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的想像一下,地球千萬年後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2020-12-15 宇宙探索百科

地磁場千年後發生逆轉

地球的磁場大部分是由地核形成的,地球的內核是以金屬鐵為主要成分的導電體,外核由於溫度接近於巖石的熔點,所以其內部物質處於塑性流動狀態(專業上稱為「軟流圈」)。通過外核物質塑性流動,產生電流,電流產生的磁場作為地磁場被觀測到。地磁場與條形磁鐵生成的磁場極相似。如果我們將條形磁鐵與地球自轉軸平行放置,由於N極與南極、S極與北極幾乎一致,所以在地表的大部分地方,磁力線朝著地理上的北面,根據這一現象,古代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

這個地磁方向並非是一成不變,在地球史上已不知道重複過多少次逆轉。最近的1000萬年已發生了50次左右逆轉,所以幾乎是每20萬年發生一次逆轉。最後一次發生逆轉是在78萬年前,現在正處在又一輪逆轉發生的開始時期。逆轉之際的地球磁場就如條形磁鐵的一端磁場強度變小,接著逆轉後的條形磁鐵的磁場強度逐漸增強。地磁場的逆轉需要幾千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逆轉的時候,在地表觀察到的磁場強度會減弱到現在的1/10左右。最近,磁場強度正以每100年5%的比例繼續減少。這樣再經過200000年磁場幾近消失。

地球磁場能阻擋來自太陽等星體強輻射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到地表,起到保護生物屏障作用,但是部分帶電粒子在靠近南北磁極的時候會與大氣中的原子或離子碰撞,釋放光或x射線。高緯度地方看到的極光就是高能帶電粒子流與大氣的氮原子或氧原子等碰撞引起的發光現象。現在地球的磁極在南極與北極各有一個,因此極光只能在高緯度地區看到。但是在地磁場逆轉之際,磁場變小,除兩極外可能會在其他地方出現很多的小磁極,所以未來在低緯度地區形成的磁極也可以看到極光。

一旦磁場變弱,宇宙帶電粒子可能對地球某些地方造成威脅。例如在各地構成磁極的近旁,帶電高能粒子會接近到地表,潛入距地面100千米左右低空的質子,還會破壞臭氧層,這樣未被臭氧層吸收的有害紫外線燈也到達地表,對地球生物造成一定危害。

周期慧星雨襲擊行星

據科學家推測太陽大約65億年後可能開始膨脹,而且1億年後在太陽近旁引起超新星爆發,此外還有眾多的彗星衝擊太陽系中心,引發地球生物大滅絕。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的行星系,幾乎是圓盤狀地分布。在海王星的外側,將圓盤擴大到100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等於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約1億4960萬千米)左右,有庫珀彗星帶,1990年以來已先後發現,屬於這個帶的直徑超過100千米以上的彗星有數十個。彗星主要是由冰組成的小天體。1萬~10萬天文單位的範圍內有包圍太陽系的無數彗星,稱之為奧爾特星雲。庫珀帶和奧爾特星雲是大約45億年前太陽系誕生時形成的。

現在已知道,地球生物的滅絕事件不僅是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過去已經發生過10餘次。而且根據科學家調查,這些滅絕事件似乎有周期性,其周期大約是2600萬年。

如果這樣的周期性是真實的話,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眾所周知,銀河系集中了大量的行星或恆星。太陽系不但繞著銀河系旋轉,而且還在銀河系上下運動。太陽通過恆星最集中的銀河系中心層時,有可能通過某些恆星的近旁,於是存在這些恆星的引力對在奧爾特星雲中的彗星產生影響的可能。結果在恆星近旁的奧爾特星雲中的彗星從太陽系中逃脫,反而墜落到太陽系的中心,變成無數的彗星雨。假如彗星衝撞地球,必然導致大量生物滅絕。

近年來,根據太陽系外行星系存在的數據已發現幾例系外行星。另外,通過對恆星形成的研究,查明太陽系這樣的彗星分布並不是特例。研究發現,當太陽系接近某恆星時,那個恆星也存在奧爾特星雲,會與太陽系的奧爾特星雲相互影響,有可能引發無數的彗星紛紛落到恆星的區域上。

伽馬射線直擊地球

現已知道,在距地球幾十億光年的宇宙深處,伽馬射線爆發所發出的明亮而短暫的光束,比宇宙中任何恆星的光芒都耀眼,其形成機理至今還是一個謎,專家認為最有可能是與黑洞有關。

紅巨星死亡之際發生大爆發,大部分氣體被驅散到宇宙空間中去,最後變成了中子星,這是普通的超新星爆發。但是具有太陽質量30倍以上的紅巨星,在其死亡時不會馬上發生爆發,由於其引力巨大,紅巨星會向中心坍塌,在中心形成黑洞,原來星體的外部物質會一邊旋轉一邊落入黑洞,

這時巨大的能量被釋放出來,一些物質則以接近光速被噴射出來。這些噴射物質衝擊宇宙空間,如果撞上另外一撥的噴射物質,將形成高溫火球,同時釋放大量的伽馬射線。這就是所謂的伽馬射線爆發。有時,甚至引起物質噴射的恆星也會被刮跑。這就是專家觀測到的比普通超新星更巨大的「極超新星爆發」。

伽馬射線爆發能量巨大,單是作為伽馬射線釋放的能量就可達到普通超新星爆發能量的幾十倍到幾百倍。在銀河系內也可能發生伽馬射線爆發,其頻率因觀測例子不多,還說不清楚。如果從目前觀測到的情況估計,在銀河系每1000萬年便可能發生一次伽馬射線爆發,相比之下,在距地球3000光年以內的區域,可能要幾億年發生一次。儘管頻率不高,卻對地球的生物有可能造成毀滅性打擊。

由於氮氧化合物破壞臭氧層,在以後幾十年間地球生物將直接遭受來自太陽紫外線的傷害。另外,氮氧化合物還能形成酸雨,對地球表面的生物和建築物造成破壞。高能量的伽馬射線在大氣中有可能通過核反應製造放射性物質,對地球的災害可能遠比紫外線和酸雨嚴重。如果伽馬射線爆發產生的衝擊波襲擊地球,將引起大規模的地震或海嘯,地表也將受到大量宇宙射線的照射,這將引起災難性後果。專家認為,在過去地球發生的數起生物大滅絕中,不排除有因伽馬射線爆發而造成的。

地球自轉周期延長

月球以每年約3.8釐米的速度遠離地球,地球自轉的周期也正一點點地變長。現在的地球一天(自轉周期)約24個小時,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大約38萬千米。但是,10億年後地球的1天約變為31個小時,月球將遠離地球約41萬千米。反過來追溯過去,月球靠近地球時的每天時間比現在短,10億年前的地球一天約19個小時,與月球的距離約35萬千米。再者月球誕生的45億年前,地球的一天約5個小時,可推斷當時月球距地球只有2萬千米左右。

4億6千萬年後,那時人們將永遠不可能看到日全食了。日食是月球進入太陽與地球之間,遮住太陽光的現象。現在,在地球看月球與太陽的外觀大小几乎相等,可以看到月球完全遮住太陽的日全食,遮住局部的日環食或日偏食。未來月球遠離地球而去,人們看到的月球比太陽小得多,因此,月球將無法完全遮住太陽,人類只能看到日環食和日偏食。

地球在月球力作用下引起海潮的漲落,在潮汐力作用下向著月球方向及其相反方向的海面上漲。月球作用在地球上各點的引力均向著月球中心,而且越靠近月球引力越大。所以向著月球的一側引力大,背著月球的另一側是地球的離心力佔主導地位。但是由於海面的變化需要時間,潮水上漲的方向實際上是偏向地球的自轉方向,即使海面上漲的月潮汐力是作用在地球自轉的反方向上,對地球自轉起到制動的作用,使地球自轉減速。

那麼,地球的自轉會減慢到什麼程度?月球會遠離到多遠呢?現在月球大約27日繞地球1周。隨著月球的遠離,公轉周期變長,地球自轉的周期也減慢,其減速的比例大於月球公轉的速度。所以,地球的自轉周期早晚應與月球的公轉周期一致。

如果太陽不把地球吞滅,地球上的大海也仍然存在,那麼大約140億年後地球的自轉周期將與月球的公轉周期相同,均為47天。地球與月球的距離約是現在的1.4倍,約55萬千米。那時從地球來看,月球在同一個位置,朝向月球一面的海水仍將上漲,背向月球一面的海水不再變化。這是由於沒有使地球減速的潮汐摩擦力的作用,此後地球自轉不會再減慢,月球也不再遠離地球。

相關焦點

  • 假如用劍網三模式打開精靈夢葉羅麗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不過看葉羅麗時間長了也會乏味,所以我們不妨大膽一點,變換一下精靈夢葉羅麗中角色的形態。而且小編近幾日在玩一個遊戲,這個遊戲叫做劍網3,它其中就有一個模式叫做捏臉,如果我們再大膽一點將精靈夢葉羅麗角色數據導入動劍網三捏臉模式當中會發生什麼樣的轉變呢?他們之間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
  • 地球在200年後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畫出模擬圖,太壯觀了!
    地球在200年後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畫出模擬圖,太壯觀了!史前的地球是蔚藍色的,自從人類出現以後,地球開始變得多樣化,正因為地球上百分之70都是海洋,才讓地球看起來如此美麗。200年後的地球我們回想一下小時候的景象,雖然沒有現在這樣高科技的手機,但我們在樹下就可以變得很涼快,中午可以伴隨蟬聲和鳥叫午睡,可是現在仿佛一切都變了,在夏天也很少能夠聽到蟬的叫聲,這都是因為人類工業社會對環境的汙染。頻繁向大氣層中排放垃圾汙染物,給整個地球都造成了汙染,因此科學家推算出200年後的地球模樣。
  • 如果月亮「嗖」一下飛走了,地球會發生什麼?
    與很多科幻主題電影不同,這次的「受害者」是月球,而我們人類和地球似乎並沒有直面危險。劇中,即使在撞擊瞬間,遠在38萬千米外的我們也沒感覺出有什麼「異樣」。那麼,為什麼故事裡的主人公還要大費周折把月球「拉回來」呢?如果月亮「嗖」一下飛走了,我們的地球會發生什麼事?
  • 未來人類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大膽推測,或朝這3大形態發展!
    未來人類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大膽推測,或朝這3大形態發展!宇宙中的所有事物並非永恆,從人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暗示著人生的開始,同時也會有走向終結的那一天。人類是地球上最特殊的生命體,即便成為地球上的主人,也逃脫不了這樣的命運,必須要遵循大自然的法則。生老病死成為一種亙古不變的定律,每個人短短幾十年的壽命,有些人活出了價值,也有些人荒度了一生,每個人的活法不同。據統計,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也不短了,有了幾百萬年的歷史,在這裡樹立牢固的根基,未來的發展會呈現出怎樣的一種趨勢,也是一個未知數。
  • 2億年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模樣?科學家展示模擬圖,看起來變化很大
    最近的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前,這次滅絕導致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之久的恐龍徹底消失了,給地球留下了無數的恐龍白骨,這些恐龍化石也見證了當年恐龍在地球上的輝煌,恐龍滅絕後的3000萬年,也就是距今3000萬左右,人類最早的祖先森林古猿開始在地球上出現,經過2500萬年的進化,終於在500萬年前進化成為南方古猿,而南方古猿又利用短短的500萬年進化成為人類,人類使用短暫的5000年創造輝煌燦爛的人類文明
  • 如果地球海洋面積變成陸地,會發生什麼變化?人類還能生存嗎?
    最開始地球的環境和現在環境大不相同,自從人類出現之後,地球開始發生了變化,如果從其他星球的角度上來觀看,你會發現地球已經黯淡一片,這全都是因為地球上空被各種溫室氣體覆蓋。地球地球變化海洋和陸地的面積比例失調,如果兩者一旦相反的話,那麼對地球的生態環境一定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海洋大幅度減少的話,會讓地球長時間的陷入一個乾旱的階段,甚至難以看到雨水的降臨,要知道海洋的存在,才讓地球的環境整體比較溼潤,在一個整體溼潤的生態環境下,生命的出現對於人類而言非常重要,如果海洋面積持續減少的話,會讓整個地球的氣候發生變化
  • 假如地球所有海水全部變成淡水,會發生什麼奇異變化?
    那麼世界上海洋水極為豐富,如果這些鹹的海水全部變為淡水,世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開天闢地篇45億年前形成了原始的地球,此時地球上並沒有海洋水,水以結構水的形式存在於礦物和巖石中。接下來地球開始不斷演化和分化,水從巖石和礦物中釋放出來,此時所有的水都是淡水。由於水是流動狀態,地球上的水不斷流動,水會帶走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質。
  • 科學假設:當地球停止轉動,將會發生難以想像的9種自然現象
    ,那麼將會發生什麼情況呢?腦補一下這個畫面肯定不會太美好,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如果地球停止轉動時,可能會發生難以想像的9種自然現象!、颶風、以及地震同時爆發,可以腦補一下畫面,就像災難片《2012》劇情一樣,地球將會變成一個「火球」,至於人類的結果自然也能想像得到。
  • 假如地球失去氧氣5秒鐘,會發生什麼?可能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災難
    可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可是比較完美的一個答案就是氧氣。沒錯,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氧氣,不僅是人類,地球上大部分生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氧氣,除了極少數的壓氧生物。地球大氣中氧氣的含量是21%,相比於含量達78%的氦氣,氧氣的含量似乎有點少。可事實上,這個氧氣含量剛剛好,如果氧氣含太高,會讓地球的生態發生巨變,會讓生物的進化出現巨大的變化。
  • 10億年後地球會發生什麼變故?人類還會存在嗎?科學家說出答案!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超過幾百萬年時間,誰都不想要看到有一天地球毀滅,實際上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有壽命可言,地球並非我們想像中的一直如此安穩,每隔一段時間內,地球都會發生物種變故,除了地球之外,地球附近的太陽即將發生變化,它的壽命大約在100億年左右,根據目前科學家研究的結果來看,它已經成功度過了
  • 地球在整個歷史過程中一直都在變化,而未來也將持續地發生變化
    圖解:世界地球地球一直都在著變化著這種變化是肯定的,地球在其整個歷史過程中一直都在發生著變化,而未來也將持續的發生變化,事實上即使我們沒有意識到,它也不會停止改變,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是第一個意識到了這一點,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早在1912年的時候就提出了地球大陸漂移的理論
  • 地球軌道上出現兩個地球會發生什麼?和你想像的可能完全不一樣
    如果地球所在的軌道上還有一個星球,或者就說另一個地球吧,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很多人想的可能是,完了,地球當然是完了,根據泡利不相容原理,好吧,這個有點鬼扯,畢竟是量子力學微觀世界的理論,不過拿來做比喻也不礙著誰吧,兩顆星球不可能共享一個軌道,所以它們會「轟」的一聲,發生驚天動地的大爆炸,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種現象在45億年前剛剛誕生的太陽系曾經發生過,而且就發生在我們地球身上。
  • 多年後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畫出模擬圖,網友:保護地球吧
    多年後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畫出模擬圖,網友:保護地球吧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節目,人類也從來沒有想過以後的地球和未來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畢竟人類的壽命只有幾十年的時間,所以幾萬年之後的事情對我們來說就顯得格外遙遠了。
  • 地球如果停止轉動8秒,會發生什麼變化?恐怕迎來「世界末日」!
    地球身為太陽系的一員,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存在,讓很多人比較疑惑,在宇宙中難道真的只有人類這樣的高智慧文明嗎?所以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過。我們都知道地球每天圍繞地球進行公轉自轉,才讓時間有一定的規律和一年四季,那麼地球如果突然停止轉動8秒鐘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 地核溫度高達6000℃,如果它突然冷卻,地球會發生怎樣變化?
    想像一下地球內部有顆巨大的火熱鐵球,而它正漂浮在地球內部熔化的金屬海洋中旋轉,不過速度比地球上外層快上許多,地核就是如此,地球的內核是一個高密度的金屬球,而它的厚度有1200公裡,這長度大概就跟紐約到芝加哥的距離差不多。
  • 預言2045年的「奇異點」:25年後地球會發生異變,人類還存在嗎?
    編輯 / 侃侃君2018年的年底美國有個小哥,突然出現在媒體的面前自稱自己是未來人來自2045年的地球,還成功通過了官方測謊實驗,震驚了一大批媒體。而按照這個曲線的推算科學家們得到了一個可怕的結論:人類即將在25年後也就是2045年迎接下一個巨大奇異點的到來。你說電腦、手機、工業革命這些充其量只能算是小的奇異點,而這個奇異點的巨大程度差不多就和地球誕生時的奇異點一樣,這麼一個超乎想像的東西也讓大家紛紛推測我們人類的歷史會不會也就在那一年迎來巨大的轉折。那這個轉折是什麼呢?
  • 地球正在吞噬水?如果地球上沒有了水?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地球正在吞噬水?如果地球上沒有了水?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其實這些水是一直存在於地球上的,它們並不會逃逸到太空當中,這些水只不過以其他的形態進入了地球的環境當中,地球的水資源總量是不會發生改變的。就像是我們將液態水灑在地上之後,這些水通過蒸發的方式變成了水蒸氣,最終還是會通過降雨的形式進入到水循環當中,所以地球上的水資源的總量並不會因為被吞噬而減少。
  • 如果地球上的沙漠,變成綠洲會發生什麼?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在地球上沙漠的佔地面積還是非常大的,陸地只佔了地球的32%,沙漠就佔據了陸地總面積的20%。阿拉伯沙漠,中國新疆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撒哈拉沙漠等等。布滿黃沙,寸草不生,沒有任何的水資源,遇到惡劣的天氣情況,還會颳起陣陣的沙塵暴,已經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
  • 宇宙中所有的天體,結合在一起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宇宙中所有的天體,結合在一起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宇宙在我們的眼中,一直是十分神秘的存在。宇宙究竟起源於何時?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員。時至今日,宇宙仍處於比較活躍的狀態。如果把這些東西結合在一起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科研人員曾試圖借用現代科技,進行模擬實驗。我們都知道宇宙中的物質密度極低,有些區域裡是一片漆黑的景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虛無之地。如果按照我們目前觀測到的範圍來說,像銀河系這種星系至少有上千億個。可以說人類可勘探範圍內,物質的總質量就已經超乎想像。
  • 生活在甜甜圈形狀的地球上會是什麼樣的體驗呢?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設立的初衷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通過綠色低碳的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來做一次有趣的假設:生活在甜甜圈形狀的地球上會是什麼樣的體驗呢?在現實宇宙中,受引力的影響大多數天體的形狀近似一個球體,理論上不存在甜甜圈形狀的星體,但是物理規律會允許這樣的存在。我們假設地球已經變成甜甜圈,那麼這樣的星球還適不適合我們生存呢?月亮還會不會有圓缺變化?重力的變化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地球上又是一番什麼樣的風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