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軍事報導】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網站10月9日報導稱,中國的殲-20和俄羅斯的蘇-57戰機都被外界視為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就如同它們的對手,即美國的F-22和F-35一樣。然而該媒體卻對這種表述提出了質疑,認為中俄的頂級戰機可能名不符實,甚至無法匹敵「陣風」、F-16V和「颱風」這種第4.5代戰鬥機。
中國空軍殲-20隱身戰鬥機
報導稱,俄羅斯蘇霍伊公司製造的蘇-57戰鬥機早在10年前就完成了首飛,卻至今仍未正式投入使用,而俄羅斯國防部預計要在2028年才能接收76架蘇-57戰鬥機。該機雖然以美國的F-22和F-35戰鬥機為競爭對手,其隱身能力卻一直飽受專家質疑,數量也非常稀少且多為技術原型機而非量產機,更沒有在戰場上證明過自己。除此之外,印度空軍也對這種戰鬥機高昂的維修和保養費用表示了擔憂。
俄羅斯蘇-57試驗機
報導指出,與蘇-57相比,中國殲-20戰鬥機在2017年3月投入使用,能夠通過內置武器艙攜帶遠程飛彈和精確制導炸彈。該機還擁有高度集成的先進航空電子設備和傳感器系統,能夠在任何天氣條件下探測多個敵方目標。此外,殲-20與美國的F-22以及F-35同屬單座隱身戰鬥機,尺寸也非常類似。
報導強調,儘管俄羅斯尚未向任何國家成功出口過蘇-57戰鬥機,基於該機與印度聯合進行的第五代戰鬥機項目(FGFA)也因為印方的不滿而下馬,莫斯科卻仍然計劃向中國推銷蘇-57戰機。
外媒製作的現有第五代戰機對比圖
該媒體認為,即便許多專家都認為殲-20和蘇-57均屬於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在理論上看起來很有前途」,但不要說與F-35相比,這兩款戰鬥機是否能夠與F-16V、「陣風」和「颱風」這種第4.5代戰鬥機相媲美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在質疑中俄戰機之餘,報導還不忘提及印度的第五代戰鬥機(AMCA)項目,稱印度空軍已於2019年正式宣布本國將研發能夠匹敵美國F-22、F-35和中國殲-20以及俄羅斯蘇-57的國產第五代戰鬥機的有關計劃——很顯然,這番描述看上去與前文存在一定的衝突,因為既然《歐亞時報》認為殲-20和蘇-57並非真正意義上的五代機,那麼印度AMCA項目的對標對象應當只有F-22和F-35。又或者,該媒體堅信「陣風」這種第4.5代戰鬥機在作戰能力上能夠與領先自身半代的殲-20以及蘇-57相抗衡。而無論報導的撰寫者究竟秉持著哪種觀念,這種邏輯混亂、缺乏具體論證過程、充滿主觀臆想且違背常識的觀點都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此外,對於早前印度媒體屢次叫囂使用「陣風」戰鬥機空襲中國一事,有分析人士指出,印度空軍使用「陣風」戰機這種非隱形戰機對擁有完善而且先進防空網絡的中國實施空襲,完全是飛蛾撲火,有來無回。印度缺少專用的防區外幹擾手段,而且印度此前的多次空襲效果都差強人意,在去年針對巴基斯坦的空襲,不但只炸毀幾棵樹還折損了三架戰機,在救援期間又自己擊落一架本方戰機,這也展示了印度空軍的「實際實力」。
還有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指出,印度空軍的自信只能停留在口頭,想要空襲中國,還要解決大量的問題。包括解決新型武器裝備的磨合以及防止中方反殺等諸多因素,因此實際上的問題還很多。雖然「陣風」戰機能夠為印度人增添底氣,但是「陣風」戰機此前在阿富汗、伊拉克以及利比亞的實戰表現看,該機在理想制空條件下會獲得不錯的戰果,但在高強度戰場環境以及複雜氣象條件的考驗下,「陣風」戰機未必能取得相應的效果。此外,「陣風」戰機從未在高海拔、強風力以及低氣壓的惡劣環境中使用,因此印度能否順利使用「陣風」發揮作用還充滿未知數。
該專家表示,中國軍隊歷來強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迄今為止中方在中印邊境一直保持著足夠克制,但這並不代表中國軍隊沒有做好作戰準備。印度空軍要想空襲中國,要麼使用蘇-30空射「布拉莫斯」巡航飛彈,要麼使用「陣風」空射「風暴陰影」巡航飛彈。屆時,印軍戰機不僅需要直面殲-20、殲-16、殲-10等先進戰機的空中獵殺,還得繞過「紅旗-9」「紅旗-16」等構成的防空火力網。而且,空襲行動這種危險舉動一旦實施,意味著中印雙方在邊境的克制態勢被徹底打破,屆時印方多個重要目標都在中國空軍的攻擊半徑內,這種「玩火者必自焚」的危險局面,也是叫囂擴大戰火的印度人需要認真考慮的。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環球網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