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400億的醫學矽谷項目啟動 槐蔭區打造城市高質量發展新載體

2020-12-14 身邊24小時

8月18日,濟南市委市政府舉行「全力打造『五個濟南』 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發布會第三場,記者從會上獲悉,總投資400億元的醫學矽谷項目也已啟動建設,醫學科學中心繼西客站片區之後,成為槐蔭區新的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載體和平臺。

槐蔭區委副書記、區長朱玉明介紹介紹,社會比較關注的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片區已經有26個項目開工建設,在建項目總建築面積達到650萬平方米,實現投資超過650億元。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已經完成竣工驗收,精準醫學產業園部分樓宇開始外裝施工,總投資400億元的醫學矽谷項目也已啟動建設。

槐蔭區與醫學中心管委會建立協同招商機制,已經先後引進山東成果轉化研究院、國際醫學人工智慧實驗室等43個產業平臺載體、48個中外醫生集團、25個世界高端醫療人才團隊。醫學科學中心繼西客站片區之後,成為槐蔭區新的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載體和平臺。

記者:李雨

編輯:李雨

【來源:閃電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年濟南重點項目觀摩丨槐蔭區:打造醫學和大健康產業新高地
    項目總投資14.5億元,2018年11月開工建設,2020年6月竣工,由山東新泉城置業有限公司建設,建成後由北方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運營。未來,北方中心將推動周邊省市共建共享,覆蓋北方地區6億人口的全量健康醫療數據,建立全面、系統、數位化、可視化的「全息數字人」模型;並融「政產學研金服用」於一體,建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園,帶動千億級產業集群全面發展。
  • 鹽城大豐25個高質量項目集中簽約 總投資超84億
    原標題:我區25個高質量項目在鹽集中簽約 共敘友情、共商合作、共謀發展。 5月18日上午,正值「深耕長三角·築夢新鹽城」線上投資環境說明會暨第十三屆海鹽文化節,我區廣邀客商齊聚一堂,在鹽舉行大豐分現場集中簽約活動。副市長蔣巍、區委書記薛盛堂、區長李志軍、區政協主席石根美等見證籤約。
  • 「項目為王」標註濟南成長新坐標
    位於歷下區的濟南中央商務區「雙總部」項目,是中央商務區首個科技型全國性企業總部。項目佔地48畝,總建築面積24.8萬平方米,總投資30億元。隨著項目的建成運營,將有效助力濟南智慧城市、大數據、5G及相關產業發展。
  • 以高質量項目挺起高質量發展的「脊梁」——唐山強力推進重大項目...
    □本報記者 李響  項目是轉型升級的載體,是民生改善的抓手,是城市發展的動力,是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沒有項目的支撐,一切都無從談起。  研究制定優化產業布局方案和市中心區、臨港區域產業發展正面清單,出臺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打造沿海地區實體經濟發展帶,推動產業項目進區入園。上半年,全市省級以上開發區新開工項目262個,計劃總投資971億元;開發區畝均稅收、稅收佔比全省第一。
  • 無錫空港經開區:「產城」更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作為「蘇錫一體化」的橋頭堡,無錫空港經開區主動融入「蘇錫常都市圈」,大力發展「樞紐經濟」,打造活力「空港新城」,努力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在更高坐標中提升發展水平,爭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能冠軍」。  精心布局 樞紐經濟勢頭強勁  交通活則百業興。  國慶前夕,飛鳳南路全線建成並開放交通。
  • 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臨空經濟區成立一周年
    針對全區起步基礎差、底子薄的實際,為最大化發揮好緊鄰機場的區位優勢、利用好十分有限的土地資源,對標研究、系統謀劃,初步形成了全區「十四五」時期「一港、兩區、三園、四點、五橫、六縱、七個強功能項目、八大產業集群、九項工作創新」的發展規劃與思路,為科學、快速推進臨空經濟區建設發展明確了具體目標和方向。
  • 江門市加快建設中心城區產城融合示範區 打造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
    據悉,示範區建設將利用濱江總部基地剩餘的266畝建設用地,計劃年內引進項目總部進行整體打造,建設一體招商、一體開發、一體運營的濱江總部基地,為示範區城市建設樹立標杆。同時,區城產業布局也將進一步優化。據介紹,示範區內,蓬江產業轉移園要加快擴園提質增效,提高集約集聚發展水平;鶴山工業城要積極創建省級高新區打造先進位造業示範園區;荷塘鎮要推進村級工業園改造試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大澤鎮要以深江產業園為重點,探索建立「廣深總部+江門基地」產業合作模式,促進產業鏈上下遊深度合作;雅瑤鎮、司前鎮要聚焦特色產業,提升專業鎮發展水平;江海區將加快推進產業加速園三期、智能製造產業港等重大產業平臺建設,著力打造科技創新新載體
  • 蕭山經開區:探索高質量發展「成長密碼」
    在2019年浙江省開發區綜合考評中,蕭山經開區在全省20個國家級開發區中再提升2位至第4位。今朝風正帆滿,蕭山經開區正聚發展之力,行創新之舉,向著高質量發展目標載夢起航。作為經濟大平臺,蕭山經開區項目開工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10月23日,浙江省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啟動儀式舉行,蕭山經開區3個項目開工;10月27日,在蕭山區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啟動儀式上,蕭山經開區10
  • 搭建優勢載體平臺「引鳳來栖」
    從一定意義上講,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快慢,取決於高端要素集聚的速度;而有影響力、競爭力的優勢載體平臺,則是集聚資源要素的重要支撐和依託,也是提質增效的突破口和主戰場。近年來,濟南加快拓展支撐載體,不斷搭建優勢平臺,齊魯科創大走廊、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等一大批重大創新載體加快建設。
  • 2020太倉金秋經貿月集中簽約27個項目,總投資達415億元
    開幕式現場,集中簽約27個項目,總投資達415.13億元,註冊資本165.34億人民幣。其中,外資項目15個,總投資37.14億美元,註冊外資17.79億美元;內資項目12個,總投資166.3億人民幣,註冊資本46.2億人民幣。此外,中俄地區基金與太倉市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太倉市招商局與世邦魏理仕、仲量聯行、上海高力、戴德梁行等機構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 2020年鶴壁,438個項目新開工、竣工28個,100個市重點項目……
    作為全國首批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市、智慧城市創新實踐研究基地和我省首批「全光網」城市,近年來,我市乘著信息革命浪潮和高質量發展大勢,大力發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
  • 構建新發展格局 浙報整版關注嘉興高質量發展
    嘉興科技城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旨在建造城市地下「大動脈」,通過城市綜合管廊實現電力、信息和給水等管線入廊,有力提升嘉興科技城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園區綜合承載能力和發展質量。 當前,南湖區正奮力打好全年擴大有效投資和重大項目推進攻堅戰,全力衝刺經濟社會發展全年「高分報表」。
  • 浙江日報|寧波梅山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近日好消息不斷,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二期工程6號至10號貨櫃碼頭工程一階段通過竣工驗收;梅山綜合保稅區一次性通過封關驗收;梅山亞馬遜前置倉項目首創監管模式助推業務逆勢增長;梅山灣新城規劃藍圖發布,正蓄勢起航;連接寧波城區與梅山間的城市快速路和軌道交通前期推進有新突破……這是寧波梅山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一個個生動畫面,「港、產、城」發展藍圖更加清晰。
  • 郊區經開區以高質量招商促高質量發展
    近日,郊區經開區與深圳市宇思鴻實業公司、東莞市金舜數碼科技公司、深圳傑鑫特電子科技公司分別就「年產50000KK LED封裝顯示項目」「年產300萬臺智能液晶溫控器項目」「年產400萬片LED模組生產項目」籤訂招商引資協議,項目總投資約9億元,對增強郊區經開區光電智能終端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
  • 總投資80億元!108萬平米TOD大型城市綜合體項目落戶璧山
    >城市綜合體效果示意圖璧山區TOD大型城市綜合體項目籤約落戶是我區一項重大的招商引資成果,是推動渝西發展、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一個重大舉措。該項目選址北至雙龍大道,西至黛山大道,東至沿河西路,南至景山路。主要包括城市綜合體及智慧社區,總計容建築面積約10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80億元,引進外資1億美元。其中,城市綜合體計容建築面積約24.8萬平方米,主要包括TOD上蓋物業,愛琴海購物公園,雲紳智慧中心。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數,為璧山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鮮活力。
  • 總投資77.9億元!長治發力新基建加速高質量發展
    打好轉型基礎 培育新增長點我市發力新基建加速高質量發展5G基站、太行數據湖科技文化產業園、長治市智慧城市雲計算中心、上黨區振興小鎮智慧文旅、能源革命創新創業基地、智能終端產業園信息化項目……在我市今年的重點建設項目中,一批新基建項目格外引人注目,正在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 江門高新區:項目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近年來,江門高新區(江海區)堅持工業立區,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堅定不移地發展實體經濟,以高端機電裝備製造、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攻方向,以重大產業項目招引落地為抓手,招商引資實現提質增效,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連續5年在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中實現爭先進位。
  •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堅持高質量發展 打造世界級園區
    「十三五」期間,新材料科技園緊扣整治提升與轉型發展主旋律,緊緊圍繞經濟向高質量、高效益發展的目標,做好「加減乘除」法:「做加法」就是增加創新能力、增補產業鏈條、增加高質量發展動力;「做減法」就是減少低水平、汙染大、安全隱患高的項目和低端產能;「做乘法」就是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轉型發展動力和園區經濟發展環境;「做除法」就是消除安全隱患、降低風險等級,從而降低不利於科技園發展因素的分母。
  • 總投資21億元的三力中科新材料項目在雙臺子區落地
    4月22日,盤錦精細化工產業開發區與青島三力本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舉行青島三力本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化工新材料項目籤約儀式,總投資21億元的三力中科新材料項目在雙臺子區落地。三力中科新材料項目,是三力本諾公司、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產研深度融合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雙臺子區「招商引資突破年、項目建設實幹年」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三力中科新材料項目總投資21億元,分兩期項目建設,主要應用乙烯、天然氣等原料生產高附加值新材料。一期項目預計今年11月開工,2022年11月竣工生產。一期建成投產後,每年預計可實現營收14億元、利稅3億元。
  • 坊子區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原標題:坊子區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濰報