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江北地區,包括江岸、江漢和礄口三個主城區,以及新洲、黃陂和東西湖三個新城區,面積大小和人口數量在武漢三鎮中居於第一位,地位舉足輕重,當然需要大力發展,畢竟大漢口不興,武漢要想進入1.5線城市估計不會容易。
但或許是行政區過多,加上6個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差不大,在沒有一個區特別出頭的情況下,武漢江北自然各自為政,形成不了合力,三個主城區相對好點,畢竟財政統收統支,問題最大的是三個新城區,雖不至於老死不相往來,但凝聚成一股繩共同發展現在卻是肯定沒有做到。
看看盤龍大橋和江北快速路的曲折建設經過就很清楚了。
地鐵18號線有望進入第五輪規劃
武漢地鐵,目前正在建設第四輪規劃的線路,四輪修編增加的線路尚在研究暫未上報,第五輪剛開始進行線路的預審規劃。
武漢地鐵第四輪的建設期限是2019-2024,按照規定,如果建設的投資已經達到了總投資額75%以上的話,武漢可以申請建設第五輪,順利的話,第五輪的線路最早可以在2023年開工,如果建設也順利的話,第五輪部分線路在2025年開通也不是不可能。
從透露的消息來看,貫通東西湖、黃陂和長江新區的地鐵18號線有望進入第五輪規劃,小編認為,比起20、25這些也有望進入第五輪的江北線路,18號線聯繫了江北三區,對江北的整體化發展作用巨大,完全應該早做規劃,早日建設。
地鐵18號線,全高架線路,起點位於東西湖三店,往東穿越金銀湖北部後進入盤龍城宋家崗區域,經過空港體育中心和會展中心後折向東,沿巨龍大道鋪設,在名流附近轉入祥龍大道,經過岱黃高速後連通1號線漢口北站,然後沿著漢口北大道往東,終點位於武湖。
從上圖中,各位應可以發現,18號線完全可以稱之為大漢口的經濟線路,沿途連通了國家級臨空港開發區,武漢空港新城,申報中的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黃陂)、武漢國際商貿城、長江新城起步區。
這幾個位於郊區的產業重鎮,涉及到的主要產業包括網絡大數據,電子顯示屏、會展、體育,文旅、商務、數字貿易,大健康,晶片以及其他高科技產業,覆蓋了武漢3851產業的大部分,產業門類之齊全武漢找不到第二處,當然,存在的問題也很明顯,產業種類雖然多,但還不夠強大(比較來說,光谷的光電子更發達,但產業門類沒有這麼多,沌口也是同樣)。
地鐵建成後,東西湖、黃陂南部人民,長江新區群眾就可以按自己需要選擇喜歡的工作了,想搞網絡的,可以去東西湖,搞三產的歡迎來黃陂,從事大健康和晶片的話,武湖也敞開懷抱等著你來。
而沒有地鐵的現在,黃陂南部人民要去東西湖臨空港是很不容易的,開車的話,沒有直達公路,坐公交,需要多次換乘,所以,雖然國家級開發區近在咫尺,但就業的方便性卻遠不如江夏人民去光谷。
同時,此條地鐵線路也覆蓋了東西湖、黃陂和長江新區的主要居住區,還可以稱之為民生地鐵,沿途經過了吳家山北片,金銀湖北片、宋家崗、盤龍城(葉店和劉店之間),漢口北大部、灄口街、武湖沿漢口北大道沿線,和已建和在建的地鐵2、7、1號線可以換乘,此條地鐵如果建成,此三個地方的居民出行難題將得到徹底解決。
如果說地鐵12號線是三環內的地鐵環線,串聯起三環內除7號線外的所有線路的話,那麼18號線則是武漢江北的郊區環線,串聯起通往新城區的大部分地鐵線路。
當然,不以為然的人還是不少,因為此條線路不進漢口,在一個一切以三環內為中心的人看來,一條不去三環內的地鐵線路當然毫無作用了。
但如果從武漢新城區整體發展出發,小編希望,地鐵第五輪規劃中是一定要納入18號線,您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