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漫漫,有過風花雪月,也有過風霜雪雨,人只有經歷過才會慢慢長大,但成長的代價就是在現實中被折磨的體無完膚。
有些女人經濟獨立,愛恨分明,但卻不能擁有完美的愛情,她們曾經擁有,對愛也抱有幻想,但是,生活的壓力實在太大,讓她們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忘記了自己的初衷。
即便是曾經愛過、睡過的那個人,也會揮揮手,告別離去,因為人生就像是一場「暫作」,曾經坐在你面前的那個人,早已物是人非,形同陌路,這也許就是人生。
歲月的年輪總是不停的旋轉,人生沒有回頭路,走走停停,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港灣,當你看到最美的風景的時候,卻發現,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01.人聚,萬鳥歸巢
每個人都想找個心靈的匯聚地,於是,便有了「暫作」茶莊。
茶莊的老闆叫做海若,是個離異女子,她在西京城苦心經營的茶莊,門庭若市,這裡有著最貴最好的茶,來的人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而且常來的幾位都是性感漂亮的姐妹,一共有十二位,號稱金陵十二釵。
這樣一群女性,按道理應該活的瀟灑自如,風光無限,然而,她們表面風光,但每個人背地裡都有難以言說的痛楚,就算是一直努力捍衛尊嚴和自由,還是會因為慾念和執念,而身陷囫圇,有人淪為情人,有人以色謀關係,有人成為了男人的附屬品。
而來到這裡的客人,大多都是衣著光鮮,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有人嫉妒,有人羨慕,很多人都以來這裡為榮,因為這裡可以擴展人脈。
「暫作」茶莊裝修的古香古色,尤其是二樓,更像是一間禪室,飛天的壁畫,明清時期的桌椅擺件,薰香,佛像,玉器,沉香等等,這樣的裝飾,會讓人感到身心寧靜,是聚會聊天的好去處。
因為海若信佛,自稱居士,所以,姐妹們也都成了居士,只是大家不過只是一群不想結婚的或是已經離婚的可憐女人而已。
三個女人一臺戲,十二個女人會演繹出何等的精彩呢?
其實,「暫坐」茶莊就像是一幅「清明上河圖」,在「眾生相」裡演繹著自己故事,在茶莊裡有你,有我,更有芸芸眾生。
02.利起:各生嫌隙
人生的路茫茫,就像是一座大染缸,各種色彩俱全,只要你走進去,沒有不沾染色彩的。
所謂芸芸眾生,各有風採,自是苦樂酸甜,有聚有散。
「暫作」茶莊的初衷是美好的,一群女人融洽的聚在一起,談佛論道,毫不舒坦,然而一個男人出現了,那就是有著迂腐文人氣質的羿光,他的出現讓女人們心生間隙。
他雖然是文人,但也是男人,雖然不想談婚論嫁,只想思想交流,但女人多的地方,哪能獨善其身,你想擁有整片森林,卻不知樹大招風,木秀於林,風必吹之。
這些女人們,性格各異,身份各不同,她們當中,有的是同性戀,有離異的,有未婚的,而且,她們因為各種問題導致心裡受傷,其實,她們都是可憐人。
命運多變,十二個女人的命運就像是是二條不同的路,向前伸展。
人都是無利不起早,女人們更是如此,她們表明上看似一家人,但人際關係中,一旦有了利益關係,便會發生分歧,如果出現了大家都喜歡的男人,那就更為甚之。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暫坐」茶莊裡人們能融洽地聚集在一起,是因為無利。沒有利益糾葛,自然相安無事。
若一旦產生了利益,就會生起嫌隙,各懷鬼胎,關係也變得不再那麼單純融洽了。
羿光本無意,但是外國美女,便主動奉獻了自己,她的主動改變了格局,十二個女人的心思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旦各懷心思,便不再是一條心,一個男人改變了一個世界,也即是茶莊的平靜生活。
說好的姐妹,看上去如此團結的「十二塊玉」,也抵不過「利益」的敲打,碎了一地……
03人散:鳥為食亡
看盡人情冷暖,才知道終有曲終人散時。
經歷過繁華,也經歷過落寞,這就是「暫作」茶莊。
也許是作者賈平凹故意為之,這個作品的名字就叫《暫作》,也就蘊含了這樣的結果。
即便是暫作,那就終有離散時。茶莊因為種種問題出現,導致與之相關聯的大人物被抓,人去樓空,而故事裡的唯一男主角也因為墜機而亡。茶莊老闆最仗義,最有人情味的海若,出事時連一個朋友都不在身邊。
走的走,散的散,「暫坐」茶莊也僅僅是暫坐了而已。
其實,你細品,這部《暫作》小說,其實就是說你,說我,說他,說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生活百態,吃喝拉撒,生死離別,喜怒哀樂。
人生就是一場「暫坐」,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暫坐」。不管你是達官顯貴,還是平頭百姓,都要經歷離散和團圓。
每個人都有夢想,也都有迷惘,無奈甚至是墮落的時候,這也是每一個人的狀態。
所以,離散並不可怕,這也是生命中的常態,只有來早與來遲。
04.綜上所述:
賈平凹七十歲前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暫坐》,也是他的第十七部小說,用時兩年,修改四稿。
據說,這個「暫作」茶莊的創作靈感來源於賈平凹本身,他家樓下就有著這麼一個茶莊,說巧不巧,也是女老闆,也是離異單身,而賈平凹經常過去暫作。
這些故事,有些是他親身經歷,有的是他道聽途說,不管怎麼樣,賈平凹都是一個文學大家,他能把自己所見所想匯聚成一篇精彩的小說,可謂文學屆的泰山北鬥。
賈平凹把茶莊裡的這十幾位人物繪畫出了一幅「眾生相」,裡面的人物像極了紅樓夢裡的「大觀園」,演繹著眾生百態。
這部小說的背景依然是西京城(西安)的故事,和《廢都》如出一轍。
賈平凹說,他在那裡住了40年了,對於這裡的一切都太過熟悉,正如《廢都》一樣,也是描寫的西安的文人群像故事。
從他的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出,晚年的賈平凹依然堅持著自己的一貫風格,從《廢都》的豪放無所顧忌地寫性,寫男女之間的情愛,再到《暫坐》裡寫姐妹們的感情,一群未婚及離異的女人的故事,尺度一樣大,內容一樣精彩!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其實,人生就像是一場」暫作「,睡過,愛過的人,也終將稱為路人甲!
我是專注感情生活,每天分享不一樣的精彩!#墨池文化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