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武漢的開發區不單獨劃出,黃陂新洲是否會比現在發展得更好呢

2020-12-15 前川公子

本文的寫作,是有感於一個外地朋友說武漢市沒有一個GDP2000億的區!

長沙縣城比起武漢的郊區縣城如何呢

上海的開發區非常多,各類開發區共有63個,除去省級開發區和保稅區,國家級開發區就有13個(包括經開區,高新區,國家新區、自貿區和其他國家級開發區),相比較的話,武漢的開發區就少多了,總共有21個,數字看起來似乎不少,但裡面有很多是有名無實,比如省級類的開發區,武漢每個城區都有一個經濟開發區,但除了幾個新城區外,主城區的所謂經濟開發區都已名存實亡。

武漢的國家級開發區有8個,但一半是綜合保稅區,真正意義上的開發區就4個,自貿區、武漢經開、東湖高新和臨空港,是上海的1/3

閔行區莘莊地鐵站周邊

小編昨天有空,仔細研究了上海的國家開發區,發現和武漢有很大不同,人家的開發區大部分並沒有單獨成為一個功能區,而是仍屬於所在地區管轄。

比如閔行,位於上海西南,和蔡甸的位置差不多,但2019年,上海閔行區GDP2520億,武漢蔡甸區才401億,上海閔行之所以這麼牛,是因為國家級的上海閔行經濟開發區還屬於閔行區,如果武漢經開仍屬於蔡甸區的話,2019年蔡甸區的GDP也可以突破2000億,什麼長沙市長沙縣都不值一提。

同樣的,上海嘉定區位於上海西北,類似於黃陂區在武漢的位置,2019年,嘉定區居然是上海各區GDP第二,各位,郊區耶,上海的郊區居然能衝到第二,在武漢不可想像,武漢真正意義上的郊區,GDP最高的黃陂僅列第八。2019年,上海嘉定區GDP2608億元,黃陂GDP1071億,黃陂和嘉定之間少了一個東西湖。

至於浦東新區,就更不用說了,12734億,比武漢的所有主城區和開發區加起來還高,浦東這麼牛是因為轄區內有N個開發區(浦東新區、上海張江,上海陸家嘴等),這些開發區沒有像武漢的經開和光谷一樣自成一體,自然就烘託得浦東新區整的GDP高了,想想,如果光谷還屬於洪山區的話,洪山區的GDP2019你那就會有3000多億了,何至於讓人家嘲笑武漢沒一個2000億GDP的城區呢?

隔壁的長沙也是如此,長沙經開區和長沙臨空在長沙縣,GDP算長沙縣的,長沙幾個郊區幾乎人手一個國家級開發區,看到武漢郊區人民眼裡是羨慕無比。

上海浦東新區

武漢為什麼要把開發區從郊區裡剝離出來呢?

這和財政體制有關,武漢的財政是1+7體制,7個主城區是一體財政統收統支,其他7個新城區的財政裡,4個原郊縣自負盈虧,3個開發區需要上交部分後自負盈虧,如果經開還屬於蔡甸的話,那經開的財政收入大部分就會屬於蔡甸區了,光谷還屬於江夏的話,財政收入也得供養江夏人民。

如此而已。

但問題是,當開發區脫離郊區存在的時候,也代表郊區引進不了好的企業,在高新尖企業原則上優先落戶三個開發區的原則下,4個郊區能招到什麼好企業呢,結果就是三個開發區的工業越來越強,4個新城區只能在後面撿些殘羹剩飯吃。

小編希望,武漢以後批准的開發區最好還是屬於郊區管轄,可以成立一個管委會負責招商和運營,但不要把這個地區剝離出去,比如,武漢臨空經濟區如果批了,還是屬於黃陂,武漢臨港經濟區批了,仍然屬於新洲,不要又搞一個功能區出來,GDP和財政收入都和所在地區無關。

長沙縣縣城

當然,有朋友安慰我說,武漢市肯定會城鄉一體化的,到時開發區的財政收入也是會用到郊區人民身上,那時也就無所謂京東方在東西湖還是黃陂了,因為上交的稅收用於全體武漢人。

我多少還是相信他說的,畢竟醫保都開始統一了,不再區分城裡人和鄉下人,但這是呼籲了10年以上的結果,財政想統一,估計還需要起碼10年以上吧。

相關焦點

  • 新洲眼中的黃陂以及黃陂眼中的新洲像「叫花子隔不得討米的」
    我曾經聽過一句話,那就是新洲人和黃陂人尿尿都不願意尿在同一個坑裡面。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情況呢?其實非常簡單,就像兩個窮人只會在乎對方有多少錢,而不會關注富人有多少錢。這個和我們平時說的叫花子隔不得討米的一樣。
  • 武漢郊區裡,新洲有兩谷,黃陂到處是城,那麼東西湖又有什麼呢?
    今年,黃陂和新洲的大項目不斷,黃陂招來了綠地和融創,新洲迎來了正威和萬達,看起來,似乎武漢江北地區將要揚眉吐氣了。在上一篇關於武湖發展的文章中,小編建議說,假如長江新區真的批不下來,黃陂應該聯合新洲,一起發展位於武湖和陽邏之間的那個無人區,打造出武漢江北新的經濟增長極,這個建議,黃陂網友不置可否(也許是覺得可能性不大吧),但在新洲朋友看起來,郎雖有情,但妾卻無意啊,這不,就有新洲網友這麼回復我修江北快速路,專門卡脖子,我大新洲不再上當了
  • 這十年裡,武漢幾個新城區裡,黃陂江夏東西湖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十年裡,武漢新城區GDP和財政收入數據小編整理了2009年和2019兩個年度裡武漢6個新城區的GDP和財政收入數據,2009年的數據來自於《武漢統計年鑑2010版》,2019年的數據來自網上信息。統計表格如下:從這個統計表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10年裡,黃陂和新洲經歷了一個輪迴,2009年,武漢新城區按GDP高低排名為黃陂-新洲-江夏-東西湖-蔡甸-漢南,然後從2010年開始,黃陂和新洲的排名就節節下降,被江夏和東西湖反超。
  • 如果臨空港整合黃陂盤龍城、武漢經開託管蔡甸,結果會是雙贏嗎?
    落後的推一把,這才是達到平衡的最佳方法,怎麼武漢只給跑在前面的加油送水呢,難道你真相信他們到時會等你一把或者拉你一下嗎?小編畢業很久了,不會那麼純真,呵呵。,先富帶動後富,國家開發區和省級開發區協同發展,有利於武漢的全域進步,城區均衡。
  • 武漢放射性道路中,哪個新城區數量最多,哪個開發區道路最寬呢?
    武漢六環線路圖公開,黃陂新洲進去一半,蔡甸江夏則劃入了2/3),小編認為,對於武漢黃陂新洲江夏這些新城區來說,射線相對於環線更為重要,因為現階段新城區的產業仍需要接受武漢中心城區和開發區的輻射,環線雖然連通了幾個新城區,但由於新城區之間的商業聯繫並不緊密,作用只能說聊勝於無吧(但隨著武漢新城區的發展以及區與區之間的聯繫加強,環線的巨大作用或許會在10年後凸顯出來)。
  • 下一個五年,將是武漢江北地區騰飛的機會,黃陂東西湖能抓住嗎?
    今年是十三五最後一年,還有十多天十四五就要開始實施了,面對接下來的五年,黃陂會如何發展呢?小編相信這絕對是百萬黃陂人最關心的議題,黃陂發展好了,大家的荷包才能更暖和,對吧。作為武漢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城區,黃陂本來應該撐起大漢口經濟的半壁江山,但遺憾的是,過去十年裡,黃陂並非武漢重點發展的區域,從下面一組數據就可以看得很明顯。2009年,黃陂的GDP和財政收入還居於六個新城區的第一位(下面資料來自武漢統計年鑑2010版,權威性應無可懷疑)。
  • 一個自來水公司,制約不了黃陂的發展!
    自嘲歸自嘲,水的問題必須得解決,這個我不想洗,畢竟再怎麼誇停水後黃陂相關部門不畏炎熱、緊急搶修、協調社區人員為居民送水,也緩解不了大家心中的怒氣,但是因為一個自來水的問題就對盤龍城和黃陂唱衰,甚至以此來判斷黃陂發展不起來,這就說不過去了吧。
  • 武漢有望又來一個國家級開發區,看看當初在黃陂是如何規劃的吧
    從透露的消息來看,此次申報的範圍只集中在黃陂,可以理解,國家已批准的十幾個臨空區中,面積都只有100平方公裡左右(如果加上東西湖和孝感,面積就太大了,且國家要求臨空區是一個封閉的區域,不允許東一塊,西一片),先申報黃陂部分,批准以後,未來如果需要拓展,可以通過託管的形式擴大(參考光谷的擴大過程)下圖為網上公布的武漢臨空經濟示範區範圍示意圖
  • 一次水廠斷供而已,阻礙不了黃陂的發展,如今的黃陂已強勢崛起
    自嘲歸自嘲,水的問題必須得解決,這個我不想洗,畢竟再怎麼誇停水後黃陂相關部門不畏炎熱緊急搶修,也緩解不了大家心中的怒氣,但是因為這個事就對盤龍城和黃陂唱衰,甚至以此來判斷黃陂發展不起來,這就說不過去了吧。
  • 到處是空港和臨港新城,黃陂和新洲區能否確定自己才是核心區呢
    不知道新洲人看到這個消息是否有點不是滋味。武漢新港-陽邏港武漢是否需要規範各新城稱呼呢?當然,有的人肯定會說:「機場在你們黃陂,你們這麼說就是想獨佔空港新城的稱呼,怕人家搶去了唄」,咱坦率承認確實是這麼想的,機場是黃陂的最大名片,當然要守護好,但是咱黃陂人也不會那麼小氣的,如果武漢決定其他的地方叫空港新城,咱們雖然會遺憾,但也不會暴跳如雷。
  • 臨空這盤棋下得真大,感覺黃陂宋家崗將是未來開發區政府所在地
    宋家崗規劃效果圖黃陂有2大新城,一個是位於區政府所在地前川街道南部的前川新城,一個是位於黃陂最南端盤龍城的空港新城,前川新城是黃陂區在主導,空港新城現在來看市裡快要接手了。現在來看,宋家崗成為城市副中心顯然代表市裡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這個棋局的名稱就叫做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從地理位置來看,宋家崗位於武漢臨空經濟區中心地帶,距離三環內,金銀湖和橫店距離都相近,假如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獲批,未來開發區政府肯定需要放在中心位置,無論是金銀湖,還是橫店其實都有點偏,只有宋家崗才是真正的中心。
  • 武漢十大副中心裡,究竟誰能最終成功?魯巷、沌口還是宋家崗呢
    武漢呢,算環線城市還是多中心城市呢?地理上來說,武漢和深圳一樣,先天性的就應該是一個多中心城市,漢口,漢陽和武昌原來各有自己的經濟和商業中心,但可惜的是,由於武漢開發區過多,且產業集中於一處,逼得很多漢口,漢陽人必須跨區去光谷上班,地理上本來可以多中心,但人為地搞成了環線城市。
  • 武漢十四五規劃以及2035遠景建議上,都有哪些地方和黃陂有關呢?
    前言  黃陂是武漢13個行政區裡的一個,一切發展都需要在武漢的規劃下實行,所以武漢如何定位黃陂對咱們的將來非常重要。  1、首先看武漢自己的定位,五個中心,分別是「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這五個中心,就是未來武漢市將重點發展的產業方向,黃陂能夠深度參與進去的有幾個呢
  • 前川在哪裡,黃陂縣城會被邊緣化嗎?和各位新武漢人真誠探討!
    遺憾的是,由於黃陂經濟的特點,大部分新武漢人日常只在黃陂南部和武漢主城區活動,很多人不了解黃陂的中北部。提及前川,無數人跟我說,不熟悉,沒去過,部分人甚至會很疑惑,黃陂為什麼非要死守著一個離三環線20多公裡遠的地方建設呢?
  • 從地理來看,紅安離漢口不遠,或許和漢川一樣也應加入武漢吧!
    隨著武漢經濟實力的快速增強,周邊縣市想加入武漢一起發展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這很好理解,武漢畢竟是一個著名的IP,跟著它,招商方面會有許多便利的地方,也能接受相關產業的轉移和輻射(比如紅安正在建設的恆大文旅城,如果前面冠上武漢兩個字,是否比紅安開頭更能吸引顧客呢?)。
  • 如果是真的,誰會負責武漢兼併鄂州事宜呢?答案估計你想不到
    為什麼武漢兼併鄂州的傳言傳了快20年了小編從十多年前就開始聽說武漢要兼併鄂州的傳言,原以為時間會證明一切,殊不知9102年都過去了,這個傳言仍在武漢上空盤旋揮之不去。下圖為這兩天流傳於網絡的所謂武漢合併鄂州的研究報告,圖片破綻很多,但悲哀的是照樣很多人相信,這是他們又把邏輯和大腦放在地上摩擦的結果,大哥,一個連編寫單位都不敢寫上去的所謂報告,顯然是非官方,非權威的東西,只要讀過大學,寫過論文的同學都知道,封面是一定要署名的,在單位寫過報告的人也清楚,這樣的東西交給老闆會被罵得狗血淋頭。
  • 哪條地鐵對武漢江北地區更為重要,應進入第五輪,18還是20號線呢
    武漢江北地區,包括江岸、江漢和礄口三個主城區,以及新洲、黃陂和東西湖三個新城區,面積大小和人口數量在武漢三鎮中居於第一位,地位舉足輕重,當然需要大力發展,畢竟大漢口不興,武漢要想進入1.5線城市估計不會容易。
  • 正威國際集團在新洲陽邏開發區項目一期啟動招標,佔地1785畝
    新港線的情況並不能阻止我們新洲的發展,就算最近幾年不能開工,一些企業還是會來新洲投資的,只要來的企業足夠多,說不定不僅新港線可以開工,陽邏開發區說不定可以升級國家級開發區,或者說長江新城升級長江新區,這對陽邏來說都是非常好的。
  • 光谷渡江發展,新城建設提速,打造武漢「星谷」 新洲蓄勢待發
    「十四五」期間,新洲將瞄準「四區一高地」的發展定位。即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新區、長江經濟帶創新改革示範區、中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區、超大城市城鄉融合發展標杆區和內陸對外開放高地。作為中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區,依託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比肩中國光谷的「武漢航天星谷」橫空出世,未來可期。
  • 武漢重啟國家級臨空經濟區申報,黃陂提前部署相關措施,可喜可賀
    孝感市則打出「不是武漢,勝似武漢」的宣傳語,規劃了100平方公裡的臨空經濟區,擬建成以航空、物流、高新技術產業及高端商居為主的30萬人規模的臨空新城。如果真的這麼發展下去,大漢口西北的發展今天不會輸給光谷東,可惜隨後就走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