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日記|「希望我們的努力能減輕病人痛苦,安撫家屬內心」

2020-12-24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 通訊員 張陽 夏漫漫)因病人缺生活用品,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消化內科護師劉錦鳳致電給家屬,但話還沒說出,電話那頭卻傳來了哭聲。原來,在家人確診新冠肺炎後,家屬情緒一直緊繃,擔心傳來不好的消息。解釋清楚後,患者悲喜交加。這一通電話的過程,讓劉錦鳳在2月20的日記中感嘆,「所有人都一邊信心滿滿地憧憬著家人戰勝病毒歸來的歡喜場景;一邊又因各種壞消息而不斷聯想,將之前築起的心靈圍牆紛紛瓦解。每個人的神經就是在這樣反覆的緊繃和突然放下來之間變得敏感和疲憊。在被疫情和病毒籠罩的武漢,病人需要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治療,他們同時需要更多的關愛和陪伴。」劉錦鳳和她前線的戰友們正用他們的專業技術減輕病人痛苦,安撫家屬心靈。

劉錦鳳日記:電話那頭的哭聲

「喂,阿姨您好,請問您是XX家屬嗎?我這裡是協和醫院,我……」還沒等我說完,電話那頭就傳來帶著哭腔的聲音跟我說:「醫生、護士,求求你先別說,我心臟受不了,求求你不要告訴我不好的消息,我怕我受不了啊!」

我聽得出電話那頭已經哭起來了。雖然沒能看到電話那頭的人正以什麼樣的狀態緊揣著電話,但這揪心、緊張和充滿擔憂的聲音,瞬間戳中我的心窩。我馬上回應道:「阿姨,不是,不是,請放心,是阿叔有些生活用品沒有了,想家人幫忙帶一些過來,你可以放到醫院門口,我們再拿進來」。

這時候,電話那邊的聲音更加激動了,聲音裡帶著哭腔,隔著電話都能想像到電話另一端,那一位焦心的阿姨是如何地悲喜交加,這電話的分量好像有千斤重。阿姨帶著哭腔,說話的聲音混著著,我幾乎有點聽不清楚。可是,阿姨用顫抖的聲音反反覆覆地說著這幾句話:「謝謝你們啊!我代表一家人謝謝你們啊!感謝你們啊……」在這個時候,有多少人和阿姨一樣,想時刻能關注到家人的信息,然而又怕劃開手機上那綠色的接聽鍵後,等來的是一個令人無法承受的噩耗。

從醫多年,病房外,悲歡離合多如繁星,在一次次心靈撞擊之後,其實,我已經逐漸學會快速整理情緒投入工作。然而,今天這位阿姨的哭聲卻一遍遍地在耳畔迴響,久久不能散去。「阿姨放心,叔叔在這裡挺好的,沒事,不用太擔心,沒事沒事。」我忍不住想和阿姨多聊會,告訴她叔叔的情況。可是,我的眼眶也溼潤了,聲音也激動地顫抖了起來,一時竟無語凝咽。

阿姨還在那裡一遍又一遍地說著感謝,但是我聽到的不是家屬的感謝,而是這些感謝背後,依然有很多不安和恐懼,這顆被揪起來的心始終沒有得到安放。因為病人被隔離,家屬不能探視,所以他們只能偷偷地擔心,默默地祈禱。所有人都一邊信心滿滿地憧憬著家人戰勝病毒歸來的歡喜場景;一邊又因各種報導裡面的壞消息而不斷聯想,將之前築起的心靈圍牆紛紛瓦解。每個人的神經就是在這樣反覆的緊繃和突然放下來之間變得敏感和疲憊,我仿佛又感受到他們接到醫院電話時顫抖的雙手和蓄滿眼睛幾欲奪眶而出的淚水。

病人來到醫院,與外界完全隔離,醫生護士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病房和走廊裡飛快地忙碌著。「我什麼時候可以出院,我想回家。」是我這幾天從病人那裡聽到最多的話。新冠肺炎目前沒有特效藥,病人良好的心態有利於戰勝病魔。但是在沒有醫治好的情況下,他們不能走出病房。因此,除了日常的治療之外,安撫和寬慰病人情緒,也是我們要承擔的非常重要的工作。

這次來武漢支援,有8年內科工作經驗的我對於一般的治療操作都可以應付。我本以為我自己可以很快地適應這裡的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這通電話就像隕石隕落在地表,俯衝撞擊猛烈,在我心裡留下深深的撞擊後的痕跡,它一次次提醒我,在被疫情和病毒籠罩的武漢,病人需要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治療,他們同時需要更多的關愛和陪伴。

我們來到武漢,與武漢人民並肩作戰,我們的專業技術是我們的武器,我們的真心付出是病人的良藥,我希望我們的努力能減少病人的痛苦,也能讓患者家屬恐懼而疲憊的內心得到安撫。

從醫院出來看到武漢下雪了,在這座空蕩蕩的城市上空,無數片潔白無瑕的雪花肆意飛舞著,輕輕柔柔地落在地面上,遮住了柏油馬路,遮住了乾枯的枝椏,遮住了聳立的高樓大廈,也遮住了這座城市的掙扎。

我的病人們啊,你們還不知道外面正是皚皚白雪的銀色世界吧?往年這個時候你們應該在陪著家人打雪仗、吃火鍋、抑或匆匆忙忙往那溫暖的家中趕路。想到這裡,我竟不自主地淚盈於睫。多美的城市啊,武漢!我願意為你付出最大的努力,只願你恢復當初的美好!

相關焦點

  • 病人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們,我們必須堅強|天使日記
    雖然這個事情在我心裡也會有愧疚、遺憾,但是我想在疫情面前,還有那麼多的病人等著我們去救護,那是很多家庭的牽掛。我們ICU所有的醫護,從上了一線以後,一天假都沒有請,其實有很多小夥伴的家裡,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困難。所以我覺得所有的困難,在這個疫情面前都不算什麼。病人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們,我們必須要堅強。
  • 作為腦梗病人家屬,我是如何照顧腦梗病人一點點恢復自理能力的?
    說實話,照顧病人比上班累多了。上班時工作有做完的時候,可是,照顧病人加上家中的瑣事,沒有清閒的時候。三年來,我在照顧母親的過程中,對如何照顧腦梗病人有了更深的體會,所以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希望能給身處疾病中的病人及家屬一些幫助。
  • 馳援日記:雷神山上的葫蘆爺爺和他的七個娃
    家屬捐 5000 元紅包感謝 田庚欣:我們只是換了地方治病3 月 6 日下午近 6 時,田庚欣醫生的微信突然接到病人家屬發來的一個 5000 元的轉帳紅包。這位家屬在微信裡寫道:" 田醫生,您好,或許您覺得有些唐突,這是我作為一名普通的武漢人想表達對您及您的同事冒著生命危險來武漢支援的一點心意,是對您科室的捐獻,麻煩您代收一下,這是我發自內心的感激,您們太不容易了。" 最後,患者家屬連說了三句感謝感謝感謝!原來,田醫生負責病區一位女性患者患有糖尿病,睡眠不好。
  • 蘭谿市領導看望慰問馳援武漢醫務人員家屬
    疫情期間,張林仙一直協同護士長做好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各項工作,在醫院發出馳援湖北的號召後,她主動請纓,奔赴武漢救治第一線,同為醫生的丈夫陳建新給予了她全力支持。陳峰齊說,一線醫務工作者舍小家為大家,體現了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的職業素養和擔當精神,衷心感謝家屬的支持和理解,也希望保重好自己的身體。
  • 杭州馳援武漢女護士的抗疫日記 字裡行間都是職責和深情
    我們被疫情困擾,但同時也被愛和溫暖包圍。唯有眾志成城、守望相助,方能共度時艱、戰勝疫情。在杭州,有很多這樣的家庭,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夫妻並肩作戰。希望她趕快好起來,讓婆婆可以輕鬆一點。感覺有點對不起婆婆,要幫我帶兩個小孩,很辛苦!很感激!1月29日 13:10昨天早上8點半,火車到武昌站下。有許多警察來幫助我們搬運行李,車子開出前他們還向我們行禮,令人感動。
  • 醫護日記|在病房裡我們發現了一個新成員:機器人小白
    從1月26日起,澎湃新聞浦江頭條欄目推出《醫護日記》,記錄那些在臨床一線為人民健康而戰的醫護人員。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周海英。每次經過隔壁的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我一直會想,住在裡面的病人會是怎樣的場景,是不是像電視裡報導的那樣在跳著廣場舞?其實在逆境中,能保持住樂觀向上的心態是難能可貴的,這也是我們戰勝任何困難的重要法寶。志之所向,無堅不摧,登山不以艱險而止,則必臻乎峻岭。有人說如果要飛得高,就該把地平線忘掉,我想,如果要想贏得最終的勝利,首先就得把痛苦與畏懼忘掉。
  • 我們的使命仍在繼續,每一秒都在與死神搶人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終於穩定了,我們也可以撤了。回到病房,和患者家屬再次交待了一下,他眼裡噙著淚水:「謝謝,謝謝!本來以為一家人這次可以在一起,沒想到又是一次分離!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見?」「會的!」我堅定地握了握他的手。走出汙染區,脫掉防護服,衣服已被汗水溼透,我癱坐在椅子上,希望努力沒有白費,願他們夫妻能「渡盡劫波,相約春暖花開」。
  • 臨淄區人民醫院孟力維:病人亦是家人 我必傾力相護
    3月3日,臨淄區人民醫院馳援湖北的護師孟力維在方艙醫院給病人捶背的新聞分別在中央1、中央13、中央4國際頻道的《戰疫情特別報導》《中國新聞》《共同關注》《東方時空》《24小時》午夜新聞播出。當日,在湖北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有一名病人因為著急轉院,情緒非常焦躁,後背也很難受,孟力維看到後就很自然地給這位患者捶背,安撫患者的情緒。孟力維說:「看她特別難受,我說你躺好了,我給你捶捶。我就從肩、腰到後背給她捶,一邊捶一邊問她好點了嗎,捶了一會,她說感覺舒服多了。」雖然是不經意間的舉動,但卻傳遞出了滿滿的正能量。
  • 醫護日記|因為沒有白大褂,我們無論男女都穿上了護士服
    從1月26日起,澎湃新聞浦江頭條欄目推出《醫護日記》,記錄那些在臨床一線為人民健康而戰的醫護人員。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正在一起培訓。查瓊芳醫生 供圖1月27日早上6點,天還沒有亮,鬧鐘鈴聲就準時響起。因為沒有白大褂,所以我們無論男女,都穿上了護士服。各種各樣的身材都套進比較修身的護士服裡面,顯得有點滑稽,這也是少有的讓大家露出笑容的一刻。由於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大家換上工作服後就馬不停蹄地開始了交班。目前,病區裡的29個病人大部分都是上呼吸機的重病人。昨天的夜班很忙,病區裡有一個危重病人在昨夜因為搶救無效已經死亡了,這讓我們都倍感壓力和責任。
  • 馳援武漢的北大醫院護士日記曝光
    剛戴上所有裝備時,已然會有一些呼吸不暢的感覺,此時,告訴自己平靜內心,降低心率,減輕耗氧量,這樣自己會舒服一些,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準備。不管白班夜班,每班都會有感控處的老師專門負責給我們每一位同事檢查好各個細節,不允許有半點漏洞出現。有感控處的老師在,真的讓我們的心裡更加得安心踏實!
  • 為能在病房連續工作,醫生都穿上了紙尿褲丨馳援日記
    馳援日記丨廣東醫療隊集體失眠,入睡後卻被噩夢驚醒南方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曾振華:仔細算來,大家作為廣東醫療隊從除夕夜出發到昨晚已近是第六天了。說實話,作為同一個醫療隊成員,儘管我們同住一個酒店,同去一個醫院,我們之間的直接互訪還是有所顧忌的。因為考慮到其他隊友的休息,避免可能的交叉感染,我們大多數時候是靠著微信或電話聯繫。今夜突然顯得有些漫長,難以入眠的日子大家竟然不用而同在我們南方醫院的體溫檢測群發起了輕鬆搞怪表情,互相調侃減壓。
  • 但願能再見你們,你們也是我的親人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相信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無論是對於患者,還是湖北人民,或是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乃至全國人民,都將是終生難忘的。我們一起迎接最後的勝利!很多患者,看到熱搜的這條新聞後,也更充滿希望。而這,正是我畫「背後漫畫」最主要的初心,我希望我的畫有治癒性,希望疫情過後,大家能脫下口罩,面對面的擁抱,共享和煦微風,溫暖陽光,花草芬芳……是的,親愛的患者,你們都別灰心別絕望,我是你們「特別」又「不特別」的漫畫小護士,我、我的戰友,都會和你們一起,迎接最後的勝利!
  • 天使日記·我在戰「疫」一線丨媽媽去雷神山打怪獸了
    《天使日記·我在戰「疫」一線》為您推薦《媽媽去雷神山打怪獸了》2月16日 星期日 雷神山醫院 多雲楊楊、新新:兒子們,這是一段2020年冬春之交全國馳援湖北地區抗擊疫情的故事這是個僅用10幾天就建起來的醫院,這個醫院專門收治一種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人。媽媽非常光榮能在這裡戰鬥,這裡雖然只用了十幾天建設,但有非常好的防護設備和後勤保障,整個病區都有負壓,在這裡工作非常安全。呵呵,你們還小,跟你們說你們也還不懂。
  • 馳援手記|患者褲子裡都是大便,浙江醫護親自打水為他擦乾淨
    還有個病人,更可愛,剛紮上止血帶,自己就使勁拍打手臂,為了給我們減輕工作難度,每次換藥水,都會不住地說謝謝,真的太感動了。就是因為有著這一群可愛的人,使我們的工作備受鼓舞,不管前面有多麼危險,多麼困難,我都會迎難而上,為更多病患解除痛苦。
  • 杭州女護士剪去長發馳援武漢!兒子的一張畫讓她瞬淚目
    希望她趕快好起來,讓婆婆可以輕鬆一點。感覺有點對不起婆婆,要幫我帶兩個小孩,很辛苦!很感激!1月29日 13點10分昨天早上8點半,火車到武昌站下。有許多警察來幫助我們搬運行李,車子開出前他們還向我們行禮,令人感動。我們到酒店整理了一下就前往增援的武漢肺科醫院了。
  • 得知患者小李靜符合出院標準時,我們倆抱在一起蹦了起來|天使日記
    如今我已經獻血84次了,其實獻血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希望符合捐獻條件的康復病人都能來捐獻。2020年3月5日 武漢我是齊魯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曹英娟。我們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四批醫療隊131名隊員負責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2個重症病區。
  • 《廣東馳援日記》出版 完整記錄廣東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全部歷程
    《廣東馳援日記》新書發布會今天在廣東廣播中心舉行。該書由廣東新聞廣播、廣東人民出版社聯合策劃出版,匯集了廣東援鄂醫療隊在生死前線的109篇一手日記,歷經的57個殊死拼搏的日夜,記錄了他們從除夕之夜出徵到3月底凱旋返穗期間的戰疫全程,是目前唯一一部完整記錄廣東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全部歷程的出版物,真實再現了廣東醫護人員面對疫情向險而行、投身戰「疫」的勇氣與魄力,彰顯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廣東速度與廣東擔當。
  • 抗疫日記:我們守護著需要我們的人,也是我們需要守護的人
    、守護的人間真情,我堅信這一次我們一樣能贏!聽到這裡,內心仿佛有種情感在翻滾,喉嚨有種乾澀的味道在蔓延,眼前有一剎那的模糊。這事以後,我體悟到其實護患關係是相互的,患者感受到我們的用心、用情,也定會以溫情回報。最深的感悟,在於始終把紀律挺在前面、責任扛在肩上、患者放在心上,消除焦慮和恐慌,這場仗我們滿懷希望。
  • 戰「疫」日記第40天:陳教授是我們隊的「哆啦A夢」
    3月4日,馳援武漢第四十天。武漢,晴。今天白班,一上班就看到鄭隊在發火,不想中槍默默地躲到角落裡。原來是昨夜收病人時沒有完全符合規範的流程。鄭隊強調,一定要規範流程並且按流程做事,否則萬一病人有什麼意外,誰也擔不了責任。
  • 首部醫生戰疫日記出版,其中最短的一篇是《累到無力說話》
    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今天出院了。馳援武漢20多天來,我們第一次感受到患者出院的喜悅:當看到病人舉起大拇指,欣喜若狂的我們感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隨著日記被媒體廣泛轉載,讀者的期盼成了查醫生堅持每天記日記的動力,也是給自己解壓的一種方式。查瓊芳說:「這是一段難忘的歷史,親歷這段歷史的我們都是平凡的,可是我們都有勇氣!有勇氣逆行,有勇氣去戰疫。感謝這些飽受創傷卻依然滿懷信心的武漢人民,希望他們以後的日子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