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
隨著科技的進步,文房四寶已經距離我們很遙遠。至於閱讀,很多讀者都習慣了電子產品來閱讀。
但凡喜歡觀看或查閱古文,總有這樣尷尬的情景,在關鍵時刻總會覺得少了什麼,是的,少的正是電子版無法顯示的部分——古文繁體。
正如之前夜述封神為大家講解過,瑤池裡有一種魚叫江團。但是在原著中它的名字叫神口(左魚右奈)。
《說文解字》解釋:魚名。從魚賴聲。《唐韻》《集韻》:落蓋切,音賴。
事實上證明是有這個字的,但是現在的電子版卻無法顯示,害得查閱無數資料才搞清楚到底是什麼,這就是繁體的尷尬之處。
為什麼現在很多繁體字無法輸入和顯示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漢字的轉變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我們的漢字差點被字母所代替。雖然最終沒有被取締,但是實現了拼音的字母的大同。
譚嗣同:「盡改漢字為拼音文字。」錢玄同:「廢孔學,不可不先廢漢字;欲驅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蠻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廢漢字」,「漢字的罪惡,如難識、難寫、妨礙教育的普及、知識的傳播」。陳獨秀:「強烈地主張廢除漢字,中國文字,既難載新事新理,且為腐毒思想之巢窟,廢之誠不足惜。」魯迅:「漢字不滅,中國必亡!」,「漢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漢字終將廢去,蓋人存則文必廢,文存則人當亡。在此時代,已無幸運之道。」。蔡元培:「漢字既然不能不改革,盡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難寫,不能像拼音文字一樣機械化。正是這樣的聲音,使得簡體字普及,促使全國人民脫離了文盲。
而繁體則只是成了一部分人的愛好,或書法,或研究。
比如夫子今天布置的家庭作業,抄寫下面的字100遍,完不成明天挨手心。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因為現代計算機的底層設計是針對字母文字的。
最開始的時候,人類設計了針對26個英文字母的二進位代碼,只需要這26串代碼順序的不斷變換就可以表示任何一個單詞。可以看出,字母文字是一維線性的,它只需要在前一個字母的基礎上疊加下一個字母的二進位代碼就可以代表一切了。
但當應用到漢字身上時,問題出現了。
漢字是一種二維結構的。比如,上這個漢字,它由兩橫一豎組成,但僅僅用這兩橫一豎的二進位代碼是無法表示這個漢字的,因為你還要確定這三個個筆畫的位置,也就是,你不僅僅需要有表示它的組成部分的代碼,還需要表示它在二維平面位置坐標的代碼。
這還是簡體中文,雖然麻煩還有辦法解決,倘若是類似那160筆畫的繁體字,嘿嘿。
字體的編碼
現在一般的輸入法只對簡體字進行編碼,並沒有對繁體字編碼,所以不能輸入繁體字。
另外,如果電腦或手機的作業系統字符集字庫中只有簡體字,那麼,即使你採用了能輸入繁體字的輸入法,也會自動將輸入中的繁體字變成為簡體字。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電子版的古文,我們看到的都是簡體字,至於像左魚右奈那些相對複雜的字,要麼用口代替,要麼直接空格的原因。
所以你所看到的《西遊記》《封神演義》這些都是簡化版。
本期內容到處結束,茫茫網絡相逢即是緣分,歡迎關注並留下你的見解,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