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一醫院門頭使用繁體字惹爭議 市語委:不能亂用繁體字

2020-12-22 鳳凰網

原標題:秀山醫院門頭使用繁體字引來市民質疑

簡體字作為現行的規範漢字已使用多年。根據相關法規,公共設施、招牌、廣告以及企業事業名稱等用字都必須使用規範字,而繁體字只允許在一定領域、一些特殊場合和特定地區內存在。6月9日,市民孫先生向「馬上辦」融媒體工作室反映,秀山醫院已基本建成,但目前尚未對外接診。近日,他路過該院門前時發現,該院門頭使用的卻是繁體字。

「醫院門頭用字是否正確、規範,不僅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也體現著城市的形象。」孫先生認為醫院作為城市的窗口單位,其門頭所用漢字必須正確、規範,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的標準。

記者探訪:6月11日上午10時許,記者前往秀山醫院一探究竟。來到該院附近,該院大門上方的外牆和門頭上,一上一下橫向排列的醫院名稱便映入記者眼帘。仔細察看後發現,這兩個標註著「馬鞍山市人民醫院」和「江蘇省人民醫院戰略合作醫院」字樣的門頭,共計21個字,其中有6個字使用了繁體字(見上圖)。

「現在中小學生所學的都是簡體字,高考時使用繁體字作答都算錯別字。」從附近經過的張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一家醫院,應該規範用字。

市人民醫院:設置這樣的門頭是為了體現傳統文化內涵和美觀

據了解,2001年實施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明確規定,在公共場所的設施用字,招牌、廣告用字應當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即規範漢字為基本的用語用字。為此,記者就該問題採訪了市人民醫院相關部門負責人。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秀山醫院門頭使用繁體字是經醫院領導上會研究決定的。「『馬鞍山市人民醫院』這幾個字是馬鞍山當地一位書法家所寫書法作品的放大版,此前已在市人民醫院樓宇外牆上使用過,這次再次使用,主要是為了體現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內涵。而『江蘇省人民醫院戰略合作醫院』這幾個字是參照該書法家的作品而確定的,主要為了整體統一和美觀。」 該負責人表示,他們對門頭使用繁體字已違反相關法規一事,並不知曉。「我馬上向醫院領導匯報,看領導怎麼處理。」

市語委:法律規定門頭招牌不能亂用繁體字

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要求在全國推行規範漢字,但第十七條第四款還規定:題詞和招牌的手書字可以保留或使用繁體字。

緊接著,記者又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相關科室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如果「馬鞍山市人民醫院」這幾個字確實是書法家所寫,那麼秀山醫院門頭上就可以使用這幾個字。但「江蘇省人民醫院戰略合作醫院」這幾個字事實上是拓用了書法家的字體,則不允許在門頭招牌上出現。

對門頭招牌使用不規範漢字的問題又該如何處置呢?該負責人表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是一部以教育引導為主的法律,沒有制定具體的處罰規定,所以就不能對相關使用人和單位進行相關處罰。「一旦發現不規範用字用語,我們只能提出批評和建議。但依據相關法規,門頭招牌不能亂用繁體字,應該提倡規範用字。接下來,我們會立即聯繫相關責任單位,要求他們儘快改正。」

當天傍晚7時許,該負責人回復記者,市人民醫院已同意對不規範用字的門頭進行改正。(文圖/「馬上辦」融媒體工作室記者塗慧民)(來源:皖江晚報)

相關焦點

  • 成都:店招不配簡體標牌屬違法 使用繁體字有哪幾種情形
    記者走訪 店招用繁體字 大多未配規範漢字標誌牌  記者對青羊區、武侯區、錦江區的9家餐飲店進行了走訪,大多數商家並不知曉這一規定。在寬窄巷子,記者發現不少商家用的都是繁體字招牌,有的還使用了較難辨認的異體字,且在顯著位置沒有配放規範漢字標誌牌。比如一家名為「見山書局」的書店,「見」和「書」兩個字均用的繁體字。
  • 可否松一松對繁體字的限制?
    原標題:可否松一松對繁體字的限制?  ■玉淵雜譚   文·句豔華   不久前太原街頭的一道所謂的文化牆上刻寫的近百首唐詩出現了40多個錯誤的繁體字,因此受盡世人嘲笑。事情不大,但回味起來頗有意思,總覺得它帶給人們的不全是嘲諷,更像是一堂繁體字課,只不過是反面的,更加生動一些。
  • 名門修譜:家譜中的繁體字,能不能改成簡化?
    其中除了很多舊譜數據需要反覆校對外,對一些有爭議的地方更是需要翻找很多資料來給予論證。在這些信息內容確認後,很多人會認為,家譜中的一些繁體字可以簡化,於是就有些宗親把舊譜中的繁體字簡化。或者有些宗親覺得家譜是有文藝色彩的典藏,應該用繁體,故而把簡體改為繁體。到底家譜中所用的字體,能不能隨意改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 其實翻開以前的老譜,繁體字幾乎隨處可見。
  • 在考試、語文等課堂教學中使用繁體字?教育部答覆
    隨著內地與港澳、大陸與臺灣交往交流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港澳臺同胞在內地(大陸)工作、學習和生活,遇到證件上的人名用字存在繁體字或簡化字等情況。對此,相關主管部門已採取多種措施為港澳臺同胞提供便利。日前,《關於兩岸三地繁簡體字互認互通的提案》提出購買車票、建議在國家有關部門電腦系統加入繁體字字庫等問題。12月16日,教育部答覆表示,在12306網站購票可以使用繁體字,港澳臺同胞按照有效證件上的字形輸入即可。其他窗口服務部門電腦系統也大都具備繁體字信息處理能力。
  • 港澳臺為何至今仍用繁體字,而新加坡等地卻使用簡體字?
    即便是從小就學習漢字的很多中國人也不會寫繁體字,畢竟我國大陸幾乎都以簡體字為主,就連新加坡和馬蘭西亞也都是用簡體字,只有港澳臺依然堅持在使用著繁體字,但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們都知道,漢字文化擁有數千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開始,漢字經過了歷朝歷代的變化,才最終呈現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 有專家呼籲恢復繁體字的使用,你認為合適嗎
    我不知道是什麼專家呼籲恢復繁體字,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難道是想重拾傳統文化,將我們的繁體字發揚光大?顯然這是不太現實的,但是繁體字作為一種書法藝術,可以讓有興趣的人去學習、鑽研。 繁體字,也被稱為繁體中文,指的是漢字簡化運動中被簡化字所代替的漢字。
  • 繁體字回歸引熱議 專家:「識繁寫簡」才是王道
    其實,就繁體字進課堂一事,馮小剛已經呼籲了好幾年。早在2010年7月15日,馮小剛開通微博,他發表的第一篇博文就是為繁體字說話,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懇請上級領導批准恢復「親」和「愛」兩個字的繁體版。  網友神吐槽:步子小了呼籲恢復甲骨文  而在全國兩會上把繁體字的傳承作為議題,馮小剛並不是第一人。
  • 為什麼寫書法要用繁體字,難道簡體字就不能體現書法之美嗎?
    簡繁之爭已經很久了,在書法方面其實沒必要爭論這個,原因是顯而易見的,簡體字只是為了社會的發展,便於使用而做的改變,很多字簡化之後都失去了原有的美感。書法創作多用繁體字甚至異體字(因為一幅作品要避免重字,掌握足夠多的異體字也是基本功),既有臨帖練習帶來的習慣,也有社會通行規範簡體字之後使用繁體字帶來的藝術感。在古代,繁體字是通用字,而簡體字是新中國建國之後才推廣的。
  • 為什麼港澳臺使用繁體字,堅決抵制簡體字?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開展了浩浩蕩蕩的掃盲運動,為了儘快讓人們學習更多的字,相關部門對以往的繁體字進行了簡化,簡化後的字書寫起來非常方便,人們學習起來也輕鬆了許多,所以到現在,我國國內一直沿用著當初的留下來的簡體字。
  • 簡體字繁體字孰優孰劣
    中文伴隨中華文明一路歷經氤氳到逐漸明朗滄桑數千年,大致變遷脈絡經過大篆到小篆到隸書到繁體字最後到現代的簡化字這樣的發展。其中簡化字最年輕距離我們最近,為我們今人日常書寫。但對其爭議之聲卻不絕於耳,爭議焦點莫過於簡體字或存、或廢。
  • 簡體字已經用習慣了,那麼繁體字有恢復的必要嗎?
    個人倒一直挺喜歡繁體字的,也曾經鑽研過繁體字。畢竟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繁體字不能被消失,簡體字也應該要普及。通過簡體字,大家能很快學習到知識和文化,有利於知識文化的傳播,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中華文化的精髓與深厚的底蘊,才能永遠地將我們的文明世代傳承。
  • 繁體字將走向何方?專家提倡恢復繁體字,網友:不行,但可以理解
    隨著我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有不少專家發出了恢復繁體字的呼籲。 面對著這種呼籲,有的朋友認為,恢復繁體字這種做法是盲目的復古主義,是倒退的體現,不可取;但也有朋友指出,繁體字裡面承載著許多古人的智慧,恢復繁體字有助於我們傳承中華文化,繼承中華精神。
  • 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沒有必要
    一、提議進行繁體字教育及恢復使用繁體字的理由不外乎兩點,一是只認識簡體字不認識繁體字會對兩岸四地以及海外華文區溝通交流構成障礙;二是不能很好的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三是簡體字把原來繁體字裡裡面所傳達出來的語義拋棄了,「因簡害義」,不能體現漢字之美,經常被人舉的例子就是「愛」字,簡化為「愛」,無心怎麼愛?
  • 唯大英雄能本色:太極雷雷回應「愛」用繁體字的原因是「走心」
    楊氏太極拳習練者雷雷的微博都是用繁體字寫的,有很多網友質疑,認為雷雷就是愛作秀,愛自炫,使用繁體字也是愛顯擺的一個方面。更有人表示雷雷兩戰兩敗,輸的還是不夠慘。雷雷:傳統文化愛好者今天太極雷雷就這個問題進行了公開回應,他在微博上了一個一張照片,分別是「愛」字的簡體字和繁體字,並附上文字:我喜歡用繁體字,因為過去的愛,走心!
  • 我為什麼要在臺灣學繁體字
    海外網1月16日電 說到大陸和臺灣的不同之處,就不得不提到兩岸所使用的漢字——簡體與繁體之別。如今,大陸有不少人開始對學寫繁體字感興趣,這讓人不禁要問:為什麼要舍「簡」求「繁」呢?
  • 繁體字情侶遊戲名字,情侶繁體字遊戲名字
    有些人總是喜歡追求與眾不同,在現在這個簡體字的時代也有一些人喜歡追求不一樣的東西,比如繁體字做遊戲名字,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是兩個字的情侶繁體字遊戲名字,一起來看看吧。82、緣噥 | 湢淺83、囀裑 | 蘺閞84、苝笙 ⑦ | 遖鳶 ⑨三個字的情侶繁體字遊戲名字很多遊戲玩家在給自己的遊戲起名的時候也喜歡使用繁體字,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推薦三個字的情侶繁體字遊戲名字,喜歡可以進來看看。
  • 現代社會還有必要學習繁體字嗎
    一. 繁體字歷史悠久繁體字,也稱繁體中文,是對應簡體字(即簡體中文)而言。世界上多個地區依然使用繁體字也許很多人會認為現代社會使用繁體字的人群很少了,使用繁體字的國家地區也很少了。其實不然恰恰相反,現代社會使用繁體字的人群依然很多,現代社會使用繁體字的國家地區也依然很多。平時我們的春聯對聯、書法篆刻、手書題詞使用的是繁體字,文物古籍、歷史古蹟使用的也是繁體字,姓氏異體字、特殊需要等情況下使用的也是繁體字。
  • 寫春聯最容易用錯的30個繁體字!
    寫錯繁體字可不是什麼好事,30個最容易寫錯的繁體字,趕緊收藏吧! 1,豐 對應兩個繁體字:(豐)富,(豐)採; 2,面 對應兩個繁體字:(麵)粉(麵)條,當(面)表(面); 3,千 對應兩個繁體字:鞦(韆)鞦韆,一(千),(千)秋基業;
  • 漢字從繁體字到簡體字,是漢字的進步還是倒退?你怎麼看?
    漢字的演變經過篆書、隸書、楷書、行書幾個階段,已經與近代的繁體字所差不多。眾所周知,秦朝統一六國之後,「車同軌、書同文」,給六國遺民制定了官方的書寫規範。那麼歷朝歷代究竟是通過什麼辦法,來將演化後的漢字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呢?這就要倚杖朝廷編寫的「字書」來規範民間用字了,這是官方所制定的規則,比民間為方便書寫所使用的簡化字更具有歷史可考性。
  • 繁體字與簡體字,到底誰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統
    書法潤格是四尺整紙10萬元起步,潤格費遠遠超過了書法家,還是在繁體字上露了怯,如著名的安昌村「傅作義故裡」的匾額,就寫錯了。繁體字和簡體字的歷史一樣長,甲骨文的時候就有簡體字了。有人說簡體字就是斷裂看中華文化,就不能代表中華正統了,這才是沒文化的認識。看看王羲之用了多少簡體字,就知道簡體字不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