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晚年的大統一理論為何失敗,他最終認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2020-12-18 美女小倩談科學

宇宙的研究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即便是天才的科學家,也需要一個漫長的研究過程。因為宇宙的研究需要很多科學理論的統一,這樣才能夠真正解開宇宙的奧秘。大家熟悉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對於宏觀宇宙的解釋,幾乎已經非常的完美,而且現在科學界,也不斷證明這些理論的正確。但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一旦接觸到微觀宇宙的話,那麼幾乎變得一無是處。這就給很多人一絲遐想,難道我們的宇宙是分裂的嗎?宏觀宇宙和微觀宇宙,如果並不一樣的話,那麼我們怎麼樣解釋宇宙的演化以及生命的產生呢?因為這一切都是微觀宇宙的物質組成,從而形成了宏觀宇宙。所以現在很多科學家都在研究大統一理論,美女小倩今天詳細的說一下愛因斯坦的大統一理論研究,朋友們可以加我粉絲和關注,一起進行探討。

愛因斯坦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的成就至今無人能夠比擬,愛因斯坦這個年代,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量子力學在這個時候被提出,當時給了愛因斯坦很大的震撼。但是他相信決定論堅信,而且愛因斯坦認為上帝不擲骰子,所以愛因斯坦一直不接受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理論,雖然愛因斯坦,也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作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堅決相信宇宙是固定模式在運行,每一個時間段所有的物體位置都是固定存在,只要你知道熱度和物體的運動方向,那麼就可以很輕鬆的知道下一秒宇宙是什麼樣子。但是量子力學的很多例子證明了一點,那就是距離、物體、質量以及形式很難固定。愛因斯坦因此在晚年,開始進行大統一理論的研究。

愛因斯坦的研究方向,十分明確和固定,因為他希望能夠證明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只要能夠將兩者同時證明的話,那麼無異於讓宏觀宇宙和微觀宇宙有了一個框架,這樣就能夠實現大統一理論的成形,可是很可惜的是愛因斯坦,一直沒有找到方法,也就根本沒有辦法得出一個固定的宇宙的數據,這對於愛因斯坦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到底是什麼樣的難題,讓愛因斯坦沒有辦法解決難題呢?其實這就是量子力學中粒子的二象性不確定性,那麼這種不確定性是什麼模式呢?美女小倩給大家解釋一下,比如有一個粒子,當你知道它的位置的時候,那麼就不會知道粒子的方向和速度,無論你怎麼樣努力,結果始終如此,正是這個難題,導致愛因斯坦根本沒有辦法繼續深入下去。

晚年的愛因斯坦對此非常的無奈,因為他確實做了很多的努力,可是量子世界的神秘,讓愛因斯坦感到無奈。甚至愛因斯坦半開玩笑的指出: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當然這句話,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美女小倩認為,愛因斯坦知道量子世界和宏觀宇宙有著具體的聯繫,只不過我們的技術達不到,所以根本沒有辦法進行具體的研究,直到今天為止。

為什麼美女小倩這樣說呢?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們現在的研究手段,一般是通過超級計算機經研究,大家要知道一點,超級計算機不過是一種粒子計算而已,它可以計算大一些的粒子,可是跟計算機一樣,或比計算機小的粒子,那麼我們的手段根本無效,所以科學技術的發展,才是揭開量子世界秘密的唯一手段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晚年真的說過,「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句話嗎?
    毫不誇張的說,愛因斯坦的形象,幾乎滿足了大眾對科學家的一切幻想,所以假借愛因斯坦之名,博人眼球的謠言也特別多。 比如這句神叨叨的:愛因斯坦晚年曾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 愛因斯坦晚年發現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為什麼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提起愛因斯坦,在中國絕對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從小學到高中,他的畫像懸掛在樓道或教室裡,作為物理學的泰鬥,受到很多人的尊敬。雖然多年之後才能接觸到他的一些理論,但著名的質能方程E = mc2促進了原子彈理論的成型。
  • 為什麼連愛因斯坦都認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一直以來都流傳著愛因斯坦的一句話: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如果仔細查閱資料,我們就會發現,愛因斯坦其實並沒有說過,這句話實際上是別人強加在愛因斯坦的身上。這裡的「上帝」指的並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上帝」,愛因斯坦是堅定的無神論者,這裡的「上帝」指的是終極理論。而愛因斯坦提到的「完備的定律和秩序」其實是和「一切都是安排好的」的意思是類似的。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 是誰界定好了這一切?愛因斯坦的懷疑或許又對了
    如果將他的言論帶入上文的問題中,似乎說明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也契合了愛因斯坦曾說過的一句話——上帝不會擲骰子。 若宇宙中一切都是安排好的、界定好的,所謂的「演化」不過是既定的機械式程序,那麼愛因斯坦的懷疑或許就是正確的
  • 愛因斯坦晚年燒毀所有筆記,外界眾說紛紜,你同意哪種猜測呢?
    不僅如此,在愛因斯坦的晚年他曾經說出過一句讓人爭議的話——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愛因斯坦到底發現了什麼,他又為何要說出這麼一句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呢? 他的理論涉及到了自然界的一切,大到宇宙,小到原子粒子,除此之外,他更是重新定義了我們對時間與空間、能量與物質的傳統概念理解。 愛因斯坦去世之後,人們解剖了他的大腦,發現他的大腦開發居然達到了普通人的兩倍,他提出的一些理論直到如今還有很多不我們所不能理解的,而他臨終前慌張燒掉筆記的行為更是引得眾人爭論,因此產生了眾多的觀點。
  • 大統一理論:一把解開宇宙終極奧秘的鑰匙,就連愛因斯坦都找不到
    理論上,宇宙間所有現象都可以用這四種作用力來解釋。但這4種力的強度大小和作用範圍都相差十分巨大。當處於一定條件下時,能不能建立一個理論,將這4種力全部囊括進來,統一說明?這就是「大統一理論」的由來。而說到「大統一理論」,一個人不得不提——愛因斯坦。
  • 愛因斯坦臨終前,為何要銷毀統一場論手稿?他在隱瞞什麼?
    愛因斯坦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也是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世紀偉人」的人,能與他媲美的只有伽利略、牛頓二人。在世人眼中,愛因斯坦的科學之路十分平坦,似乎沒遇到什麼挫折。但是,從他遺留的手稿和書信中卻可以看出,他臨終前仿佛經歷了什麼痛苦的事情,又或許在隱瞞什麼,否則他也不會銷毀統一場論手稿。
  • 愛因斯坦臨終前燒掉研究筆記,他是發現了什麼嗎?
    愛因斯坦一生都沉迷於他的研究,就算是在病床上,他也是不停地演算著各種各樣的公式,在他生前,曾記錄了許多研究筆記,各種發明理論的筆記,不過在他1955年去世之前,他卻將自己畢生的研究筆記燒毀,這一舉動 也是震驚了科學界。那麼愛因斯坦臨終前為何要燒掉筆記呢?愛因斯坦一生都非常痴迷於學習,那麼為何最後會燒毀筆記呢?
  • 宇宙的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愛因斯坦為什麼這麼說?
    筆者:三體-小遙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愛因斯坦的很多理論都顛覆了人們的認知,並且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在宇宙探索領域,他的一部分觀點就已經被證實,然而面對宇宙的存在問題,愛因斯坦並沒有佔據有力地位。
  • 愛因斯坦晚年為何信奉神學?上帝存在與自然科學是不是無法共存的
    愛因斯坦是現代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其著作《相對論》影響了後來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哪怕是再過100年,甚至是1000年,都沒有人能夠否定愛因斯坦在科學方面做出的貢獻,但許多人或許不理解的是,為什麼如此熱衷於科學研究的大科學家到晚年卻十分信奉神學,並且認為科學最後的一切都是指向神明?
  • 物理需要大統一理論
    研究背景早在20世紀20年代,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致力於尋找一種統一的理論來解釋所有相互作用,也可以說是解釋一切物理現象,因為他認為自然科學中「統一」的概念或許是一個最基本的法則。甚至可說在愛因斯坦的哲學中,「統一」的概念根深蒂固,他深信「自然界應當滿足簡單性原則」。
  • 愛因斯坦未能完成的統一場理論,物理學家依然在探索,且初見成效
    愛因斯坦的夢想依然有人追隨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無疑是那個年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在人到晚年的時候,他曾苦苦的追尋那難以解釋的統一場,試圖用理論統一所有的自然力量,但最後也是以失望而告終。
  • 為何牛頓晚年會研究神學?沒有他很難解釋人類的最終問題!
    為何牛頓晚年會研究神學?沒有他很難解釋人類的最終問題!雖然在近幾年科學界當中出現了不少的人才,但是最典型的莫過於牛頓和愛因斯坦,如果你們能夠拿出比他們兩個,還要聰明的科學家,小編是不會相信的。但是就連這兩位最聰明的科學家,在晚年卻沉淪於神學當中不能自拔。大家都知道牛頓的力學三大定律,萬有引力和微積分等一些學術成果,不過到了晚年,他們卻開始研究起了神學,說實話,直到現在,沒有一項科學證明能夠證明,上帝是不存在的,無論是生命的起源還是宇宙的歸宿。
  • 史上偉大科學家,為何最終都承認上帝存在,他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關於上帝,我們都認為他只是代表著人們的宗教信仰,人類文明中誕生了很多的宗教信仰,比如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三大宗教,都有屬於自己的至高神,宗教人士們相信神的存在,能把身邊的一切無法用常理解釋的事情歸到神學方面,我們這些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是不相信這些的,我們相信科學家,認為一切都能用科學的手段來解釋
  • 愛因斯坦晚年信奉神學,霍金卻極力否定上帝的存在,他發現了什麼
    說來也奇怪,大部分的科學家在研究科學的同時,也信奉著神學,但在一般人看來,神學和科學是相互矛盾的,那麼,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讓科學家都迷信神學了呢?以生命起源為例,關於地球生命的來源,神學家認為生命是神創造的,萬事萬物都存在被神安排好的痕跡,而科學家則認為,萬物的起源都是存在因果的,用科學的角度去分析問題,人類最終就能解開生命乃至宇宙誕生的秘密。
  • 麥克斯韋明明統一了電磁學,為何只能排在牛頓、愛因斯坦後面?
    無論是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還是微積分都被牛頓寫在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本曠世巨著裡面。從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牛頓在物理學、數學、天文學以及自然哲學領域的深入研究,他建立了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使得人類對自然科學的認識有了飛躍性的進步。
  • 如果有人能夠統一四大基本力,那他能否超越牛頓、愛因斯坦?
    物理學家熱愛統一我們都知道,牛頓和愛因斯坦是物理學史上最頂級的物理學家。我們會發現,最頂級的幾位物理學家都完成了物理學的部分「統一大業」,比如: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三定律,讓我們知道物理學定律是具有普適性的,宇宙中的和地球上的都是一致的。
  • 避免不一致思維模型——愛因斯坦晚年為何不接受量子力學
    一、愛因斯坦晚年為何不接受量子力學?2020年12月4日,我國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
  • 世界天才的自負與孤獨:愛因斯坦晚年犯的錯
    博達尼斯是一位講故事的高手,善於將複雜的物理學問題通過幾條簡單的線索展示出來,又將這一切置於歷史發展脈絡中。讀完這本書,我們對愛因斯坦的智力發展史、他所處的社會環境、他的政治態度、他與同時代科學家的關係、他對量子力學的態度以及他的婚戀觀等都有了非常直觀的了解。簡而言之,一切讓愛因斯坦之所以成為愛因斯坦的元素都躍然紙上,缺一不可。
  • 電弱統一理論:物理大一統理論的重要基石
    費米認為是弱力在起到作用,他把弱力用看做是一種參與作用的四個粒子(如中子衰變中的中子、質子、電子和中微子)之間的點相互作用,提出了費米弱作用理論。從20世紀初開始人類就想將這四大相互作用統一,從而實現物理的大一統。愛因斯坦探索的失敗在完成了《廣義相對論》之後,愛因斯坦一直想要實現物理的大一統,他後半生30年的光陰基本上耗費在了這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