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片頭終極解析:電影的藝術

2021-01-09 志愛無雙

《守望者》(Watchmen)根據DC同名漫畫改編的超級英雄電影。

漫畫原著由阿蘭摩爾(Alan Moore)創作,大衛吉布斯(Dave Gibbons)作畫,約翰希金斯(John Higgins)上色,不論在漫畫界與主流媒體都備受讚譽,被視為漫畫中的經典作品。《守望者》是美國《時代周刊》2005年評選出的「1923年至今百部最佳英文小說」之一,同時它以漫畫這種作品形式獲得了獲得科幻藝術界的至高榮譽——雨果獎(此前從未有漫畫獲得此項大獎)。

《守望者》電影由扎克施奈德執導,2009年上映,對於這樣一部限制級影片,媒體評論兩極分化,大眾評價褒貶不一……

但是,沒有人能否認它那極具藝術性的影片片頭,宏大的歷史背景、冷戰時期的美國思維、顯示與虛構的美國歷史的重塑,都讓其成為了這個時代最令人難以忘懷的經典電影片段之一!

那麼,我們就共同來解讀下這5分多鐘的片頭:

BEGIN:片頭音樂是美國60年代代表歌手Bob Dylan的《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1964 年,鮑勃迪倫發表了專輯《時代在改變》(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這裡面的大量歌曲完全被當時的人們視作一種政治宣言,反戰、平權、追求自由與平等這些詞被加在迪倫身上,他也儼然成為美國 60 年代的代言人,年輕人中反叛反建制的偶像。

導演選擇這首歌,著實選的好,因為實在找不出比這首更契合這段片頭的歌了。

1、初代夜梟(Nite Owl)在"高譚市歌劇院"用其招牌式鐵拳打擊劫匪。

畫面右方牆上的海報則是蝙蝠俠第一部封面,門口這是韋恩夫婦——著名美國漫畫英雄「蝙蝠俠」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的父母,以及管家阿爾弗雷德,漫畫中原本應該被搶走錢包並死於歌劇院後巷的韋恩夫婦得以存活,於是布魯斯韋恩並沒有成為蝙蝠俠,取代他的則是守望者。

2、絲鬼一代(Silk Spectre)站在一群警察中間舉著《紐約報》,上面寫著「罪犯橫行的時代就要在笑聲中結束了」 。

合影的後方是美國最高法院,此時是「民兵(Minutemen)」——守望者前身,已經開始正式和政府合作了。畫面中7個一起合影的男性中有3位都在瞄著她的胸部,站在她邊上的那位更是瞄得明目張胆,絲鬼反而引以為傲。

3、笑匠(The Comedian)抓到了銀行搶匪。

笑匠(The Comedian)被「民兵」開除後加入過「暴力破壞者」,後加入「守望者」。被笑匠抓捕的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時期,活躍於美國中西部的銀行搶匪和美國黑幫成員約翰赫伯特迪林傑,儘管受到警方等人的厭惡,甚至被當時美國調查局(後來改組為聯邦調查局)冠上"頭號公敵"("Public Enemy No.1")的稱號,但是當時人們卻仍對他尊崇有加,認為他是現代羅賓漢。

4、 1940年,初代英雄團體——民兵(Minutemen)成立(即:守望者前身),組織成員全家福。

合影記錄了民兵成員最輝煌的時刻,左起依次為:側影(The Silhouette),天蛾人(Mothman),帳單(Dollar Bill),夜梟一代(Nite Owl),都會隊長(Captain Metropolis),笑匠(The Comedian),絲鬼一代(Silk Spectre),正義頭罩(Hooded Justice)。

5、美國機轟炸機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

飛機是美國著名的B-29超級堡壘轟炸機「艾諾拉蓋伊」(Enola Gay)號,其在日本廣島投下了原子彈「小男孩」。飛機的前部塗裝由絲鬼一代畫像取代了歷史上原本印著的「ENOLA GAY」字樣。

6、著名的終戰之吻(V-J day kissing),主角卻被替換。

1945年8月15日的紐約時代廣場,人們歡慶二戰結束,紐約報上印著醒目的標題:「勝利!日本投降」。只是歷史上那張著名的照片《時代廣場的勝利日》中人物被篡改,姍姍來遲的海軍士兵只能目睹自己被側影(The Silhouette)所取代,與那位與護士擁吻,而周圍的人看到這一幕後流露出的表情,體現了美國當時對於同性戀的敵視態度。

7、1946年,帳單(Dollar Bill)在試圖阻止一次銀行搶劫時,因鬥蓬卷進了銀行的旋轉門而無法脫身,被劫匪開槍射殺。

皮克斯的作品《超人總動員》裡,對此情節有過一段很經典的致敬。

8、Happy Retirement Sally(退休愉快 莎莉),絲鬼一代(Silk Spectre)的退休聚會,第一代絲鬼的真名為(莎莉朱庇特)。

構圖效仿《最後的晚餐》,絲鬼一代已經懷孕,站在旁邊的是她的丈夫。側影與護士手挽手的親暱樣子也確定了她們的關係。

9、天蛾人(Mothman)因酗酒成癮,導致身體健康程度嚴重下降,並患有糟糕的精神問題,最後不得不被抓進了緬因州療養院。

10、側影(The Silhouette)與其同性戀女友被殺 ,牆上用血字寫著「Lesbian Whores」(同性戀婊子)。

報紙上女同性戀勝利之吻的報導,以及牆上的血字「Lesbian Whores」,在同性戀權利運動的起點「石牆事件」前夕,反同性戀者做出的極端舉動。

11、年幼羅夏(Rorschach)站在母親接客的房門外。

羅夏是妓女的兒子,他在門口靜靜的不忿的和排隊的嫖客在一起,其中一名嫖客手中的報紙的頭版頭條是「RUSS HAVE A-BOMB」(蘇聯有原子彈了),這標誌著冷戰的開始。

12、曼哈頓博士(Dr.Manhattan)與約翰甘迺迪在白宮前握手。

曼哈頓博士與政府合作,作為蘇聯核威脅的應對手段,在場應該還有基辛格博士。

13、甘迺迪總統遇刺現場,兇手居然是笑匠(The Comedian)。

1963年11月22日的德州達拉斯,乘坐林肯車的甘迺迪總統遇刺。真實歷史中,官方在調查報告中稱兇手奧斯瓦爾多開槍的位置是圖書館,但是彈道專家事後推算出的開槍位置卻是電影中笑匠所在的地方。

14、絲鬼二代(Silk Spectre)目睹母親(絲鬼一代)跟父親吵架。

電視中的新聞是1963年6月11日,越南大乘佛教徒釋廣德在西貢街頭,坐在地上,點燃了浸滿汽油的身體,以自戕抗議南越政府領袖吳廷琰及南越天主教會迫害佛教徒的政策。

15、巡邏的警察發現了路旁的消防栓上綁了兩個人,地上還留有一張畫有羅夏(Rorschach)標誌的紙。

被綁的兩個人是曝光水門事件,迫使尼克森下臺的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和卡爾伯恩斯坦,因為他們被殺,所以尼克森繼續連任了。

16、赫魯雪夫與卡斯楚在蘇聯勃列日涅夫在紅場閱兵。

1963年,古巴飛彈危機之後,卡斯楚首次訪蘇。

17、美國肯特州立大學慘案。

1971年的普利茲熱點新聞攝影獲獎照片中的情景:1970年5月4日,肯特州立大學學生抗議尼克森食言,發動戰爭入侵柬埔寨。19歲女孩艾莉森克勞斯把一朵白色的花插到了國民警衛隊員的槍中,之後國民警衛隊開槍,包括艾莉森在內11名學生被殺。

18、波普教父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與楚門柯波帝(Truman Capote)站在畫作前。

兩人身後的畫作是波普藝術的代表作,於1967年創作的《瑪麗蓮夢露》夜梟二代取代,後面的畫作是奧茲曼提斯,遠處的是羅夏墨跡測試。

19、阿波羅登月,從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的玻璃面罩中可反射看到曼哈頓博士(Dr.Manhattan)為其拍攝。

阿姆斯特朗說了一句「祝好運,高斯基先生」,這句話曾引起廣泛猜測,直到1995年7月5日在佛羅裡達州坦帕市接受採訪時,因為高斯基先生已經去世,阿姆斯特朗才做出解釋:「他兒時的鄰居高斯基先生要求妻子為其KJ,妻子怒罵除非鄰居的小孩能飛上月球」。

20、54俱樂部前,智謀者(Ozymandias)與大衛鮑伊(David Bowie)握手。

大衛鮑伊旁邊的應該是米克傑格(Mick Jagger),背景中還有著名音樂組合村民(Village People)。

21、新一代英雄團體——守望者。

從左邊數來分別是:笑匠(The Comedian)、絲鬼二代(Silk Spectre)、曼哈頓博士(Dr.Manhattan)、智謀者(Ozymandias)、夜梟二代(Nite Owl)、羅夏(Rorschach)。

END:電視中出現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第三次連任,另一臺電視還可以看到Doomsday Clock(世界末日時鐘、末日警鐘),窗外則是警察大罷工,反對「守望者」這樣的執法形式,他們認為這些扮裝英雄搶了真正的警察的飯碗。還有玻璃窗上寫不完的「Who watches the Watchmen?」(誰來約束守望者)和炙熱的燃燒瓶!

相關焦點

  • 《蝙蝠俠:黑暗騎士》和《守望者》,誰才是超英電影的No.1?
    而且,站《守望者》的朋友並不少。誠然,電影作為一種表達藝術,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100個讀者就有100個哈姆雷特,100個影迷可能就有100個天花板。但我重新看了幾遍《蝙蝠俠:黑暗騎士》,也看了幾遍《守望者》。依然認為,超級英雄電影的天花板,是《蝙蝠俠:黑暗騎士》。
  • 最佳超級英雄電影,被無數人奉為經典的《守望者》
    最近DC電影《哈利·奎因:猛禽小隊》出了資源,但是反響和品質都十分的一般,網友們精準又毒舌的對它評價道:「DC聚人就爛」的確,DC最近幾年的「超級英雄拼盤電影」從《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聯盟》到《自殺小隊》和最近推出的《猛禽小隊》口碑都遭遇了滑鐵盧,這也難怪網友們不滿了,但是往前推十一年,DC在2019年推出了《守望者》卻稱得上是「史上最佳超級英雄電影」被無數人奉為經典。
  • DC最具爭議神劇《守望者》,劇情時間線完整解析
    距離《守望者》第一季收官已經過去了快有三個月了,雖說本劇在外網的觀眾口碑依舊沒能實現反彈式上漲,但好在媒體評分依舊堅挺。豆瓣評分也隨著劇集後半程發力逐漸回暖,最終和《守望者》電影評分持平。平心而論,劇版《守望者》的劇情其實非常好懂,並沒有故弄玄虛之嫌。只不過本劇作為《守望者》漫畫的後傳還是需要用前戲來潤滑鋪墊,不能讓觀眾一下爽到。再加上編劇林德洛夫是出了名的愛玩花活兒,大量的時空交叉與平行、抒情蒙太奇層出不窮,更是讓不少剛接觸《守望者》的新觀眾直接棄劇。
  • 這部看不懂片頭的「R級」電影甩了《地獄男爵3》九條街
    如果說今年剛剛上映的《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用棋牌來形容的話,那他在《守望者》面前只能做「五子棋」,而《守望者》則是圍棋,那麼這個比喻說明了什麼?《守望者》用哲理、內涵、故事來塑造「英雄」故事,而《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則是讓人一眼望到底。
  • DC電影《守望者》超英電影的天花板
    上映於2009年的DC電影《守望者》我認為完成度還是很高的,高度的還原了原著漫畫,電影的導演剪輯版中更是以動畫的形式穿插了部分原作漫畫細節,電影中的動畫部分正是原著漫畫中羅夏經常看的漫畫,內容極度黑暗。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羅夏的內心,整部影片的風格保持了DC電影一貫的黑暗風格,也應該是DC電影迄今為止最為黑暗的一部電影了。
  • 《守望者》:DC電影的天花板
    這幾年漫威電影橫掃全球,而漫威的老對手DC在電影市場上卻顯得十分乏力:《正義聯盟》票房慘敗;新版《蝙蝠俠》一再難產,都使得人們對DC電影低看一等。遙想當年,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前傳三部曲》令全世界側目。其實DC還有一部電影作品,它的思想深刻性完全不亞於《蝙蝠俠前傳三部曲》,而它的打鬥場面更是遠超前者。
  • 【揭秘】電影片頭動畫都啥內涵?
    而隨著電影業日漸發達,出品公司如雨後春筍,片頭動畫也變得形形色色、五花八門。所以今天就來帶大家古往今來走一遭,來讀讀這些電影片頭背後的故事。知識點一:多人飾一角?片頭也瘋狂現在的電影通常要在片頭放上好幾個公司的動畫,一般來說,最先出來的片頭動畫一般來自發行或者出品公司,說白了就是投資的;而後來出來的則基本都是負責拍攝和製作的公司——由於現代電影的發行和拍攝很多都是分開的,也就出現了一部電影N個公司同時出鏡的局面。
  • 美劇《守望者》開播首評:成為「白人至上」組織圖騰的羅夏面具
    文/魔鬼的讚歌近日,由HBO出品的《守望者》美劇第一集播出。這部劇集可謂是令觀眾翹首以待許久的作品,畢竟《守望者》的漫畫原作和此前扎克·施耐德導演的電影版都是各自觀眾群裡的神作級別。對我個人來說,《守望者》也是我最喜歡的電影和美漫之一。今年3月,我寫過一篇名為《守望者》:一個超級英雄寓言的結語》的影評文章,對電影版的理解幾乎都涵蓋在其中了。
  • 幕後 六位你一定要認識的電影片頭設計大師
    巴斯和奧圖兩人突發奇想為電影設計動態片頭,對當時的電影工作者而言,儼然是一記當頭棒喝,因為他把看似乏味冗長的工作人員名單納入創作一環,讓整部影片風格更加完整。他的設計風格深受德國包浩斯(Bauhaus)和俄國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影響,擅用簡潔精煉和具實驗性的象徵圖案表現電影元素。
  • 最牛逼的超級英雄電影《守望者》,因為它的內核是反超級英雄
    《守望者》是一部非常經典的超級英雄題材漫畫,它打破了傳統超級英雄題材漫畫的壁壘,獲得了科幻藝術界的至高榮譽雨果獎。這部作品在2009年改編上映,一經播出得到了原著粉絲的瘋狂好評,但也泯然大多數超級英雄愛好者中。當時上映的情況是票房第一周之後就驟跌七成,一去不復返。
  • 只看電影片頭就知道好壞?電影片頭全解析
    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梳理一下,出現頻率最高的部分電影片頭。可以毫無爭議地說,這個獅子頭是所有人最熟悉的片頭。大部分人第一次見到獅子頭,應該是《貓和老鼠》。她其實是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電影片頭。和米高梅一樣,成立於1919年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也是一家百年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哥倫比亞是最早進入中國電影市場的,老牌好萊塢電影公司。
  • 我心目中最好看的超級英雄電影(下)《守望者》
    說起《守望者》就不得不提同名漫畫,作為唯一一部獲得了科幻界至高榮譽雨果獎的(沒錯就是大劉的《三體》獲得的獎項)漫畫作品,可見對這部漫畫的重視,DC也把這部漫畫視為壓箱底的寶貝,由於其故事情節的錯綜複雜,人物的深刻刻畫,史詩般宏大的主題和極其深厚的思想內涵而著稱。
  • 《守望者》作者阿蘭•摩爾認為,超級英雄毀了電影,它們不是電影
    漫畫界傳奇人物,《守望者》作者阿蘭·摩爾,近日說,超級英雄電影毀了電影在我看來它們和主題公園更接近,而非我這一生所熟知和熱愛的電影(movie)。最後我說不認為它們是電影(cinema)。  有些人注意到了這句話,認為是侮辱,或者作為我仇恨漫威的證據。如果他們想要這麼理解,我阻止不了。  很多系列電影都是由非常有才華和藝術造詣的人打造的。這一點你可以在大銀幕上看出來。這些電影提不起我的興趣,是個人喜好和性情的原因。
  • 羅夏的徵途 | 解讀《守望者》
    觀眾們長久以來對於美式個人英雄主義的追求在一年又一年超級英雄電影的浪潮中愈來愈強烈。看膩了同題材的作品,是時候用新的視角來看看超級英雄這個經典的主題了。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DC鎮宅之寶之一-《守望者》漫畫和其改編電影。(官方對紐約街道的插畫)
  • 張藝謀、李安等20位世界級大導演的電影片頭風格
    電影片頭,就像禮物盒的包裝,負責在電影前幾秒提示全片的概念、線索和氛圍,讓觀眾在短時間內用視覺觸達故事的溫度,走進導演編織的絢夢;既要概括全片主旨,在畫龍點睛之餘,又不能劇透過多信息;其中背景、色調、字體、位置的排列組合等都是學問......反正,偶爾把電影片頭集合起來看實在太好玩了!
  • 你所看不懂的《守望者》,卻遠超任何一部超級英雄電影!
    但是,《守望者》和其他超級英雄漫畫不是一個等量級的。它是一部後現代藝術作品,晦澀難懂是讀者們最大掣肘,缺乏對美國的歷史背景知識,使大部分讀者並不能感受當時的氛圍。越戰失敗,核戰爭威脅,古巴飛彈危機,當時美國大部分民眾是真的瘋了,如果還不能體會的話,就類比我國二戰結束後到文革時期。
  • 《守望者》電影還有一版結局?曼哈頓博士才是幕後黑手
    在2009年,華納推出了《守望者》電影。也是《守望者》電影初次進入到了大銀幕市場當中。不過《守望者》也是經歷了很多次的導演剪輯版最終才成功的講述了完整的故事劇情。也是實屬的不容易。近日,隨著DC漫畫發行《羅夏》個人漫畫系列和HBO版的《守望者》大火。
  • 《守望者》預告片深度解析,沒有曼哈頓博士的世界,會發生什麼?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守望者》電視劇的預告。本文含有大量的劇情推測,僅供娛樂和討論,具體請以劇集內容為準。《守望者》的原作者阿蘭·摩爾本身拒絕任何關於守望者的續集,因為在他看來這不過是資本的圈錢遊戲,真正的神作不需要任何的續集,守望者的故事已經講完了,每一部經典故事都應該有始有終。
  • 【人物】六位你一定要認識的電影片頭設計大師
    巴斯和奧圖兩人突發奇想為電影設計動態片頭,對當時的電影工作者而言,儼然是一記當頭棒喝,因為他把看似乏味冗長的工作人員名單納入創作一環,讓整部影片風格更加完整。他的設計風格深受德國包浩斯(Bauhaus)和俄國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影響,擅用簡潔精煉和具實驗性的象徵圖案表現電影元素。
  • 【極客影視】這6位電影片頭設計大師,帶你進入電影的造夢空間.
    但我想充分利用這段看似無用的『死亡時間』,讓觀眾快速進入電影情境,而非只想趕緊略過那些大多數人不感興趣的工作人員名單。」 ― Saul Bass提到電影字幕,絕對會提到索爾巴斯,他的著名作品包含希區柯克的《驚魂記》,相信看過電影的觀眾,勢必對其前衛的片頭動畫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