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夏的徵途 | 解讀《守望者》

2021-01-13 畫眉田莊


近期,DC和漫威家老牌動漫大廠紛紛推出了《海王》和《蜘蛛俠:平行宇宙》兩部電影。觀眾們長久以來對於美式個人英雄主義的追求在一年又一年超級英雄電影的浪潮中愈來愈強烈。


看膩了同題材的作品,是時候用新的視角來看看超級英雄這個經典的主題了。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DC鎮宅之寶之一-《守望者》漫畫和其改編電影。


(官方對紐約街道的插畫)


(電影中的羅夏)


我今年十月份在b站up主 @努力的lorre 的《守望者》導讀視頻的推薦下,入手了我這本體量十足的漫畫書。原版書籍從淘寶買回來之後,手一掂量是很有分量的。本書雖然是漫畫,但是其中對話以及旁白的文字加起來據說有幾十萬字的體量,相當於一本長篇小說的長度了。作者Alan Moore更是一位神人,其最著名的著作還有《V字仇殺隊》,《來自地獄》等,每一部都可以稱得上是經典。維基百科說他「他經常被形容為歷史上最傑出的繪圖小說作家,也曾被成為是『過去五十年中最好的英國作家之一』"。


(守望者人物剪影,從左到右:羅夏,絲鬼一代,笑匠)


《守望者》全書圍繞名句"who watches the watchmen"(誰來監督守望者)來展開。令人哽咽的神轉折情節,飽和度和對比度變化奇妙的畫風,細節與心思並存的分鏡和畫格布局,動情的內附文案和作者手稿,甚至包括令觀眾們眼前一亮的畫中畫故事線,都使得在長達一個月才完成閱讀的我,在大結局的時候留下淚水。而事實上,這並不是我第一次看這本漫畫流淚了。流暢的武打戲,主人公之間的對峙,還有許許多多羅夏孤獨的徵途,在Dave Gibbons這位繪畫大師的筆下,跨越了平面,成為一個個在腦海裡張弛有度,悲喜共存的真實情節。不管你是喜歡什麼類型的故事,愛情故事,偵探小說,科幻史詩,家庭倫理,你都會在這本集多種主題為一體的漫畫書中找到。《守望者》先後斬獲科幻屆最高榮譽之一「雨果獎」(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部圖畫小說獲此殊榮),美國《時代周刊》2005年評選出的「1923年至今百部最佳英文小說」之一。


「冷峻的心理現實主義之作,它是圖畫小說史上的一塊豐碑。」
  ——《時代周刊》


在仔細為您剖析這部漫畫的精妙之處之前,我參照@努力的lorre 為大家推薦的閱讀/觀影順序為:如果您第一次接觸美式漫畫,閱讀水平比較低(中文版英文版皆是如此),或是還在讀高中以下,可以先考慮看完無刪節版的三小時長的電影改編。這部電影也堪稱是DC神作,是《守望者》比較還原和較好演繹的一個版本。然後根據自己的接受程度考慮是否購入漫畫。至於非常感興趣的同學,那麼《守望者》絕對是一部不可不讀的經典。在網上可以購買到漢化版和原版,大家可以隨意選擇。雖然看的過程會充滿挑戰。但是一旦對於情節脈絡逐漸熟悉,把人物關係理清後,就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原汁原味的大作細節了。在看完漫畫後,再去欣賞電影,想必會有不同的體驗。


(劇透預警)

那麼話不多說,我首先來和大家說一說Alan Moore在本書中塑造的形象之一:Rorschach 羅夏


(羅夏和他的面具)


本書按照羅夏的自述為其中一主線展開敘述。


可以看到,羅夏在漫畫中體型壯實,身材高大,戴著棕色漁夫帽和棕色翻領大衣,臉上戴著古怪的黑色斑點面具(電影中黑色斑點會隨著他的表情而變化)脖子上也常年圍著圍巾。一副黑社會老大的打扮。


(執行任務的羅夏)


而羅夏這個名字,也很大程度上受到羅夏墨跡測試的靈感而來。事實上,羅夏墨跡測試在漫畫第179頁首次通過紐約州立精神病院Malcom醫生的視角呈現出來。在遭到人陷害並且鋃鐺入獄後,羅夏的案子引起了Malcom醫生的重視。他便開始了對羅夏的治療,順便試圖了解這個鐵血的男人為何在政府嚴厲禁止蒙面英雄們仍混跡於街頭。


(羅夏墨跡測試圖例)


羅夏測試是一個著名心理測試,通過詢問患者如圖範例的墨跡,讓他們辨認自己聯想到了什麼,從而推理出患者的心理狀況。


在原書中,羅夏在最初幾次的會診中都搪塞Malcom醫生以積極正面的答案,如179頁中,他告訴醫生自己看到了一隻「美麗的蝴蝶」。羅夏正因為對次測試太過熟悉(電影中如此解析),一直沒有將自己真實的聯想告訴醫生。直到多日之後的一次會診,他終於坦白,說這來源與一次偵查案。他從此開始帶這個詭異的頭套,開始從「軟弱的」自己變成現在的羅夏。他反覆強調"I used to be too soft「 (我過去對人太軟弱)。


(摘掉面具的羅夏(漫畫中和電影中))


有一年,羅夏奉命偵查一樁綁架案。一個小女孩失蹤了。他悄然從後院中潛入被懷疑的宅子,但是只看到了撕咬搶食的兩條獵狗。


(Copyright ownership belongs to DC Comics)


進了屋子,他在烤爐裡找到了破碎的女孩衣服。打開廚房裡的櫥櫃,裡面鋒利的砍刀在漫畫中用藍色高亮。羅夏撫摸過傷橫累累的刀板,手划過過深刻的劃痕,心裡有驚悚的迷思略過。他望向著窗外。眼前是仍在撕咬骨頭的惡犬。


(Copyright ownership belongs to DC Comics)


骨頭!


它的尺寸,形狀,像極了人的大腿骨。


(Copyright ownership belongs to DC Comics)


紅色畫幅,羅夏的臉凝固了片刻。


(Copyright ownership belongs to DC Comics)


下一頁,羅夏緩緩的,手持砍刀,在獵犬不知所措的凝視下,在內心咆哮的憤怒和噁心中,揮舞起閃光的利刃--


Splash! 


(Copyright ownership belongs to DC Comics)


在前文中出現的鮮血淋漓的狗頭,又一次呼應。讓這個盪氣迴腸的斷落留下無限遐想。


Alan Moore就好像深知觀眾強烈的共情能力。在這樣讓人驚異,恐懼,汗毛聳起的故事情節下,畫幅戛然而止。觀眾們又被拉回診所。


讀完這個片段,我合上書。因為自己因為霎那間的恐懼和憤怒而難以平復心情。腦中剛讀完的故事仿佛像電影一樣一遍遍的上演,蠶食著我的情緒。我和羅夏一起怒不可遏,又為一樁樁毫無人性可言的慘案心痛,噁心。


例如此類的羅夏早期故事要到全書的中後部分才得到敘述,這樣的反差和衝擊更是對我閱讀體驗的極大挑戰。當然了,這才得以說明《守望者》這本書的厲害之處。讀完這章之後,我做夢還會夢見那隻血淋淋的狗頭。不誇張地說三天之後我才得以有勇氣繼續閱讀。


說起過往,羅夏的出生更是卑微。他貧困的成長環境和與母親絕望的關係,一步步讓他成為一個雖看過黑暗,心中卻還對於正義燃著熊熊烈火的人。結尾,羅夏在自己的絕對正義真理面前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他,生於人間地獄,卻心無旁騖地畢生追求正義。用暴力和瘋狂為自己殺出一條血路,是一個極端,又可歌可泣的非典型英雄形象。

(「絕不妥協,即便在末日決戰之前」)


沒有了羅夏,這場徵途便變得沒有意義,也沒有那麼盪氣迴腸了。


他的故事,如若各位還感興趣,可以自己深入了解。我覺得作者在羅夏的刻畫上是及其細緻入微的,是讓人感覺複雜又彷徨的。


事實上,《守望者》這部作品塑造了很多這樣非典型的英雄角色。他們有的暴力兇殘,有的愛好歌舞昇平,尋歡作樂,有的懦弱膽怯缺乏主見,有的無情如上古天神,有的自私又自以為是。這部在美蘇核恐慌之下誕生的巨作,再一次刷新了人們對於英雄主義的看法和審視視角,是一部難能可貴的作品。


接下來,我還會為大家在這個公眾號帶來更多諸如此篇的,對於《守望者》中各位英雄的不完全介紹,有興趣的各位可以多多留意,多多關注。


(羅夏在電影中的經典臺詞)


所有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本文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讀懂漫改《守望者》系列之悲情英雄羅夏
    守望者2009電影版,不知道小夥伴們是否在長達3個半小時的時間內看出多少內涵,基本打鬥場面很少,採用大量插敘,倒敘,漫畫動漫的情節。在大量鋪墊之中,向觀眾展示出各種英雄的本質,英雄們的價值觀,雖然沒有漫威電影中的合家歡的大結局,各種奇幻,科技,寶石混合戰爭的大場面。
  • 美劇《守望者》開播首評:成為「白人至上」組織圖騰的羅夏面具
    言歸正傳,本文主要的內容,還是和讀者們一起捋一下第一集所呈現出的明面和暗地裡的各方勢力,重點說一說我對羅夏面具成為極端組織標誌的看法,然後對劇版做一個簡單評價。《守望者》世界觀的延續和發展美劇版《守望者》開端由一次真實的種族屠殺事件引入。事件發生在1921年俄克拉荷馬州的圖爾薩,白人駕駛轟炸機炸黑人,死傷慘重。
  • 沒有任何超能力的DC英雄-守望者羅夏
    他就是來自DC首部反超級英雄《守望者》中的——羅夏。從左至右:羅夏、法老王、曼哈頓(後)、夜梟、絲靈二代、笑匠守望者的故事背景設定在美蘇冷戰期間,滅世核戰一觸即發,一旦開戰將是全人類的災難。羅夏的仁慈消失了。他的心中只有偏執的正義,法律與罪孽都在自己的評判之中。然而這樣的正義觀雖然是所有人都渴望的,但人性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羅夏自身是一名極右翼分子,高度信奉道德的絕對性,對於美國法律與過去平和的自己羅夏稱之為軟弱。這樣的正義在現實之中貫徹起來也太難太難,現實將他逼成了一個瘋子。羅夏時而暴躁,時而冷靜,並且性格孤僻,有暴力傾向。
  • DC宇宙迎來羅夏後傳,守望者的故事何時才能結束?
    羅夏作為守望者原作漫畫中塑造的最成功的一個角色,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他才是守望者世界中真正的超級英雄,因為他不會妥協,雖然沒有超能力,卻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來對抗邪惡。》相比,簡直就是給小孩子看的,而在當時的冷戰背景之下,守望者的故事引發了無數人對於和平的思考。
  • DC《守望者》:女版「羅夏」黑色剪影的悲慘命運
    DC《守望者》:女版「羅夏」黑色剪影的悲慘命運DC電影《守望者》的開頭中有一段信息量很大的鏡頭,就是守望者前身民兵英雄的合照,守望者的成立,以及一些英雄的死亡與生活信息,還有很多融合歷史真實事件的鏡頭,裡面有著一個同性戀的女性英雄,她叫黑色剪影(側影)。
  • 守望者電視劇被粉絲吐槽,劇情過於硬核,原著黨都看不懂!
    看懂守望者電視劇的前提:看過原著《守望者》的漫畫。(深度解讀,一個細節都不錯過的那種)對美國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喜歡超級英雄的故事並且能耐得住性子。沒錯,這部HBO的《守望者》美劇比扎克·斯奈德導演當年拍攝的電影《守望者》的觀看門檻還要高,而深度解讀《守望者》漫畫的前提條件就是了解冷戰的背景和歷史,並了解其他的超級英雄漫畫。
  • DC宇宙中一位「另類」英雄——羅夏
    作為DC旗下一個重要分支,「守望者」也是DC旗下的重要團體,特別是「守望者宇宙」正式與「正義聯盟」宇宙合併後,開啟了《末日鐘聲》這部世紀大作。而說起「守望者」團體的成員,人們大多想到的是「曼哈頓博士」,但實際上,熟悉《守望者》漫畫的人都知道,《守望者》中最容易被人認定為「主角」的,應該是「羅夏」,他雖然沒有曼哈頓博士那種「改天換日」的能力,他神秘的「行動方式」,強大的「武力」以及執著的「精神」,都讓觀眾充滿了興趣。
  • 你真的看懂《守望者》了嗎?
    前段時間寫完了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之後陸陸續續收到一些粉絲的私信,討論到「既然說了《蝙蝠俠》三部曲,何不探討一下《守望者》?」所以這篇文章主要探討的就是,《守望者》到底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為什麼《守望者》能夠被譽為「最偉大的超級英雄作品」之一?
  • 《守望者》:DC電影的天花板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這部於2009年上映的《守望者》。第二代的守望者聯盟成員們也成長起來了。曼哈頓被甘迺迪總統奉為座上賓,並幫助人類登上月球。而笑匠刺殺了甘迺迪總統。絲雀二代從小就目睹母親絲雀一代和繼父經常吵架。羅夏開始打擊罪犯。
  • DC推出首個《羅夏》獨立系列!或將和小丑上演對手戲
    在2019年HBO版的《守望者》可以說是吸引了很多新粉絲。
  • 最佳超級英雄電影,被無數人奉為經典的《守望者》
    電影主要聚焦於「二代守望者聯盟」的英雄們,故事開始於1985年的一個神秘人入侵了笑匠愛德華·布萊克的家裡,笑匠在片中的設定是一個愛說笑話,體格健壯的暴力狂,是守望者聯盟裡很極端的一位英雄,但是此時他已經年邁,與神秘人交手沒多久就身受重傷,墜樓而亡了,也正是因為他的死,讓退隱江湖的「二代守望者聯盟」重新聚首,在片頭的時候給我們展現了一代守望者的崛起和悲情的結局,一代守望者以看似荒誕實則荒涼的方式收場
  • 「守望者」成員介紹與背景
    《守望者》(Watchmen)是一部根據DC漫畫改編的超級英雄電影。笑匠,前「民兵」成員,後加入「守望者」。因為企圖強暴同組的絲魂一代,於1940年被「民兵」開除。1941年,改變裝束後的他在太平洋戰場上成為作戰英雄。
  • DC電影《守望者》超英電影的天花板
    上映於2009年的DC電影《守望者》我認為完成度還是很高的,高度的還原了原著漫畫,電影的導演剪輯版中更是以動畫的形式穿插了部分原作漫畫細節,電影中的動畫部分正是原著漫畫中羅夏經常看的漫畫,內容極度黑暗。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羅夏的內心,整部影片的風格保持了DC電影一貫的黑暗風格,也應該是DC電影迄今為止最為黑暗的一部電影了。
  • 二代羅夏的秘密起源和真實身份
    在「DC重生」事件過後,守望者宇宙和DC宇宙融合。  二代羅夏是一個一推出就引起討論的角色,因為前一代羅夏不認同世界和平計劃,所以最後被曼哈頓博士殺死,代表了在混亂世道仍然選在不妥協的人,為此他的繼承者會做出什麼行為,又到底是誰,就令人格外好奇。
  • 美劇《守望者》將會是原創故事,現代背景下的守望者將遭遇什麼?
    華納將《守望者》的電視劇改編權交給了自家的HBO,實際上阿蘭·摩爾大神當年說的確實有些道理,這次他們要再一次的「糟蹋」守望者這個IP了,因為這次的美劇《守望者》不是前傳或者聚集,而是將整個守望者的故事改編和「雜糅」之後,放到了現代的背景之下,所以我們才會在預告片中看到一些非常有趣的鏡頭。
  • 《守望者》預告片深度解析,沒有曼哈頓博士的世界,會發生什麼?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守望者》電視劇的預告。本文含有大量的劇情推測,僅供娛樂和討論,具體請以劇集內容為準。《守望者》的原作者阿蘭·摩爾本身拒絕任何關於守望者的續集,因為在他看來這不過是資本的圈錢遊戲,真正的神作不需要任何的續集,守望者的故事已經講完了,每一部經典故事都應該有始有終。
  • 《守望者》片頭終極解析:電影的藝術
    那麼,我們就共同來解讀下這5分多鐘的片頭:BEGIN:片頭音樂是美國60年代代表歌手Bob Dylan的《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1964 年,鮑勃迪倫發表了專輯《時代在改變》(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 新版《守望者》曝大量新畫面,曼哈頓博士現身,法老王、絲魂回歸
    首先介紹一下這部劇的背景,這部劇版《守望者》並非重拍,2009年扎克·施耐德拍的電影版《守望者》基本是完全照著漫畫拍的,而這部劇集則很大程度上是原創,其故事發生在原版漫畫故事之後,所以 說,我們完全可以把這部劇集當成之前電影的後傳來看。
  • 最牛逼的超級英雄電影《守望者》,因為它的內核是反超級英雄
    《守望者》是一部非常經典的超級英雄題材漫畫,它打破了傳統超級英雄題材漫畫的壁壘,獲得了科幻藝術界的至高榮譽雨果獎。這部作品在2009年改編上映,一經播出得到了原著粉絲的瘋狂好評,但也泯然大多數超級英雄愛好者中。當時上映的情況是票房第一周之後就驟跌七成,一去不復返。
  • 羅夏:永不妥協的意志,可能只會讓世界更糟
    阿蘭·摩爾的神作《守望者》是超級英雄漫畫的頂峰之一,其中最受歡迎的不是聰明絕頂的法老王,也不是近乎神明的曼哈頓博士,而是永不妥協的羅夏! 簡單來說,羅夏就是低配老爺,他們同樣有著對正義的絕對追求和永不妥協的鋼鐵意志,只不過羅夏沒錢、沒裝備,更沒有老爺的光環,連格鬥技巧也只能算一般水平,前傳裡幾次差點被小混混打死,正篇裡也和二代夜梟一起被法老王吊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