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過生日,我們一起用手扇風熄滅蠟燭」|天使日記

2020-12-16 中國日報網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這樣一群和死神賽跑的人,他們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是身著白衣戰袍的「天使」。中國之聲《天使日記》第十六篇,記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疫」最前線的點滴感動。

2020年2月12日 武漢

我是湖北省武漢市肺科醫院手術室的護士陳欣,今天是我投入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29天。

今天對我來說有點不一樣,是我女兒的7歲生日,第一次沒有準備生日裝飾,沒有準備蛋糕,沒有準備禮物,甚至沒有我們的陪伴。早晨穿好防護服準備進入病房時,我讓同事在我背後寫下了「晨晨生日快樂」,並拍下了照片傳給晨晨,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她,我們一直在一起,媽媽並沒有走遠。我也帶著一份愉悅的心情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陳欣發給女兒晨晨的生日祝福圖片。她和丈夫陳國璽都在抗疫一線工作。

在我給8床患者輸液時,7床的奶奶忽然拉住了我說: 「姑娘,你生日嗎? 」我笑著說: 「不是,是我女兒,奶奶。 」奶奶立刻笑著說: 「那我祝她生日快樂! 」我說: 「謝謝您! 」奶奶說: 「你們這麼辛苦,這樣的付出,好人有好報,一家平安! 」我笑著說: 「謝謝,也祝您早日康復! 」

中午吃飯的間隙發了一個朋友圈,沒想到得到今天最大的驚喜。街坊們聽說了我們家的事,然後捐贈了一個原本屬於一位奶奶的蛋糕,讓我覺得非常感動。我特此也非常感謝王女士和萬科漢口傳奇的街坊們,他們讓這份蛋糕在這個寒冷的夜裡承載了滿滿的愛,滿滿的溫暖,給我們一種鼓舞。武漢加油!

2020年2月12日,天氣多雲

我是湖北省武漢市漢口醫院超聲影像科的醫生,我叫趙倩,今天是我加入抗擊疫情的第22天。

昨天是我公公的生日,晚上用手機給他發了生日紅包,又和公公婆婆視頻通話。但他們說「心意領了,武漢更需要物資」,沒有收我和老公的紅包。

我去年8月結婚,婚後這第一個春節本來準備和老公去看公公婆婆。1月22日(臘月二十八),我在節前的最後一個夜班,接班時,在員工通道第一次穿上防護裝置。進入工作區,我看到前來就診的發熱病人擠滿了整個大廳,同事們都全副武裝,在各自的崗位上為患者服務,為各部門運送物資,定時定量定區進行消毒。

趙倩

在堅守的這些天,防護物資緊缺,我儘量少喝水或不喝水,減少去洗手間的次數(因為多去一次洗手間,就會多用防護用品)。得知工作餐緊缺,我儘量自己帶飯。大年三十下午,在運送藥品的過程傷了腰,我也鼓勵自己,非常時期,一定要堅持下去。

這個春節沒有按計劃陪在公公婆婆身邊,昨晚也不能給公公送去生日禮物。但是公公婆婆在視頻裡說,能看到我們平安就是最大的禮物,期待疫情早些過去,我們早日團聚。

2020年2月12日,武漢

我是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趙悅,今天是我們支援武漢的第十四天,已經漸漸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前兩天一不小心把腳扭了,特別感謝武漢的後勤保障人員,第一時間給我送來了紅花油,也特別感謝我的同事兼舍友邱婷婷一直照顧著我。今天我一瘸一拐地去上班,好在穿上防護服後,為了防止開裂,我們操作時動作都不太大,戴上護目鏡後,由於視野受限,我們也需要放緩腳步,所以我暗自慶幸,崴腳對我的正常工作沒什麼影響。

趙悅(左)和同事互相協作穿戴防護裝備。

完成一項操作後去給另一位患者封腔時,護目鏡上已經都是水珠了,我說了句:「阿姨,您的液體輸完了,我給您封腔。」旁邊的患者都笑了起來,說:「不是阿姨,是叔叔。」因為透過護目鏡看不清,我趕緊說抱歉,實在抱歉。患者叔叔卻笑著說:「沒事沒事,你們太辛苦了。」

病房裡洋溢著歡笑聲,我覺得心裡暖暖的,因為他們許久都未曾發自內心地笑過了,我知道他們的內心是極度緊張的,有對病情的恐慌,也有對家人的擔心。一直在ICU工作的我知道,適當的言語和關懷會讓他們感覺特別溫暖,而我除了做好護理外還會認真做好他們的心理安慰。

2020年2月11日 武漢

我是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援武漢國家醫療隊的護士白潔。今天是我們抵達武漢的第5天,我們援助的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區,我們接管的病區每天有近60位危重病患需要治療和護理。

白潔

來到病區前我們有過擔心和懼怕,但是到了病房後更多的是信心與感動。今天早上抽血的時候,當我像往常一樣給病人操作,一位老奶奶問我:「你們不是湖北人吧?你們是不是西安的?」我說對,我們是西安的。

她高興地說:「聽我女兒講,你們是西安最好的醫院,你們來了我就放心了。太感謝你們了,如果我能活下去,一定到西安看你們。」

聽到這句話,連日的疲憊突然一掃而光,一種被認可的成就感使我感到溫暖,給了我無窮的力量。

2020年2月12日 周三 武漢多雲

我叫李薈蘋,是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科的一名大夫。今天挺高興的,一方面,病區裡不少患者的病情一天天好起來,另外今天還是我的生日,我們醫院專門定蛋糕,很周折地送到駐地。今年特別不一樣,在武漢過了自己37歲的生日,在異鄉能吃上一塊蛋糕,挺幸福的。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吹蠟燭的環節,隊友們圍著蛋糕用手扇風把蠟燭熄滅,那場景挺有意思。兒子還在家親手做了個「生日烤餅」,有了他們的支持,感覺心裡很踏實。

隊友們用手扇風熄滅蠟燭

李薈蘋兒子還在家親手做了個「生日烤餅」

我的心願是趕快戰勝疫情,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地生活和工作。

老公還給我寫了首歌,歌詞是這樣的:「風雨來時你走的匆忙,沒來得及多想,誰也不是天生就英勇,你卻在此時脆弱又堅強……」

(總臺央廣記者:凌姝 陳慶濱 雷愷 李凡 河南臺記者:王淑潔)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相關焦點

  • 疫情救援現場的生日:我們一起用手扇滅了生日蠟燭!
    特殊的生日 圖片由內蒙古自治區婦幼保健院提供也許是身在異鄉,也許是特殊時期,這樣的畫面讓在場的每一個人感動著,由於都戴著口罩,沒有辦法吹滅蠟燭,隊員們一起用手扇風,把生日蠟燭扇滅了,佳樂說26年來這樣的生日是人生第一次,讓他永生難忘。
  • 得知患者小李靜符合出院標準時,我們倆抱在一起蹦了起來|天使日記
    由於我們病區的老年人多,看起信來不方便,我們讓湖北臺和山東臺的主持人幫我們錄製了武漢話和普通話兩個版本的音頻。今天,放給病友們聽的時候,他們都非常高興,當我們的手再次握在一起時,我們感到了他們傳達給我們的力量。
  • 武漢抗疫醫療一線:這個內蒙古小夥兒用手「吹」滅26歲生日蠟燭!
    2月18日湖北武漢內蒙古援鄂醫療隊隊員陳佳樂26歲生日和同事一起用手「吹」滅生日蠟燭來到武漢的這段時間每天收到的都是緊急任務,不敢有半點馬虎的他穿好衣服迅速到樓下集合。可開門的一瞬,看見大家拿著點燃蠟燭的生日蛋糕等待著他,眼前的景象讓他瞬間淚目。也許是身在異鄉,也許是特殊時期,這樣的畫面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很感動,由於都戴著口罩,沒有辦法吹滅蠟燭,隊員們一起用手扇風,才把生日蠟燭「吹」滅了,陳佳樂說26年來這樣的生日是人生第一次,讓他永生難忘。
  • 援漢護士慶生:不能摘口罩,用手扇滅蠟燭
    援漢護士慶生:不能摘口罩,用手扇滅蠟燭
  • 株洲援鄂醫療隊:他們用手「吹」滅生日蠟燭
    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 通訊員/陳志梧所有人都戴著口罩,然後用手扇滅蠟燭……2月6日晚上11點50分,在湖北黃岡,湖南援鄂醫療隊隊員、市人民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陳彪在隊友的陪伴下,度過了一個特別的36歲生日。
  • 有點特別有點暖~唱完生日歌,泰安這些醫護人員用手「扇滅」蠟燭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一群人圍著用推車載著的蛋糕,在走廊裡唱起了生日快樂歌。看著一雙雙眼睛,劉佳麗在腦海中勾勒出了口罩下的一張張面容:這是一病區的主任袁軍,這是齊麗娟,這是魏樂,這是李晨晨,這是田璐,這是白觀臣,這是張繼磊...原來,今天,是劉佳麗的生日。
  • 武漢前線日記(5):陰雨綿綿的日子終會過去
    以下為日記全文:日期:2020年1月29日 星期三 晴講述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血液淨化中心主管護士 李婉貞工作地點: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今天是大年初五,是來武漢的第三天,是平凡中又帶著些許特別的一天,是我們隊長三十歲的生日。
  • 何文娜為丈夫過生日而發光 女兒為父親高興而拍手 並一起吹蠟燭
    原標題:何的太陽照耀著她丈夫的生日,她的女兒為她父親的快樂鼓起掌來,一起吹起了蠟燭。12月7日是何的丈夫的生日。她拿出一張全家福,祝父親生日快樂。梁超今年的生日與往年不同,有一個女兒「超級可愛」,但從這張稀疏的髮捲中不難看出這是一張老照片。
  • 再來武漢,我相信是因為綻放的櫻花——保定援鄂醫生日記(人民戰...
    再來武漢,我相信是因為綻放的櫻花——保定援鄂醫生日記(根據援鄂醫生事跡整理)2月12日 星期三 在我手上明滅的除了燈火還有生命今夜,沒有進倉的任務漢江的風和月亮一樣安靜領隊的牛院長几天都沒有好好休息了他說要早點準備好早點能進倉讓這場阻擊戰早點結束還有一杯茶,在凌晨它和我們一樣清醒
  • 日本恐怖傳說改編《弒膽遊戲》 別讓第100根蠟燭熄滅
    日本恐怖傳說改編《弒膽遊戲》 別讓第100根蠟燭熄滅 電影改編自流傳日本江戶《怪談百物語》的古老傳說:當人們講鬼故事的時候,便會招來妖魔鬼怪;在冥界門口徘徊的地獄小鬼,會變成我們熟悉的人來教唆人們玩這個遊戲
  • 病人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們,我們必須堅強|天使日記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這樣一群和死神賽跑的人,他們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是身著白衣戰袍的「天使」。中國之聲《天使日記》第二十一篇,記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疫」最前線的點滴感動。
  • 天使日記:他拿記號筆在我們衣服後面寫上「平安喜樂」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這樣一群和死神賽跑的人,他們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是身著白衣戰袍的「天使」。中國之聲《天使日記》第七篇,記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疫」最前線的點滴感動。2020年2月3日 武漢 晴我是武漢市第一醫院醫務處主任餘芳,我們投入抗擊疫情戰鬥已經30多天了。
  • 一歲半萌娃生日吹蠟燭太誇張 暖心爸爸暗中助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一名18個月大的男童幫哥哥吹生日蠟燭的搞笑視頻,日前被網友們爭相轉發。近日,西奧的哥哥迎來三歲生日。按照他們家的"傳統",不僅"生日佬"要吹蠟燭,參加生日慶祝活動的其他孩子也要吹一次蠟燭。輪到西奧吹蠟燭了,爸爸從生日蛋糕上切下一塊,上面插上一根蠟燭,西奧便開始了他吹蠟燭的"艱難時刻"。視頻顯示,西奧又是吸氣又是吹氣,各種聲音,各種表情,口水流了一下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是吹不滅眼前的蠟燭,逗得全家人咯咯笑。
  • 中國首部抗疫題材民族歌劇《天使日記》將亮相武漢
    大型民族歌劇《天使日記》將於10月17日、18日在武漢市琴臺大劇院首演。該劇將聚焦抗疫最前線的普通護士、醫生和他們的親人,以及最普通的患者、市民,用護士長蘭之念的戰"疫"日記串聯劇情。據該劇主創團隊表示,武漢抗疫一頁,歷史不能淡忘,應永遠銘記;願意通過全身心的創作,用讓觀眾入耳入心的演唱,對得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對得起1000多萬武漢市市民的忍耐和付出,對得起湖北省和武漢市54萬醫護人員的堅守和犧牲,對得起4萬多援鄂醫療隊員的赤誠和奉獻。
  • 天使在人間——我國首部戰疫題材民族歌劇《天使日記》首演
    急促的音樂、緊張的搶救場景、此起彼伏的救護車鳴笛……一下子把人們拉回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武漢的危難時刻……今晚,我國第一部用歌劇形式再現戰疫故事的作品《天使日記》在武漢琴臺大劇院首演,《天使日記》以小視角展現大情懷,真實反映了白衣天使的感人事跡,弘揚了偉大戰疫精神。
  • 阿衰漫畫:阿衰生日,朋友們特別的「生日蛋糕」
    這天阿衰過生日,同學們都來為阿衰過生日,大臉妹一馬當先送上一支中性筆給阿衰當生日禮物,並祝阿衰生日快樂。阿衰內心想生日就送一支也太摳門了吧,嘲諷我中性嗎,結果其他兩個同學一個給阿衰送的是中性筆筆芯,一個送的是中性筆筆帽,阿衰只能尷尬 地說著謝謝。
  • 為什麼生日要吃生日蛋糕?吃了二十個生日蛋糕之後,我才知道原因
    到底生日要吃蛋糕是從何時興起的?其實過生日吃蛋糕是從西方傳出來的一種慶祝方式,在西方國家人們以蛋糕作為生日禮物送給過生日的人,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飯聊天,切蛋糕,以表示祝福。蛋糕在西方人認為是可以帶來好運,祛除惡魔的東西,所以在有大型活動時也會吃蛋糕。
  • 當蠟燭和花在一起,沒有什麼比它更適合愛情
    它,被廣泛用在表白場景中它,代表過一個神聖的職業它,是古人洞房前的必需品它,就是一種簡單的照明工具——蠟燭。從照明工具到表白道具、許願道具、晚餐道具,原本應該被時代拋棄的蠟燭,沒想到會以另類的方式挺了下來。
  • ...感謝為武漢拼過命,退役皮划艇冠軍自費萬元製作抗疫天使布娃娃...
    吳俊告訴記者,自從援鄂醫療隊來武漢後,她就萌生了製作抗疫天使布娃娃的想法,至今已經製作了1000多個抗疫天使布娃娃,全部捐贈給援助武漢醫療隊的醫務人員。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採訪,吳俊對記者吐露心聲,由於求贈抗疫天使布娃娃的醫護人員較多,她還欠下一筆人情——答應相贈安徽援漢醫療隊的170多個抗疫天使布娃娃還未完成。她說,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還願,感恩為武漢拼過命的醫務人員。
  • 看看世界各國都是怎麼給孩子過生日的
    MeYuoo(咪友)是一個新興原創母嬰品牌中國(China)即使是現在許多人都喜歡用西方的過法過生日,開個生日派對,接受大家的禮物和祝福,一起吹蠟燭趁著過生日的小孩睡著,禮物會被悄悄地擺在他的床邊,孩子醒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禮物 (present)。  美國(America)絕大多數小孩過生日都會有一個插著蠟燭的生日蛋糕,蛋糕上的蠟燭數目就是他將要達到的年齡。過生日的人要對著點燃的蠟燭許願,然後吹滅所有蠟燭,如果他一口氣吹滅了所有的蠟燭,那麼人們相信此人的願望將會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