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家住道裏區的朱女士近日接到自稱是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稱有人利用她的身份證辦理了電話卡,涉嫌詐騙,並為她接通了所謂的市公安局的電話。
哈爾濱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接到預警信息後,第一時間與朱女士取得聯繫,及時成功制止了該詐騙案件的發生。
冒充公檢法詐騙的熱潮還未褪去,如今冒充通信管理局詐騙的電話又來了,我們先來看看受害者與騙子的對話:
可惡的騙子:喂,你好,這裡是哈爾濱市通信管理局,現在正是斷卡行動進行時,我們查到你名下有個在外地某通訊點辦理的手機號碼,涉嫌非法販賣電話卡進行電信詐騙。
受害人:不可能!
可惡的騙子:需要幫你轉接公安局報案嗎?
受害人:可以
可惡的騙子:經查,X市公安局已立案,請您配合調查!
受害人:那我要怎麼做呢?
可惡的騙子:如果你想證明自己的清白,請到市公安局做筆錄。
受害人:我不在本地啊?怎麼辦?
可惡的騙子:那你先加警官的QQ,找一安靜地方我們可以給您進行視頻筆錄等系列操作,然後把錢轉到安全帳戶……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開始緊張、害怕?反詐騙小衛士告訴你,不要慌!!!掛斷、刪除、拉黑是對待騙子最好的方式!
揭秘冒充「通信管理局」實施騙局的步驟:
1、冒充身份,直接告知。犯罪嫌疑人冒充通信部門工作人員以受害人手機號「涉嫌發送垃圾簡訊、詐騙簡訊」、「身份證被盜用辦理手機卡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等名義故意恐嚇機主。
2、權威解說,博取信任。犯罪嫌疑人通過準確說出受害人的身份信息、發布假冒「逮捕令」、將電話繼續轉接到所謂的公檢法部門,其實只是將電話轉接給了同夥進一步博取受害人的信任。
3、以幫為由,實施詐騙。犯罪嫌疑人以「資產清查」為由,要求當事人將名下銀行帳戶中的資金轉至其提供的「辦案帳號」,或是要求受害人重新辦理一張綁定手機的銀行卡,讓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從而成功實施詐騙。
哈爾濱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溫馨提醒:公檢法等司法機關有嚴格的辦案流程,不會電話要求轉帳,凡是提出了匯款的要求,基本能判定是騙局;接到可疑電話時,不要向對方透露任何個人帳戶信息,不要盲目匯款,必要時可以向警方求助,切記不要給陌生人轉帳匯款!
原標題:《太可惡了!利用「斷卡行動」冒充「通信管理局」進行詐騙,這份緊急預警請查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