也在他的微博留言感謝大家的祝福:「各方好友之生日祝福都收到了,年老神倦,恕不一一回復,謝謝,有心了!」
  • 俄國文學三巨頭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美能拯救世界
    這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長篇小說《白痴》的一段描寫。俄國文學的三巨頭是誰,屠格涅夫、託爾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並稱為俄羅斯文學三巨頭。屠格涅夫以詩意的眼光看待生活,以詩意的筆調展現美好。屠格涅夫(1818年-1883年),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 七一文學|下莊幸福人|譚德成專欄
    一代新愚公一群領頭雁一夜春風夢天開十年鑿壁赤膊戰風餐又露宿流血又流汗下莊出山路盤旋群山之巔
  • 我院青年幹警在全市慶祝七一建黨節系列活動中獲獎
    我院青年幹警在全市慶祝七一建黨節系列活動中獲獎 2020-07-03 02: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盤點2020】④線下線上融合 點靚達鄉旅途!
    【盤點2020】④線下線上融合 點靚達鄉旅途!即日起,本平臺將推出【盤點2020】專欄,展示這一年梅裡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領域取得的成績,本期為:線上線下融合,點靚達鄉旅途今年以來,為克服疫情對旅遊業帶來的不利影響,我區整合全區景區景點,推出近郊特色鄉村遊,打造適合我區的旅遊產品。
  • 七一文學|世事如煙·老寨系列 ⑧那時的你|黎世澤專欄
    離家三個月之時,你給爸爸媽媽寄了10元錢,在信中,無不遺憾地寫道:「一天踩電車12個小時,一個月只領109元。女兒遠在天涯,不能孝敬你們,很感內疚。我存了這點錢,寄給你們,你們活路勞累,買點啥子補補身體。」我知道,一個月109元,你在那個城市哪能填飽肚子。我知道,為存這10元,你忍受了多少飢餓。
  • 七一文學|喝杯茶去|郝安專欄
    酒者,實為助興亂性解憂之物。難怪曹操曹孟德愁時悶時,不忘杜康。茶就沉穩極了,它的哲學在於使人淡泊。沒有聽說過誰在喝茶之後興奮得歌之吼之,舞之蹈之,或在喝茶之後鬱悶得覓死覓活的。泡茶修身,喝茶養性。茶者,人在草木之間也,雅香久遠,不黏膩,不疏遠,實為自在之物,寧靜之物,清純輕鬆之物。
  • 鹿邑開展慶「七一」系列活動:致敬先輩,重溫黨史!
    71黨的生日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2020.07.01「七一」建黨節,從1921年成立以來,黨已經走過了99年艱辛而輝煌的風雨歷程。建黨節前夕,鹿邑縣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活動,來慶祝建黨99周年。縣領導走訪慰問困難黨員6月30日,在七一建黨99周年到來之際,縣政協主席雷申帶著黨組織對困難黨員的關心和愛護,來到玄武鎮東關居委會和潘莊行政村困難黨員劉敬田、欒廣現家中進行走訪慰問,向他們送上節日的祝福和黨組織的溫暖。
  • 以「我和黨旗合影」為主線,石排開展「七一」系列活動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連日來,石排鎮以「我和黨旗合影」為主線,著力濃厚主題式活動氛圍,深入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典型事跡學習、困難黨員慰問和「黨課開講啦」等系列活動
  • 七一特輯 | 緬懷先烈 忠誠擔當——玉泉區人民法院開展「七一...
    七一特輯 | 緬懷先烈 忠誠擔當——玉泉區人民法院開展「七一」建黨節主題黨日活動 2020-07-11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