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為了離開,旅行是對庸常生活的一次越獄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940字,閱讀約2分鐘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城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城市的發展日新月異,許多城市更是獨領風騷,獨領風騷。但由於地理位置和戰略定位的差異,我國的城市分化也十分明顯,同一省份的城市發展也不盡相同。有的城市鶴立雞群,經濟發展十分亮眼,有的則默默無聞,毫無存在感。可謂「同城不同命」。非常令人遺憾。
為了平衡城市之間的發展,同時也為了拉動本地區的經濟,很多城市都進行了深度的戰略合作,搭建了很多平臺來拉動這個城市或者其他城市的經濟,交通成為了重要的連接方式,因為無論任何一個城市,沒有便捷的交通,所有的合作發展都是一句空話,所以無論任何一個合作都是建立在發達的交通網絡之上,
連接廣東與東莞的大橋於1992年建成,1997年通車。前後歷時5年,總投資30.2億元。它不僅是中國第一座大型懸索鋼架橋,也是中國第一座跨海大橋,被譽為「世界第一跨」。虎門大橋起於廣州南沙區,止於東莞虎門鎮。全橋全長15.76公裡,採用雙向六車道布局。它橫跨獅子洋,設計時速120公裡/小時。在當時,這是相當罕見的。
但它的設計理念即使放在現在也相當超前,寓意「長虹臥波,兩岸牽手」。可以說是相當積極的。虎門大橋當時攻克的多項技術,為後來跨海大橋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因此,也創造了多項國內第一。是國內第一座通過最大規模氣動彈性風洞實驗的橋梁,第一座採用扁鋼箱梁節段全焊接的橋梁,第一座採用頂底板預應力配索技術的橋梁……幾乎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
而它的開通,不僅成功地連接了珠江東西兩岸,也為珠江三角洲的經濟和廣東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為廣東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在珠江三角洲的再發展中,亦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其所連接的廣州,東莞的後續發展可謂迅速崛起,一飛沖天。也成功地使東莞,深圳和粵東地區的交通更加便捷,成功地串聯了這一區域,意義重大。
虎門大橋也是中國最美的橋梁之一。橫跨獅子海,擁有美麗的江景。開車來到這裡,你會不自覺地放慢車速,慢慢欣賞橋兩岸的和田。沿途的景點也令人神往。它成功對接的廣州,東莞兩地旅遊資源可以更快對接,為兩地旅遊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了,記住我們是《雙溪尚好》,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下期再會。
你終於明白,原來旅行的意義,是遇見一些人,再與他們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