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計算加快AI運算速度,Nature連登兩篇論文

2021-01-13 量子位

隨著人工智慧的爆炸式增長,其對算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Nature最新一期,就連登了兩篇光學加速AI計算的論文,裡面介紹了兩個AI計算加速器:分別是11TOPS的光子卷積加速器和張量核光子加速器,兩者都可以達到每秒數萬億次的計算速度。

光子處理器利用光的特性,可以加速人工智慧計算處理過程,同時,還會引領光子計算的復興。

為何光子計算能加速AI?

由於光譜覆蓋的波長範圍很廣,不同波長的光子可以進行多路傳輸或者平行傳輸,光信號之間而相互幹擾,還能夠進行調整,改變傳輸方式,攜帶更多的信息。

所以在過去幾十年中,光纖通信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是,光子計算跟SOTA水平的電子計算處理器相比,還是有著很多不足,比如缺乏合適的並行計算機制、人工神經元的高速非線性響應的材料和可擴展的光子設備,這些都難以讓光子計算快速準確地集成到計算硬體中。

幸運的是,光梳的發展為集成光子處理器帶來了新的機遇。所謂的光梳是一組發射光譜的光源,它們由數千或數百萬條在頻率上均勻緊密排列的尖銳光譜線組成。

光梳在光譜學、光時鐘計量學和遠程通信等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獲得了20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光梳還能集成到計算機晶片中,用作光計算的節能能源,給光子計算的增速帶來了曙光。

在光梳的基礎上,他們創造出了這兩個AI加速器。

11TOPS的光子卷積加速器

11TOPS的光子卷積加速器是研究人員利用了光梳製造的一種多功能的光學矢量加速器。

研究者採用了巧妙的方法進行卷積運算,他們先利用色散為波長多路復用光信號產生不同的時間延遲,然後將這些信號沿著與光波波長相關的維度進行組合。

通過充分利用光子波長的廣泛範圍,研究者實現了不同卷積運算的並行計算,使用單個處理核心的光計算速度,只受數據吞吐量的限制,速度能達到10萬億次每秒。

運用這個加速器,每秒可以對25萬像素進行卷積運算,足以進行人臉識別。

他們還使用這個加速器形成一個有10個輸出神經元的光學卷積神經網絡,成功地識別出不同的數字圖像,準確率高達88% 。

這種方法還可以訓練更複雜的模型,比如無人車、視頻實時識別等。

張量核光子加速器

另外一個研究團隊,展示了一個張量核光子加速器,每秒能夠進行數萬億次的MAC運算。

它是一個特殊計算集成的光子硬體加速器,利用相變材料存儲器陣列和基於光子晶片的光梳實現了光子存儲的並行計算,還通過多種波長和相變材料的集成單元陣列進行模擬矩陣矢量乘法,使輸入數據完全並行化。

高度並行化的計算框架,可以同時高效處理整個圖像。將來,這個方法可以廣泛用於商業製造程序和機器學習。

由於卷積過程涉及無源傳輸,光子處理核心的計算可以低功耗下進行,這對於像雲計算這種能源密集型應用程式來說意義重大。

研究結果表明,集成式並行光子計算在自動駕駛、實時視頻處理和下一代雲計算服務等數據量大的人工智慧應用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問題與挑戰

雖然上述兩者在光子計算的AI領域,取得了突破,證明了光子計算在AI領域的巨大潛能。

但是全光子計算的規模仍舊比較小。這因為計算效率受到光學元件的限制,電信號和光信號之間還要進行不斷轉換,所以還需要材料學、光子學、電子學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協同研究工作。

還有一個發展方向就是開發非線性集成的光學計算結構,即通過集成電子電路和成百上千個光子處理器,開發出光子處理器和電子處理器的混合光電框架。

這個框架可能會給AI硬體領域帶來歷史性的變革。

相關焦點

  • Nature連發兩篇光子AI晶片論文!光子計算時代已至?
    這不,2021年剛開年,頂級科學期刊《Nature》上就在一天之內連發兩篇利用光學特性加速AI處理的光子晶片論文。該論文展示了一種通用光學向量卷積加速器,其計算速度可超過10 TOPS(每秒10萬億次運算),能生成足以進行人臉識別的25萬個像素的圖像卷積。研究人員使用相同硬體運行一個有10個輸出神經元的光學卷積神經網絡,識別手寫數字圖像的準確率達88%。
  • Nature:用光子處理器提升人工智慧計算速度
    Nature:用光子處理器提升人工智慧計算速度 2021-01-10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篇論文引發的光子AI晶片革命!這次真想要了摩爾定律的命
    這篇光子晶片論文的一作及通訊作者是MIT博士後沈亦晨,二作是尼克·哈裡斯(Nick Harris)。不久之後,這些論文合著者將成為商業上的競爭對手,開啟各自的創業之旅,並分別獲得來自谷歌、百度等科技巨頭的投資。
  • IBM推出光子張量核 速度是最先進人工智慧處理器兩倍多
    IBM的研究人員根據光粒子的特性創造了一個光子張量核,該光子張量核能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處理數據,可用於超低延遲的人工智慧應用。雖然該光子張量核設備只進行了小規模的測試,但有關報告指,該處理器經開發後,可以實現每秒每平方毫米一千萬億次的乘累加(MAC)操作;據IBM的科學家說,這樣的速度是靠電信號的 "最先進人工智慧處理器 "的兩倍多。
  • 曦智科技沈亦晨:光子晶片加速智能算法和智能計算
    另外,每個樓房如果還是 500 年前的一層樓兩層樓,要想支撐起更大的城市體系也非常困難。什麼是最需要的?最需要的是從基礎上能幫助傳統電子晶片進行下一代升級的技術,而光計算和光子晶片是最適合下一代計算晶片基建技術的選擇。首先,光可以有效代替電來解決高通量和交通問題。光纖通信已經用了幾十年,光在傳輸信號上的能耗、延時和通量都遠遠好於電子。
  • AI專家們推薦的13篇「必讀」論文
    我們在一月份的時候就和Jeff談過,當時他不能只選一篇論文作為必讀,所以我們讓他選了兩篇。下面列出這兩篇論文。Learning to Reinforcement Learn(2016)--Jane X Wang et al.本文解讀了兩個關鍵的討論點,即稀疏訓練數據的局限性,以及循環網絡是否能在完全監督的情況下支持元學習。
  • 分析17萬篇AI頂會論文,他們首次揭示了計算資源...
    作為「非精英大學」的代表,他們分析了60場全球頂級人工智慧峰會(包括ACL, ICML, and NeurIPS )的171394篇論文後得出結論,學術界算理的不平等正在加劇,特別是排名中下的大學,學術資源每年都在被蠶食。
  • 「天才少年」曹原再次連發兩篇Nature,都講了什麼?-虎嗅網
    當地時間5月6日,因發現魔角石墨烯超導態而榮獲《Nature》「2018年度科學人物」榜首、麻省理工Pablo Jarillo-Herrero課題組成員曹原,再次連發兩篇Nature,講述了團隊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的一系列新進展。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為共同第一作者。
  • 中國團隊 Nature 新冠論文被指圖片造假,又是科研「P圖」?
    又是科研「P圖」2016 年,Elisabeth Bik 對 2 萬多篇生物醫學論文進行了人工分析,結果表明,多達 4% 的圖像可能包含重複、抄襲等問題。2019年11 月,Elisabeth Bik曾爆出國內著名專家、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院士多達64篇論文涉嫌圖片造假,一時間引起廣泛熱議。
  • 全球top10醫學院《nature》重磅論文被撤稿,涉及多名華人科學家
    and Tgif2》的論文做出撤稿的決定,該篇論文當時揭示了miR-34a作為關鍵的破骨細胞抑制劑和潛在的治療策略,可賦予骨骼保護和改善癌症的骨轉移。該篇論文也是作為非編碼RNA領域的重要論文,隨著這篇重磅論文的被撤稿,讓非編碼RNA研究蒙上了陰影,而這篇重磅論文的作者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西南醫學中心不僅是美國最頂尖的醫學院和生物醫學研究中心之一,培養了6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且也是世界top10級別的醫學院,西南醫學中心在2016年的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世界大學排名)中被排在全球醫學院第
  • 光子算數白冰:詳解光子AI晶片落地進展與研發路徑|GTIC2020
    光電混合系統仍要做到軟硬協同,開發適合光學加速的算法,使得光電混合系統的硬體物理架構與算法的運算/訪存特徵相匹配。從技術架構圖可以看到,左邊是電學部分,包含邏輯控制、緩存等,以及專用的定製化IP。光子算數與高校一起打造了面向伺服器的光電混合AI加速計算卡,目前已完成一些定製化加速任務,包括機器學習推理、時間序列分析等特定任務。白冰說,計算卡現在的性能可用,不過還比較初步,能做到36路1080P視頻同步處理,功耗不到70W,算力資源相對有限,混合精度下峰值算力接近20TOPS,光部分為低精度,電部分為高精度。
  • 我科學家構建76個光子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記者3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光子:你低估我的速度了,只需一瞬間
    方案二,加快速度,從而縮短時間間隔,把8分鐘縮短到一瞬間,還要保證在地球上的人看來還是走了8分鐘,也就是出現「相對時間」,有點抽像,下面詳細解釋。當然,以上兩個方案綜合一下也是可以的。很多人可能知道光速是恆定的,不會加速,也不會減速,光子似乎也沒有摺疊空間的能力,那麼光子是如何做到的?16歲的愛因斯坦早在他16歲就發表過論文《磁場裡以太的狀態研究》,其中就提到一個問題:「如果我也以光速運動,那麼光在我眼裡是什麼樣的?會靜止不動嗎?」
  • 2020最佳AI論文,都在這裡了
    為了讀者的方便,Bouchard 還非常貼心地為入選的每篇論文,都提供了視頻、短文介紹、論文連結和代碼地址,幫助大家更快速理解論文的核心內容,還能最快速度上手用起來。這篇論文最大的進步來自於研究者採用的數據增強方法,叫做"Mosaic and Self-adversarial training"(馬賽克和自我對抗訓練),使得 YOLOv4 的實時物體識別速度依然驚人,並且這一次在識別準確率上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YOLOv4 在很多需要物體識別的場景都能排上用場,對於那些需要實時、高精度識別的場景更是十分關鍵。
  • 論文太長不看?這個AI已經會一句話概括論文了
    目前,該軟體只適用於Semantic Scholar收錄的1000萬篇計算機科學論文,但是再過一個月左右,等軟體調試完畢後,它也將適用於其他學科論文,艾倫人工智慧研究所Semantic Scholar工作組負責人Dan Weld說。 Weld說初步測試顯示,該軟體能讓讀者以比瀏覽標題和摘要更快的速度梳理搜索結果,尤其是在手機上,「大家看起來挺喜歡它的。」
  • 我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 計算速度指數級增加
    這一成果使我國成功實現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相關論文今天(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發表。在位於安徽合肥的中科院量子創新研究院,記者看到,這臺最新研製成功的量子計算原型機幾乎佔據了半個實驗室,包含上千個部件。
  • 最新研究:控制光子的速度
    科學家現在可以控制光子的飛行速度,為光學和物理應用提供了新的機會。如圖所示可變速度的光子飛行軌跡。儘管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中的東西,但是控制光速實際上一直是物理學家的長期挑戰。發表在最近的《通信物理學》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研究人員產生了速度可控的光子飛行。
  • 三年級下冊《除法》混合運算計算方法匯總
    今天進行第一單元《除法》這一單元的第二次知識點總結:乘除混合運算的計算。圖片展示:課題說明兩、三位數乘以一位數或者除以一位數的混合運算順序跟前面一位數的乘除混合運算順序相同。圖片展示:運算順序1.連除、有括號的乘除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例:學校圖書室買來216本書,放在2個書架上,每個書架有4層。
  • 光速已是最快速度,但如果兩光子背向運動,相對速度會是多少?
    好吧,恕我直言(我認為你是一個非常聰明和精通物理的人),我找到了你的答案(維克多·T·託特的答案是,如果宇宙中的最高速度是c,那麼光子朝另一個光子相反方向運動的速度是多少?)有點誤導。請告訴我哪裡錯了。首先,這個問題至少還需要一個精度:OP所指的參照系是什麼?
  • 武漢新芯全新三維堆疊技術品牌 「3DLink」,鎖定高速運算、存內...
    連于慧問芯Voice武漢新芯研發多年的 3D IC 技術已嶄露頭角,更鎖定高速運算、存內計算、3D 傳感器 ToF 等熱門領域進行卡位。當前有幾個非常熱門的應用場景,對於使用 3D IC 技術非常有興趣,包括高速運算、存內計算、3D 傳感器技術 ToF(Time-of-Flight)等。3D IC 技術將兩片不同工藝的晶圓利用晶圓間的 Cu-Cu 直接互連,達到更高的互連密度及對準精度。通過直接互連實現了高帶寬和高速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