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當德約在墨爾本捧起諾曼-布魯克斯杯時,是何等的雄姿英發,光射徵衣。那一刻,網壇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三巨頭」時代,有關網壇歷史最佳的討論又一次甚囂塵上。
在「三巨頭」出現之前,歷史最佳這一個頭銜,一直只屬於一個人——皮特-桑普拉斯。
2003年,當皮特-桑普拉斯以14座大滿貫冠軍獎盃的成就封排掛衣時,他便被認為是網球史上最為出色的選手,儘管他輝煌的職業生涯中始終未能染指法網冠軍。
而桑普拉斯的一生之敵——安德烈-阿加西,起起落落的職業生涯卻是驚豔奪目,8座大滿貫冠軍獎盃外加金滿貫的榮譽,即便是桑普拉斯本人,也會肅然起敬。
曾幾何時,桑普拉斯14座大滿貫獎盃的偉業被媒體和球迷們認為是不可超越,阿加西的全滿貫成就也被認為是難以複製。直到有一天,一個叫羅傑-費德勒的曠世天才出現,這根植於腦海深處的觀念才得以打破。
2003年,費德勒在溫布爾登奪取了個人職業生涯第一座大滿貫冠軍獎盃,就此接過了桑普拉斯的衣缽,開始了自己瘋狂追趕歷史第一的腳步。2004年、2006年和2007年,年輕的瑞士天王實現了對澳網、溫網和美網的包攬,同時溫網5連冠,四年之內豪攬12冠,距離超越桑普拉斯14座大滿貫指日可待。
然而,從2006-2008年,費德勒連續三次闖入法網決賽,卻均敗於一位橫空出世的西班牙紅土天才——拉斐爾-納達爾。2009年,費德勒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他終於在羅蘭-加洛斯捧起了火槍手杯,在複製了阿加西全滿貫成就同時,也追平了桑普拉斯14座大滿貫冠軍獎盃的神績。隨後,費德勒在溫布爾頓捧起個人的第6座挑戰者杯,以15座大滿貫冠軍獎盃超越桑普拉斯,正式成為網壇歷史第一人。
全滿貫+15座大滿貫冠軍獎盃,費德勒在當時創下的是比桑普拉斯還要高不可攀的成就。
一年之後,納達爾在羅蘭-加洛斯用一場3比0宣告自己的王者歸來,隨後奪取了溫網冠軍,並在美網決賽中擊敗了諾瓦克-德約科維奇,也加入了全滿貫俱樂部。此時,紅土之王的大滿貫冠軍獎盃是9座,比阿加西退役時的大滿貫冠軍獎盃數量還要多1座,媒體和球迷都將費德勒與他的巔峰對決,看作當年桑普拉斯與阿加西王者爭鬥的延續。
而此時的德約,手裡只有1座澳網冠軍。儘管塞維亞巨星在2011年豪奪澳網、溫網和美網冠軍,但網壇的主旋律還是費德勒和納達爾的二人爭霸。直到2016年,德約在法網成功登頂,用一個「諾瓦克大滿貫」強勢加入全滿貫俱樂部後,網壇三巨頭爭霸的格局,正式形成。
2017年,飽受傷病困擾的費德勒在沉寂了4年之後,連奪澳網、溫網冠軍,將自己的大滿貫獎盃數量上升到19座。此時的納達爾已經成為紅土場上不朽的傳奇,10座火槍手杯前無古人,後也難有來者,個人的大滿貫冠軍數量也達到16座。
2018年,費德勒再奪諾曼-布魯克斯杯,將個人大滿貫冠軍獎盃數量定格為20座。納達爾則繼續捍衛著自己紅土之王的榮耀,用法網冠軍繼續增加自己的大滿貫冠軍獎盃數量。而德約在經歷的2017年低迷之後,在2018年連奪溫網和美網冠軍,2019年再奪澳網和溫網冠軍,將自己的大滿貫冠軍獎盃數量,上升到了16座。
2019年收官之後,「三巨頭」的大滿貫冠軍獎盃數是:費德勒20座、納達爾19座,德約科維奇16座。所以,當德約捧起個人第17座大滿貫獎盃時,儘管費德勒依舊佔據著第一的寶座,但卻已經是岌岌可危了。
若是沒有疫情的影響,2020年網壇接下來的情形應該是這樣:納達爾依舊會在羅蘭-加洛斯續寫自己的輝煌,奪取個人第20冠;費德勒和德約十有八九會在溫網上演巔峰對決;而美網冠軍,多半會是德約和納達爾的爭鬥。
可惜,疫情之下,溫網取消,法網延後,美網中德約因為擊中司線被取消資格。當納達爾在法網決賽中用捨我其誰的氣勢橫掃德約之後,網壇歷史最佳的頭銜,已然要易主了。
依照納達爾在法網中展現出來的狀態和氣勢,明年的羅蘭-加洛斯,依舊還會是他的天下。而在度過了一個毀譽參半的2020之後,德約迫切需要用強勢的表現為自己救贖。
只是可惜又老了一歲的費德勒,若沒有那該死的單細胞增多症,他早奠定了自己網壇歷史第一人的地位。
致敬「三巨頭」吧!是他們相互追趕,彼此成就,造就了網球史上最偉大、最炫目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