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文學|下莊——獻給絕壁鑿天路的巫山下莊人|譚德成專欄

2020-12-14 瀟湘晨報

左也一座山,右也一座山

前也一座山,後也一座山

四面合圍,絕壁百丈淵

祖祖輩輩活在一口井底天

太陽月亮最親的下莊

出山像登天一樣難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攝

春嘆一座山,夏嘆一座山

秋嘆一座山,冬嘆一座山

四季苦熬,生活百道彎

生生死死魂在一口井底天

盤古開天不息的下莊

山裡的雄鷹飛天塹

圖片來源:新華社(資料圖片)

一代新愚公

一群領頭雁

一夜春風夢天開

十年鑿壁赤膊戰

風餐又露宿

流血又流汗

下莊出山路

盤旋群山之巔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攝

大山長出的硬漢

風雨如磐

熱血築就的天路

下莊精神的畫卷

【來源:七一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七一文學|下莊幸福人|譚德成專欄
    下莊「天路」入口處,銀裝素裹,村裡便民服務中心一面旗幟迎風飄揚,格外鮮豔奪目。一群慕名前來的參觀者被眼前景色迷住,不停地驚嘆,讚美,歡呼雀躍。豔麗的彩林在山霧裡時隱時現,新建的樓房和雪地白成一片,炊煙升起的地方像童話世界。村民暖融融的心窩窩裡,還沉浸在剛剛從北京傳來的喜悅消息中,帶領他們修築「天路」的村委會主任毛相林被國家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 致敬「時代楷模」毛相林 重慶車友自駕到下莊體驗「絕壁天路」
    11月23日晚,重慶越野車友余杰熙對上遊新聞記者講到周末和另幾名車友自駕到巫山下莊村激動不已。余杰熙介紹,他和主城區另外8名車友利用周末,21日一大早一道從主城出發,共駕著5輛車專程前往巫山竹賢鄉下莊村參觀學習。圖為重慶車友姚劍手機導航顯示的這無數個「之」拐圖形,就是他從下莊修路起點魚兒溪到下莊所住農家樂顯示的圖形,而這一段路正是毛相林帶領村民自發所修的路。
  • 愚公精神的當代傳奇——重慶下莊人在絕壁上鑿出脫貧路
    不甘「坐井觀天」的下莊人產生了在懸崖上鑿出一條路的念頭。於是,從1997年起,7年時間,108人,前後6人犧牲,硬是開闢出8公裡的羊腸小道。這條細細長長的小道,是下莊人的生存之路,百年閉塞的村子從此見到了「光」,打那天起,下莊修路致富的步子再也沒停下來過。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 天坑下莊的開路人③|毛相林:「我願當一輩子築『路』人」
    …… 下莊精神,從未被捨棄。而有些見證過下莊絕壁上鑿天路的人,則將下莊精神帶到了外面的世界。 1999年底,時任巫山縣縣長王超在下莊看到修路的場景,當時就紅了眼眶。那天離開時,他在工地上撿了兩塊石頭帶回去,擺放在辦公桌上。「此後換了工作崗位、換了地方,但這兩塊石頭一直跟著我,一直激勵著我。」
  • 下莊精神的時代價值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從開鑿絕壁天路到打贏脫貧攻堅戰,從遠近聞名的貧困村走上鄉村振興的致富路,重慶巫山下莊村靠的就是那麼一股子勁兒。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巫山縣委書記李春奎說,毛相林只是下莊精神的一個縮影,下莊精神根植於每一個下莊人的心底。他們不等不靠、百折不撓,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為美好生活奮力拼搏的樣子,生動詮釋了「實幹才能夢想成真」。「脫貧攻堅以來,我們始終堅持群眾主體地位,扶志扶智並舉,不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全市上下形成了勇於攻堅、主動脫貧的良好氛圍。」
  • 下莊,如此滾燙的心
    健碩的下莊人空手爬上去也得幾個小時,去趟巫山縣城,一來一回至少4天。側邊山上是另一條古道,那更陡更險了。毛相林的母親從這條路嫁到下莊。她說:自走了那一次,這輩子再不敢走第二次,好幾個地方陡壁懸崖,必須用繩子把你拉上去。據統計,先後有23人在懸崖上摔死,75人摔傷。
  • 在絕壁上用血肉之軀鑿出「天路」!這份脫貧成績單,令人動容!
    整整7年之後,下莊村人硬是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在幾近垂直的絕壁上,劈出了一條8公裡的天路…… 1 >下莊人在絕壁之上打響了向命運抗爭的第一炮1997年7月,剛剛當上村支書的毛相林,坐在下莊的「井口」之上,抬頭仰望著四周海拔1300多米的群山。
  • 天坑下莊的開路人②|「啃」出了一條全新的「脫貧路」
    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完善基礎設施,動員兒子三讓宅基地毛相林知道,下莊要徹底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僅靠絕壁上那條2米多寬的機耕道,遠遠不夠。 絕壁上的天路通車後僅兩個月,毛相林就帶領村民一口氣把路修到了下莊村小學。
  • 下莊人用血肉之軀在絕壁上鑿出「脫貧之路」(三)
    「下莊精神」仍在延伸1999年國慶節期間,有記者在下莊採訪時,對下莊村建國50年來統計了這樣一組數字:從未到過縣城的153人 從未到過30公裡外集鎮的50人 從未見過公路的160人從未見過汽車的210人從未乘過車的315人從未見過電視機的360人從未看過電影的100人從懸崖上摔死的23人從懸崖上摔傷的60人從懸崖上摔殘疾的15人
  • 毛相林:「天坑」下莊的開路人
    新華網重慶12月9日電(陶玉蓮)「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在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這口井」 從井口到井底有1100米,三面都是垂直的懸崖絕壁,僅東面略微緩一些,祖祖輩輩沿著巖縫走出的出山小道就隱藏其中。
  • 百餘村民、歷經7年、殉工6人:重慶下莊村,「摳」出天路
    真正來到下莊村時,眼前的景象,還是會嚇人一跳……地處秦巴山區腹地的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四面均是懸崖絕壁,猶如困在深井之中,是名副其實的「天坑村」。不甘心「坐井觀天」的下莊人,決心在絕壁上鑿出一條「脫貧路」,徹底打破村裡世代沿襲的貧窮命。
  • 整整七年,下莊人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了一條8公裡長的「天路」
    毛相林一直是故事的主角,已是新聞常客,被稱為「當代愚公」,影響了很多人。 20年來的近百篇新聞報導,概括起來,主要關注毛相林與「三條路」:一是他帶領村民七年拼搏,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連通外界的公路;二是他帶領大家蹚出「脫貧路」;三是他為下莊鋪就「小康路」。 毛相林是大山中的一位普通農民,但他的意志和內心並不普通。不少媒體把他視為「下莊精神」(或「愚公精神」)的集中代表。
  • 縣婦聯聯合上升社區開展「感受下莊天路 弘揚愚公精神」支部主題...
    為進一步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增強黨員的黨性觀念,激發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熱情,豐富黨內政治生活,11月27日,縣婦聯機關支部聯合高唐街道上升社區支部開展「感受下莊天路,弘揚愚公精神」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中,黨員幹部們沿著下莊天路來到下莊人事跡陳列室,聆聽毛相林書記講述下莊修路故事,重溫「勤勞勇敢、艱苦奮鬥、堅守初心、自強不息」的下莊精神。隨後,在下莊人事跡陳列室前,全體黨員全體黨員對黨旗,莊嚴的舉起右手,握緊拳頭,重溫入黨誓言,警醒自己作為一名黨員,要踐行下莊精神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時代精神。
  • 七年,他們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了一條8公裡長的「天路」
    3燃燒的下莊與天路「過去沒有這條公路,你們怎麼走出去?」「只能爬出去。」毛相林家背後隱藏著一條古道,道路陡峭,108個「之字拐」。據說健碩的下莊人空手爬上去也得幾個小時,去趟巫山縣城,一來一回至少四天。側邊山上是另一條古道,那更陡更險了。
  • 下莊人眼裡的毛相林:我不曉得啥子「時代楷模」,但我認他幹實事
    什麼人才能稱作「時代楷模」? 「時代楷模」又有什麼樣的現實意義?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再次走進下莊,看看下莊人眼裡的毛相林。毛相林帶領村民們發展柑橘產業,打通了致富路。毛相林帶領下莊人歷時7年,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天路」。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易華 陳洋 攝這一兩年來,隨著下莊村的「天路」硬化,來村裡的遊客越來越多。為了留住遊客,讓村裡人吃上旅遊飯,毛相林又爭取到了一筆旅遊專項資金,進行村容村貌提升。
  • 毛相林領獎回來之後說,還要為下莊的明天再幹幾年
    他說,放心不下村裡的事兒……演播大廳他請央視為下莊柑橘做宣傳推廣毛相林11月初接到去北京的通知時,他正牽頭實施村裡的汙水處理項目,在柑橘園裡打了40個糞坑,將全村的人畜糞水全引到果園。這樣,既灌溉了果樹,又避免了河水汙染。
  • 莫純鑾到下莊檢查布展工作
    (通訊員/嶽 核)12月9日,我局一級巡視員、翁源下莊鈾礦科普教育基地項目建設管理小組組長莫純鑾一行到項目建設現場檢查工作。莫純鑾強調,下莊鈾礦科普教育基地項目建設任務重、時間緊,布展施工單位必須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加快布展施工進度,力爭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布展任務,同時局檔案館在局有關部門的協助下提前做好試運營的各項準備工作。
  • 重慶巫山縣下莊村歷經7年修出8公裡「天路」通往村外
    重慶巫山縣下莊村走出「天坑」吃上生態「飯」  歷經7年修出一條8公裡「天路」通往村外;發展柑橘、西瓜等產業,辦起鄉村旅遊,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600元左右  12月3日中午,重慶巫山縣陰天,天空飄著雪粒,風吹來讓人感覺到冷颼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