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湧鎮麻三村榮膺「廣東省文明村」 綠色發展繪就幸福底色

2020-12-25 東莞時間網

12月9日,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廣州召開,表彰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麻湧鎮麻三村榮膺「廣東省文明村」,為「文明麻湧」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助力麻湧實現新的騰飛。

據悉,麻湧鎮於2015年成功創建為全國文明鎮,目前,有4個村、社區成功創建為省文明村、省文明單位,全鎮14條村全部創建為市文明村,實現市級文明村全覆蓋。

「龍鬚溝」變國家溼地公園

走進麻三村,小橋流水、涼亭廊道、綠樹成蔭,道路乾淨整潔,鄰裡街坊和睦相處,文明之風處處可見。清晨,穿著運動服的56歲的黃姨出門到家門口的小公園裡,跟一群喜歡太極運動的街坊一起晨練,神採奕奕。黃姨笑著說,麻三村發展越來越好,鄰裡關係和諧,個個都是文明戶,大家在一起很開心也很幸福。

近年來,麻湧以一套漂亮的組合拳開展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使華陽湖從以前的「龍鬚溝」,變成大家慕名而來的國家溼地公園。

麻三村緊緊抓住麻湧鎮全力治理華陽湖這一契機,通過對河湧岸坡治理、清淤疏浚、水系連通等綜合整治措施,華陽湖華麗轉身,水鄉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恢復,魚、蝦等水生動植物隨之大量繁殖,白鷺等鳥類重回棲息。河湧四周原先被河水分隔的孤島群,通過一座座石橋,連成了一條蜿蜒的環湖碧道。

現今,華陽湖生態環境與景觀休憩體驗明顯提升:水質從劣Ⅴ類迅速恢復到Ⅲ至Ⅳ類,水質達標率100%。

優美環境帶動「美麗產業」

可喜的變化,讓麻三人引以為榮,因為他們心裡明白,優美環境帶動經濟發展成了現實。

2016年以前,麻三村屬於次發達村,村組兩級收入主要是華陽湖沿岸工業區的低端廠房租金。抓住市、鎮打造華陽湖生態旅遊區的機遇,麻三村迅速規劃生態藍圖,成功統籌777畝耕地發展現代都市農業,並引進了古梅農業園等項目。近幾年來,麻三村加快村級工業園改造提升,先後引進了華陽湖創客坊、原創坊、壹城、古梅廣場等項目

環境好了,產業發展了,腰包也鼓了,綠水青山化成了金山銀山。一組數據,也展現了麻三村的建設發展——2016年底成功摘掉了「欠發達村」帽子;2019年,村組兩級總收入2711萬元,比2018年同期增長1229萬元,增長率82.93%,是2013年的6倍。

好鄉風吹遍美麗鄉村

在抓經濟和環境建設同時,麻三村非常重視鄉村文明建設。據介紹,麻三村以全域化推進文明創建和美麗幸福村居建設為切入點,通過鞏固「書香村」品牌創建成果,大力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深入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工作等方式,全面發展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文明鄉風拂面而來。

麻三村充分整合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活動中心、志願服務站等資源,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尋找優秀家風家訓、最美家庭活動、製作「善行義舉榜」並進行上牆宣傳、舉辦道德講堂講座、制定《村規民約》並積極宣傳,充分發揮陣地作用,真正實現讓文明之風吹進人們心靈。

得益於近年來的高速發展,麻三村還不斷強化民生保障,讓村民公平普惠享有發展成果——將符合低保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低保範圍;以獎促學,向中高考成績優異的學生發放獎學金;每月向70周歲及以上老人發放福利金;每年春節前夕舉辦敬老宴等,村民享受發展紅利的同時,文明鄉風吹遍美麗鄉村。

文字:袁健斌

攝影:麻湧供圖

編輯:符德明

相關焦點

  • 林業發展70年:全省森林覆蓋率59.96% 綠色成為湖南最美底色
    湖南林業發展70年新聞通氣會現場。  截至2020年底,全省森林覆蓋率達59.96%,活立木蓄積量達6.18億立方米,全省溼地保護率達75.77%,全省多個市州獲得「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以及「國際溼地城市」等稱號,綠色已成為三湘大地最美麗的底色。  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長清介紹,根據不同歷史階段的時代需要,湖南林業部門實施了一輪又一輪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
  • 【地評線】南方網評:綠色成為發展鮮明底色,美麗點亮百姓幸福生活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力以赴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推動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飛躍的同時,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如今的美麗中國「顏值」不斷上升,「十三五」收官之年,綠色成為全面小康的亮麗底色,生活多了一份清新的幸福。  綠色是美好生活的基礎、人民群眾的期盼。
  • 2020綠色亞太環保成就獎放榜,大鵬新區榮膺「傑出綠色環保先行示範...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日前,由聯合國環境規劃基金會、中國環境保護協會、香港環境保護協會、澳門綠色環境保護協會聯合主辦「2020綠色亞太環保成就獎」頒獎典禮在深圳舉行,深圳市大鵬新區榮膺「傑出綠色環保先行示範區」。
  • 東莞市麻湧鎮人民政府2020年招聘3名統計員公告
    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東莞市麻湧鎮人民政府招聘信息:東莞市麻湧鎮人民政府2020年招聘3名統計員公告,報名時間:12月20日截止,請考生多加關注。
  •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曾經的「垃圾村」變成了「文明村」「文化村」
    央廣網北京7月26日消息(記者何偉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是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之一。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春風的吹拂下,縣裡曾經的「垃圾村」變成了「文明村」「文化村」。
  • 【地評線】大江時評:用「三色彩筆」,繪出全面小康幸福畫卷
    解決重點地區環境汙染,讓全面小康的「綠色更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實現全面小康,要補上「綠色」短板,解決重點地區環境汙染問題。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比如,江西崇義縣因鎢礦採選冶煉造成環境汙染,近年加快調整經濟結構,關停汙染嚴重的採礦加工企業,從黑色轉向綠色,從工礦縣蝶變生態城。
  • 西安高新區:繪「生態底色」激高質量發展
    核心提示:西安高新區在保持經濟形勢高增長態勢的同時,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青山」保衛戰,一個「綠色高新、花園高新、生態高新」的脈絡愈發清晰。
  • 【「十三五」成就巡禮】讓綠色成為發展的鮮明底色
    【「十三五」成就巡禮】讓綠色成為發展的鮮明底色 2020-10-17 19:49:23   來源:央視網
  • 無錫:「進退」之間繪就高質量發展最美底色
    作為回報,在一曲新時代「長江之歌」中,無錫牢固樹立「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發展理念,更加嚴格地「守」、更加精準地「治」、更加高效地「建」、更加堅決地「轉」,以「生態進、生產退,治理進、汙染退,高端進、低端退」的柔性智慧,守護好「一江清水,兩岸蔥綠」,繪就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最美底色。
  • 金鼎鋼鐵集團——綠色鋪就高質量發展底色
    金鼎鋼鐵集團——綠色鋪就高質量發展底色 2020-12-01 11:23:00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 彭陽:逐綠而行繪就發展底色
    「以小流域為單元,實行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梁峁溝坡綜合治理,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配套,喬灌草種植相結合,抓點帶面,整體推進,形成了金雞坪、青雲灣等一批示範流域,打造出適宜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彭陽縣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 綠色發展增添幸福生活成色
    綠色發展增添幸福生活成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遠看一片水藍藍,岸邊鮮花紅豔豔,在山東省威海市羊亭河溼地公園,從外地來威海定居的王女士說:「威海生態真不錯,公園非常多。」  以陸地海域為「畫板」,用城鄉山水做「骨架」,近年來,威海將綠色作為發展底色,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還綠於民,修復自然生態  在威海市環翠區嵩山街道五家疃村,村民嶽吉葉一有空就愛到村頭的露天石窩劇場轉轉。這裡經常舉辦社區文化節,播放露天電影,組織篝火晚會。
  • 樺川:改革發展有力 幸福底色亮眼
    全年預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9億元,同比增長15%,較上年提高34.3個百分點一座城市的發展,既要有大刀闊斧改革創新的「大藍圖」,也要有用心編織民生幸福的「小目標」。在佳木斯市樺川縣的土地上,一座座美麗的建築崛起於青山綠水間,一個個工程項目密布在城市鄉村中。
  • 文登區澤庫鎮尹家村獲評「全國文明村」
    文登區澤庫鎮尹家村獲評「全國文明村」2020-11-24 來源: 文登傳媒網文登傳媒網訊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威海市榮膺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其中,文登澤庫鎮尹家村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村」。
  • 綠色滿溢幸福路寬 繪就生態文明的福州新畫卷
    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黃戎傑  綠色,是福州發展的底色,孕育著勃勃生機和無盡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應當是福建最花力氣抓的建設。
  • 讓綠色成為發展的最動人色彩
    行程中,始終關注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體現了總書記一以貫之的綠色發展理念。2005年,習近平在浙江安吉餘村考察時就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從此,「兩山」理念從一個小山村走向全國,為美麗中國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此後,習近平在多個場合強調綠水青山的重要性,並在「十三五」規劃首次將綠色發展理念納入國家的五年規劃,著力補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短板。
  • 廣東省綠色建築條例
    &nbsp&nbsp&nbsp&nbsp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 告(第74號)&nbsp&nbsp&nbsp&nbsp《廣東省綠色建築條例》已由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於2020年11月27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臨夏市:鍍亮生態底色 擘畫綠色畫卷
    點擊圖片購買通透的藍天、乾淨的街巷、嬉戲的候鳥、雨後的彩虹……近年來,臨夏市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探索實踐,通過一系列的務實舉措近年來,臨夏市努力營造和培育全民參與、支持環境保護的社會氛圍,多形式、多渠道宣傳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宣傳先進典型、曝光反面案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熱情空前高漲,綠色生活理念也深入人心。
  • 六合大泉村: 發展鄉村旅遊 打造幸福家園
    本報訊(記者 朱曉露 蔣琰) 大泉湖、萬畝桃花島、原始森林止馬嶺……近年來,擁有豐富生態資源的六合區竹鎮鎮大泉村以「都市美麗鄉村、農民幸福家園」為目標,大力實施了「文明素質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社會保障覆蓋」四大工程,建成了具有特色的村美、人富、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