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是書香能致遠!
」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已經被社會,學校,教師和家長所認可。
學生要大量的閱讀,大量的閱讀經典名篇已經成為有識之士的共識。
如何在教學中實現海量閱讀?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獲得者韓興娥老師的「課內海量閱讀」已經提供了一條可以借鑑的成功之路。
很多老師追隨韓興娥老師,在教學中實踐「課內海量閱讀」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深圳市寶安區實驗學校王斯瑜老師便是其中的一位。
今天分享王斯瑜老師的教學心得《踐行課內海量閱讀》之五《練字》。
《踐行課內海量閱讀》之五《練字》
深圳市寶安區實驗學校 王斯瑜
我們班一年級入學沒多久就開始練字了,每天其中的一項作業就是練字。三年來,除了要應對考試那兩周暫停練字,每天都堅持不懈,直到現在四年級,依然堅持每天練字。
一、二年級這兩年,我們先後練寫完了《筆畫字帖》、《部首字帖》、《字族字帖》和《硬筆字帖》,其中《字族字帖》和《硬筆字帖》是在字帖上練寫,沒有再用本子練寫,《筆畫字帖》和《部首字帖》不但在字帖上練寫了,也在田字格的本子上練寫,而且《筆畫字帖》在本子上至少練寫了三輪。《部首字帖》練寫了一輪。《筆畫字帖》包含30個筆畫練習、40個單字詳解和20組書寫規律,體會漢字書寫的剛柔並濟,初步了解漢字結構規律。《部首字帖》包含80個部首的200多首兒歌所關聯的常用漢字,重在使學生感知漢字結構框架,加深對漢字結構規律的理解。
三年級開始用鋼筆,也是從《筆畫字帖》練起,就單單30個筆畫練寫了好幾輪,因為在一年級學生練寫《筆畫字帖》,總體來說我是不太滿意的。我反思是因為還是有些操之過急,沒有在課堂上花更多時間去指導和練寫,沒有在課堂上花更多時間讓學生去感受、理解和背誦書寫口訣。 我們班一、二年級的練字開始是在課堂練寫,後來主要是讓學生回家去練,但課堂上還是有花時間去指導。雖然我一再跟家長和學生強調要先仔細觀察,書寫前的觀察是至關重要,就猶如射擊前的瞄準一樣,牢記書寫口訣再練寫,同時也是要求要寫得快,一定要跟平時的作業的書寫速度一樣,不能慢慢地練寫。但有的家長沒有時間去監督孩子,這樣就有些學生就是為了應付而練寫,這些學生練寫效果就很不好。朱老師一再強調:慢起步,穩前行,快超越。筆畫就是慢而穩,但是它的力量是大樹向下紮根似的,你似乎看不見,它卻支撐以後所有的生長。因此在三年級用鋼筆重練《筆畫字帖》的時候,我吸取了一、二年級的經驗,專門課堂花時間讓學生練寫。
課堂上指導學生多花時間去誦讀書寫口訣並要求學生背誦,在學生背誦了書寫口訣後再進行練寫,如果學生某個字沒有按書寫口訣去寫,則要求學生重新練寫的同時還要求把書寫口訣寫三遍。到了三年用田字格的本子把《筆畫字帖》練寫了兩輪,也把《部首字帖》練寫了兩輪。四年級依然從《筆畫字帖》練起,但是沒有用田字格的本子,用的是大方格的本子,開始也是在課堂上給時間練寫,即使課堂沒有時間練寫,我還是會在課堂給予書寫的指導。現在班級大部分學生的書寫還是很不錯,有些學生寫得相當漂亮。但班上還是一小部分學生即使是每天練寫,三年多練寫下來,也是沒有很大的效果,基本是在原地停留,這也是讓我苦惱的問題。
這小部分學生練字沒有效果的原因,我總結主要有兩點:
一是這些練不好、原地踏步的學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握筆姿勢不對,因為握筆不對,很大影響了他們的運筆,因此真的體會到「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開始入學的時候,沒有好好去糾正孩子的握筆的姿勢。我覺得這是一個影響他們練寫不好的最重要的原因,其實這些學生也是想寫好,但就是不會運筆導致他們練不好。所以開始一年級入學,一定要想盡辦法把學生不良的握筆姿勢糾正過來。
二是我在開始一年級的練字教學操之過急,尤其是《筆畫字帖》的練寫,沒有在課堂上花更多時間去指導和練寫,也就是沒有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現在是深切體會到朱老師說的「慢起步,穩前行,快超越」,因為開始操之過急,也不可能實現後來的「穩前行,快超越」,即使後來想盡辦法去補救,但也是事倍功半,所以一年級開始的練字教學真的不能著急,一定是要慢起步,這樣才紮實。
歡迎參與「十三五」教育科研重點課題《素讀經典在中小學立德樹人實踐中的應用研究》的課題研究與實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