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6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閏四月的年份,千島湖的晝夜溫差似乎更大了,而這並不影響人們的忙碌,在這個特定的農忙季節。每年白露,是千島湖山核桃主產區全面開採的日子,老人小孩,上班的上學的,甚至遠在城裡的白領精英們都會休年假趕回家幫忙,這一場秋收蔚為壯觀。可想而知,山核桃在千島湖堅果界乃至千島湖特產界裡佔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但偏偏在這浩浩湯湯的人群中,有一個人「逆向而行」,大家都往山上去,往樹上爬,這位「農忙人」卻每天往地裡跑,在土裡挖挖刨刨,她就是文昌鎮女種植創業能手黃歡。
01
棄業從農,爭做「創業者」
「起初回家,只是休產假,沒想到最後會『棄業從農』,自己也很意外!」2017年年底從寧波休假回到小村子,幫著父母經營自家的小民宿,在經營過程中接觸天南地北各種各樣的客人,與他們交流旅途中的趣聞軼事,可能就是這種「思想的碰撞」,讓我沒有被安逸的小村生活困住吧。
「老闆,千島湖特產你這裡有得賣不?」「老闆,你有啥好的千島湖特產推薦買不?」每天都會有入住的民宿客人來問,我便萌生了賣千島湖特產的想法,旅遊不就是吃住遊娛購嗎?在民宿一樓大廳,開闢出了一塊專門擺放各類特產的區域,放一些展示和試吃,效果似乎挺不錯,碰上運氣好,一天的銷售額可能超過一天的房費。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常規的初級農產品季節性太強而且不易保存,預包裝的特產都是其他經銷商那裡進貨,品種多進貨不方便,成本還高,綜合算下來,等於在給供貨商白忙活。於是,一個更大膽的想法冒了出來,為什麼不賣一款屬於自己的特產?
02
一線調研,敢於「碰釘子」
「一口爆漿的水果玉米,新品種,嘗鮮的留言!」有了這個大膽的想法後,對日常特產話題就會更為敏感,朋友圈這則「新品種嘗鮮」的動態,讓我立馬眼前一亮,也許去他那裡看看會有所收穫!多年未見的老同學,帶我參觀了他負責的電商產業園,介紹了電商產業園對接的各種銷薄增收項目和黨建基地。各種新奇的農產品新品種,讓我怦然心動,恰巧還碰上了來黨建基地技術指導的省農科院李老師,田間地頭,很多想法不謀而合!回來後,通過後續與李老師溝通,最終確定了我們的特產發展方向。
「這個我們加工廠不會做,不擅長啊!」方向明確,接下來就是尋找合適的加工廠了。本地現有的加工廠不是技術不對口就是機器不對口,假如自己開辦工廠,現有經濟實力不允許,審批也是一道難過的坎。最終,我們商量決定與外地加工廠合作,委託加工。根據市場信息,輾轉多地,考察多家大型小型加工廠,最終選定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的金華加工廠,籤訂加工合同。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2019年正式開始自己的特產之路。
「鄭委,種植的事情,幾個村考慮的怎麼樣了?」「王書記,閒置的那些土地農科院的李老師來看過了,各方面都很適合種植!」「宋主席,感謝引薦,我們的種子下周就能送到,馬上可以播種!」因為一心一意要做自己品牌的特產,要把最好的千島湖品質帶給消費者,我們尋找當地願意種植的村民,讓他們種出真正的千島湖原材料!同時,我們也希望可以藉助自己所學所積累的資源,為農村的消薄增收出一份力!王阜鄉成為我們第一個原材料種植基地,緊接著金峰鄉,文昌鎮也成為了我們堅實的後背力量。其中文昌鎮王家源智慧農場,成為了我們與省農科院合作項目的科研種植示範基地,選取其中近十畝種植十餘個新品種,這一舉動也引來了省農科院、省農業廳、縣農業局的參觀考察。
03
網絡營銷 ,樂做「排頭兵」
目前,杭州千島湖淳夫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省農科院定向深入合作,已經初步形成原材料、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經營模式。整個市場體系,以千島湖為源點,向周邊輻射,產品已經賣到全國各地,北京、大連、四川,廣州等等天南地北都有經銷商。在千島湖本地作為遊客聚集地的湖區景區和大型知名特產超市,淳夫園香脆花生系列產品更是炙手可熱的爆款特產,上半年乘著直播這股風,淳夫園香脆花生助力「學習強國雲助團」直播淳安賽區,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網紅產品。
目前,文昌鎮王家源智慧農場培育的花生迎來了大豐收。雖然香脆花生已經收穫了一波又一波忠實的粉絲,但是,活動還是要有的!
限時推出鮮食花生
浙花5號(黑美人)56.6元/2斤
浙花6號(粉佳人)32.6元/2斤
掃描識別下面二維碼即可直接購買
素材來源:文昌鎮婦聯
原標題:《花花世界 為你而生 ——記文昌鎮女種植創業能手黃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