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剛經》中的四個經典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也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教人修行悟道的重要經典。禪宗六祖慧能因為聽到其中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開悟,給諸多修行者,留下不識字,卻能悟道的典範。可以說,《金剛經》中諸多經典,都能讓人見性、開悟。
-
佛教:《金剛經》中的五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意思是,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金剛經是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經典,是一部般若智慧經。它和《心經》一樣,為大乘般若品的經典。如今社會上流傳的版本以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居多。
-
佛教:《金剛經》中的四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關於禪宗,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也無外乎「開悟明心」。其實,最初達摩祖師弘傳禪宗,專以《楞伽經》作為參禪印證,傳到六祖慧能大師,才開始以《金剛經》作為驗證參學者所悟真假的憑證。《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總綱,「金剛」意為金中之精堅者,能斷萬物。佛言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由此可見《金剛經》在佛門中的地位。
-
鮮為人知的金剛經心咒及金剛經修持心要
《金剛經》,象徵如金剛般能斷除一切愚痴迷惘的智慧,自古以來因持誦此經而開啟智慧、考試得中的效驗,時可見聞,是中國流傳非常普遍且重要的經典。《金剛經》對中國佛教徒來說,是一部耳熟能詳的經典,而且這部經對中國佛教的修行人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尤其在六祖惠能大師之後。六祖惠能便是因此經之經文而開悟,於是本經成就為禪宗傳承中最重要的一部經典。
-
《金剛經》中最有智慧的4 句開悟箴言,讀懂了能讓你一生獲益
01前言《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經典,距今已經有1300多年,它之所以流傳時間之長、流傳範圍之廣,與它內在的修心與引導人們開悟的智慧分不開,下面為大家講解下《金剛經》中最有智慧的4句開悟箴言,讀懂後可以讓你的一生收益。
-
佛法:想獲得《金剛經》的殊勝功德,在讀誦之前先要搞清楚4個要點
一定數量去讀誦《金剛經》就能否獲得開悟,這個還真的不好說,有的人讀誦了一輩子《金剛經》,也沒有悟入如來的智慧之海,可是六祖慧能只是因為聽到了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卻心下啟悟而跑去黃梅求法,並最終證道入於涅槃,可見這個能否開悟,與數量的關係並不是太大。
-
六祖壇經第二:惠能聞經開悟,背後卻是前世無量佛前中下的善根
01一字不識,聞經開悟先請經文:惠能嚴父,本貫範陽。左降流於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譯文:惠能大師的父親姓嚴,籍貫是範陽,也就是如今的河北一帶,後來流落到了嶺南,也就是現在的廣東。
-
金剛經第三:真正開悟的人,都是返璞歸真,看看釋迦佛就知道了
01《紅塵說禪》系列第340篇咱們繼續來聊《金剛經》,之前談了這部經在佛法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也聊了經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的具體含義,這一章開始正式介紹裡面的內容熟悉佛教的師兄都知道歷史上的帝王之中,對佛教最狂熱信奉的莫過於梁武帝,他一生齋僧布道,建廟弘法,福德無量,但是他的兒子昭明太子的慧根更在其父之上,他把當時影響力極大的《金剛經》按照內容劃分了三十二品,並且各自單獨起了一個名字。
-
《金剛經》四大經典名句,能懂一句,也可開悟!
而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金剛經》,則是其中經典的經典。其中的許多句子,都深為廣大佛學愛好者喜愛。《金剛經》中有許多經典名句,今天雲來就與大家分享其中的四大經典名句。這四個經典名句,只要能真正弄懂其中一句,也可開悟!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金剛經》淺易之法出般若15
各位同修,在今天末法時代,能夠深入研究三世諸佛的妙理,非常難逢難得,本人非常高興,也非常樂意和大家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一起學習《金剛經》。今天我們學習法出般若。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這段經文淺易來講是說:為什麼這樣(無為的法布施所獲得的福德超過財布施所獲得的福德)呢?須菩提,一切佛,他們之所以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都是通過修習《金剛經》而成的。
-
佛教:佛陀說此經難信,若能修持功德圓滿!
例如對於上根利器者,佛陀開示《楞嚴經》、《法華經》、《金剛經》這樣的大乘經典,使其讀經就能開悟,而成就佛果。佛陀開示的三藏十二部經,包羅萬象,應有盡有,不同的人都能夠在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修持法門。有人覺得禪宗枯燥,有人覺得律宗難持,修行起來都有一定的流程,於是希望有一種最簡單的,人人一學就會的法門。
-
失而復得《金剛經》:原來你的好運裡藏著累世的善緣
白樂天母親病重之時,他為母抄寫《金剛般若經》百卷祈福。後此經卷散落寺廟,又經歷了改朝換代,大多已經遺失。唯有吳中太湖內洞庭山一個寺中,留藏一卷,直至嘉靖年間依然完好,首尾不缺。許多知名人士曾紛紛前來觀展,並籤名題字。千百年間使該墨寶成為一稀世古蹟。
-
《金剛經》的精髓,就是這八個字,若能真正參透,也就開悟了
《金剛經》的精髓,就是這八個字,若能真正參透,也就開悟了據說,禪宗六祖慧能聽五祖宏忍大師講解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的時候,慧能大師瞬間開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雖然只是短短八個字,卻蘊含無盡玄機,若能真正參透,你也就開悟了很多人會有這樣的困惑:既然心無所住,為什麼還生其心?生的又是什麼心呢?
-
《金剛經》三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今天分享《金剛經》的三個名句,和大家共同學習。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五祖弘忍和尚給六祖慧能講《金剛經》,講到這句經文的時候,慧能大師就大徹大悟了。我們讀了很多遍,也沒開悟,但雖然沒有大悟,總也會有一點小悟。佛門經常講「清淨心」,為什麼要修清淨心?因為清淨心就是真心,就是菩提心。而住色、香、味、觸、法生起的心是攀緣心,是妄心。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之所以彰顯不出來,就是被妄心所蒙蔽。這裡的「無所住」,有兩層含義,一是不執著,二是也不斷滅。
-
清涼學堂丨不可不讀的佛經:《金剛經》
佛經是佛陀留給我們的法寶,正如《三皈依文》所說,「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當我們能夠見到佛經、聽聞佛法,並且接受佛陀的教導,就要努力精進,不會再悖離佛法,而要深入經藏,接受佛陀的教法,學習用大海般廣闊的智慧,來破除我執煩惱。
-
打坐與開悟有什麼關係?
《大佛頂首楞嚴經》中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這裡的戒,指的是佛陀所規定的戒條。只要按照戒條去約束自己,心就能定下來,最後生發出智慧,由此而開悟。很多人由此就說,修行,只要去持戒,就能達到開慧的目的。但是我們看到,佛陀當年成道,就是在入深定中,降伏了各種魔道,從而證悟了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那麼,打坐與開悟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
一本富含哲理的小貓漫畫
河青新聞網訊 《毛裡求詩·可樂雞翅卷》是以毛毛貓為主題形象的繪本風格的作品,屬於幽默有趣富含哲理的繪本漫畫,整本書的內容充滿積極的正能量。《毛裡求詩·可樂雞翅卷》 供圖/河北美術出版社本書每一頁都繪畫一個獨立的單幅小故事,配以簡單有趣並富有哲理的文字或打油詩,題材貼近當今社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給人以親近認同感
-
佛教:如何誦經才能開悟,達到一種超然的境界
學佛修行的佛子,大多都有一個心願,深入經藏學習佛陀的智慧開悟,得見諸法實相,證悟自性空的真諦。開悟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種,因人而異,一般有解悟和證悟,禪宗有頓悟和漸悟。大家非常熟悉,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六祖慧能大師的頓悟,即通過思維的頓悟,到達思想的彼岸,大徹大悟。這種頓悟的方法,是常人難以達到的,一般都是通過讀誦經文,漸漸的去解悟,最終證悟。誦經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不如法隨意誦讀,就是完成誦經的一種形式,很難開悟。如果,懂得十二法,誦經就能開悟,達到一種超然的境界。
-
《金剛經》:弘布法音,續佛慧命,功德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
受持讀誦《金剛經》,自有無上妙用,可獲無窮福德,可以顯明自我的真如自性,但是這卻只是自利而已,為他人解說《金剛經》中的旨趣,哪怕是短如四句偈等。,所以佛祖才多次(第十一、十三、十五、二四品)的教導眾生要廣為眾生演說此般若智慧。
-
怎樣理解《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經》前半部講的就是破四相,破四相就是把我執法執去掉,執著去掉就脫離六道輪迴而進入四聖法界。《金剛經》前半部教你破四相轉凡為聖,後半部教你破四見,把分別去掉,讓你證到菩薩的果位,從而成為這部經的當機者。那麼「應無所住"對於凡夫能不能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