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喚》系列中的「現代戰爭」和「黑色行動」,兩者的劇情都應該是FPS遊戲中的佼佼者。這兩個系列的孰優孰劣也是一直以來玩家都在爭論的話題之一,如就單純的以劇情來評價兩者之間的優劣,還是有失偏頗吧,畢竟前提條件都是遊戲,劇情是輔助內容,只是劇情上的豐滿可以讓遊戲整體代入感加分。
如果撇開遊戲,就單論劇情,《黑色行動》系列在劇情上是優於《現代戰爭》
現代戰爭的劇情其實很簡單,如果單單只看劇情文本,基本只需看開頭,就可以知道結尾,毫無懸念。而黑色行動則不然,開頭永遠只是伏筆,不到最後你永遠無法知道故事的發展方向,到黑色行動3的時候,各種明線暗線和倒敘,甚至劇情即使結尾都讓人無法一次性完全理解到整個故事線的伏筆關係之間的答案。
黑色行動的3部曲劇情基本以製造懸念為主,第三部更是把懸疑玩到了極致,單純劇情就可以當作是懸疑小說來看。每一個章節都充斥著真真假假、明示暗示,在遊戲第三部的結尾,第一視角的玩家自殺,到跟泰勒重合成為泰勒,這足以讓玩家回頭重新開始劇情戰役,以尋求解疑。
《黑色行動》就劇情的懸念性,完爆《現代戰爭》,但錯綜複雜的路線,似是而非的結局,也是讓玩家所詬病的點。未解疑的劇情一頭霧水,讓玩家在體驗遊戲的時候會產生嚴重的「出戲」感,留下的伏筆卻無法在遊戲中直接找到答案的坑,只能強制玩家脫離遊戲而去尋找劇情的答案,但遊戲並不是電視劇。
結合遊戲看劇情,《現代戰爭》給予玩家的體驗感,則優於《黑色行動》
《現代戰爭》劇情毫無懸疑感,但劇情所塑造的人物則飽滿到有血有肉。隨著劇情的推進,玩家的第一視角下所熟悉的「戰友」,基本都能代入相應的情感。從S.A.S隊員,到141特遣隊,每個人物都能在劇情關卡中讓玩家得到深入的認識。
現代戰爭唯一圍繞的點就是追捕馬卡洛夫,從一而終,即使中途的劇情人物反轉,都直接給出了反轉的原因,玩家無需過多思考。典型的謝菲爾德的反轉,全因核爆導致的部下犧牲,才讓謝菲爾德走向另一個極端的報復行為,玩家對幽靈的死對謝菲爾德恨之入骨,卻也能同情他白白犧牲的數萬部下。
沒有故造疑雲的劇情,讓《現代戰爭》能花更多的筆墨在塑造人物角色上。給予玩家在遊戲的觀感就是,戰爭的殘酷下,沒有超級英雄,也沒有絕對的主角,誰都可能在下一秒死在子彈下。你無法拯救世界,甚至無法幫助身邊倒下的戰友,即使你最信任的上司也會背叛曾經他讓你相信的理念。
《黑色行動》的劇情,讓你玩完會陷入對各種疑點的不解之中,無法解脫,無法得到準確的答案就是個永遠困擾你的夢魘。
《現代戰爭》則是,劇情完結之後,你會如釋重負,任務已然結束,殘酷的戰爭下,你無能力做出改變戰爭的行為,但「塵歸塵,土歸土」,屬於你的戰爭已經結束。
所以,把《現代戰爭》和《黑色行動》以遊戲的劇情來看,還是現代戰爭的劇情更能讓玩家找打代入感,也能更直接的讓玩家體驗到戰爭的殘酷。《黑色行動》玩的是懸疑,燒腦但卻不能讓玩家加大獲得遊戲的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