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們,我們必須堅強|天使日記

2020-12-14 中國青年網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這樣一群和死神賽跑的人,他們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是身著白衣戰袍的「天使」。中國之聲《天使日記》第二十一篇,記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疫」最前線的點滴感動。

2020年2月17日 武漢雪後初晴

我是湖北省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病區一名護士,我叫夏文恬。今天,我們護士長給我特意排了一天休息,讓我回家看望一下我中風的父親,在此之前,我已經在一線工作了35天。

2月12日,我下班後掏出手機,發現有15個未接電話,急忙打電話給我家裡才得知,早上九點的時候,我的爸爸就出現了右側肌力的減退;可是那個時候,由於我穿著厚重的防護服,無法接到家裡的手機來電,等到下午三點鐘下班,再將他送到醫院,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溶栓時間。

今天休息,給我的父母採購了最近所需要的生活物品以及藥品,然後去藥店買了輪椅助步器以及能夠進行功能鍛鍊的一些儀器,在家裡幫助我的父親度過這個難關。

雖然這個事情在我心裡也會有愧疚、遺憾,但是我想在疫情面前,還有那麼多的病人等著我們去救護,那是很多家庭的牽掛。我們ICU所有的醫護,從上了一線以後,一天假都沒有請,其實有很多小夥伴的家裡,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困難。所以我覺得所有的困難,在這個疫情面前都不算什麼。病人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們,我們必須要堅強。

在新開的隔離病房裡,夏文恬和同事們共同鼓勁

2020年2月17日 武漢 天氣多雲

我是一名來自駐江西某部隊醫院的護士熊慧,今天是我在抗疫前線——火神山醫院的第16天了。

親愛的兒子,今天是媽媽的生日。昨天你和我說:「媽媽,我發現你不在我身邊我更聽話了。明天是你的生日,雖然今年你吃不到生日蛋糕,但是我會給你準備一份生日禮物哦!所以你快點回來吧。」

我的大寶貝,媽媽也很想回家,很想你和妹妹。可是媽媽是一名護士,媽媽的天職是去幫助那些生病需要照顧的人。

我的好兒子,我不在家,爸爸也在外面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你就是我們家的男子漢,所以家裡就靠你了,奶奶身體不好,儘量不要惹她生氣,妹妹還小,你就是她的「隊長」,照顧她、愛護她。學習方面,前兩天老師都表揚你了,媽媽很開心。只有你們在家都好,媽媽才能放心地去工作。

今年的生日願望也是大家共同的願望,希望我們能夠早日戰勝疫魔,大家都能夠平安回家。武漢也一定會好起來!

熊慧

2020年2月17日,武漢 晴

我是張力,武漢市漢口醫院呼吸二科的醫生,今天是我參加抗擊疫情的第26天。

一早的陽光格外的和煦,溫暖,把近日的雨雪陰霾一掃而光。身邊的好消息也越來越多,病房裡原本翻身就喘不上氣的老奶奶經過治療已經能下地活動,前期感染中招的同事們一個個康復出院,病區裡複查核酸雙陰患者人數不斷增加……戰友們也都從當初的忐忑,變得從容,變得越來越有信心和勇氣戰勝病毒。

現在越來越多的醫療隊從祖國各地來支援我們,四面八方的同胞源源不斷捐助物資,我堅信我們終將戰勝新冠狀病毒,英雄的武漢是不會被它擊敗的!

張力

2020年2月17日 天氣晴

我是樂清市人民醫院檢驗科的卓曉。我老公是一名呼吸科的醫生,我們倆不在同一家醫院,我每天都會給他發十幾條消息,讓他注意調節情緒、照顧好自己,他只要回一個哦或者嗯,都會讓我安心。

家裡的孩子,一直由公公和婆婆照顧。身為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公公,前幾天在微信家庭群裡給我和老公寫了一封家書。他說,在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身為共產黨員的我們,必須衝在第一線,共產黨員、醫務工作人員應該是忠字為先。家裡的事不要我們擔心,孩子讓他們來照顧。全家人都非常支持我們,期望我們戰勝疫情、勝利歸來。

我的同事們,在家時是媽媽,是爸爸,是孩子,但一旦穿上了防護服,他們的身份就只有一個:醫務人員。

我們有祖國強大的支持,我們有家人強大的支持,我們堅信,所有的這些,都會過去。等春天來時,我們用最好看的樣子相見。

卓曉

2020年2月17日 武漢 晴

我叫任宏穎,是一名護士,我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現在在武大人民醫院東院第九病區工作。我們這個科室與其它病區不同的是,我們這邊住了將近20個病人,全部都是已經確診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準媽媽。

準媽媽們都特別配合我們的治療,她們每天都按時測體溫、開窗、通風,每次給她們做胎心音的時候,聽到小毛毛在肚子裡面咯噔那個心跳聲音,真的特別興奮。武漢人把他們新生兒都叫毛毛,我覺得毛毛可能是代表可愛的意思。

因為新冠肺炎的影響,所有的準媽媽們必須要經過剖宮產,孩子一出生只能喝奶粉,這樣才能保證胎兒和自身的安全。小毛毛們身體都棒棒的,再看見這些媽媽們,她們也很堅強,很少見到她們哭,我反而見到是她們堅定的微笑,看見她們笑之後覺得心靈特別安慰。她們每一天只能通過屏幕去看自己的孩子,我們進病房之後,偶爾可以看見她們在跟毛毛在視頻,那些小寶寶睡得可可愛了。

我就希望在離開武漢的時候,我能看見這些堅強的媽媽們能和自己的毛毛團聚。希望將來有一天,這些媽媽們可以帶著自己的毛毛們到新疆來玩,新疆真的挺美的!

任宏穎

2020年2月17日 晴

我是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呼吸二科的醫生楊楠,今天是我來武漢市第七醫院支援的第22天。在武漢已滿三周,經歷了武漢的雪雨陰晴,新冠病毒來勢洶洶,雖不著軍裝,但面對疫情,我就是一名戰士。就我們病區這個小戰場來說,在我們醫療團隊共同的努力下,重症患者趨於穩定,近些天累計治癒出院20餘人,並且預計出院人數每天都在增加。

21天的持續戰鬥,讓我們這些老兵倍加珍惜每一分鐘的休息時間,以便補充體力,迎接下一輪戰鬥。我們已然不在意壓痕、孤單和疲勞,只剩下對勝利的渴望!這種信念會支撐我們打贏阻擊戰、迎來殲滅戰,武漢必勝!中國必勝!

楊楠(右)

2020年2月17日,天氣晴

我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監護室的一名護士,我叫趙靜雯。轉眼間我來武漢已經10天了,工作和生活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而且越來越適應了。前兩天在跟兒子視頻的過程中,小傢伙拿著老公的手機,不斷地親著視頻裡的我。說實話,我心裡不是滋味,我知道兒子一定是太想我了,他還不會說想媽媽,只會以這種方式來表達。

對不起,我親愛的兒子,媽媽現在在做著一件危險、但自己一生都不會後悔的事情,等你長大了,媽媽會告訴你,媽媽希望通過這次馳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給你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希望你長大以後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挫折與困難,都能勇敢與堅強!

趙靜雯

總臺央廣記者:錢成、王貴山、馮會玲、金昀瑾、張國亮、凌姝、範存寶、李竟成、王志達、吳卓勝、楊守華、姚東明、郭威

江西臺:李先、肖洪領

湖北臺:劉雅婷

新疆臺:丁曉丹、許紅濤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相關焦點

  • 得知患者小李靜符合出院標準時,我們倆抱在一起蹦了起來|天使日記
    疫情已處於平穩狀態,病房裡20床的奶奶,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從最初的高頻吸氧加儲氧面罩,到現在的普通面罩,她的病情已明顯好轉。昨天上班,病人家屬打電話來詢問病人情況,我把手機拿到病人床前,開了免提,病人中氣十足地跟家人聊了起來,講的最多的就是讓老伴學會香腸的燒法,反覆叮囑千萬不能忘記,我聽了也很是高興。
  • 馳援日記|「希望我們的努力能減輕病人痛苦,安撫家屬內心」
    這一通電話的過程,讓劉錦鳳在2月20的日記中感嘆,「所有人都一邊信心滿滿地憧憬著家人戰勝病毒歸來的歡喜場景;一邊又因各種壞消息而不斷聯想,將之前築起的心靈圍牆紛紛瓦解。每個人的神經就是在這樣反覆的緊繃和突然放下來之間變得敏感和疲憊。在被疫情和病毒籠罩的武漢,病人需要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治療,他們同時需要更多的關愛和陪伴。」劉錦鳳和她前線的戰友們正用他們的專業技術減輕病人痛苦,安撫家屬心靈。
  • 天使日記丨想想那些就診的患者 我得放下親情擦乾眼淚繼續戰鬥
    中國之聲《天使日記》第九篇,記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疫」最前線的點滴感動。  △《天使日記》第九篇  2020年2月5日  我是武漢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二病區護士長張雲霞。今天是我投入到戰鬥的第33天。
  • 天使在人間——我國首部戰疫題材民族歌劇《天使日記》首演
    急促的音樂、緊張的搶救場景、此起彼伏的救護車鳴笛……一下子把人們拉回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武漢的危難時刻……今晚,我國第一部用歌劇形式再現戰疫故事的作品《天使日記》在武漢琴臺大劇院首演,《天使日記》以小視角展現大情懷,真實反映了白衣天使的感人事跡,弘揚了偉大戰疫精神。
  • 來自戰「疫」最前線的「天使日記」
    今天,我們繼續欣賞「天使」們的日記,讀一種信念,讀一種奉獻;讀一種鄉思,讀一種祝願;讀一種心靈的對白,讀一種安靜的力量……萬盛支援湖北醫療隊員杜雪蓮:春暖花開後,遇見平安的你我今天是我出發後的第四晚,把我們組所在的酒店樓層消毒完畢後,終於有時間把這幾天的思緒整理一下了。來到孝感和大悟,沒看見以往的車水馬龍,城市就像被按了暫停鍵。
  • 天使日記:他拿記號筆在我們衣服後面寫上「平安喜樂」
    中國之聲《天使日記》第七篇,記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疫」最前線的點滴感動。2020年2月3日 武漢 晴我是武漢市第一醫院醫務處主任餘芳,我們投入抗擊疫情戰鬥已經30多天了。這個時候只有真正的衝上一線,才是我們每個醫護人員應該有的樣子。我也經常會在病房裡被一些小小的瞬間感動到。我覺得有時候病人真的是挺可愛的,我就記得那時候那個96年的那個年輕小夥子就看著我們的隔離服,他說我每天都看你們全部的人穿成這個樣子,我都分不出來你們誰是誰啊,然後他就拿那個記號筆在我們衣服後面寫「平安喜樂」。
  • 戰「疫」日記:請相信我們的堅強,口罩後面沒有淚水,只有微笑
    這幾天對於我們而言從能力和體力上來講都是一場極大的挑戰,病人的密集護理、嚴格的防護要求、陌生環境和工作流程,我們快速學習、互相打氣,休息和空餘時間也不忘通過微信交流和視頻學習。面對重症病人真的體現出我們核工業總醫院10朵鏗鏘玫瑰業務能力的素質和吃苦耐勞的品質,大到無創呼吸機、血氣分析、大小搶救,小到病人餵飯、打開水、二便生活護理等,雖然每次下班,護目鏡已經布滿水汽在滴水看不清路,渾身溼透體力透支,但是請相信我們的堅強,口罩後面沒有淚水,只有微笑。
  • 你們是借來的天使,我們要完整地還回去!
    需要採集患者咽拭子,有人主動請纓「您放心,我可以做」;病人上特護病房,近距離的貼身護理,傳染性極強,有人搶著上「我來,我可以」;看到北京援鄂醫療隊員們體力透支,主動申請換她們休息「加班就讓我來,我可以駐紮在醫院」……武漢本地同仁們請求上一線的場景,深深溫暖了紀冬梅。而病人們自發的保護,更讓紀冬梅感動。
  • 「在武漢過生日,我們一起用手扇風熄滅蠟燭」|天使日記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這樣一群和死神賽跑的人,他們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是身著白衣戰袍的「天使」。中國之聲《天使日記》第十六篇,記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疫」最前線的點滴感動。
  • 醫護日記|因為沒有白大褂,我們無論男女都穿上了護士服
    因為沒有白大褂,所以我們無論男女,都穿上了護士服。各種各樣的身材都套進比較修身的護士服裡面,顯得有點滑稽,這也是少有的讓大家露出笑容的一刻。由於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大家換上工作服後就馬不停蹄地開始了交班。目前,病區裡的29個病人大部分都是上呼吸機的重病人。昨天的夜班很忙,病區裡有一個危重病人在昨夜因為搶救無效已經死亡了,這讓我們都倍感壓力和責任。
  • 天使日記·我在戰「疫」一線丨當點點微光匯聚成星河
    天使日記·我在戰「疫」一線丨當點點微光匯聚成星河 2020-03-15 11:20:22   來源:央視網
  • 沒有人知道,外號「死亡天使」的他究竟殺死了多少病人
    醫院提供的這份名單上沒有幾個人,很快,一個叫唐納德·哈維(Donald Harvey)的護理人員進入了警方的視線,這個哈維因為經常出現在死亡病人的周圍而被人起了個「死亡天使」的綽號。也許是因為這兩家醫院管理制度比較嚴格,哈維工作的時候一直沒有機會和病人獨處,因此人們推測,這也許就是他在這兩家醫院工作期間一直沒有殺掉任何一名病人的原因。
  • 致敬天使!今天,讓我們聽聽「她」的故事
    她說,其實裡面的工作並不複雜,和之前在學校學習到的,和普通病房老師教給我的沒有什麼區別,每天都是測體溫、抽血、做咽拭子標本採集、治療、導診、消毒、電話回訪……唯一和外面不一樣的,就是防護級別更高。小姑娘坦言:「口罩面罩戴在臉上,隔離衣、防護服雙層加身,悶、熱、行動不便,特別消耗本仙女元氣,每天一下班沾床就睡。」
  • 堅強些,張詩曼!我們為你延續希望
    在扭轉病情的關鍵時刻,張詩曼的父親張飛向本報熱線求助,希望社會各界伸出援手,救救他的女兒。 父親是三峽移民 女兒在石獅出生 張飛今年34歲,2004年8月響應國家號召舉家由重慶市萬州區遷移至永寧鎮前埔村。之後,他在石獅工作、結婚,並生育了兩個女兒,張詩曼是他的大女兒。
  • 中國醫生,本就是被我們寄予太多希望的普通人
    目前她所在的科室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臍帶血移植中心,給許多白血病患者帶去了希望。「特別是對腫瘤科醫生來說,不要跟病人做朋友,因為你跟他投入私人的感情越多,有可能你後面會自責、失落、傷心,會更難過,很長時間走不出來。」南京鼓樓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魏嘉,在紀錄片中提到以前腫瘤科前輩給她的建議,那就是不要和病人做朋友。
  • 我們拿什麼致敬「天使」?
    在我們還對病毒一無所知,極度缺少防護意識和防護物資的日子裡,醫護人員們明知前方是危險,也勇敢地向前衝。正如一位被感染的醫生所說:「因為病人來了你不能不管。」即便是現在,危險依然無處不在。常常,患者因為咽喉受到刺激而嘔吐,就直接吐在了醫護人員手上。醫生和病毒,只隔著幾層手套。
  • 天使日記丨今天是我在抗疫一線工作的第29天
    天使日記丨今天是我在抗疫一線工作的第29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  作者:  2020-02-17 中午休息的時候收到了一份很特別的禮物
  • 天使日記|兒子,媽媽打完怪獸就回家!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這樣一群和死神賽跑的人,他們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是身著白衣戰袍的「天使」。中國之聲《天使日記》第五篇,記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疫」最前線的點滴感動。
  • 「完美日記」背後的「天使投資日記」
    完美日記在 2016 年成立不久後便獲得真格 100 萬美元天使投資。短短四年間,完美日記踩中了每一批流量紅利:抓住小紅書的崛起,踩準淘寶直播、微信私域流量的節點,以產品的快速迭代和高性價比吸引了年輕消費群體,成長為消費品賽道最具勵志色彩的國貨品牌。
  • 天使日記|曾經素不相識的我們,如今並肩作戰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有這樣一群和死神賽跑的人,他們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是身著白衣戰袍的「天使」。中國之聲《天使日記》第三十二篇,記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疫」最前線的點滴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