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淮安警方緊急提醒!)
淮安警方
今天發布
緊急提醒
隨著微信監管力度增強
大批違規帳號被封停
「微信輔助解封」
被不法分子盯上
動動手指就能賺錢
成為詐騙的新方式
1
輔助解封灰產衍生
隨著微信監管力度增強,大批違規帳號被封停,新號的購入成本又持續攀升,解封舊帳號因此成為黑產維持經營的重要需求。
根據規定,微信帳號因違規被短期限制登錄的用戶,可以在處罰期滿後自助解封。但解封條件有嚴格限制,次數達到上限後需要好友輔助解封,且對輔助人本身也有嚴格要求。
微信個人帳號自助解封限制
自行解封受限,不法分子便轉移目標,利誘符合輔助條件的普通用戶,幫助他們解封,輔助解封灰色產業隨之形成。
2
「動動手指就能賺錢」
為了吸引普通用戶參與輔助,這類團夥將他們的不法勾當包裝成網絡兼職,以派單形式發布,並承諾一定報酬。
他們搭建溝通渠道,撮合有解封需求的黑產和解封人,通過好友輔助和非好友輔助兩種手法開展輔助解封。
好友輔助驗證
前者,解封團夥安排解封人提前添加黑產帳號為好友。等該帳號作惡被封后,通過好友輔助的形式解封,然後給解封人支付報酬。
後者,解封團夥讓輔助人以非好友身份,掃碼輔助帳號解封,同樣給解封人支付報酬。
「動動手指就能賺到錢」,少數用戶被誘惑參與其中,一些在校學生甚至長期兼職,卻不知已經觸犯法律,成為詐騙等違法犯罪的「幫兇」。
3
全國首例!大學生情侶被判刑
8月27日,高某因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杭州江幹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一萬五千元,而女友張某也獲刑一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一萬元。
記者從江幹區人民檢察院了解到,該案系新型網絡黑灰產業案件,也是全國首例「微信解封」入罪案。
高某鑽的正是微信自助解封功能的漏洞:先添加對方為好友,在對方微信號被封時,選擇「好友輔助驗證」,當「好友驗證」通過時,被封的帳號就能完成解封。
2019年,高某以此方式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雖然金額不多,但如此動動手就能方便快捷的賺錢方式讓他欣喜不已,覺得找到了一個生財的便捷渠道。
什麼樣的微信帳號有被封的風險和解封的需求?答案是涉嫌網絡犯罪,而高某添加的微信帳號大多都存在網絡犯罪行為,而針對這樣的帳號,在高某幫人解封時,微信都會發出提醒。
沒多久,高某用於解封「微信帳號」收款的銀行卡被查封了,經查詢得知,該銀行卡是因涉嫌詐騙被查封的,這是高某第一次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解封微信號的行為可能涉嫌違法。但由於利益驅使,他抱著僥倖心理繼續做了下去,並逐漸成為一名專業「解手」。
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案發時,高某的工作室一共解封微信帳號3315個,其中涉嫌詐騙案件的有300多個,已立案的有12起,被害人被騙總金額高達96萬餘元。
因此,江幹區檢察院認為,高某、張某等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仍提供技術支持等幫助,情節嚴重,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致使多名被害人繼續遭受重大財產損失,遂於今年5月,依法對高某、張某2人作出批准逮捕決定。
8月27日,江幹區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決。
案發時,高某和張某都還是在校大學生,兩人在大學期間相戀、相知,是不少同學羨慕的校園情侶。張某讀的是師範專業,原本打算畢業後走上講壇,實現自己的教師夢,但因為眼前這些只要動動手就能到帳的利益,她和男友一起走上了歧路,也親手中止了自己的夢想。
張某交代,當初男友高某和她提起一直參與「微信解封」時,她害怕違法本想阻止,但礙於男友「創業」熱情,而且只要動動手就能輕鬆賺到錢,最終同意了男友想法共同建立「super工作室」參與解封微信帳號。
4
警方提醒,勿貪小利
淮安警方提醒廣大群眾,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技術支持、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的屬於違法犯罪行為。希望廣大用戶不要為了蠅頭小利知法犯法,試探法律的底線。切勿因貪圖小利淪為網絡黑灰產的「幫兇」。
此外,輔助陌生帳號解封本身存在欺詐風險,用戶使用灰產搭建的輔助解封平臺極有可能洩露個人隱私或落入詐騙陷阱,請廣大用戶注意避免。
來源:淮海晚報、杭州日報、微信安全中心
微淮安特別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