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日記:後勤保障有我在,你們放心

2020-12-10 看看新聞Knews

今天是3月3號,我到武漢的第29天,想和大家聊聊華山醫院醫療隊的「哆啦王夢」。第一次見到她是在武昌方艙醫院,聽到她正在打電話:「我們的隊員一定要補充蛋白質,你們酒店要給我們隊員準備兩個雞蛋,讓他們早上能夠多攝入一點蛋白質,增強抵抗力。」正是這幾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是醫療隊的後勤主管王兵,也是醫療隊副領隊。「哆啦王夢」是隊員們對「大管家」王兵老師的親切稱呼,形容她就像哆啦A夢一樣,能為隊員們打點和安排一切生活必需品。王兵每天的日程安排滿滿的,早上7點準時出門,到晚上11點左右才結束,整個人的狀態是幹勁十足。她說,一定要讓醫療隊的隊員們吃得好。她每天跟酒店負責人去溝通協商,盡最大可能為上海隊的隊員們提供一些合胃口的飯菜。她每天還會處理大量的事務,去機場、去火車站,去搬運和清點一箱一箱的物資。對於缺少的物資和遇到的問題,她都細心地做了筆記,然後再一件一件去落實。我在方艙裡發現了一個小小的暖櫃,裡面盛放了飯菜、牛奶。這也是王兵老師的貼心之舉,隨時為奮戰在一線的醫療隊隊員補充能量。她在大堂裡面開設了一個小吧檯叫「逆行者加油站」,放置一些食品和報刊,不定期還會補充一些新品。據我了解,王兵以前是護理組的組長,她有非常強的業務能力跟經驗。在方艙裡面,醫療隊是各個團隊工種一起合作共事的,有時候需要處理一些棘手的問題,這個時候王斌老師就會去主動承擔一些工作,把最難解決的事情溝通協調好。這次支援抗疫前線的華山醫療隊是一支全能部隊,它能夠建制接管方艙,建制接管ICU重症病房,需要發揮團隊合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當每一個隊員在前面衝鋒的時候,身後有像王兵老師那樣的一群後勤人員在默默支撐著他們。王兵老師的兒子袁飛今天跟我取得了聯繫,他發來的一段話讓我非常感動。他對自己的母親說:「我們各自堅守好各自的崗位,你在(武漢)那邊做醫務人員的後勤保障,我在這邊保障上海的航運,我做好你們的後勤保障,媽媽,你是英雄。」向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後勤工作人員致敬!黃伊罕2020年3月3日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黃伊罕 陳瑞 編輯:邢維 實習生:毛雪妮)

相關焦點

  • 聯勤保障部隊成立後,武漢聯勤保障基地的領導班子都有誰?
    聯勤保障部隊的成立,意味著我軍已經形成了指揮作戰、行政管理、後勤保障三足鼎立的主線條,對於軍隊的現代化改革來說,應該是齊頭並進,三者缺一不可。那麼,武漢聯勤保障基地的領導班子都有誰?司令員、李士生李士生出生於1959年,浙江嘉興人。
  • 白衣戰士:你們放心去戰鬥,家裡有我們!
    桐廬縣:前方有你,後方有我 桐廬共青團開展七大青春暖心行動,包括組建一支志願者隊伍為此輔導員老師們給這幾位隊員送上「愛的約定——給抗『疫』一線子女的一封信」,與隊員暖心約定:「只要有需要,老師就陪你聊天,輔導你做功課,和你一起同看一本喜歡的書……」 國網供電公司:為後勤保障出一份力 國網杭州供電公司淳安公司工會、團委
  • 武漢大學師生「抗疫日記」(下):守護珞珈山,靜待花開
    日記十:守好師生員工健康的第一道屏障武漢大學校醫院院長 周永明校醫院一直是學校全體師生的健康守門人,在這場疫情中,更是保障武漢大學師生員工健康的第一道屏障。雨雪天寒風刺骨,他們在馬路邊為隔離人員測量體溫,既要診斷和治療患者、做好專業的護理和必要的心理疏導,也要與醫院後勤、街道社區等部門溝通所需要的醫療物資和生活保障問題。在抗擊疫情的同時,我院也不遺餘力地做好全校師生員工的醫療保障工作。回顧整個防控工作,我最擔心的是我院醫務人員被感染。
  • 視頻| 上海戰「疫」日記(2月4日):上海民用直升機給武漢送去醫療...
    上午9點30分左右,一架從上海起飛的民用直升機降落在武漢新華路體育場,為武漢帶去了20箱疫情急需的醫療物資,其中有一箱是上海胸科醫院託運的,帶給上海援鄂醫療隊的治療試劑。昨天傍晚起飛前,這家民用直升機公司的創始人說:「國家有難,有啥出啥。」   上海一7月齡女嬰確診,牽動很多人的心。
  • 「在武漢過生日,我們一起用手扇風熄滅蠟燭」|天使日記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這樣一群和死神賽跑的人,他們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是身著白衣戰袍的「天使」。中國之聲《天使日記》第十六篇,記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疫」最前線的點滴感動。
  • 但願能再見你們,你們也是我的親人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3月8日 武漢協和醫院 陰天吳思容 國家醫療隊隊員、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日間病房在武漢戰疫的日子裡,我竟猝不及防的「火」了,我的「背後漫畫」故事,上了熱搜。我的家人朋友則更安心了。原來他們都擔心我在武漢的工作和生活,特別是心理狀態。但「熱搜」後,他們都放心了。媽媽幾次表態欣慰,並為我的樂觀向上而自豪。要知道,我老媽是典型的「嚴母」,我常被批評得沒有成就感。所以老媽的表揚,讓我很得意。很多患者,看到熱搜的這條新聞後,也更充滿希望。
  • 武漢戰「疫」日記丨戰鬥一線有「五大金剛」!
    戰鬥還在繼續《武漢戰「疫」日記》欄目奮戰在戰「疫」一線的Ta們記錄下的最真實最感人的日記!金剛柔情——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五名男護士的抗疫日記戰鬥一線的「五大金剛」。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中有五位男護士來自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他們操作強、力氣大、心思細、有擔當,是當之無愧的「五大金剛」。趙春光。
  • 武漢前線日記(5):陰雨綿綿的日子終會過去
    以下為日記全文:日期:2020年1月29日 星期三 晴講述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血液淨化中心主管護士 李婉貞工作地點: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今天是大年初五,是來武漢的第三天,是平凡中又帶著些許特別的一天,是我們隊長三十歲的生日。
  • 「戰疫」一線的「後勤兵」 這群90後姑娘為援武漢醫護撐起保護傘
    在赴武漢支援的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療隊中,有這麼一群特殊的90後姑娘,她們本職是護士,卻在疫情特殊時期臨危受命,肩負起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療隊二百餘名醫護人員的後勤保障工作。  平時軟妹子 搬起物資賽漢子  早上7點,西安國際醫學中心腫瘤一病區護理總帶教韓靜已經穿戴整齊,帶領著手下十餘個姑娘,開始一天的後勤工作,她們的工作場所不是醫院,而是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療隊在武漢暫居的酒店。測溫消毒、頒發物資、按點送飯、投放垃圾……這些看似簡單的工作背後,極大消耗著她們的耐心和體力。
  • 武漢「封城」日記⑥:天放晴了,我要大喊三聲武漢加油!
    武漢市民、前中國通信企協通信運營服務中心副秘書長「Amber明剛」,也在用平凡人的視角,在日記本中,記錄、見證著,這段不平凡的「戰疫」日子。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陳思2020年1月28日 初四 晴封城進入第六天,武漢的天放晴了!
  • 後勤保障處校園學生服務中心「後勤小生」學生助管團2020-2021學年...
    本網訊 10月25日晚7點,後勤保障處校園學生服務中心「後勤小生」學生助管團在東區主樓402教室召開了2020-21學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會議由團長劉恩宏主持。校園學生服務中心「後勤小生」學生助管團正式成立於2017年3月24日,是直屬於中國農業大學後勤保障處的學生組織,成員包括當學年至後勤保障處工作的研究生掛職助管、本科生勤工助學和助管團直接獨立招募成員。
  • 天使日記·我在戰「疫」一線丨媽媽去雷神山打怪獸了
    《天使日記·我在戰「疫」一線》為您推薦《媽媽去雷神山打怪獸了》2月16日 星期日 雷神山醫院 多雲楊楊、新新:兒子們,這是一段2020年冬春之交全國馳援湖北地區抗擊疫情的故事媽媽工作的地方叫武漢雷神山醫院。名字是不是很霸氣?這是個僅用10幾天就建起來的醫院,這個醫院專門收治一種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人。媽媽非常光榮能在這裡戰鬥,這裡雖然只用了十幾天建設,但有非常好的防護設備和後勤保障,整個病區都有負壓,在這裡工作非常安全。呵呵,你們還小,跟你們說你們也還不懂。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豆豆先生在武漢為中國加油刷屏
    2月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滾動播出的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豆豆先生在武漢為中國加油」刷屏了,不僅上熱搜,而且僅一天內閱讀次數高達3.9億,討論次數11.7萬,創造了紀錄頻道微9播出以來和融媒體傳播的新紀錄。也從另外一個視角詮釋了全世界人民的情感相通,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也是在為全人類戰勝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加油!
  • 「專欄」葉青武漢日記:終於有了一千多空床位
    本文大約6300字,讀完約16分鐘盤古智庫是一個最前沿的智庫,很榮幸,我搭上了智庫的第一班船。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思考,時有收穫。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的方方面面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治國理政將會有新的重點——國民健康保障。
  • 一群人和「小刺蝟」病毒的故事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感恩父母的包容和付出,得知我要應援武漢,你們只對其他親屬傾訴了心中的擔憂和不舍,卻沒有絲毫的埋怨和阻攔,而是默默地擔負起了照顧孩子的重任。唯一放心不下的是15個月大的女兒小穩穩,媽媽還沒有辦法跟你解釋清楚,為什麼這個「班班」要值那麼久,為什麼昨天下午索抱了那麼多次,媽媽都沒有時間抱抱你。
  • 帽子蛋糕打火機還有武漢人說:你們人可以受累,心裡一定要暖
    (記者 通訊員 譙玲玲)17日上午,江蘇4支醫療隊召開協調會,對後勤保障服務給予肯定,武漢市第一醫院外援醫療隊後勤保障工作負責人周秀莉終於鬆了口氣。6省10支醫療隊共計1659人,13日飛抵武漢馳援新冠肺炎重症定點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截止17日共收治980名患者。
  • 武漢五年級小學生堅持寫「封城日記」:請堅信,武漢一定能!
    姚羿麟的日記。 姚羿麟爸爸姚靚供圖姚羿麟的爸爸姚靚2月4日晚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武漢身處疫情中心,儘管全家人響應號召幾乎不出門,但他仍然希望兒子能關注、參與到這次重大事件中,因此便有了「肺炎小會」的主意。
  • 這本被翻閱70多億次的封城日記,有武漢人最真實的生活日常
    「我在群裡問有沒有護目鏡,有人把泳鏡掛在了我家門口」,@蜘蛛猴麵包載的護士一臉感動。 @蜘蛛猴麵包說:「我想讓大家看到,我們武漢人正在很積極勇敢地面對這些難。」 從第7支視頻開始,@蜘蛛猴麵包把他的vlog視頻名稱換成了「武漢日記」。而他發微博時的常用話題#武漢日記#,在微博已經累積了71.5億閱讀。
  • 「戰疫」一線的「後勤兵」為團隊撐起保護傘
    「戰疫」一線的「後勤兵」為團隊撐起保護傘公益新聞網訊(任道浩 高麗)在赴武漢支援的山西省第八批醫療隊中,有這麼一群特殊的可愛的姑娘,她們本職是護士,卻在疫情特殊時期臨危受命,肩負起百名醫護人員的後勤保障工作。雖不在最一線,但這些默默搬盒飯、扛物資的纖瘦身影,一樣讓人心疼。
  • 後勤保障得跟上
    此次「魔鬼周」極限訓練中,武警長春支隊堅持從實戰出發,緊貼任務要求,以保障任務為重點,按照「拉得出、跟得上、保到位」的總要求,注重加強規範化管理,靈活保障方式,著重在吃、住、醫、修和安全上下功夫,精心做好了後勤保障工作。「你為我打開水拉被角,我為你踩後背挑腳泡」的畫面隨處可見。到達休息點後,炊事班及時為官兵準備好了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