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字繁體字孰優孰劣

2021-01-11 精衛填1974

中文伴隨中華文明一路歷經氤氳到逐漸明朗滄桑數千年,大致變遷脈絡經過大篆到小篆到隸書到繁體字最後到現代的簡化字這樣的發展。其中簡化字最年輕距離我們最近,為我們今人日常書寫。但對其爭議之聲卻不絕於耳,爭議焦點莫過於簡體字或存、或廢。

從廣義的大篆發展到現今的簡化字,我們可以看到漢字的進化走出了一條「因繁就簡」的規律趨勢線。從這個角度上說,簡體字的出現是歷史的選擇且必然之結果。從這個角度出發,完全否定或排斥簡體字的論點首先在立論上就有點站不住腳了。

還有一條路已經被證明系「死胡同」,漢字的拉丁化。使用拉丁字母取代漢字,解決不了漢語字大都二三音節且大量同音不同詞的問題,並且採用拉丁字母消滅具有數千年歷史傳承的具有超強生命力的漢字,不得不說過於激進,而且是自廢武功。嘗試的意義在學術層面還是可以接受的。我們的近鄰韓國,很早就放棄漢字改用拼音文字,但因為韓語中同音不同字的情況太多,非得在身份證上標註漢字名字以示同音不同字的區別,在一些表示專有名詞或歷史名詞的場景也是不得不標註漢字否則不得清晰表達的。只上述兩例,漢字會意的強大屬性一覽無餘、管窺一斑。

歷史車輪奔騰向前趨勢不可逆,歷史洪流如大江入海不可斷。從簡體字再倒回到繁體字?可是我們文明中也沒有「倒車」的基因,所以亦非合理選項之一。不偏不倚取乎中,方為正道。將簡體字中部分字體適當恢復繁體字,讓簡體字整體提升漢字之美,之內涵,之傳統,之統一性,都是極好的。

為何部分恢復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呢?我試舉幾例你便可知。愛,這是繁體字愛。愛確實應當是發心的動詞,愛屋及烏,博愛等等,簡體字愛為無心之愛。這個字改回去,我的讀者應該不會有反對的聲音吧!

馬,繁體字馬,只一個馬就淋漓盡致地說明了中文作為象形文字的全部特點,透發著漢字之美。你看,上部有馬鬃,下部著四蹄,是不是立體形象。象形字之於字母文字,在書寫時本就像是在畫畫,只是大大簡化及高度抽象了。繁體字的馬較之於簡體字的馬,是不是更好些!

再有,親,繁體字親,相見乃親,無見必疏。親的簡體字只保留了原字的一半,對於見文生意的漢字優點則大打折扣了。

義,繁體字義,捨生取義的義,必須有「我」踐行天下合宜之道方為義,簡體字是方便書寫了,卻很難直觀了解其中的內涵(寫意),作為群體一份子的擔當。

簡體字的產生使得國民識字率極大地提高了,對於增強全民文化知識水平,文明程度,國家邁向現代化諸般其積極意義怎麼誇讚都不為過也。及至簡體字普及,數千年來中國國民識字率一直是比較低的,讀書從來都只是社會少數精英群體的特權。通過簡體字的建立以及席捲全國的掃盲運動,中國具有了建立現代化文明強國的知識基礎。掃盲運動如果使用繁體字推廣,想必效果就不得大打折扣。畢竟對於文字學習角度,繁體字筆畫繁瑣,不利於初學者快速掌握。易於普及,就是簡體字歷史性的積極作用。那麼,它的歷史作用也是階段式的嗎?

漢字必須進化,以更加適應當下不斷發展的世界。全民識字率問題基本解決,我們應當考慮一下針對簡化字對其部分進行優化,使得符合漢字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的規範範疇,恢復漢字之優美。簡體字的推廣如同解決肚子餓,吃飽的問題。現在,吃飽不是問題了,吃好一點就變成需要解決的問題了。退回繁體字,很明確是開歷史倒車,因噎廢食,不可取;走拉丁拼音化,那是自廢武功,文明的自我閹割,更不可取。唯有對現有簡體字進行優化才是最佳道路。

學習書法的朋友都有同感,更願意寫繁體字,因為更加飽滿勻稱。為何不願意寫簡體字,簡體字的缺點正是繁體字的優點,簡體字顯乾癟,結構失勢。這就是為什麼採用簡體字幾十年仍有大量匾額、題字等仍使用繁體字書寫,實在是美的追求和顯示文化內涵的自然流露。無可否認,這是繁體字的魅力的內生力的彰顯。

我們現在書寫的簡體字作為第一批簡化字(俗稱「一簡」)具有法律約束,保證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全國推行。有學生的家裡必有一本《新華字典》,就是這種國家標準的刊行版。其實歷史上民間自創簡體字也是歷史悠久,目的在於方便書寫,提高效率。我們現在的簡體字不僅快速消滅了文盲而且切實提高了書寫效率,實在是功在千秋的好事一樁。「二簡」之短命和撤回,恰恰說明漢字離開本意的向著實用化、符號化大刀闊斧作極簡化處理,是不符合漢字一般進化規律的,也是行不通的。最適合的調整方向只能是在重效率及實用性與漢字的傳統、訓詁兩方面之間找平衡。

未來進化的方向在哪裡?仍舊是文中提到的,針對部分不符合漢字訓詁、不符合約定俗成以及過於「符號」化的簡化字進行優化。既適應漢字在信息世代應用的適應性和適用性,又要堅持漢字內核的特質和延續了數千年來的傳統。如此,我們的漢字將不再是符號,與域外文明走出與眾不同的路線,而是包含了中華文化、中華文明信息的載體,東方智慧的標識。

(圖片來自百度搜索,撤除請聯繫)

歡迎關注作者,點讚或評論!

相關焦點

  • 漢字從繁體字到簡體字,是漢字的進步還是倒退?你怎麼看?
    雖然,相比較現代所使用的簡體字,篆書等顯然更具有觀賞價值,不過也給使用者帶來了麻煩。過於藝術的字體並不方便在緊急情況下傳輸信息,漢字的誕生本就是服務於人們生活的,如此看來,字體的簡化本就是歷史選擇的趨勢了。02時至1935年,第一批簡體字終於問世,這是國民政府教育部收錄了民間使用最多的324個字所整理的。
  • 英雄聯盟:破敗、智慧末刃、血刃孰優孰劣?劍聖三大裝備傷害比較
    英雄聯盟:破敗、智慧末刃、血刃孰優孰劣?但是,相信還是有不少小夥伴會困惑,推薦裝備欄裡的破敗、打野刀附魔的血刃、防禦裝裡的智慧末刃究竟孰優孰劣,讓小編帶著小夥伴們來梳理梳理。
  • 一人之下:「不搖碧蓮」、小師叔、王總,三人雷法比拼孰優孰劣?
    一人之下:「不搖碧蓮」、小師叔、王總,三人雷法比拼孰優孰劣?喜歡一人之下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相信大家對於劇情人物也已經非常的熟悉。總體來說,這部作品就是圍繞著主角「不搖碧蓮」張楚嵐和疑似甲申之亂的起源——馮寶寶展開的。
  • 電子書、紙質書與竹簡,簡體字、繁體字與甲骨文……
    人類的文明發展日新月異,但是直到人們已經完全適應了通過網際網路的「電子方式」來閱讀新聞、信息的今天,在電子書和紙質書孰優孰劣方面依然有著不同的說法、甚至是爭執。我個人對於電子書和紙質書都接受,並沒有任何偏見。
  • IPS與VA孰優孰劣?哪種面板更適合你?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IPS與VA孰優孰劣?哪種面板更適合你?
  • 雷克薩斯RX和普拉多孰優孰劣?內行人:用數據說話
    雖然雷克薩斯RX和普拉多是熱門車型,許多人也比較迷茫,不知其優劣,今天和各位分享的是《雷克薩斯RX和普拉多孰優孰劣?內行人:用數據說話》。先看雷克薩斯RX的外觀,對於外觀來看,我是很滿足的。個人最喜歡的是這車前臉的策劃,這車最大閃光點就是外觀。特別是兩個大燈十分的大氣,很亮也很精神.我開在路上回頭率挺高的.。外觀很順心,輪轂和燈看起來安適。
  • 合金機器人 SR超合金古鐵和unfive合金古鐵 孰優孰劣大比拼
    合金機器人 SR超合金古鐵和unfive合金古鐵 孰優孰劣大比拼 時間:2011-05-06 14:20:00   來源:   責任編輯:欲打的走
  • 中國武術與現代搏擊孰優孰劣?「太極宗師」馬保國給出了答案!
    所以,對於中國武術與與現代搏擊孰優孰劣的問題,馬保國、雷雷等人已經給我們了最真實的答案。所以大家還是面對現實,中國武術不是金庸小說裡的武術,這就是現實。
  • 嫦娥5號成功登月「隼鳥2號」也將完成壯舉,中日航天孰優孰劣?
    現在,嫦娥5號成功登月,「隼鳥2號」也即將完成壯舉,那麼中日這兩個航天項目孰優孰劣呢?那麼中日兩國的航天項目到底哪一方孰優孰劣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一下。
  • 印軍在克什米爾地區試用法國裝甲車,與中國三代猛士孰優孰劣?
    那麼夏爾巴人與中國目前最為紅火的三代猛士裝甲車相比孰優孰劣呢?從紙面性能看,夏爾巴人擁有著出色的越野能力,在265馬力發動機的驅動下,它能實現60度爬坡、40度側向沿坡行駛,越溝0.9米、跨垂直障礙0.4米、渡水1米的出色越野性能。
  • 和漢騰X5孰優孰劣?車主想說句大實話
    和漢騰X5孰優孰劣?車主想說句大實話》。先看陸風X2的外觀,遠遠看上去就是一輛十幾這個價格車的外觀水準。大嘴搏的外觀設計是沒得說,無論從前臉還是屁股,都張揚著個性。高顏值外觀潮流,比較適合年輕化,標配日間行車燈,提高顏值爆表。中意這個車的外觀和發動機才買的,車輪這個尺寸很大氣。再看漢騰X5,漢騰X5本來就屬於小型SUV,外觀還算比較大氣的,中規中矩。
  • 使命召喚:現代戰爭和黑色行動,劇情孰優孰劣,代入感強弱之分!
    這兩個系列的孰優孰劣也是一直以來玩家都在爭論的話題之一,如就單純的以劇情來評價兩者之間的優劣,還是有失偏頗吧,畢竟前提條件都是遊戲,劇情是輔助內容,只是劇情上的豐滿可以讓遊戲整體代入感加分。如果撇開遊戲,就單論劇情,《黑色行動》系列在劇情上是優於《現代戰爭》現代戰爭的劇情其實很簡單,如果單單只看劇情文本,基本只需看開頭,就可以知道結尾,毫無懸念。
  • 華為OPPO千元機拍照孰優孰劣?真機樣張比較後,差距一眼可見
    接下來,筆者將全面分析這兩部手機的相機參數,結合樣張的實際效果,以真機實戰的方式對比這兩款機型的相機表現孰優孰劣。
  • 繁體字正統?簡體字劣等?繁簡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漢字的繁簡之爭由來已久,有人力挺繁體字,理由無外乎繁體字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繁體字不僅具有文化意義,還具有藝術的價值等等。有人則認為簡體字書寫便捷,辨識容易,符合現代語言文字的發展方向,應當在全世界的華人中大力推廣,甚至應該繼續簡化下去。
  • 繁簡體字之爭,是應該恢復繁體字,還是繼續堅持漢字簡化?
    對文化的研究及傳承繁體字確實至關重要,但基於現實社會發展的趨勢恢復繁體通用絕無必要,簡體字並不是毫無根據亂簡一氣,漢字成字的內在規律就決定了簡化過程的科學性,可以說簡化字為新中國掃盲運動提高整體國民素質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真是居功至偉。
  • 土葬與火葬,孰優孰劣呢?北大教授:火葬就是把人當垃圾去處理
    土葬與火葬這兩種形式,孰優孰劣呢?雖然在主流價值觀看來火葬顯然是要優於土葬,但是從文化的角度上來看,恐怕還是需要爭論一番。一、從土葬到火葬土葬就是在人死之後將人的屍體埋入地下,如果追溯到遠古時期,這樣一種行為的動機,應當是比較容易理解的。我們的先祖之所以能夠在大自然當中存活並且不斷發展,靠的正是團結。
  • 繁體字與簡體字,到底誰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統
    繁體字和簡體字之爭,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已經爭論了一百多年了。這些年來,又有人開始鼓吹繁體字,早在2008年,鬱鈞劍、宋祖英、黃宏、關牧村等21位文藝界的政協委員聯名遞交《關於小學增設繁體字教育的提案》。後來導演馮小剛提議恢復部分繁體字並放到小學課本中,以加強傳統文化教育。香港演員黃秋生更是宣稱「在中國寫中文正體字居然過半人看不懂,華夏文明在內地已死。」
  • 想看《百年孤獨》,兩版中文譯本孰優孰劣?5分鐘帶你了解
    目前,南海出版公司範曄翻譯版本和譯文出版社的黃錦炎版本是市面上流傳極為廣泛的譯本,這兩個版本孰優孰劣,在網絡上爭議很大。 兩者都有著相似的語言風格,可能是譯者為了為了貼合原文選擇了類似的語言風格,也有可能範曄參考了黃錦炎的譯本。
  • 簡體字已經用習慣了,那麼繁體字有恢復的必要嗎?
    所以個人推薦,像答主這樣的語言學習者,可以從字源入手,理解字的發展脈絡和含義,之後可以學習簡體字,因為這更便於交流,畢竟中國大陸的文化生產目前來看是基於簡體字的。我真心覺得所謂的簡體字、繁體字之爭很幼稚也很無聊。簡體字也好繁體字也罷都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和隸書、楷書一樣,沒有優劣之分,都是祖宗留下來的文化瑰寶。
  • 港澳臺為何至今仍用繁體字,而新加坡等地卻使用簡體字?
    尤其是我國漢字不僅有簡體字,還有繁體字,要學會就更難了。即便是從小就學習漢字的很多中國人也不會寫繁體字,畢竟我國大陸幾乎都以簡體字為主,就連新加坡和馬蘭西亞也都是用簡體字,只有港澳臺依然堅持在使用著繁體字,但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