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咪佳
又是一年仲夏夜。
「睡啦,睡啦,睡睡吧!睡啦,睡啦,睡睡吧!
一切害物 遠走高颺(yáng),
不要行近她的身旁,
晚安,睡睡吧!」 ①
420年前首版的莎士比亞經典喜劇《仲夏夜之夢》中,仙后提泰妮婭、雅典青年拉山德、狄米特律斯先後被滴了紫色愛懶花的汁液,在林中睡著。
按照「愛汁」的魔力,無論男女,醒來一眼看見什麼生物,都會發瘋似的對它戀愛。於是,清醒後的世界卻如夢如幻地開始了:
仙后愛上了一個驢頭人身的人;拉山德和狄米特律斯從同時愛著赫米婭,變成共同瘋狂追求另一個姑娘海麗娜。
莎翁筆下的夢境,有點像古希臘古羅馬人對夢的解讀——夢從神魔那裡帶給人們啟示,預示著未來,人們照著做就是了。
夢是這樣的嗎?
從生物學角度講,每一個人每一晚的睡眠,都會經歷各種夢境。
為什麼大部分人忘記了夢?光怪陸奇的夢從何而來?夢經歷了怎樣的偽裝?夢真的能夠告訴我們一些新鮮的東西嗎?
1900年,弗洛伊德發表《夢的解析》,標誌著人們開始從心理學角度解釋夢的現象。
心理學的觀點認為:意識和潛意識構成了我們主要的認識活動,我們平時的行為被意識所主導,內心深處的欲望雖然被壓抑在潛意識中,但它仍在不自覺地積極活動,尋求滿足。
在清醒的狀態下,人的意識像「衛兵」,鎮壓內心不合理或者難以實現的願望,不讓其得到滿足。但是,當人們處於睡眠狀態,由於「衛兵」的鬆懈,潛意識中的欲望得以在喬裝打扮後乘機闖入意識而成夢。
我們最常夢到的東西,也許正是現實中投入最多熱情的東西。只是經過夢工廠的加工,夢呈現的面目通常晦澀難懂,需要通過一定的解碼過程來獲得真相,這個過程就是夢的分析。
已故著名心理學家張同延教授是國內夢分析的第一人。2000年9月,張同延教授在浙江省立同德醫院開設了全國第一家夢分析門診,開創了中國科學系統分析夢境的先河。
對夢進行分析能幫助我們更加了解內心的真實需求與感受,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去解決。比如,夢境往往與我們的生活經歷,尤其是早期的經歷密切相關,而絕大多數心理問題源於早期生活的創傷性經歷,分析夢境能幫助我們面對自身的成長曆程,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而在疫情已發生半年的當下,各行各業都在經歷難關,對每個人的心理撫慰是更為重要以及有實際意義的事情。現代人越來越認識到,通過夢能得到重要的啟發。
然而,也不是每個夢都能立刻被理解。儘管經過了上千年的努力,人類對夢的科學理解只取得了微乎其微的進展。
這可能也是美妙的事情。就像古希臘神話裡的彌達斯(Midas)國王,他的手觸碰到什麼東西,它們都會成為金子,一切變得熠熠生輝,夢這個豐富而神秘的資源庫,會為每個人持續不斷地散發著能量,提供不可言喻的靈感、想像甚至是治癒。
注①:《莎士比亞喜劇五種<仲夏夜之夢·第二幕第二場>》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