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金庸先生的小說,我們很容易就感覺到他小說沒有那麼多的程式化,人物的好與惡不像其他人作品中那般模式化。比如,與金庸先生同享盛名,甚至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鼻祖的梁羽生先生,小說裡的好人壞人就非常的公式化。
金庸先生小說裡的很多人物都非常複雜,很多壞人並不是單純地壞,他們心裡也會有好心,比如很多壞人其實也心存善念,像《笑傲江湖》中的田伯光,而又有好多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實則是一肚子男盜女娼,如《雪山飛狐》中的田歸農及他的女兒田青文。
而在金庸先生小說裡有些人物的經歷及性格讓人深思,到底他為什麼會這樣呢?比如今天俠客君提到的這位——裘千尺。
裘千尺這個人的失敗可以說是失敗在她的性格上,從她的哥哥鐵掌水上飄裘千仞的隻言片語上,我們可以窺出,裘千尺從來就不是什麼溫柔嫻淑的女子,也難怪裘千仞竟會認為妹妹的遭遇會是不足為奇。
裘千仞對妹妹的遭遇無動於衷,然而裘千尺本人的很多事情確實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比如說她對人恩將仇報。
明明楊過費盡心機,把裘千尺從地底深潭中救出,可是裘千尺不但不感恩,反藉機讓楊過只服用半顆絕情丹,讓楊過的情花毒提早發作,溯及根源裘千尺說想讓楊過快點殺郭靖黃蓉為其兄裘千丈報仇,甚至她還說自己從來沒有要求楊過救她,是楊過自己願意救的,所以她不必對楊過感恩戴德。
聽到裘千尺說的這些話,朋友們是不是會覺得太過匪夷所思,覺得這個老太太怎麼這樣,心裡會為楊過不值,而且楊過救裘千尺上來是讓裘千尺這個惡魔替換了公孫止這個惡魔。後來,裘千尺果然在絕情谷中興風作浪,搞出好多事情來,整的親哥哥裘千仞差點萬劫不復,最後連自己最在意的女兒都死了。
裘千尺恩將仇報這件事情,如果真清算一下那些年來的經歷,倒也可以套用裘千仞的那一句「不足為奇」來形容。
最初的裘千尺性格是壞,而且比較善妒。性格壞可能是與其成長有關,畢竟有個哥哥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高手,而另一個哥哥對她又千依百順,所以裘千尺在回憶的時候,說自己喜歡裘千丈這個哥哥更多一點。不過鐵掌幫當時雖然是可以與丐幫分庭抗禮的幫派,但其本質已經變壞了,所以裘千尺在鐵掌幫長大,沾染一些壞毛病也是理所當然。至於善妒這個性格,恐怕我們從「射鵰三部曲」來看,沒有幾個女性不善妒的,只是有些人表現得格外明顯、有些人僅僅是驚鴻一瞥,而裘千尺就是表現得格外明顯的那一類。
所以,當裘千尺發現自己的丈夫出軌侍女柔兒的時候,她的反應很激烈,居然把谷中非常珍貴的絕情丹毀得只剩下三粒了。而且還用砒霜混進解藥當中去試公孫止的心,從這裡來看裘千尺就絕對不是省油的燈,但是卻可以看出她對公孫止還是真心的。
可是裘千尺對公孫止的真心換來的是什麼,竟然是丈夫更為激烈的背叛,結果是中毒、手腳筋全斷,還被踢落深谷,若非自己身負上乘武功,恐怕楊過和公孫綠萼掉下來時連她的屍骨都看不到。
經歷了這樣的人間慘劇,裘千尺怎麼可能還會對別人心存善意。就算是她後來視若珍寶的公孫綠萼,在初相見時,她仍然懷疑是不是公孫止安排了什麼毒計,而在楊過想到辦法救她時,她也要求楊過先救她,因為她很害怕女兒會扔下她不管。
事實上,經歷過裘千尺那種慘劇的人,很難會再對人生有什麼積極的看法!
諸君以為何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