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凌晨4點半的公交車 搭乘有故事的人

2020-12-15 東風新聞

「滴——」,「啪」,車響,燈亮,劉勇對了下表,11月28日凌晨4點半,他習慣性地瞟了眼操控臺和公交車前方,屬於他的早夜班公交車長的一天啟程了。

小雪節氣過後一周,鄭州街頭更顯寂靜,靜到可以聽到呼吸和心跳。

公交車碾過路面,像商量好的,在趕赴與一位位城市過客的約定。

4:40

始發站

忘不掉的「玲姐」們

Y8路,鄭州最早的一批早夜公交,始發站河南省體育中心站,終點站火車站北港灣。

從一名普通公交車司機,到Y8路公交車車長,劉勇用了12年。

火車站北港灣站,Y8路公交車在等待乘客

這些年,沿路不少城中村都拆了,但拆不走的,是那些笑容可掬的老乘客。

「玲姐」就是其中一位。短髮,皮膚白皙,說話帶笑,人很年輕,在銀基服裝城賣女裝。大約從2010開始,每天凌晨4點40分,玲姐總會準時在始發站上車。

「早啊!」上車刷卡後,玲姐總習慣性地向劉勇問聲好,然後挑前排右側第一個座位坐下。一路上,總有一搭沒一搭地和劉勇嘮家常:「天真冷!」「希望今天生意會好些!」「昨天接了一個大活……」

大多時候,為了安全,劉勇只能用「嗯」「是嗎」作答。這些,玲姐能理解。兩年後,劉勇家添了寶寶,玲姐還送來許多嬰兒紙尿褲和女裝。

4年前,始發站附近村莊拆遷後,許多像「玲姐」一樣的「老朋友」都不再坐Y8路了,劉勇不時會想念他們。

5:01

江山路國基路站

熬夜兼職的大二女孩

凌晨5點01分,車子駛入江山路國基路站,三三兩兩的年輕人衝上車,大半個車廂一下子被填滿。劉勇說,他們大多是在附近兼職的學生。每天凌晨5點下班後,選擇乘Y8路回市區。

早夜,Y8路公交車上,上早班的姑娘低頭看著手機

小雅(化名)獨自站在車廂前部,緊抱欄杆,正盯著窗外出神。與周圍穿著厚重棉服、戴著棉帽的人相比,她只穿了一件薄棉服,口罩下一雙眼眸布滿血絲。

小雅是河南輕工職業學院大二學生,那天是她做快遞分揀兼職的第一天。每天從下午5點幹到第二天凌晨5點,12小時,工錢120元,她需全程站著作業,有時還要搬運較重的快件,工作餐是饅頭配鹹菜。

上班第一天,小雅的手被紙箱劃破,創可貼下的傷口還在向外滲血。

小雅需要這份兼職。家在信陽農村,小雅每月1000元的生活費,由家裡在每月1日按時打來。這筆錢僅夠她日常吃飯開銷,若想要添置大件消費品,比如那件躺在淘寶購物車中許久、標價499元的白色羽絨服,就有些捉襟見肘。

小雅要強,不想再問家裡開口要錢。從去年入校起,她就開始利用課餘時間做各種兼職,在校門口發過傳單,當過跑腿送貨員,去海底撈做夜班服務員,暑假還一個人坐綠皮火車跑去上海的玩具廠,做流水線工人……

當天,第一次做快遞分揀的小雅,乘坐公交車從學校到工作地點經過了36站,單程近兩小時。小雅暈車,來回坐下來,煎熬得很,她不得不選擇全程站著。

為了買下那件白色羽絨服,小雅要熬四個通宵,坐16小時的公交車。她有些猶豫,但她只有兩件薄棉襖,到三九天,肯定扛不過去。

公交車向前駛著,明天的選擇尚未得知,眼下體力不支,小雅只想著早點回到宿舍躺下來。

5:13

南陽路東風路站

回疆心切又不舍鄭州的老夫婦

凌晨5點13分,「滴!老年卡!」車輛駛入南陽路東風路站,一對頭髮花白的老人相互攙扶著上了車。待他們在車廂中愛心座椅坐下後,車才緩緩駛離站臺。

Y8路公交車上的老年人

「老伴兒,你再看看身份證帶齊沒?」滿頭銀白色捲髮的張奶奶對著身邊的老爺爺囑咐,他們要到火車站買回新疆的臥鋪票。

「我們沒有12306帳號,又怕別人在平臺上買的票不是同一個車廂的,索性起早去火車站窗口買。」張奶奶說。張奶奶和老伴今年都已過70歲,新疆烏魯木齊人。今年6月底,他們受朋友邀請來河南旅遊,原打算7月中旬返程,卻趕上烏魯木齊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封城,便暫時在鄭州住了下來。

在河南的這段時間,張奶奶和老伴到洛陽賞過牡丹,去少林寺拜過佛,赴開封吃過小籠包,還和老伴乘坐公交車遊遍了鄭州的大街小巷。

待久了,人就更留戀起來。一周前,遠在新疆的兒子又給張奶奶來了電話,催促他們早些返程。「是時候該回去了,家裡的花花草草太久沒人照顧了。」但是張奶奶不知道怎麼跟老朋友道別,「這一分開,可能有生之年難再見面了。」

5:20

終點站

想給妻子買奔馳的代駕小哥

凌晨5點18分,車輛抵達終點站火車站北港灣。車上乘客陸續下車,劉勇起身再次檢查車內衛生和設施狀況,車輛稍後要沿原路返回至省體育中心站。

5點20分,車輛前門再次打開,乘客蜂擁而上。戴著頭盔、拎著摺疊電動車的代駕小哥馮傑(化名)三步並作兩步,將電動車安置到後車廂空閒處後,尋了個座位坐下。

「你這是收工啦?」記者問。

「嗯,這個點兒沒生意了,天太冷,坐車回家。」馮傑不喜歡坐公交車回家,因為這意味著他今晚已有一段時間沒接到代駕訂單了。「上一趟活是從西郊到火車站附近,本想在火車站再接單,但等了半小時都沒等到。」

馮傑做代駕是無奈之舉。今年新冠疫情期間,馮傑所在的貿易公司遭遇長達4個月的空窗期,身為銷售的他每月只能領到2800元的基礎工資。身為家裡的頂梁柱,馮傑知道,這些錢,根本不夠負擔家裡的開支。

今年6月,馮傑辭職,「想過送外賣,開網約車,但想想還是來做了代駕。」因為做代駕只需一輛摺疊電動車再加平臺註冊即可。

每晚10點到第二天凌晨4點的6小時,是馮傑的工作時間。通常,他的接單高峰期在凌晨0點到3點,每天基本可以接六七單,掙300多塊錢。11月28日,馮傑掙了472元,算是比較多的。

每天早上收工回家後,休息之前,馮傑會先為妻女準備早餐。打豆漿、炸油條、熬粥、煎雞蛋,每天換著花樣來。吃早餐時,馮傑總會將代駕的一些瑣事講給妻子聽:「今天我又掙了快400塊錢!」「今天接到一個客戶開的是奔馳E300,開著特別舒服,將來等我們有錢了,我也給你買一輛……」

車廂裡的乘客或站或坐,他們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 記者 張知雨 攝

就這樣,新的一天開始了,鄭州正在「醒來」。再有20分鐘,Y8路的第一趟全程也將結束。

來源:河南青年時報

策劃:楊軍強

執行:記者 張知雨/文 趙墨波/圖

編輯:夏賽賽

審核:田震

相關焦點

  • 凌晨2點的武漢公交車上,寧波16位女護士唱起了這首歌
    2月11日,凌晨2點03分的武漢街頭空無一人,武漢公交集團光谷公司34歲的司機塗傑看著16名女護士走出酒店,登上他開的753路420號公交車。車行半路,一名女護士提議大家一起唱個歌,給武漢加油,給中國加油!凌晨2點08分歌聲在車廂裡響起。
  • 不怕冷的「熱血」打工人!凌晨3點、4點起床工作是什麼樣的體驗?
    凌晨3點、4點,比你的鬧鐘起得還早 這個群體的縮影遍布在奉賢的各個角落 每一天 每一月 每一年 他們是誰?他們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 「寒流中的逆行者」為了保暢通,凌晨4點,「公交人」正忙碌著……
    凌晨4:40,觀山湖區,氣溫—2℃,小雨。「公交人」郭斌開著車在金陽南路、雲潭南路一帶,已經繞了一圈。「還好,今天路面上沒有凝凍。」每逢走到橋面時,郭斌都會下車用腳劃著路面,在確保無凝凍後,繼續下一站。
  • 《哈佛凌晨四點半》:善於思考的人都有這四個特點
    今天這個世界,總是讓人感到陌生和壓力,甚至有些恐懼。只有深思熟慮,才能戰勝愚昧,在積極的思考中勇敢地走向未來。」如果沒有人類的不斷思考,我們的社會也不會有今天的面貌。思考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
  • 冬日雖寒!但總有一些人帶給我們溫暖……
    入冬之後天氣漸寒嗖嗖的北風不禁令人瑟瑟發抖然而總有一些人給人帶來不期而遇的溫暖他們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冬日裡的暖心事…在施救期間,事故現場多名市民群眾目擊了綜合執法隊員見義勇為溫情救人的全過程,紛紛伸出大拇指為綜合執法隊員點讚。
  • 乘車記:我的上海公交車故事
    很好奇上海最早是何時開始有公交車的,特意查了下資料:1908年3月5日,中國第一輛有軌電車,從靜安寺到外洋涇橋上海總會(今廣東路外灘)全程6.04公裡,標誌著上海近代公共運輸的誕生。1934年4月1日,當時的中國公共汽車公司從英國進口雙層公共汽車正式投入1路線運行。這就是上海公交車的起源了,歷史不算短,而且緊跟世界潮流。從小到大乘坐公交車的感受,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不同。在我的記憶裡,兒時乘坐公交車就意味著要去遠離家的地方。那時候,父母帶我去西郊公園看動物需要換3輛公交車,雖然時間漫長,卻心情愉快。
  • 英國倫敦一公交站發生火災 11輛公交車被烈火吞噬
    英國《每日郵報》11月22日消息,倫敦南部一公交車站點當日發生火災,7輛公交車被損毀,4輛被嚴重損壞,60多名消防員正在滅火。當地時間22日凌晨3點半,倫敦奧平頓法恩伯勒山的居民被爆炸聲驚醒,看到了幾英裡外煙霧瀰漫,隨後報警。據報導,大火燒得最猛時有11輛公交車被烈火吞噬,目前火勢已得到控制,有約30輛公交車已被轉移到安全地點。
  • 天冷情暖 鄭州公交車長為環衛工贈送愛心棉手套
    1月7日凌晨5點,鄭州公交三公司S178路車長常運好和線路的幾名同事早早地來到了黃崗寺橋下的調度室,為附近辛勤工作的環衛工人送上了棉手套和耳暖,在極寒天氣裡為大家送去了一份公交人的愛心和關懷。線路車長和附近的環衛工是老熟人了,平時車長們為環衛工師傅接熱水、煮餃子,大家已經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 凌晨4點到中午12點,餃子餛飩店都經歷了什麼?10年堅持終會有回報
    我是做手工餃子餛飩的三姐,喜歡我的文章,請點「關注」,文末有驚喜哦。每天凌晨4點,手機鬧鐘一響就起床,這10年來早上一直是這樣,有時到點自己就會醒。無論颳風下雨;無論下雪下冰雹;也無論是有什麼病痛,都得堅持早上4點起床到店開門營業,可以想像在寒冷的早上,從被窩裡爬起來會有多麼困難;下雨下雪時會淋著雨到店裡;冬天因為每天洗菜、洗碗手會凍裂。10年來能堅持下來真不容易。有朋友會問,為什麼要這麼早起床?因為咱主要是做早餐,要在早上6點以前,必須把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完,才能迎接顧客到店消費。
  • 科比意外去世,沒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卻在凌晨四點和你說再見
    你在凌晨四點起床訓練又在凌晨四點與我們說再見北京時間凌晨四點我們確認了令人意外的消息據TMZ報導前湖人球星科比-布萊恩特在一起直升飛機事故中去世科比搭乘的私人直升飛機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卡拉巴薩斯市失事洛杉磯警方透露機上9人全部去世除了科比和Gianna外,還包括奧蘭治海岸學院的棒球教練John Altobelli
  • 中醫告誡:凌晨3、4點自然醒的人,或許是身體兩處堵起來了
    由此可見失眠帶給人的痛苦有多大,患有失眠的人有很多,基本上每天都處於失眠的狀態,明明困得不行,但是每天一到凌晨3、4點就自然醒,就好像身體被定了鬧鐘一樣。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有生理也有心理上的,中醫告誡我們說,凌晨3、4點醒也有可能是身體這兩處堵起來了。
  • MC凌晨三點半禁止入內的都市傳說,「666」恐怖的之處不是遊戲內
    但要數最精彩的都市傳說,還是凌晨三點半666種子的傳說。針對於這個種子,傳說也是比較詭異。在凌晨三點半,不要進入這個種子!這個種子大體上來講更像是一個遊戲的梗,從種子的名稱上就可以判斷出來。「666」這三個數字在我們的身邊是誇一個做法比較好,甚至被用來做反語,表示做法出了笑話。但是在國外,「666」這三個數字卻是一個邪惡的數字。
  • R.I.P 我們在凌晨4點失去了你 「黑曼巴」停在此刻
    「凌晨四點的洛杉磯」是他的標籤,證明了偉大不僅僅需要天賦,自律、勤奮同樣可以成就傳奇。今天,這位影響了籃球界,乃至全世界體壇的巨星不幸隕落,在洛杉磯搭乘直升機墜亡,全機九人無一人生還,科比的二女兒吉安娜也在這起事故中罹難。
  • 害怕遲到,3歲女孩凌晨5點獨自起床去上學,急壞媽媽
    月13日早上,凱裡不少市民的朋友圈都被這樣一條信息刷屏:「剛剛從凱裡公安獲悉,今日凌晨有好心市民在路邊(凱豐和蝴蝶谷之間站臺)發現這個小姑娘一個人……希望認識孩子或者有相關線索的迅速與廣場路派出所聯繫……」就在大家紛紛猜測時,好消息傳來——小女孩的媽媽找到了!
  • 廣州南站節前夜班車延長至凌晨5點,節後還有這些夜班車
    節前回家、節後返程擔心晚間沒有公交車?就算乘坐末班高鐵至廣州南站,也有公交為你守候。記者了解到,春運期間,市交通運輸部門將組織加開春運臨時加班線路,提升廣州南站、流花區域、廣州東站等重要交通樞紐區域夜間的公交服務。
  • 為什麼凌晨3、4點經常早醒?中醫認為:「是2處有堵」
    9、10點就發困,但睡到凌晨3點左右總會自然醒,反覆再難入睡。吃、喝、睡是維持生命的三大要素,這三樣好也是健康人生的3大樂事。其中一環出現問題,身體自然跟著難受。無論幾點睡,凌晨3、4點準時早醒的情況,更是讓人討厭。長期失眠不正常,對身體產生的傷害,吃再多補藥也是無用的。食補不如藥補,藥補不如覺補。
  • 冬日裡的暖心公交車長啥樣?來看這一抹抹別樣「色彩」
    記者在現場看到,主題文化車廂選題各有不同,風格迥異:有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唱響時代正能量的「中華傳統文化」主題車廂。 有介紹北碚旅遊景點、人文景觀和公交出行指南的「暢遊北碚」主題車廂。 也有反映公交車輛更新換代、發展變化的「公交汽車發展史」主題車廂…… 這些充滿創意和趣味的主題文化車廂,也讓許多乘客忍不住拿出手機拍照、點讚。
  • 凌晨4點,民警接到女子電話,「我遺書都寫好了」……
    「莊警官,我遺書都寫好了……」12月29日凌晨4時,一通電話令金華江南分局三江派出所全體人員的心提了起來。接到這通微信語音電話的是萬達社區家庭警察莊春生,睡夢中的莊春生本來是迷迷糊糊,聽到有電話響就下意識地去接,沒想到剛接起電話就聽見了「遺書」二字,他一個激靈坐了起來,一邊安撫來電的女子,一邊思考對策。「我家和萬達社區有一段距離,穿衣服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如何才能最快趕至現場,救下女子。」
  • 臺灣首輛迪斯尼彩繪雙節公交車上路
    全臺灣首輛迪斯尼彩繪雙節公交車即日起在臺中市上路!為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具,市府成功爭取迪斯尼免費授權彩繪雙節公交車,車廂內外可見到獅子王、玩具總動員、小美人魚、小飛象、無敵破壞王等迪斯尼卡通人物。    臺中市交通局與迪斯尼公司跨界合作,打造全臺唯一迪斯尼主題彩繪雙節公交車,民眾可以從即日起至年底,搭乘300、309或310路公交車,就有機會看見外觀到內裝布滿獅子王、玩具總動員等迪斯尼可愛角色。
  • 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