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每天思考失敗,危機隨時都在,那些殺不死你的終讓你更強大

2020-12-14 騰訊網

30年前任正非為了養家餬口,拿著2.1萬元註冊了華為公司。十幾張床挨著牆排開,床不夠,用泡沫板上加床墊代替,所有員工都在這裡住。30年後,誰也沒想到這家誕生在一間破舊廠房裡的小公司,改寫了中國乃至世界通信製造業的歷史。

任正非說:「華為沒有成功,只是在成長。偉大都是熬出來的。」

1991年,任正非發誓「如果研發不成功,就從樓上跳下去」,當時他經歷了做生意被人坑、老婆離開、孩子父母弟妹要養育的困惑中年。

2000-2002年,面臨心腹叛變、母親離世,任正非身患抑鬱症,常常半夜哭醒。

他說:「你聚焦在太陽下烤,才知CEO不好當。」

每天思考失敗,危機隨時都在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讓你更強大

2002年,公司差點崩潰。IT泡沫的破滅,公司內外矛盾的交集,我卻無能為力控制這個公司,有半年時間都是噩夢,夢醒時常常哭。

這一波又一波的滑坡,曾經讓我得了抑鬱症。但從現在的回顧來看,物質的艱苦生活以及心靈的磨難成了我後來人生的一種成熟的寶貴財富。

這些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

華為老喊狼來了,喊多了,大家有些不信了。但狼真的會來了。我們要廣泛展開對危機的討論,討論華為有什麼危機,你的部門有什麼危機,你的科室有什麼危機,你的流程的哪一點有什麼危機。還能改進嗎?還能提高人均效益嗎?

怎樣提高管理效率,我們每年都寫了一些管理要點,這些要點能不能對你的工作有些改進,如果改進一點,我們就前進了。

華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這也是每個公司的生存法則。

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下去

企業壯大要有狼的特性

在創建華為,決定進通信行業的時候,我是被逼著往前衝的。

通信是一個競爭殘酷的行業,世界上任何電信公司不是發展,就是滅亡,沒有第三條路可走。華為同樣如此,沒有退路,要生存,就得發展。

在華為,絕不允許出現一點點差錯。

華為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批評與自我批評。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危機意識與自我批評。

華為人力資源管理裡面最厲害的就是評價體系,叫「評價無時不在,評價無處不在」。我們對細節的把控是很好的,比如華為衛生間的香水,我們會測量,香味多久會散去,都有一個標準的。再比如,華為司機接人為什麼從來不晚點?我們都做了精密統計研究。

為了銷售,華為不吝投入,甚至不計成本:在與愛立信血戰的黑龍江,華為派出人數多過對手十餘倍的技術人員,在每個縣電信局展開肉搏戰。哪裡出問題,華為人立即趕到現場。為拿下一個項目,華為會花費七八個月時間和與回報不符的投入……做法看似愚蠢,卻從跨國巨頭手中搶下了客戶。

我覺得一個企業要想壯大,必須具有狼最顯著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永不疲倦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的意識。

不要努力去做完人

與其改造缺點,不如發揮自己的優點

在人生的路上自我感覺是什麼呢?就是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比如說我英文不好,是現在不好,但是不等於說我外語能力不行,我在大學可是外語課代表,我那時還自學了英語、日語,都能簡單交流,看書了。但後來為什麼不行了呢?20年軍旅生涯沒使用這個工具,就生疏了。

我們所有的辛苦努力,不能對客戶產生價值,是不行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希望大家能夠重視自己優點的發揮。當然不是說不必去改造缺點。

我不是說你不可以做出偉大的業績來,我認為最主要的是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實現比較現實的目標。這樣心理的包袱壓力才不會太重,才能增強自己的信心,當然這個信心包括活下去的信心,生命的信心。

人和人的差距是永遠存在的。同一個父母生下的小孩,也是有差距的,更何況你們不同父母。當自己的同學、同事進步了,產生了差距,應該判別自己是否已經發揮了自己的優勢,若已經發揮了,就不要去攀比,若沒有發揮好,就發揮出來。

30年來只做一件事

奮鬥沒有終點,你要學會堅持

華為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從虎口奪食的歷史。

在創建華為之前,我當過軍官,後來又在南油集團做了副總經理。因為不適應市場經濟和管理方法,沒有幹好,人家也不要我了,我只好辭職找工作。

其實那時我們很缺乏生活能力的,因為不熟悉市場經濟。中國當時正面臨著社會轉型,我們這種人在社會上,既不懂技術,又不懂商業交易,生存很困難,很邊緣化的。

這30年來,我們堅定不移的只對準通信領域這個「城牆口」衝鋒。我們成長起來後,堅持只做一件事,在一個方面做大。華為只有幾十人的時候就對著一個「城牆口」進攻,幾百人、幾萬人的時候也是對著這個「城牆口」進攻,現在十幾萬人還是對著這個「城牆口」衝鋒。密集炮火,飽和攻擊。

沒有哪一件事情是容易的,所幸我們都堅持了下來。奮鬥沒有終點,華為沒有秘密,就一個字「傻」!像阿甘一樣,認準方向,朝著目標,傻幹、傻付出、傻投入。

花大價錢學習管理

向所有優秀的人學習

基本上一個禮拜,我會讀一兩本書,每天看幾本雜誌,所以我的思維會很活躍。《讀者》文摘我是必讀的,不光自己看還送給別人。

「華為向外國學習:學英國的制度、美國的創新、日本的精益、德國的規範。

向企業學習:2014年華為學海底撈、學順豐快遞,老任讓所有的高管去海底撈免費吃頓飯。

這30年來,華為一直在全面學習西方公司管理。至今還沒有打通全流程,雖然我們和其他一些公司比管理已經很好了,但和愛立信這樣的國際公司相比,多了2萬管理人員,每年多花40億美元管理費用。所以我們還在不斷優化組織和流程,提升內部效率。華為一天都沒消停過,時時刻刻都在一個危機接一個危機的衝擊中走到今天,但很快又會遇到衝擊。

很多人問我「華為成功的秘密」,華為沒有秘密,任何人都可以學。華為沒什麼背景,沒什麼依靠,也沒什麼資源,唯有努力工作才可能獲得機會。

∞文章來源:明月出嵩山∞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立刪∞

∞執行主編:張俊 出品:冬日陽光∞

相關焦點

  • 哲學家:那些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更強大!
    ——《羊皮卷》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失敗,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正確面對它。成功的人將挫折和失敗當作通往成功路上的墊腳石,失敗的人將挫折和失敗當作無法逃脫的深坑,所以要想做一個成功的人你要明白:人的一輩子,除了生死都是小事!面對挫折和失敗的態度,決定了自己的人生高度。
  •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尼採《善惡的彼岸》。此前某西方大國採取行動切斷華為全球晶片供應,5月16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一條題為「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的文章,並配上了一張圖。
  •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強大
    尼採有一句話: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強大。2019年底,我們對2020有太多憧憬,可是真的到了2020,我們卻只希望這場災難能早一點結束,我們都能恢復正常的生活。整個春節期間,各種和疫情相關的段子,圖片層出不窮。
  • 尼採: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變得更強大|專家:並不絕對哦
    尼採: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變得更強大。我們都希望自己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也期望自己在重大的創傷之後,依然能夠活得很好。當然,不經歷創傷更好,有誰願意在不被「殺死」之後再強大、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呢?在我看來,那些殺不死自己卻又能讓自己更加強大的,歸根結底是當事人在面臨困境和壓力時,能夠妥善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內心變化。否則,只能徒增更多的困境。就像甄嬛可以在絕境中翻盤,除了策略精準之外,內心的更加強大才是根本。如果只是經歷了之前的遭遇,而自己沒有任何變化的話,即便是回宮,也不過是任人魚肉而已。
  • 任正非的演講顯示了他強大的求生欲:殺不死我們的終將使我們強大
    任正非帶領華為一路經歷了風風雨雨,從未畏縮不前,因為殺不死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強大。求生欲的基礎是教育,未來更要靠教育有媒體採訪任正非時,問他:「在國人都在為華為的生死存亡擔憂之際,您反而有點超然物外,最關心的卻是中國的教育問題。」
  • 華為這張圖被刷屏:那些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更強大
    配圖則是一架二戰中被打得像篩子一樣,渾身彈孔累累的戰鬥機,雖然看似隨時都堅持不住,但是始終堅持飛行,終於安全返回!而事後,幾天時間內,這張圖在網絡刷屏。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19日在海外社交媒體推特上發布了一張相同的圖片,並配上著名哲學家尼採的一句名言: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變得更強大!隨後,這條推文還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轉發。
  • 激蕩十年:任正非曾「詛咒」自己,失敗一定會到來
    熟悉他言行的人都知道,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他一直表現得憂心忡忡,隨時準備迎接「大限」的到來。任正非似乎是一個笛卡兒式的懷疑主義者,他們承認知識的有限程度,對人類行為的正面動機缺乏信心,因而更願意以系統性的懷疑和不斷的勇猛考驗,達到求知求實的目的。放置於中國,他則類似於商鞅、曹操這樣的人物。
  • 壓不垮的任正非,打不死的華為,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更加強大!
    一個超級大國對一家外國企業進行全球打壓,但是居然以失敗告終,而這家企業反而活得越來越好!這個肯定是2019年最大的科技新聞。2019年3月份,任正非召開了華為的誓師大會,宣布要正面硬剛美國的全球打壓。整個華為內部群情激昂,4月份華為手機銷量就超越了蘋果,成為了全球第二。
  • 坤鵬論:向超人努力——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但這很正常,他總是將矛頭瞄準那些對他影響很深的人,這不過是他的一個手段,用來掩藏自己所受到的恩惠。而且,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世上更無絕對真理。只要秉承公正而非迷信盲從之心,越了解,越思考,就越能發現不管是人,還是理論的缺陷。也是啊,如果有完人,有足金,有絕對真理,這個世界早就成天堂了。不過,概率法則從來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 創傷後的成長:那些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更強大
    我就好奇它的生命力怎麼這麼強大。只要有水土,陽光就可以不停的生長。其實人也有這種能力,小時候我絆倒了,奶奶會說:磕磕皮鬆長得高。這是一種古老而傳統的智慧,看到創傷後成長。當你經歷創傷時,可能會茫然、痛苦、恐懼,然而這也是一次機會,讓你更強大的機會。就像尼採說的那樣:那些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更強大。
  • 華春瑩和趙立堅都轉發了華為這張圖: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尼採原句是「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這條推文隨後還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轉發。
  • 凡是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強大
    智哥結結巴巴地問:「你這是吃藥?」程霜說:「對呀,抗癌藥。」智哥結結巴巴地問:「啥……抗啥……」程霜咂咂嘴巴,打了個嗝,說「吃飽了。小時候查出來的,醫生說我只能活一年,結果我活到現在。」……她說:「反正我不知道。可能明天就撲街了。」雪停了,雨也停了。冬日的陽光並不溫暖,平穩又均勻,但陽光裡程霜的笑臉那麼熱烈,她說:「我就不死,怎麼樣,很了不起吧?」我驚嘆於程霜這個死亡如影隨行一二十年的花季少女的積極,樂觀的心態。
  • 屢屢闖關成功,打不死的華為是如何煉成的?任正非這樣解讀
    讓對手害怕斷供晶片,威脅之下祭出鴻蒙,手機業務從無到有稱霸全球…… 生死之間,華為宛若打不死的「小強」。 是什麼樣的理念在支撐華為不斷地前行?是任正非在採訪中多次提到的——「務實求真,居安思危」。
  • 曾經受過的傷都是勳章,那些殺不死你的,會讓你更加強大
    上了學之後,迫於老師和家長的雙重壓力,我們在很多的時候也會把學習成績看得很重,有時候都不允許自己有太多出錯的機會。如果作業本上有太多的叉號,我們也會十分自責。如果考試成績不理想,我們崩潰大哭也是常有的事兒。
  •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會使你更強大
    厄運來臨時,怎麼也逃不脫。有人就此墮落,甘願認命;有人向死而生,獲得新生。小說《成長如蛻》裡有這麼一句話:人生有許多事是不得不做的,於不得不做中勉強去做,是毀滅;於不得不做中做得很好,是勇敢。漸漸開始發現,如果你身體裡埋藏著積極的種子,觸目看到的就都可能變成鏘鏘有力的激勵,幫你掃清眼前的陰霾。也許試圖殺死你的,以及背後虎視眈眈的那一刀躲是躲不掉的,那麼只能練就一身金剛不壞之身,或徹底甩開與對手的距離,才是保全自己的唯一途徑。每個人生命裡,都有一段黑暗的時期。
  • 尼採:殺不死你的,會使你更強大
    尼採:殺不死你的,會使你更強大去過泰國的人都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在大街上經常見到,大象被一個細小的繩子拴在小木樁上,而且周圍卻沒有人看管。初到泰國的人見到這種情況都很好奇,大象的體格那麼大,一個小繩子怎能奈何了它,就不怕它自己跑了嗎?
  • 只要不被打倒,壞事終究是個過期品,凡殺不死你的必會讓你更強大
    和一個朋友聊天,言談中他後悔當初答應跟著親戚與父母一起創業,這過程有數不盡的酸澀和委屈,自己原本的人生計劃因此延後或放棄,他每天都覺得不快樂,現在想走出來重新去追求當初那個十年前的夢想,他問我現在重新再選擇,一切是否還來得及?
  • 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所以,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成長得更強大。生活中的無常,多麼難以預料。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人類在生存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的磨難。這些磨難像一個挑釁的敵人,在面對這些挑釁之時,你軟了,它們就強了。你強了,他們就軟下去了。生活,從現實的角度來說,何嘗不是一種較量呢?
  • 蘇東坡坎坷的一生:「那些殺不死你的東西,可能讓你更加強大」
    蘇軾的一生,用一句話來詮釋的話,那就是:「那些殺不死你的東西,將會讓你更加強大」。他經歷過年少高中進士的春風得意,經歷過中年「烏臺詩案」險死還生的沉重打擊,經歷過後半生起起伏伏的貶謫、起用、貶謫、再貶謫,一直被流放到最為遙遠偏僻的天涯海角。
  • 那些殺不死我們的,終會使我們更強大
    因此讓飲食變得平衡起來,比如每周要吃25種以上的食物、每天要保證有12種以上的原料。第三,熱腦。找一些事情做,讓腦子動起來。第四,熱心,去幫助別人。當一個人情緒狀態不好,覺得很無助時,應該去主動地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